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浙江省信息技术高考分析及阅卷体会

合集下载

3月浙江通用技术高考试卷分析和体会

3月浙江通用技术高考试卷分析和体会

(1)能对具体产品进行设计分析(如何实现防风) 应用
27
(2) 设计的表现(简单的草图)
应用
(3)能根据设计要求对L最O终G产品O进行多方面的评价 应用
四、试卷分值分布
项目
题号
技术与设计1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1
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2
考 第四章 发现与明确问题
2009年3月浙江通用技术高考试卷分析与体会
浙江省通用技术高考改卷
2009年3月浙江通用技术高考试卷分析与体会
❖一、改卷情况 ❖二、非选择题各题得分情况 ❖三、知识点分布 ❖四、试卷分值分布 ❖五、非选择题评分说明
❖六、设计题分析
❖七、试题特点评析与体会
一、改卷情况
❖时间:3月20日至3月26日。 ❖地点:浙江科技学院 ❖试卷:115955份 ❖人员:共49位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其中38位负责改第27题 ❖评卷办法:人工改卷,软件管理,采用“二评制度”+“第三评”
得0分
13)两条实线+1处位置正确1处错误
得0分
LOGO
第21题评分说明
❖ 三、左视图-孔部分(纵向) (2分)
❖ 中心线+两虚线+位置正确
得2分
❖ 无中心线+两虚线+位置正确
得1分
❖ 有中心线+两实线
得1分
❖ 有中心线+两虚线+位置明显错误 得1分
❖ 四、总体(其它) ❖ 多画一条线(无效线) 扣1分 ❖ 多画多条线(无效LO线G)O 最高扣2分
21 常见的技术图样(简单形体的三视图)
22 设计的一般原则
23 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简单的流程图的绘制)

浙江省2009年高考信息题3

浙江省2009年高考信息题3

浙江省2009年高考信息题3新高考新题目2009-05-29 20505cc149a20100dd44三、现代文阅读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

1.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和解释2.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3.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4.文本结构的分析,思路的把握5.文本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6.观点的分析和概括7.依据文本内容进行的合理推断8.文学作品语言、表达技巧和形象的鉴赏9.文学作品思想内容、情感的把握和评价(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亚马孙丛林中的雄性蓝蝶带有彩虹般的蓝色光辉,半公里外就能看到。

其光辉如此强烈,有的竟能反射70%的蓝色光线,远远超过蓝色涂料的反射率。

蓝蝶耀眼的光辉,原是一种警号,使别的雄性蓝蝶在远处就能知所趋避。

蓝光越强,示警作用越显著。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亿万年的自然选择,使亚马孙蓝蝶翅膀有了如此奇妙的性能。

这种性能,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被发现,但其奥秘直到最近才被揭开。

原来蓝蝶翅膀上覆盖着许多微小鳞片(就是触摸蝴蝶翅膀时会沾手的粉),其表面有许多平行的脊状突起物。

观察脊的截面,会发现其中包含着许多平行排列的羽状物。

“羽毛”的主干两边生出若干分支,分支的长度沿主干从根到梢逐渐变短,其结构类似于人造的多层介质反射镜。

人造多层介质反射镜的反射光有很强的方向性对接近垂直入射的单色光线反射率极高,但对斜入射光线的反射率很低。

令科学家们大吃一惊的是蓝蝶翅膀的反光却是广角的,可以在很大范围内看到。

这种奇妙性能缘于那些羽状物的分支并非完全位于同一平面内,而是各具略微不同的倾斜角,使反光的视角大为增加。

蓝蝶的翅膀还具有颜色选择性。

其羽状物的尺寸恰好能增强蓝光的反射,而且其分支越多,反光就越强。

一种仅有6到8个分支的蓝蝶翅膀,仍比蓝色涂料的反光率高出一倍以上。

蓝蝶翅膀的反射光颜色随不同的视角略有变化,从蓝色到紫色,一直延伸到人眼看不见但蓝蝶能看见的紫外线。

目前人们正在研究蓝蝶的反光机理,想仿造应用。

信息技术高考复习之我见

信息技术高考复习之我见

信息技术高考复习之我见任优锋自从信息技术课程开设至今,信息技术的教学都是围绕着浙江省信息技术会考的标准与要求进行的,而浙江省的信息技术会考其形式是以上机考的形式进行的,而上机考多以操作题为重心,长此以住,就是信息技术的日常教学过多地围绕着信息技术会考,即应试教育的比重占大部分。

这样就会造成信息技术的教学重点集中到对学习上机操作的教学与练习,这样就会使很多学生只求会操作,而不会去更深入地理解操作背后的技术与理论,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不求为何操作,只求如何操作就行了。

