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I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 (2018八上·武山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时间的基本单位为分,符号min
B . 长度的基本单位为米,符号m
C . 速度的基本单位为米每分,符号为m/min
D . 光年也是时间单位
2. (2分)下面关于声现象的一些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 .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B . 太空中的宇航员可以直接用语言交流
C . 雷声是由于空气振动发声的
D . 狗趴在地上睡觉,耳朵贴着地面,很容易发觉人走动,是因为狗的耳朵特别灵敏
3. (2分)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白色的太阳光是最简单的光
B . 人们把红、黄、蓝三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
C . 照相机镜头前加滤镜是为了使像成的更清晰
D . 白光通过绿色玻璃片后,只能通过绿色的光
4. (2分)小明对冰块加热,观察冰的物态变化过程。
在此过程中他通过测量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关于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图象中的AB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B . 冰有一定的熔点,说明冰是晶体
C . 水升温比冰慢,说明水的比热容比冰小
D . 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
5. (2分) (2019八上·越秀期末) 如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 用放大镜观察图案
B . 水中山的“倒影”
C . 游戏中的“手影”
D . 钢勺在水面处“折断”
6. (2分) (2018八上·弥勒月考) 小猫在平静的池塘边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像,如图中正确的()
A .
B .
C .
D .
7. (2分) (2019九上·黔南期末) 如图所示是某个人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应该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A . 近视眼,凹透镜
B . 远视眼,凹透镜
C . 远视眼,凸透镜
D . 近视眼, 凸透镜
8. (2分)(2019·宁江模拟) 对考场内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 . 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B . 橡皮从课桌撑到地上用时约为5s
C . 一张理化试卷的质量约为80g
D . 考场内的气温约为50℃
9. (2分)(2017·滨湖模拟) 冰棍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冷饮,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冰棍制作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凝华过程
B . 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包装袋上“白粉”的形成是凝固过程
C . 打开包装袋,冰棍周围出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D . 吃冰棍时,冰棍会熔化,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
10. (2分) (2018八上·博罗期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冰不经过熔化也可以变成水蒸气
B . 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一定会升高
C . 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
D .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到室内,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
二、填空题 (共9题;共11分)
11. (1分) (2019八上·朔州月考) 单位换算:
12nm=________m
2h15min=________s
108km/h=________m/s。
12. (2分) (2018八上·秦淮期中) 根据下列五幅图回答对应的问题。
(1)如图A所示,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使其发声,当增加试管中的水量时,吹气时声音的音调变________(选填“高”或“低”);
(2)如图B,通过三个小孔去观察烛焰,若要看到烛焰,应满足烛焰、小孔、眼睛在________。
(3)如图C,气体打火机中的丁烷气体是通过________的方法变成液体储存在打火机中的。
(4)如图D,热水器上有两根水管,洗澡时一根水管上有很多水滴,而另外一根水管上却没有水滴,他猜一根是热水管,一根是冷水管,但他又怕烫着而不敢摸,请你帮他判断:没有水滴的那根是________水管。
(选填“冷”或“热”)
(5)如图E所示,对碘锤缓慢加热,观察碘的升华。
书本上没有用酒精灯直接给碘锤加热,而是采用水浴法对碘锤加热,是因为碘的熔点比水的沸点________ (高/低)。
13. (1分) (2016八上·思茅期中) 人急行的速度大约是2m/s,人急行穿过6m宽的马路需要的时间大约是________ s;汽车的行驶速度如果是10m/s,人至少要在距行驶过来的汽车________ m处开始穿越马路.
14. (2分)火箭上使用的燃料和助燃剂分别是氢气和氧气,人们是用________的方法把氢气液化为液体的.
15. (1分)一项被称作“可调式眼镜”(如图甲)的新技术可以帮助人们不用通过眼科医生就可以矫正自己的视力.这种眼镜的镜片中含有一种液体,通过调节此液体的含量,镜片的形状会随之改变(如图乙所示,改变滑块的位置就可实现镜片形状的变化).
(1)其实可调式眼镜的想法也是一种仿生学研究的成果,人眼睛的晶状体就根据观察对象自动调节的可调式镜片,通过眼部肌肉调节晶状体可以实现的功能的是________ .
