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六校2015届高三物理第二学期联考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某某市六校联考高考物理二模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一小题2分,共16分.〕
1.〔2分〕〔2015•某某二模〕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如下关于光的本性的陈述中不符合科学规律或历史事实的是〔〕
A.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本质上是一样的
B.光的双缝干预实验显示了光具有波动性
C.麦克斯韦预言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D.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考点】:光子;物理学史.
【分析】:牛顿的“微粒说〞认为光是一种实物粒子,而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认为光是一种量子化的物质.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光是一种电磁波,干预是波特有的现象.
【解析】:解:A、牛顿的“微粒说〞认为光是一种实物粒子,而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认为光是一种量子化的物质.故A错误.
B、干预是波特有的现象,故光的双缝干预实验显示了光具有波动性,故B正确.
C、麦克斯韦根据他的电磁理论,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而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故C正确.
D、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故具有波粒二象性,故D正确.
此题选不符合的,应当选A.
【点评】:多读教材,加强根底知识积累就能顺利解决此类题目.
2.〔2分〕〔2015•某某二模〕关于原子和原子核,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使人们认识到电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几乎全部正电荷和全部质量
C.卢瑟福通过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发现了质子
D.β粒子是从原子核内发出的,说明原子核内有电子存在
【考点】:物理学史.
【专题】:常规题型.
【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解析】:解:A、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有复杂的结构.故A错误.
B、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故B错误;
C、卢瑟福通过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发现了质子,故C正确;
D、β衰变时,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释放出来的电子就是β粒子,可知β衰变现象不是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局部.故D错误;
应当选:C.
【点评】:此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3.〔2分〕〔2015•某某二模〕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第谷通过对天体运动的长期观察,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
B.亚里士多德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
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引力常量
【考点】:物理学史.
【专题】:常规题型.
【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解析】:解:A、开普勒通过对天体运动的长期观察,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故A错误;
B、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会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故B错误;
C、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C错误;
D、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引力常量,故D正确;
应当选:D.
【点评】:此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4.〔2分〕〔2014•广东〕如下列图,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在支撑点M、N处受力的方向,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M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B.N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C.M处受到的摩擦力沿MN方向
D.N处受到的摩擦力沿水平方向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与其应用;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支持力是一种弹力,其方向总是与接触面垂直,指向被支持物.静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解析】:解:A、M处受到的支持力与地面垂直向上,即竖直向上,故A正确;
B、N处受到的支持力与原木P垂直向上,不是竖直向上,故B错误;
C、原木相对于地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如此在M处受到的摩擦力沿地面向右,故C错误;
D、N处受到的摩擦力沿原木外表向上,故D错误.
应当选:A.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要掌握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方向的特点,并能正确分析实际问题.要注意静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5.〔2分〕〔2015•某某二模〕声波在钢轨中传播的速度远大于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如此当声音由钢轨传到空气中时〔〕
A.频率变小,波长变长B.频率变大,波长变短
C.频率不变,波长变长D.频率不变,波长变短
【考点】: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分析】:当声音由钢轨传到空气中时,频率不变,波速减小,由波速公式分析波长的变化.【解析】:解:当声音由钢轨传到空气中时,频率不变,由题意得知波速减小,由波速公式v=λf可知,波长变短.故D正确.
应当选D
【点评】:此题关键要掌握波的频率、波速和波长的决定因素,抓住频率由波源决定,波速由介质决定,而波长由介质和波源共同决定.
6.〔2分〕〔2015•某某二模〕对于曲线运动,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不可能一致
B.合外力一定与速度方向垂直
C.合外力一定发生变化
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和速度方向平行
【考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专题】: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
【分析】: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速度的方向与该点曲线的切线方向一样.
【解析】:解:A、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与合力同向;故曲线运动中,速度与加速度一定不共线,故A正确;
B、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一定垂直,故B错误;
C、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合力可以不变,如平抛运动,故C错误;
D、物体与曲线轨道间的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而速度方向是切线方向,故摩擦力方向和速度方向平行,故D正确;
应当选:AD.