而反观信息技术高考,因为信息技术高考以笔试形式进行,由于相对于会考来讲,高考无法做到与会考标准一样的知识点,特别是在会考上出现的操作题,将其搬到高考的笔试中去,势必困难,那如何在高考中试卷中实现涉及会考中操作题的内容呢。

这样就出现了将操作题变成理论分析或填空题,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会操作相关的操作题,而且要知道为何为如此操作处理数据,即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

因此,高考的复习,除了一些常识概念的教学外,要花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理解操作题背后所体现的技术理论。

我们学校参加了2008年十月份和2009年三月份的两次信息技术高考,第一次辅导的比较全面,第二次则由于高三报考人数中自愿参加辅导的人数较少(不足20人),故年段未安排集中辅导,辅导主要以学生自主复习下发资料和教师答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一次的复习时间安排分为两个阶段:(1)暑假补课下午第1、2两节课(1:10到2:40),共16节课左右;(2)开学后,每周一二四下午第1节课安排技术课,排除运动会、十一休息以及各项活动安排所挤掉的课时,到高考前总计15节课左右;合起来总共30节课左右。

可能有些信息技术老师会说这些课时连上课讲知识点的时间都不够,确实如此,我们的学生都是高三的,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高二一年没有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了,已经感到相当陌生,对信息技术基础已经忘记,多媒体的内容更加不用说了,基本算是上新课,所以给他们几乎是从零开始复习。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信息技术考试试卷分析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信息技术考试试卷分析
二、试题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试题的教学导向性分析,对教学能产生哪些积极的引导,有什么启示;对试题存在的问题作简要描述,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改进意见,举出实际的例子。
三、对今后教学的思考
从考生答卷情况中,反思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教学改革的思路。
四、典型错例分析表
各小题答卷分析
题号
得分率
典型错例分析
四、典型错例分析表
各小题答卷分析
题号
得分率
典型错例分析
3、对试卷题型、卷面的分析:各类题型的数量、比例及合理性的评价,卷面设计特点及评价。
二、试题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试题的教学导向性分析,对教学能产生哪些积极的引导,有什么启示;对试题存在的问题作简要描述,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改进意见,举出实际的例子。
三、对今后教学的思考
从考生答卷情况中,反思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教学改革的思路。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信息技术考试试卷分析
说明:表格空间不够大,可以自行调整。
学校
年级
科目
任课教师
执笔人
桥头中学
要求
一、试题评价
二、试题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三、对今后教学的思考
四、典型错例分析表
各小题答卷分析
题号
得分率
典型错例分析
-学年度第学期考试试卷分析
说明:表格空间不够大,可以自行调整。
-学年度第学期考试试卷分析
说明:表格空间不够大,可以自行调整。
学校
年级
科目
任课教师
执笔人
三年级
要求
一、试题评价
1、关于试卷命题科学性的分析:考查目标的合理性、明确性,考查内容的准确性、适切性,题目表述的规范性,容量(题量)、覆盖面的合理性,材料选取的严谨性,试题的梯度等。

2009年9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浙江省统一考试试卷分析

2009年9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浙江省统一考试试卷分析

2009年9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浙江省统一考试试卷分析通用技术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陈知爱2009年9月浙江省通用技术高考卷着重对学生技术素养的考察,强调尊重、提升学习者的主动性,把学习者的“体验性知识”作为课程评价内容的有机构成。

试题最大的特点是:技术与项目结合非常理想,强调两者之间的联系与整合,让评价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各个试题又与案例紧密融合(包括选择题和应用题),在应用中逐层展开,真正体现“重体验,求过程,尝试中经历,做中学,学中做,实践中提高”的通用技术精神。

一、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试卷长度为26题,共8页,其中第Ⅰ卷选择题20题,共40分,占40%,第Ⅱ卷主观题6题,共60分,占60%。

通用技术高考对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二个层次,分别用罗马数字I 、II标出。

I 、II的含义如下:I. 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它们。

II . 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其中的技术思想方法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在解决技术设计的实际问题中运用它们。

附表:(2008年10月高考卷考点分布表,利于比较)分析试卷的知识点分布分值来看,共考核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通用技术考试说明》中24个知识点的内容,而《考试说明》中共有38个考核知识点,占了63.2%。

从章节来看,几乎已经分布到每一个章节的内容,只是,《技术与设计1》第四章发现问题与明确问题的内容未直接涉及到,但第27题设计题“小钢”发现问题,设计简易球架的题目,也显示出发现与明确问题的重要性。

另外,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五章方案的构思与方法均只有涉及到两个选择题,各占4%,考核内容偏少。