A.帮助我们看清不同亮度的物体 B.帮助我们看清不同颜色的物体
C.帮助我们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 D.帮助我们看清不同大小的物体
(2)图丙是不同位置处的两个物体的成像示意图,由图得出: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人眼若长期观察近处物体,会造成晶状体过度弯曲,形成________ (远视眼/近视眼),当他看远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________ (前/后)方,此时如果用“可调式眼镜”加以矫正,应将滑块从中间逐渐向________ (左/右)移动,直至看清物体.
16. (1分) (2016八·广南月考) 用笔画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起来.
烧开水时冒的“白气”________汽化
夏天湿衣服晾干________ 熔化
冬天早晨看到草地上的霜________ 凝固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________ 液化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________ 凝华
吃冰棒解热________ 升华
17. (1分)(2017·邗江模拟) 如图甲,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是图中的________点.图乙是小磊同学看远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由图可知他是________(近视/远视)眼,如需矫正视力,他应选用的镜片是________(凹/凸)透镜.如图丙所示,志刚同学透过装水的杯子观察铅笔.手中铅笔的笔尖本是朝左的,可他看到的像却是笔尖朝右,志刚同学看到的是铅笔的________(实/虚)像,若将铅笔继续________(靠近/远离)烧杯,他所看到的像将会变成笔尖朝左.
18. (1分) (2020九上·瑶海月考) 如图所示是一位坚守在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
为了阻断病毒传播医护人员需要穿戴护衣、口罩、护目镜。
护目镜内侧常常会出现起雾的现象,这是由于医生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发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19. (1分) (2017八上·威海期中) 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mm;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
三、作图题 (共3题;共15分)
20. (5分) (2019八上·吉林月考) 在图中的虚线框内填入适当的透镜
21. (5分)(2020·河南) 检查视力时,为节省空问,常让被测者背对视力表观察对面墙壁上平面镜M中视力表的像,请在图中作出被测者通过平面镜M看到视力表上A点的光路图。
22. (5分) (2017八上·无锡期中)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作的光路图,他只画了两条从光源S处出发的反射光线,请你帮他画出发光点S和像点S′。
四、实验题 (共2题;共9分)
23. (5分) (2018八上·城中月考) 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明应按照_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图乙中A、B、C三种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3)图丙是两个同学分别用相同的器材和初温相同的水进行实验,每隔2min记录一次温度的数据,描绘出对应的温度﹣时间图象(图上标注:上面小明下面小红)。
由图象可知________(选填“小明”或“小红”)先记录数据;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__℃,说明此时当地大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水温达到沸点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或“不变”)。
(4)老师看了两个同学的图象后,指出他们图象不符合实际,并指出造成这个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
(5)图丁是将装有液态海波的大试管放入室温的水中。
根据温度计A和B的示数,绘制了海波和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戊)。
由图象可知,在第2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__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在此过程中,海波不断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24. (4分)(2017·东光模拟)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前,在摆放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时要求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的目的是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 cm.
(3)当烛焰据凸透镜3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_______的实像.日常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4)小明进一步学习知道了眼球的成像原理.一束来自远处的光经眼球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这就是近视眼,矫正方法是戴一副由________(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
五、综合题 (共2题;共10分)
25. (5分)(2017·泰兴模拟) 学习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后,小华和小虎作了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1)他们分别代表物和像模拟平面镜成像,若小华向右转,小虎应向________ 转.
(2)小华走近办公楼的自动感应门时,门自动平移打开,则他在玻璃门中的像将________(填“随”或“不随”)门平移.
(3)傍晚,小虎在河边看到的夕阳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________像,这是由于光在平静的水面上发生了________反射.
26. (5分)下面几种说法,是对还是错.
(1)同一种物质处于哪种状态与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有关.
(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3)物质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4)非晶体没有熔点,所以熔化时不吸热.
(5)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以下几题的是与非:
①在-265 ℃时,氢是固态.
②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③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填空题 (共9题;共11分)
11-1、
12-1、
12-2、
12-3、
12-4、
12-5、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三、作图题 (共3题;共15分) 20-1、
21-1、
22-1、
四、实验题 (共2题;共9分) 23-1、
23-2、
23-3、
23-4、
23-5、
24-1、
24-2、
24-3、
24-4、
五、综合题 (共2题;共10分) 25-1、
25-2、
25-3、
26-1、
26-2、
26-3、
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