【点评】:此题关键是对质点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的考查,匀速圆周运动,平抛运动等都是曲线运动,对于它们的特点要掌握住.
7.〔2分〕〔2015•某某二模〕游泳运动员以相对于水流恒定的速率垂直河岸过河,当水速突然增大时,如此过河〔〕
A.路程增加、时间增加B.路程增加、时间不变
C.路程增加、时间缩短D.路程、时间都不变
【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专题】: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
【分析】:将运动员的运动分解为沿河岸方向和垂直河岸方向,根据分运动和合运动具有等时性,渡河的时间等于在垂直河岸方向分运动的时间.最终的位移是两个位移的合位移.
【解析】:解:当水速突然增大时,在垂直河岸方向上的运动时间不变,所以横渡的时间不变.水速增大后在沿河岸方向上的位移增大,所以路程增加.故B正确,A、C、D错误.
应当选:B.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将运动员的运动分解为沿河岸方向和垂直河岸方向,知道分运动和合运动具有等时性.
8.〔2分〕〔2015•某某二模〕如下选项中的各圆环大小一样,所带电荷量已在图中标出,且电荷均匀分布,各圆环间彼此绝缘.坐标原点O处电场强度最大的是〔〕
A.B.C.D.
【考点】:电场强度;电场的叠加.
【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
【分析】:根据点电荷场强的公式和场强叠加原理,与选项相比照,分析求解问题.分析时要抓住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发无穷远处终止,或从无穷远处出发到负电荷终止.
【解析】:解:设带电圆环在O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E.
A图中坐标原点O处电场强度是带电圆环产生的,原点O处电场强度大小为E;
B图中坐标原点O处电场强度是第一象限带正电圆环和第二象限带负电圆环叠加产生,坐标原点O处电场强度大小等于E.
C图中第一象限带正电圆环和第三象限带正电圆环产生电场相互抵消,所以坐标原点O处电场强度是带电圆环带电圆环产生的,原点O处电场强度大小为E;
D图中第一象限带正电圆环和第三象限带正电圆环产生电场相互抵消,第二象限带负电
圆环和第四象限带负电圆环产生电场相互抵消,所以坐标原点O处电场强度为0.
所以坐标原点O处电场强度最大的是B.
应当选:B.
【点评】:此题关键抓住对称性和叠加原理分析O点的场强.要求学生在结实的掌握根本知识的根底上要能过灵活的分析问题.
二、单项选择题〔每一小题3分,共24分.〕
9.〔3分〕〔2015•某某二模〕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保持它的体积不变,降低温度,使它的压强变为0℃时压强的,如此此时气体的摄氏温度数值是〔〕
A.B.n C.D.
【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专题】: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
【分析】:气体经历等容变化,根据查理定律公式PV=C列式分析即可.
【解析】:解:气体经历等容变化,降低温度,使它的压强变为0℃时压强的,根据查理定律,有:
故:
解得:
t1=
应当选:C.
【点评】:此题关键是明确气体经历等容变化过程,根据查理定律列式分析即可,注意摄氏温标与绝对温标的联系.
10.〔3分〕〔2013•江苏〕在输液时,药液有时会从针口流出体外,为了与时发现,设计了一种报警装置,电路如下列图.M是贴在针口处的传感器,接触到药液时其电阻RM发生变化,导致S两端电压U增大,装置发出警报,此时〔〕
A.RM变大,且R越大,U增大越明显
B.RM变大,且R越小,U增大越明显
C.RM变小,且R越大,U增大越明显
D.RM变小,且R越小,U增大越明显
【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专题】:压轴题;恒定电流专题.
【分析】:电阻R与RM并联后与S串联,当电阻R越大时,电阻R与RM并联的电阻越接近RM,电压变化越明显.
【解析】:解:S两端电压U增大,故传感器两端电压一定减小;
当“有药液从针口流出体外〞使传感器接触药液,RM变小;
当R>RM时,R越大,M与R并联的电阻R并越接近RM,U增大越明显;
应当选:C.