《技术与设计2》每章节的知识点分布相对均匀。

其中好多题一题就涉及跨章节、跨内容的结合形式,如第26题,既有涉及技术试验方法,有涉及绘制示意图,有涉及强度和稳定性的知识点,综合性较强。

第6题选择题既涉及设计分析,又涉及材料之间的连接方式的考查,第15题选择题是结合技术试验和结构的强度两个知识点的题本卷的题型、题量延续2009年3月份高考试卷的风格,尤其是在技术试验题中要求示意图的绘制,增加了技术试验的实践动手考察能力,而不是局限于答题的语言、技巧方面。

2009年3月浙江省信息技术高考试卷及标准答案

2009年3月浙江省信息技术高考试卷及标准答案

2009年3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浙江省统一考试信息技术试题第I卷必考模块(共5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信息安全角度看,以下选项中比较适合作为密码的是:A 12345678B passwordC px965m3hD aaaaaaaa2 2009年3月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完成预定任务后成功实现撞月。

这之前,“嫦娥一号”拍摄了约1.37TB的月球照片传回地球供后续研究,“嫦娥一号”拍摄月球照片的过程在信息技术中常被称作A信息加密 B 信息管理 C 信息交流 D 信息采集3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安全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及时安装计算机系统软件的补丁程序,堵住系统的漏洞与后门B 对计算机中的文件进行加密,可以防止感染计算机病毒C 在计算机中安装了杀毒软件,就不会再感染计算机病毒D 保持计算机教室的清洁卫生,能有效防止计算机病毒的入侵4 下列软件中,主要用于对文件进行压缩和解压缩的是A FrontpageB FlashC winrarD Excel5 下列关于Access数据库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数据表中每一行称为一个记录,每一列称为一个字段B 一个数据表中各个记录的字段个数可以不等、C 一个数据库中只能有一个数据表D 数据表是一种三维表6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My Documents”是A默认“回收站”的文件夹名称 B 默认“收藏夹”的文件夹名称C 默认“我的文挡”的文件夹名称D 默认“我的图片”的文件夹名称7 如第7题图所示,2008年10月12日在第十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机器人“村田”正在表演骑自行车通过“S”形高架木板桥。

这主要体现了信息技术中的A网络技术 B 人工智能技术C 多媒体技术D 数据管理技术8 用Windows中的“录音机”软件录制声音文件,是将声音模拟信号A转换成ASCII码 B 转换成像素点C 转换成区位码D进行采样和量化9网页中包含的文本、图像、表格、声音和超链接等基本元素及构件都是由超文本标记语言描述的,所以网页实质上是一种A视频文件 B 图像文件 C 声音文件 D 文本文件10 制作网页时,图片常采用GIF或JPEG格式,这是为了使网页A浏览时速度更快 B 设计制作更方便C 编辑修改更容易D 浏览时更清晰11 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用条形码阅读器扫描书上的条形码,计算机通过对条形码信息的识别来检索该书的书名和书价等信息。

浙江 2009年9月信息技术高考试题

浙江 2009年9月信息技术高考试题

机密★考试结束前2009年9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浙江省统一考试信息技术试题本试题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全卷共16页,第l卷l至6页.第Ⅱ卷7至16页。

另有附图页2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问90分钟。

第I卷必考模块(共55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综合题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17小题。

每小题2分。

共3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小孙将杂志上刊登的一篇文章扫描后,通过OCR较件和文字处理软件处理,保存在计算机中。

对此处理过程及所获取的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计算机中的信息可以复制,因此只有计算机中的信息才具有共享性B.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进行加工和处理C.文章保存到计算机后.由于载体发生改变,信息也会随之发生改变D.可以将扫描后获得的稿件以自己的名义向其他杂志重新投稿2.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A.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B.远古时代没有信息技术C.信息技术能帮助我们完成任何工作D.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地改变着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3. 超市收银员用条形码阅读器对商品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以获取相应的信息。

这个扫描过程一般被称为A.信息的编码 B.信息的采集 C.信息的发布 D. 信息的表达4.用UltraEdit软件观察到“学”字的内码为D1A7H.其对应的二进制编码是A.11010001 B.1010000110100010C.11000110 D 11010001101001ll5.某研究成果可以实现将播音内容自动转换成文字t这种类似“听写机”的系统被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单位广泛应用。

