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培训体系建设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电厂培训体系建设研究
作者:暂无
来源:《经营者》 2019年第8期
康棕榈荆欢
摘要为提升核能发电厂(简称核电厂)的培训效果,建设科学、高效的培训体系,本
文从核电厂培训的特点出发,通过核电厂培训体系六个子系统的分析研究,对核电厂培训体系
建设工作做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核电厂培训体系分析研究
一、引言
核电厂能顺利、安全、可靠、高效地进行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前提是必须拥有一支高标
准资格和能力的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队伍。

工程和生产人员只有通过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全面培训,才能达到其岗位能力要求。

为达到上述培训目标,确保核电厂的培训能够满足并高于国家
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同时使得培训工作高效运作和持续提升,需要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
培训体系,从而科学合理地安排各项培训。

二、培训体系的构成
国内外对培训体系的构成有很多分类,根据核电厂的特点将其培训体系分为以下六个部分:培训组织机构体系、培训制度体系、培训课程体系、培训项目实施体系、培训教员体系、培训
设施体系,这六个子系统既相互独立、自成体系,又相互支持、密切联系、缺一不可,共同构
成了核电厂的完整培训体系。

在培训组织机构体系上,培训部门负责公司员工培训;在培训制度体系上,严格按照国家
核安全法规、导则、公司质量保证大纲等文件的要求制定公司的培训政策和各项管理制度;在
培训课程体系上,从实际岗位任务和培训需求出发,以国家核安全法规、导则、公司质量保证
大纲、最终安全分析报告等文件为基础,并参考国内成熟电站的培训课程,建立起适合本公司
的培训课程体系;在培训项目实施体系上,采用国际上核电厂普遍采用的系统化培训方法(SAT),使得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培训方法上实现和国际接轨;在培训教员体系上,结合培训工作实际,以兼职教员培养为主,对部分培训课程有针对性地设置专职教员;在培训设施体系上,主要以满足公司内部培训需求为主。

SAT(System Approaching to Training)是一种培训工作方法。

它是针对某个岗位,从提出人员的全面能力要求,到编制和实施培训大纲、培训计划,并达到全面岗位工作能力要求,
最后对整个培训过程进行评价的一个逻辑性过程。

SAT可分为岗位任务和培训要求分析、培训
大纲设计、培训材料编制、培训计划实施、培训评价反馈等五个阶段,五个阶段环环相扣、层
层推进,并且每个阶段都有反馈。

国际上已普遍认为SAT是获得并保持核电厂人员岗位资格和
工作能力、保证人员培训质量的先进的培训方法。

三、培训组织机构体系
系统性培训方法得到良好应用的前提是核电厂管理层对培训的充分重视,并在人力、物力
方面给予充分保证,各级管理者明确自己在人员培训和资格中的作用和责任,每个职工都能清
楚地明白培训对本人岗位工作的作用。

培训管理部门只有在公司管理层的支持下,充分调动各
部门、公司全体职工的培训积极性,在公司程序的框架内,正确地理解SAT内容,合理地应用
公司管理程序,规范地组织实施培训,才能将工程技术和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引入SAT的轨道。

为此,一个运转良好的培训管理组织机构是按照SAT要求开展培训工作的组织保障。

四、培训制度体系
培训制度是培训体系长期规范、有效运转的保证,培训制度主要落实在培训政策和培训管理程序中。

核电厂培训管理的总体原则是:按照系统化培训方法开展和实施培训;培训部门负责对公司的培训进行全过程管理,包括培训需求分析、组织设计开发培训课程和统筹编制培训教材、培训的策划实施、培训记录和报告、培训效果评估和反馈等;员工依照将授权岗位所需的培训课程清单进行培训,在完成规定的培训和再培训内容考核合格后,按照岗位任务予以不同级别或类别的授权。

五、培训课程体系
培训课程是培训体系的灵魂,培训的核心内容就是课程,因此,培训课程体系的建设是重中之重。

首选要确定设计培训课程的方法,区别于学历教育,核电厂的培训目的是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因此培训课程的设置依据是岗位工作任务;依据系统化培训方法,科学的课程体系建设工作步骤应按照如下流程进行:岗位任务分析—岗位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培训课程清单—课程开发—课程评价,通过课程评价对岗位任务分析及结果进行反馈,以便于课程开发的调整,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

再确立培训课程框架,由于核电厂培训课程繁多,需要对课程进行合理分类,进而对培训项目按类别管理,确定不同管理人员职责范围。

六、培训项目实施体系
依据系统化培训方法,并根据实际工作过程,可以将培训项目实施分为几个步骤:一是编制培训计划;二是培训前准备(包括教员备课、学员预习、教务准备等);三是培训实施;四是培训评价与反馈。

培训项目实施的各环节改进的方向来源在于培训评价与反馈。

培训评价是目前的最受企业关注的问题,没有评价的培训很容易就变成了“赔训”,无法达成预先设定的培训目标。

评价应包括两个部分:课程评价和培训效果评价,课程评价又可以分为课程内容评价和授课效果评价。

具体分类关系如图1所示。

课程内容评价主要是评价课程内容是否与培训目标相吻合,是否体现了培训的目标;采用量化关键指标的评价方式。

授课效果评价主要是评价讲师的授课技巧和演绎方式是否能被学员所接受;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培训效果评价的关注点是员工知识和技能的提升,采用的是书面考核和训前训后的两次测评的数据差的形式来完成。

培训效果评价是培训流程中的最后一个
环节。

评价结果将直接作用于培训课程的改进和讲师调整等方面。

评价从四个方面考察。

第一
层评价,反应层面。

这类评价主要是考核学员对培训讲师的看法,培训内容是否合适等。

第二
层评价,学习层面。

主要是检查学员通过培训,掌握了多少知识和技能。

第三层评价,行为层面。

该层关心的是学员通过培训是否将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工作绩效。

第四层评价,结果层面。

这类评价的核心问题是通过培训是否对企业的经营结果产生影响。

七、培训教员体系
教员是课程的演绎者,主要职责是将该课程的核心精髓传达给学员。

一个好的教员必须对
课程涉及内容有很深刻的了解,同时配合适当的授课技巧。

如:技术类培训课程的讲师首先必
须是一个技术专家,对该项目有充分的了解,培训部门能够帮助他完成的仅仅是改善授课技巧。

八、培训设施体系
培训设施是核电站培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核电厂培训设施的建设应该适应公司培训战
略定位,满足公司内部培训需求,适时考虑外部培训需求。

核电厂的培训设施主要包括:全范
围模拟机、培训教室、计算机教室、技能培训实验室等。

九、结语
培训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培训管理人员需通过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培训管
理经验、不断从工作实践中摸索、敢于发现并改正不足、努力争取企业各层的支持,最终才能
实现建设一套高标准的培训体系的目标。

(作者单位为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展锦程.核电厂人员的系统化培训方法及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0(4):56-58.
[2]季刊.基于系统化培训方法的CNP公司培训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