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分析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分析研究
本人应邀,对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卷)的语文试卷进行分析研究。
首先需要声明,本人所作的分析,是学术性和经验性兼而有之,不敢妄称任何意义上的权威性。
本人悬揣之所以被选中参与此项勾当的因由,大抵有以下六点:
1.本人从小到大,语文成绩一路比较优秀,卒赖其助,考入天下语文垓心——北京大学中文系。
于是就仿佛古代小说中误入敌阵的草莽英雄一般——左冲右突,最终还是被困在了垓心。
2.本人在北大中文系混得硕士学位后,曾先后在北京两所著名的重点中学——北京二中和首都师范大学附中担
任过语文教师。
虽然这已经是十年前的老新闻,但据说对于本人终生甚至对于整个中国语文发展事业,都产生了很坏的消极影响。
3.本人蒙北大含泪招回,继而又赐予博士学位头衔之后,不思专心报效,竟乃越俎代庖,大肆干涉语文改革大业。
编有《审视中学语文教育》一书,先被领导指定为高考命题必读之学习材料,后又遭九路围攻十二次清剿,以致世人多目我为改革激进派。
4.本人又尾随钱理群、温儒敏等导师,参与编撰《新语文读本》等中学语文读物和《高等语文》等大学语文读物。
在此过程中坚决反对用欧美式、港台式的殖民、被殖民思想改造我中华民族的语文景观,主张“批评要尖锐,改革要谨慎”的渐进式路线,因此又被视为改革的稳健派或者是保守派。
5.近年来多次参与高考语文命题和阅卷事宜,对语文试卷多有臧否,流毒渐广,合当择时以捧棒二术杀之。
6.以文学研究者身份,鼓吹文学跟语言一家亲,在各种媒体上叫嚣“文学危急!汉语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妄图以语文卫道士的螳臂,阻挡English和Internet全球化的历史车
轮,其结果必然是日落西山红霞飞,徒唤奈何把营归。
因此,本人以下所作分析,便可心安理得地归类于“一家之言”,不必背着“常青指路”的重担,误了青年男女的前程。
噫,何其轻松乎哉也么哥!正是:分析之前假撇清,强盗先礼而后兵。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分析:现在的语文试卷是150分满分。
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
其中“客观题”部分全部是选择题,由电脑判卷——不是“阅卷”。
其实,这类题一点也不“客观”。
试想,由那畜生不如的电脑来一刀切地判定谁是谁非,这是“客观”吗?这不恰恰是“主观”吗?电脑是最典型的教条主义者,最不会根据客观情况的千差万别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姓左的就是共产党,一男一女在一起准没好事——这是何等的“主意正”啊,这是何等的“有主见”啊。
这个“主”已经“主”到了奴隶主望尘莫及的地步,还要自诩是“客观题”,真是没有俺们下人的活路了。
这类题如果
命题上发生错误,考生连个鸣屈喊冤的机会也没有,命题者连个亡羊补牢的机会也没有,阅卷者连个拨乱反正的机会也没有。
而且一旦有了争议,方方面面讳莫如深、官官相护、文过饰非、良心丧尽。
便如那窦娥同学所唱的:“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
所幸的是,这类题只有45分,占总分的3/10,不到1/3。
要是随着科技进步的浪潮,有朝一日上升到105分,占了总分的7/10,甚至百分之百,那恐怕就是中华文明的彻底崩溃之日。
这种野蛮的题目,本来就是欧美式僵化思维的糟粕,其鉴别功能主要是区分“大傻子”和“二傻子”的。
在我们的教育目标转移到以培养“打工奴才”为主的当今,适当引进这类试题类型是大势所趋,有助于在考试领域“与国际接轨”。
只是我们心里一定要明白,我们是用这玩意儿糊弄洋鬼子的,可千万别先把自己给糊弄了。
将一切问题都裁剪成ABCD四种答案,只看答案不顾其余,这连数理化领域的老师都觉得实在过分,何况是深蕴着“大学之道”的语文呢。
这类题考多了,考成主流了,势必会助长学生投机取巧、趋炎附势等等实用主义的道德取向,抽空语文教学的人文血脉。
从语文的工具性角度说,也无助于学生“纯语文”
水平的提高。
君不见,考试中“客观题”越多,中文系学生的素质就越差,报纸上的病句就越嚣张。
语文150分,我没意见。
将来膨胀到1000分,我也没意见——只要你每1分都设置得有理有据。
但一部考试史证明,150分时代似乎未超过120分时代,120分时代似乎未超过100分时代,100分时代似乎未超过5分时代,5分时代似乎未超过无分时代。
我们只知道颜回曾皙子路冉有都是孔子的学生,不知道他们的名次和录取分数段。
这样说并非是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的意思,不能否认现代社会需要现代的考试形式。
只是想提醒一句,语文这东西跟分数,就如同美女跟“三围”数据一样,没那么牢不可破的关系。
选择题占30分行不行?占15分行不行?人家上海人民干脆不考这劳什子选择题了,一律真刀真枪地实干,咋样?人家的说话和写作能力不还是呱呱叫吗?
顺便说一句,批评归批评,我们还是约定俗成,还是把这类选择题叫做“客观题”吧。
正像贪官污吏永远把自己的劣迹归结为“客观原因”,人心都是肉长的,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一、(18分,每小题3分)
分析:这第一大题永远是考基础字词知识的,这是语文的根本。
题型和分数配置是经过多年磨合逐渐稳固下来的,其中凝聚着许多专家的心血。
这些题远不如阅读题、作文题那样受重视,但是内行会知道,这些题其实最见功夫。
出一道基础知识类的小题,精力损耗绝不亚于出一道作文题。
如果我个人的经验和见解您还都不信,那么我举一个张恨水的例子。
现代小说大师张恨水,壮年时给报纸写连载小说,一段五六百字的故事半个钟头就刷刷写完了,而要给一段故事配一联对仗工整的回目,却往往要花费两个小时。
作文题出得好,全国称赞,而基础知识题的好坏,却少人评说。
我个人由于知道其中甘苦,往往是更欣赏“小题上见学问”的。
让我们对那些“小题大师”表示出应有的敬意吧1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宦官豢养盥洗患得患失风云变幻
B.莅临乖戾官吏呕心沥血不寒而栗
c.翌日对弈肄业苦心孤诣雄关险隘
D.羡慕汗腺霰弹谄媚阿谀借花献佛
分析:语文的第一小题永远是考字音。
中国是音韵学大国,中国人学外语,在发音上的成绩也一贯是最好的。
中国人对于语音上的微小差别在一千多年前就研究得非常仔细,所以中国人能够享受到天下最美妙的音响——当然不是说每一个中国人,更不是说当今那些认为英语是最优美的语言的假洋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