该成果主要应用了人工智能中的A.手写文字识别技术 B.光学字符识别技术C. 语音识别技术 D.机器翻译技术6.下列能将CD 中的歌曲转换成MP3格式的软件是 A .Windows Media Player B .Word C .FrontPage D .Photoshop7.用Windows 附件中的“画图”程序绘制图像.保存时可选择不同的保存类型(如第7题图所示),则使用图像数据压缩技术的类型是A .16色位图B .256色位图C .JPEGD .24位位图 8. 目前移动通信运营商大力宣传3G 手机,这里“3G ”指的是A .手机中存储卡的存储容量为3GB B .手机能够收发的短信容量为3GBC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D .第三代手机制造技术 9.下列行为最有可能导致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的是 A .设置较复杂密码且定期更新 B .及时安装系统补丁C .经常清除IE 浏览器的插件D .打开陌生网友留言中链接的网页10. 有一张青花瓷图片如第10题-1图(见附翻页)所示,小洪对该图片分别进行了调整亮度、调整对比度、图像旋转和图像裁剪四种操作,得到笫10题-2图(见附图页)所示的四张图片。

浙江省2009年高考信息题理综

浙江省2009年高考信息题理综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6分,共102分。

每小题分别给出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细胞内的反应发生在膜结构上的是()A.丙酮酸转化成乳酸B.光合作用的暗反应C.[H]与分子氧的结合D.氨基酸脱水缩合2.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

当在A、B点分别给以能引起兴奋的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情况是否相同?()A.相同,两次刺激后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不同,刺激A点时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刺激B点时甲乙均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相同,刺激A点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B点时乙不偏转,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不同,刺激A点时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刺激B点时甲乙均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3.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某种细胞一段时间后,再移至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不同间隔时间取样,进行放射显影,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统计标记细胞的百分数。

图中A:细胞核开始被标记;B:一个被标记细胞X开始进入分裂期;C:细胞X着丝点开始分裂;D:细胞X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被标记细胞数目在增加;E:标记细胞第二次进入分裂期;F:被标记细胞的比例在减少;G:被标记细胞的数目在减少。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细胞分裂一次平均经历的时间为10hB.图甲中BC段DNA分子稳定性最低,适于进行诱发突变C.被标记的细胞比例减少的根本原因是DNA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在普通培养基中,新合成的脱氧核苷酸链都是没被标记的D.图乙分裂状态位于图甲的CD期的前段,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

4.美国疾控中心证实,在墨西哥导致一百多人死亡的猪流感病毒(现已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在美国导致数十人染病的病毒都是A/H1N1型,这一毒株是一种新型变异病毒,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是一种之前从未在人和猪身上出现过的新型猪流感病毒。

浙江2009年普通高中高考信息技术学科试卷

浙江2009年普通高中高考信息技术学科试卷

浙江省2009年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高考模拟卷说明:本试卷分为第一卷(单项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全卷共11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卷单项选择题(60本部分共30道题,每题2分,共60分。

其中1—20题所有考生必答;21—30题,考生只能选答其中一个模块对应的10道题。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必答)1.“目前许多年鉴都是反映前一年的情况,数据和情况总是滞后。

而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信息瞬息万变,滞后一年的信息,决策参考价值就要大打折扣。

”这段话的主旨是:在分析报告中使用数据要注重信息的()A. 共享性B. 存储性C. 时效性D. 依附性2.按国际通用标准,“A lazy youth, a lousy age”在计算机内存储时采用的编码是()A.区位码B.ASCII码C.字形码D.处理码3.十进制数63转换成二进制数是()A.(1111111)2B.(111111)2C.(111110)2D.(111101)24.声卡是多媒体计算机必不可少的一种接口部件,是实现声音数据进行模/数、数/模转换的硬件电路。

下列在计算机上录音和放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录音的过程就是把模拟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实现的基本办法是“采样”和“量化”②放音的本质是声音信号的D/A(数/模)转换③录音过程中采样频率越大,得到的声音文件就越大④录音过程中采样频率越小,录制的声音就越好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5.下面的操作,有利于预防计算机病毒侵入的是()。

①对下载的文件马上杀毒②及时安装操作系统补丁③及时升级杀毒软件和病毒防火墙④打开QQ上陌生人信息中的链接⑤随意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⑤D.③④⑤6.在使用IE以“A.htm”为文件名保存一个包含文字、图片等内容的网页时,该网页上的图片等相关文件会被保存在()A. A.htm文件夹中B. A文件夹中C. A.files文件夹中D. files文件夹中7.在很多全文搜索引擎中常用逻辑关系符“NOT”连接多个关键字,使得搜索结果中去掉“NOT”后面关键字相关的信息。