【点评】:此题是电路的动态分析问题,关键明确当电阻R越大时,电阻R与RM并联的电阻越接进RM,电压变化越明显.
11.〔3分〕〔2009•安徽〕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下列图.那么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顾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C.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
D.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竖直向下
【考点】: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分析】:分加速和匀速两个过程对顾客进展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加速过程合力斜向右上方,故支持力大于重力,静摩擦力向右;匀速过程重力和支持力二力平衡.
【解析】:解:在慢慢加速的过程中,受力如图,物体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合力斜向右上方,因而顾客受到的摩擦力与接触面平行水平向右,电梯对其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指向右上,由牛顿第三定律,它的反作用力即人对电梯的作用方向指向向左下,由于加速向右上方,处于超重状态;
在匀速运动的过程中,顾客处于平衡状态,只受重力和支持力,顾客与电梯间的摩擦力等于零,顾客对扶梯的作用仅剩下压力,方向沿竖直向下;
应当选C.
【点评】:此题关键要分两个过程研究,加速过程可以先找出加速度方向,然后得出合力方向,结合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得出各个力的大小情况;匀速过程二力平衡,与运动方向无关!
12.〔3分〕〔2015•某某二模〕两个等量点电荷位于x轴上,它们的静电场的电势φ随位置x 变化规律如下列图〔只画出了局部区域内的电势〕,x轴上两点B、C点,且OB>OC,由图可知〔〕
A.C点的电势低于B点的电势
B.B点的场强大小大于C点的场强大小,B、C点的电场方向一样
C.正电荷可以在x轴上B、C之间的某两点做往复运动
D.负电荷沿x轴从B移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后作负功
【考点】:电势能;电势.
【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
【分析】:根据电势的图象直接读出电势上下.由E=可知,图象的斜率绝对值等于场强大小,由斜率分析场强的大小关系.根据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判断电场线的方向,确定正电荷所受的电场力方向,分析其运动情况.根据电场力与位移方向间的关系,判断电场力做功的正负.
【解析】:解:A、由图知,C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故A错误.
B、由E=可知,图象的斜率绝对值等于场强大小,可以看出B点的场强大小大于C点的场强大小.斜率都为正值,说明B、C点的电场方向一样.故B正确.
C、根据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知电场线的方向从C指向B,正电荷在x轴上B、C之间所受的电场力始终由C指向B,正电荷做单向直线运动.故C错误.
D、负电荷沿x轴从B移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方向由从B指向C,电场力方向与位移一样,电场力一直做做正功.故D错误.
应当选B
【点评】:此题考查对电势与场强、电场线方向、电场力做功等等关系的理解,难点是根据匀强电场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E=理解图象的斜率与场强的关系.
13.〔3分〕〔2015•某某二模〕如下列图,轻支架可绕O点无摩擦自由转动,A端靠在墙上,将一小物体放在支架上让其自由下滑.支架和小物体间光滑,当小物体经过O点正上方时,A 端受力N1;仅改变支架和小物体间的粗糙程度,使小物体能匀速下滑,当小物体经过O点正上方时,A端受力N2,如此〔〕
A.N1=0 B.N1<N2 C.N1>N2 D.N1=N2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与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以O为支点,根据力矩平衡条件研究N1与N2的大小关系.支架和小物体间光滑,当支架和小物体间光滑小物体经过O点正上方时,N1的力矩与物块对支架压力的力矩平衡.当小物体匀速下滑经过O点正上方时,N2的力矩与摩擦力的力矩之和等于物块对支架压力的力矩.
【解析】:解:设物体经过O点正上方时对支架的压力大小为N.以O为支点.
当支架和小物体间光滑,小物体经过O点正上方时,根据力矩平衡得知N1的力矩与物块对支架压力的力矩平衡,即:
MN1=MN.
当小物体匀速下滑经过O点正上方时,N2的力矩与摩擦力的力矩之和等于物块对支架压力的力矩,即MN2+Mf=MN.
