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本文跌宕起伏,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

掩护转移是课文的重点部分。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2、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3、提高阅读的速度。

教学重点:
1、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教学难点:
本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在理解五壮士跳崖的举动上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疑问。

1、师板书课题,问(课件同时出示):(1)、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让学生明确壮士的含义。

)(2)、根据上节课学习的一、二自然段说说五壮士的“壮”?
2、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感受五壮士的“壮”。

二、小组自学
投影出示学习要求:
小组学习要求:
(l)先读一读学习的内容。

(2)抓词句,谈谈五壮士的“壮”表现在哪?
(3)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句子。

教师要求:组长要根据发言情况,给组员评分,老师要根据小组学习的效率、发言情况评优秀讨论小组。

三、学习三到九自然段,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1、自读第三段(第3自然段)
(1)投影填空:
五壮士顺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

前面有两条路:一条通往()走这条路可以(),意味着他们可以(),可是敌人跟在身后,容易(),另一条路通向()。

走上这条路就意味着().走哪一条路呢?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地说“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战士们热血沸腾,()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2)填完后有语气地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3)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引上绝路”。

自由读、指名
读、齐读。

(4)画出老班长态度坚决的词语。

斩钉截铁什么意思?
(5)哪个词写战士们的内心状态?当时战士们可能想些什么?
(6)用一个四字词语慨括这段意思。

教师相机板书:引上绝路
5、自学第四段(第4、5自然段)
(1)用“——”画出写五壮士壮举的句子。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为什么用石头砸?”抓住下列句子“他刚要拧开盖子,班长抢前一步……向敌人头上砸去。

”(让学生体会到五壮士不顾激战数小时的劳累,不顾累累伤痕的剧痛,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壮举。


(3)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五壮士的神态、动作怎样?找出重点词、句,并讨论。

(抢、夺、插、举、喊、拔、拧、掷)
②这些动作说明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结合插图)
(让学生通过品味以上动作词,观察插图,深刻理解五壮士在枪尽弹绝的情况下,面对疯狂的敌人,毫不惧怕,用石头去杀伤敌人!表现了战士对敌人无比仇恨,对人民对革命无比热爱和顽强的斗争精神。

)
(4)理解重点句:
“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带着……向敌人头上砸去。


师:五壮士的决心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坚定的决心?
(因五壮士怀着对敌人的恨,对人民的爱,决心与敌人血战到底,赢得时间,保证部队与群众安全转移。

)
(5)教师向学生说明中国人民的仇恨是什么?(日本侵略者在我们中国大地上犯下滔天罪行,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结合思想品德课、国情教育,以及课外所学到的知识说说。

如:“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实行烧、杀、抢“三光”政策……这些都是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深仇大恨。

)(激起学生对日本侵略者的无比仇恨。


(6)指导感情朗读。

(勇敢、对敌的仇恨)
分角色:
老师一读总述五壮士、敌人的句子。

男生一读描写班长的句子。

女生一合读重点句。

(7)师: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说说。

(顶峰歼敌)
6、默读第五段(第6——9自然段)
(1)此段由学生的提问入手,“五壮士为什么跳崖?”
(2)用“——”画出写五壮士壮举的句子。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出示: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了顺利的喜悦。

师:他们已经没有了子弹和炸弹,眼见敌人就要爬上来了,但是为什么他们还会露出顺利的喜悦?你此时此刻体会到了什么?
(4)学生汇报。

(5)敌人越来越近,他们怎么做的?(板书:英勇跳崖)想一想五壮士跳崖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6)这声音是指什么内容?有感情地读一读。

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打动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读。

(7)面对五壮士的高大形象,你有什么心里话对他们说?
六、总结
1、这篇课文表现了五壮士的什么精神?通过分析题目,通过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概括出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2、五壮士跳崖后的情景怎样?人民又是怎样来纪念他们的?交流课下查阅的资料。

3、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4、总结语: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场面,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七、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附:板书设计
12、狼牙山五壮士
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坚贞不屈不畏牺牲
教学设计的相关课文内容:12、狼牙山五壮士
第三——九自然段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

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tuó),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

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

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

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

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
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

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

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