高考满分作文:浙江卷2009年高考作文题解读点评

高考满分作文:浙江卷2009年高考作文题解读点评

浙江卷2009年高考作文题解读点评
本文是高中关于高考满分作文的浙江卷2009年高考作文题解读点评,欢迎阅读。

《绿叶对根的情意》这首歌中的一段歌词,根据歌词自拟题目作文.
点评:浙江卷的作文,1.其突破口是“你”的确定,“我”也要融进去。

从文体来看似乎写为人物故事要好些,也可写成多片断体叙事散文,如把“我”设定为台湾同胞,具体可为余光中、连战等,写这些人对大陆母亲的情感。

还可写成抒情散文。

2.“绿叶对根的情意”说的是人要有感恩之心、回报之意。

是一个老话题,又是一个富有时代意义的话题。

以写记叙文为佳。

来源与互联网,仅供个人阅读参考。

2009年高考作文分档解析及提升(浙江卷)

2009年高考作文分档解析及提升(浙江卷)

2009年高考作文分档解析及提升(浙江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歌词,根据要求作文。

(60分)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

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

考题解读2009年是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年高考。

今年浙江卷的作文模式,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其主要特点在于“合三为一”——采用了新材料作文(命意作文)的形式,延续了话题作文的要求,还规定了标题作文的中心。

因而并非真正意义的新材料作文,自然也不是话题作文和标题作文。

将开放性、自主性、多样性和限制性、明确性、指向性等有机融合,有利于广大考生积极发挥自己的写作能力。

面对这样的命题模式,审题立意的关键在于把握两大要素:一是“主旨”怎么确定,一是“情意”怎么表达。

先看“主旨”。

命题要求“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立意,而歌词的主旨就是卒章显志的结尾句“绿叶对根的情意”。

即使对这首流行歌曲的背景没有多少了解,也不难领悟歌词中的“绿叶”和“根”至少表现为两方面的“情意”,即显性的与隐性的。

从歌词内容分析,“绿叶对根的情意”是显性的,而“根”对“绿叶”的情意则为隐性的。

两种“情意”之间存在着“哺育”和“回报”、“前提(原因)”和“生成(结果)”等内质关系。

或许这种内质关系不一定就是非常确定的整体和局部、源泉和涓流、本质和现象、施恩和报恩、施与和接受、上位和下位等,但也不是某些同位、并列或平行关系,更不是一般的相互交往关系。

透析错误根源 审思复习理念——2009年高考数学浙江卷文科第20题阅卷启示

透析错误根源 审思复习理念——2009年高考数学浙江卷文科第20题阅卷启示

我们 的 日常教学 尤其是高考 复习 中要有 意识地培养学 生的 运算能力. 尤其是较复杂 的数值运算和抽象字母运算的训 练 ,要 经常接触 ,不 能轻视 ,只有在平 时的训练 中积累经验 、提 升心 理素质 ,在考 场 J才能 调动有方 ,操 作有序 ,运 算 自如 ,一 次 :
1 算错 误 .计
() 1 求 及 a; n
的值 .

己不 仔细 ,这种归 因往往会 导致学生不 能正确认识 到 自己存在
3 .建议
() 2 若对于 任意 的 m EN ,‰,‰ ,‰ 成 等 比数 列 ,求 . 的问题 ,从而不能有效解决好这个问题. i }

运算——心细有法 ,算有何惧
是常数.
力不 能及 了 ,上述错误充分暴 露出学生在这方面 的缺 陷. 然 , 诚 光懂 方法 又有何用 !有时 ,学 生会将运算 能力低下误认 为是 自
设 为数列 {n a }的前 n项和 ,S =k , ∈N ,其中 k 方法 是重要 的 ,但 如果学生不能正确而完整地将问题解答清楚 , n +n
( ) %=S 一S 的代入过程 中出错或在 其后的化简 中 I在 错 ,如去括号时的符号转换等.
收 稿 日期 :2 1 一 8 0 00 O—6
作者简介 :黄超 (9 5 ) 17 一 ,男,浙江安 古人 ,中学一级教师 ,主要研 究方向为中学数学教育与教学
成功. 运算能力如何培养?在课 堂上要尽 可能地 留出时 间让学生 题 的本 质 .
者所评 的试题为文科第 2 ,该题考查 了数列的基本运算 ,平 试 的角度看 ,某些知识点 不懂 ,也 许只会影 响到某些问题 的解 0题
均得分 97分 ,难度 系数 O7 虽 然很多考 生能拿到满分 ( . .. 或接 答 ,但运算能力薄弱 ,影响 的却是全局. 近满分) ,但也有为数不少 的考生在解答 中暴露 出各种各样 的错

浙江省2009年高考信息题1

浙江省2009年高考信息题1

浙江省2009年高考信息题1新高考新题目2009-05-29 20475cc149a20100dd41浙江省2009年高考信息题语文学科一、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