由于两次物块对支架压力的力矩相等,得MN1=MN2+Mf,如此有MN1>MN2,而力臂不变,所以N1>N2.
应当选C
【点评】:此题是力矩平衡问题,分析除支点以外支架的受力情况是解题的关键,还要分析力矩的方向.
14.〔3分〕〔2015•某某二模〕如下列图,“旋转秋千〞中的两个座椅A、B质量相等,通过一样长度的缆绳悬挂在旋转圆盘上.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当旋转圆盘绕竖直的中心轴匀速转动时,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A的速度比B的大
B.A与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C.悬挂A、B的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
D.悬挂A的缆绳所受的拉力比悬挂B的小
【考点】:向心力;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
【专题】:匀速圆周运动专题.
【分析】:AB两个座椅具有一样的角速度,分别代入速度、加速度、向心力的表达式,即可求解.
【解析】:解:AB两个座椅具有一样的角速度.
A:根据公式:v=ω•r,A的运动半径小,A的速度就小.故A错误;
B:根据公式:a=ω2r,A的运动半径小,A的向心加速度就小,故B错误;
C:如图,对任一座椅,受力如图,由绳子的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如此得:
mgtanθ=mω2r,如此得tanθ=,A的半径r较小,ω相等,可知A与竖直方向夹角θ较小,故C错误.
D:A的向心加速度就小,A的向心力就小,A对缆绳的拉力就小,故D正确.
应当选:D.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知道A、B的角速度大小相等,知道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向心力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
15.〔3分〕〔2015•某某二模〕如下列图,MN和PQ是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其间距为L,
导轨弯曲局部光滑,平直局部粗糙,二者平滑连接.右端接一个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平直局部导轨左边区域有宽度为d、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质量为m、电阻也为R的金属棒从高度为h处静止释放,到达磁场右边界处恰好停止.金属棒与平直局部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金属棒与导轨间接触良好.如此金属棒穿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
A.流过金属棒的最大电流为
B.通过金属棒的电荷量为
C.抑制安培力所做的功为mgh
D.金属棒产生的焦耳热为0.5〔mgh﹣μmgd〕
【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焦耳定律.
【专题】:电磁感应与电路结合.
【分析】:金属棒在弯曲轨道下滑时,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或动能定理可以求出金属棒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由E=BLv求出感应电动势,然后求出感应电流;
由q=可以求出感应电荷量;
抑制安培力做功转化为焦耳热,由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抑制安培力做功,导体棒产生的焦耳热.
【解析】:解:A、金属棒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mv2,金属棒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v=,
金属棒到达水平面后做减速运动,刚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最大,最大感应电动势E=BLv,最大感应电流I==,故A错误;
B、感应电荷量q=△t==,故B错误;
C、金属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h﹣WB﹣μmgd=0﹣0,抑制安培力做功:WB=mgh﹣μmgd,故C错误;
D、抑制安培力做功转化为焦耳热,电阻与导体棒电阻相等,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如此金属
棒产生的焦耳热:QR=Q=WB=mg〔h﹣μd〕,故D正确;
应当选:D.
【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欧
姆定律等,综合性较强,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需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16.〔3分〕〔2015•某某二模〕在如下列图电路中,R1是定值电阻,R2是滑动变阻器,闭合电键S,当R2的滑动触片P向下滑动时,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用I、U1、U2、U3表示,它们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I、△U1、△U2和△U3表示.如此如下分析判断不正确的答案是〔〕
A.不变,不变B.变大,变大
C.变大,不变D.变大,不变
【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专题】:恒定电流专题.
【分析】:通过分析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3测路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下滑动时,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和电压特点,与欧姆定律逐项判断即可得出答案.【解析】:解:A、当滑动变阻器触头P向下滑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如此电路中总电流I变小;
R1为定值电阻,如此==R1,均不变,故A正确.
BC、=R2,变大.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U2=E﹣I〔r+R1〕,如此得=r+R1,不变;故B错误,C正确.
D、=R1+R2,变大.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U3=E﹣Ir,如此得=r,不变.故D正确此题选不正确的,应当选:B.
【点评】:分清电路图,利用等效电阻法,根据电阻的变化确定比值的变化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三、多项选择题〔每一小题4分,共16分.〕
17.〔4分〕〔2015•某某二模〕B.如下列图,是现代化工业生产中大局部光电控制设备用到的光控继电器的示意图,它由电源、光电管、放大器、电磁继电器等几局部组成;当用绿光照射图中光电管阴极K时,可发生光电效应,如此以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增大绿光照射强度,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增大
B.增大绿光照射强度,电路中的光电流增大
C.改用波长比绿光波长大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
D.改频率长比绿光频率大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
【考点】:光电效应.
【专题】:光电效应专题.
【分析】:产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增大入射光强度只会增大光电流强度,不改变最大初动能.
【解析】:解:A、B增大绿光照射强度,会增大光电流强度,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不变,A错误B正确;
C、改用波长比绿光波长大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C错误;
D、改频率长比绿光频率大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D正确;
应当选BD
【点评】:此题考查了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
18.〔4分〕〔2011•某某〕受水平外力F作用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其v﹣t图线如下列图,如此〔〕
A.在0~t1秒内,外力F大小不断增大
B.在t1时刻,外力F为零
C.在t1~t2秒内,外力F大小可能不断减小
D.在t1~t2秒内,外力F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牛顿第二定律.
【专题】:压轴题.
【分析】:〔1〕v﹣t图象中,斜率表示加速度,从图象中可以看出0~t1秒内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加速运动,t1~t2秒内做加速度越来越大的减速运动,两段时间内加速度方向相反;〔2〕根据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分析受力情况.
【解析】:解:A.根据加速度可以用v﹣t图线的斜率表示,所以在0~t1秒内,加速度为正
并不断减小,根据加速度,所以外力F大小不断减小,A错误;
B.在t1时刻,加速度为零,所以外力F等于摩擦力,不为零,B错误;
C.在t1~t2秒内,加速度为负并且不断变大,根据加速度的大小,外力F
大小可能不断减小,C正确;
D.如果在F先减小一段时间后的某个时刻,F的方向突然反向,根据加速度的大小
,F后增大,因为v﹣t图线后一段的斜率比前一段大,所以外力F大小先减小后增大是可能的,故D正确.
应当选CD.
【点评】:此题考查v﹣t图线的相关知识点,涉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与受力分析的能力,难度较大.
19.〔4分〕〔2014•广东〕如下列图,光滑绝缘的水平桌面上,固定着一个带电量为+Q的小球P,带电量分别为﹣q和+2q的小球M和N,由绝缘细杆相连,静止在桌面上,P与M相距L,P、M和N视为点电荷,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M与N的距离大于L
B.P、M和N在同一直线上
C.在P产生的电场中,M、N处的电势一样
D.M、N与细杆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
【考点】: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势.
【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
【分析】:A、根据对M、N受力分析,结合平衡条件与库仑定律,假设杆无作用力,即可求解;
B、根据整体受力分析,结合平衡条件,即可求解;
C、由点电荷电场线的分布,依据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即可求解;
D、由整体处于平衡状态,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解.
【解析】:解:A、对M、N分别受力分析,根据库仑定律,假设杆无作用力,设M与N间
距为r,如此有:,解得:r=〔〕L;故A错误;
B、由于水平桌面光滑,假设P、M和N不在同一直线上,如此各自受力不共线,会出现不平衡现象,故B正确;
C、由带电量为+Q的小球P,结合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的,如此M点电势高于N点,故C 错误;
D、由题意可知,M、N与细杆组成的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因此合外力为零,故D正确.
应当选:BD.
【点评】:考查研究对象的选取,受力分析的进展,库仑定律的掌握,理解平衡条件的应用,注意电势的上下判定方法.
20.〔4分〕〔2015•某某二模〕如下列图,圆心在O点、半径为R的圆弧轨道abc竖直固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