(一)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字形的识记、词语(包括成语和熟语)的识记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济jì救济济世济济一堂无济于事B.否fǒu否定否则否极泰来矢口否认C.发fà发胶须发结发夫妻令人发指D.便biàn便览便饭便宜行事大腹便便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秩序井然栉风沐雨卷帙浩繁独树一帜B.一泓清泉宏观调控曲肱而枕鸿鹄之志C.樯桅毗连议论精辟臧否人物嗜书成癖D.欣逢佳节歆慕不已万马齐喑馨香满院3.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传媒难以起齿自诩(yǔ)闭目塞(sè)听B.芯片钩玄题要豢(iuàn)养车载(zài)斗量C.转轨众口铄金执拗(niù)半嗔(chēn)半喜D.幅射赋于重任补给(jǐ)提纲挈(qiè)领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沿用融会贯通针砭时弊饮鸩止渴B.编纂肺腑之言开门楫盗暴殄天物C.诀别事必恭亲旁征博引颐指气使D.焦躁苦思冥想应接不暇裨官野史5.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氢气倾斜顷刻菁华B.黝黑户牖良莠酉时C.螫针伺机吞噬谥号D.多舛揣测揣摩喘气6.下列字形无误的一项是()A.不是每一件事物都是美轮美焕的,就像不是每个人都是尽善尽美的,如果你擅于飞翔,又何必因为不会奔跑而低下你高昂的头颅。

B.我心急火燎地去赶招聘会,偏偏这蹩脚的自行车又爆了胎,看来我得决择了要么牺牲脚上诤亮的皮鞋跑过去,要么牺牲今天的晚饭钱去打车。

C.当我蓦然回过神来的时候,只见他那羸弱的身躯一瘸一拐,渐渐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自始至终没有回过头再看一眼。

2008-2009学年度信息技术考试试卷分析

2008-2009学年度信息技术考试试卷分析

2008-2009学年度信息技术考试试卷分析白亚玺考试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对教和学的质量的检验。

考试对教学有巨大的指挥作用。

对于考试的结果,有必要进行认真地研究和分析。

在试卷分析工作中,要运用考试理论和教学理论,对考试结果进行研究,促进我们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进而找到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和改进的措施。

一、命题说明:2007年-2008年度第一学期主要给学生讲解了WORD的高级应用以及实际使用,所以考试时让学生做了一张面试表,一个家长通知书。

由于时间不够,让学生任选了一个题目。

在这次考试中,考察了学生的制表能力和应用文的能力。

二、考试情况。

学生做的家长通知书,艺术字的使用学生不是很会用,对于面试表主要是边框的使用。

三、取得成绩的原因和从考试当中发现的问题,问题就是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方面欠缺的地方。

学生对表格的操作比较熟练,但是对表格的拆分和合并没有想象力,看到现成的表格,如果不说具体要求不知道如何下手。

应该多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工作对策,对下一步的教学管理和指导工作的考虑。

下学期让学生多练习,多做一些实际的内容。

下学期讲EXCEL,要让学生做一个成绩表,工资表,最基本的应用一定要熟练使用。

沁园春·雪 <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009高考作文阅卷总结

2009高考作文阅卷总结

2009年高考作文阅卷总结2009年我参加了高考作文的阅卷工作,现将阅卷过程中的一些收获及思考总结如下:一、总体情况小结2009年开始实行“评卷员资格检测”制度。

在正式阅卷前要通过“资格准入测试”——5篇测试作文中有3篇以上与专家打分相差不超过6分,视为合格,然后才可以阅卷。

不合格的继续培训。

另外每天都有随机的“质量跟踪测试”,不断提醒阅卷员要注意阅卷标准。

今年作文平均分39.42。

满分17人,0分1094人。

一类作文(48--60)占5.76%。

质量低于去年。

二、如何理解文题(一)关于常识的理解与把握文题包括小字——题干部分和大字——提示语、要求语部分。

“常识”为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普通知识”;哲学词典解释为“来自公民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共识”。

归纳:1、从外沿来看,凡是已被大众普遍了解的只是;已被社会共识的常理、常情、常规、常言。

例如:旭日东升、晚霞西落、尊老爱幼等。

2、从内涵来看,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基本要素:常——平常、普通、普遍、普及。

识——主观认知。

例如:“爱是一种常识”就不准确。

爱是一种表象,爱什么,爱的对象很重要。

再比如:“林则徐运用了石灰可以销烟的这个常识”,这也不对,当时没有普及,大家并不了解。

3、从特殊性来看,常识的常具有相对性。

比如文学常识中“故事是可以虚构的”;中医的“望闻问切”是基本常识。

常识也具有地域性。

例如水边生活的人们和山中的民众有着不同的生活常识。

常识还具有阶段性。

例如三字经在古代是最基本的启蒙读物。

由于常识包含较复杂,所以在试评的三天里,争议最大最多的是**是不是常识。

(二)关于对题干提示语的理解和把握共有3个提示语,没有要求全面审题,没有要求自选角度,所以考生可以在3个提示语中任意作文。

还可以在提示语外另立角度。

原则只有一个:必须在常识的范围内作文。

(三)关于对作文要求的理解与把握考生可以用第一人称写,也可以不用。

可以写实,也可虚构。

原则是不能抄袭。

必须是真情实感的表达。

管窥浙江省信息技术高考试题

管窥浙江省信息技术高考试题
EI TE
瑚一
管窥浙江省信息
从20年至今, 江省已经组织 了 08 浙 四次新课 程信息技术高 考, 均采用闭卷 笔试形式 。 析高考试 题 , 分 寻找一些 共 性 和个 性 特征 , 利于 我们 把握 考试 有
文件夹名 “ 新闻” ;
年某 月的社会时事 的题 目 很多 , 知识考 查点融/ I 生活情景、 社会热 之中, 改 变 了过去的纯知识 陛考查 。 这是新课程 试题的突出特征 , 避免题 目 一是 描述过 于枯 燥和抽象, 二年9 块第1题: S
例如, 肼 9 卷 必修模块的第1 月 7 题:
相应的实际操作经验, 而不是死记硬背
的静态知识。 学生的 “ 拟操 作” 虚 能力必 须 以平时的实际操作 经验为基础 , 在当 前笔试背 景下, 我们不仅要加强学生实 际操 作的技能体 验 , 还
B信 息 . 可信度 高, 与短信发送 者核
A. ra De. a r mweNc C P o ̄3o . ht hp B A towae . uhr , P D. l h Fa s
题多变
综观四份信息技术高考试题 , 我
们还会发 现同一 个 考点在不同试 卷中 出现是灵活多样 的, 如二进制的表示规 律 “ 个二进 制位 最多能表 示的不 同信 n 息个数是2 ” n 知识点在不同试卷 中 的命
暑假 期 间, 小江意外收到一 条手机
② 将 “ 华网” 新 拖曳至 “ 闻” 新 文件 央中;
③单击 “ 电台指南” ;
命题的特点和方向, 以指导今后的教学
和高考复习。 笔者以四份浙江省 信息技 术高 考试 题 为 依 据 , 中筛 选有 代表 从 性的题目 行归类分 析, 步找出以下 进 初

2009年高考评卷感言

2009年高考评卷感言

2009年高考评卷感言今年高考阅卷我担任的是作文组评卷,无数考生的卷子从我眼前匆匆而过,阅读量之大,阅读速度之快是可以想象的。

就在如此快的阅读中,作文各个档次评分档次还是一目了然的。

学生平时的作文功底一看就清晰可鉴。

去年高考作文分考生距离拉的不是太大,今年考生分数拉开了档次,好的作文满分,而跑题的只能得上30多分甚至更少。

这样以来学生平日不在作文上下工夫,想获得高分那真是登天之难呀。

对语文教学而言,仅仅注重教学课文,而不注重平日写作训练,想让学生得高分也是很困难的。

从作文高分来看,这些学生无疑是读书多,而且是读书善于思考总结,写出的文章就感到很有独特性,思想性,文学功底自不言说。

而平时不读书的学生,仅仅满足于教科书的学生,写出的文章就显得单调枯燥,没有材料,没有说服力。

语言干瘪,文章单一,在审题立意上很不到位,要不偏题,要不跑题,看后很觉得可惜。

看来以后的语文教学,不能仅仅让学生懂得课文写法,而是要拓展阅读空间,让学生学会读书,运用读书所得写自己看法。

同时,学生语言积淀还需要很下工夫,要活学活用学习中的东西。

不能囫囵吞枣,看书不消化,最终落实不到笔头,真是遗憾。

真的要在写作上下工夫训练。

有许多高分作文,一看就知道经过专门训练,作文很有章法,语言游刃有余,烂熟于心。

对语言的运用学的很活,稍微变动就成为自己的东西。

在考场上赢得高分,首先要有一个好题目,因为一看题目,就能让人感到,你的审题立意准确性。

同时题目必须出彩,一下子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睛,打动阅卷老师的心,让老师一下子就青睐你的作文,必须让你的作文题目融进文彩,让老师一看就觉得有文化底蕴。

有篇作文题目《晋之殇,晋之商》,一下子就吸引老师。

另一篇《指尖轻点舞千秋》还有《何必击水三千呢》还有《以己优势战天下》,这些作文无疑都得到了高分。

其次要有个好的开头,三言两语就会让阅卷老师感到你读懂了材料,明白你的立意,你的思想。

再次,所写文章材料必须包含历史文化底蕴,不能写一篇文章,都是你自己的,或者都是作文材料的内容,要不就是就仅仅了解的刘翔、姚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9月浙江省信息技术高考试卷分析及阅卷体会
衢州二中叶敏红
2009年9月浙江省高考信息技术试卷,着重考核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考查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基本掌握情况。

试题设计紧扣学科《课程标准》与《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高考标准》,准确把握高考标准要求,科学规范,整体难度适中,对于督促学校认真执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扎实基础,起到很好的检测作用。

一、试卷的基本面分析
2009年9月浙江省的信息技术高考以笔试的考试方式进行,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值共100分。

全卷共分两卷,卷Ⅰ是必修模块内容,所有考生作答;第Ⅱ卷是选考模块,考生在选修A“算法与程序设计”和选修B “多媒体技术应用”两个模块中任选一个作答。

考试成绩按卷面实际获得成绩计入录取成绩总分。

1.必修、选修分值分布表
2.题型分值分布表
3.卷面特点
浙江省2009年9月信息技术高考试卷卷面图文并茂,直观性强,卷面布局、设计合理。

为了让考生更清楚地看清图示,有些图示特意采用彩色印刷,便于学生阅读,方便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使学生尤如在真实环境中操作。

二、试题科学性的分析
浙江省2009年9月信息技术高考试题,着重考查学生对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合作探
究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基础、中档、综合灵活题分布比例合理,题量适中,绝大部分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完成试题的解答。

试题表述规范、用字用词准确,试题选取的材料严谨、新颖,原创性强,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

三、试题知识点和考点分析
浙江省2009年9月信息技术的高考试卷命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部分)以及《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现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算法与程序设计》、《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多媒体技术应用》(均为浙江教育出版社)中的教学要求,确定高考信息技术考试内容。

试题内容覆盖面广,基本上考查了整个高中阶段所学的教学内容,内容准确、全面,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注重学生信息活动行为规范的考查,注重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考核,考点分布合理。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内容的考查知识点:
《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模块内容的考查知识点:
四、阅卷体会
本人阅卷的内容是:多媒体部分综合第20题。

题目如下:
20.小李围绕主题“中学生饮食与健康”使用FrontPage软件制作一个网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确定网站主题后,制作网站还需经历以下阶段:
①网页制作②素材收集整理③网站策划构思④调试发布
正确的顺序是 (填序号)。

(2)小李从网上获取了一张图片素材(如第20题—1圈所示),其左
上和右下有白色网址,可在图像处理软件中用第20题一2图中的 (填数字)工具,将其处理成第20题一3图所示结果。

(3)调试网页时.小李将如第20题一4图(见附图页)所示的网站首页作了修改,效果如
第20题一5图(见附图页)所示,他在 (填:表格/单元格)属性对话框中调整了 (填:单元格边距/单元格间距)的值。

(4)如第20题一5图(见附图页)所示,网站首页左下角有一盏灯的图片,浏览时这盏灯
闪烁发亮。

由此可知制作时采用的是第20题一6图中的图片 (填文件名)。

第20题—6图
(5)如第20题一5图(见附图页)所示,标题“中学生饮食与健康”下方有一行从右向左
滚动的文字“五谷杂粮壮身体青菜萝卜保健康”,这是通过实现的(写出一种实
现方法)。

心得体会:
1.答题要细心
第(1)小题,正确答案是③②①④。

题目明明要求填序号,结果学生的答案呈现出千变万化,如:a、③网站策划构思②素材收集整理①网页制作④调试发布。

b、(3)(2)(1)(4) c、三、二、一、四 d、3 2 1 4等。

(注:最后阅卷组意见:3 2 1 4 和(3)(2)(1)(4)也算正确。


第(3)小题,正确答案:表格单元格间距。

命题老师已经考虑到学生答题时答案可能是五花八门,所以给出了备选答案,结果学生的答案有:a、表格属性 b、单元格属性 c、表单 d、表间等等。

(注:阅卷组意见:一字不差,否则0分处理)
2.专业术语要准确
第(5)小题,正确答案字幕(或动画)。

本题是主观题,要求学生自填答案。

学生的结果有以下几种:a、字幂 b、文字流动 c、滚幕 d、频闪 e、自动移动 f、文字滚动设置,字体流动 g、标题栏设置 h、补间动画 i、文字属性 j、单元格属性设置L、设置文字从左向右运动。

(注:阅卷组意见:只要出现动画和字幕其中之一就算正确,原因是本题得分率较低)
3.要求学生书写字迹要清楚,不要写错字和别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