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赤峰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 (2017高二下·天津期中) 下面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B .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C .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D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2. (2分) (2019高一下·哈尔滨期末) 下列选项中的“人家”与语段中加点词“人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中国美术馆和台湾长流美术馆共同举办的“江山万里--张大千艺术展”今日与观众见面。
走进中国美术馆五层展厅,迎面的青绿山水画《谷口人家》前站满了凝神观看的人。
这青绿泼彩渲染的画面,墨色浑厚华滋,层次分明;章法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勾皴笔法遒劲雄健,开阖有度,令人叹为观止。
在展厅右侧,一幅《江山万里图》静静地面对着来来往往的人流。
开阔的画面及其意境,向人们展示着笔墨点染间的艺术功力,也仿佛在诉说着画家眷恋故土的情怀。
A .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B . 小女子已许配了人家
C . 你走了,教人家怎么办呢
D . 诗书门第,勤俭人家
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弄权之际,何其洒脱;获罪之时,纤毫分明。
薄熙来案的宣判是警示:有贪必肃,有腐必惩,不管官有多大,权有多重,一样难逃法律制裁。
B . 曾一手捧红凤姐、郭美美的网络红人“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人被刑拘,他们的行为不仅严重败坏社会风气,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还污染了网络环境,被网友们戏称“水军首领”。
C . 中国国防部在白皮书中表示,中国将坚定不移的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海洋利益,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D . 依据美国和欧洲情报机构最新出具的一份初步评估结果显示,叙利亚政府军在此次冲突中确实使用了化学武器,并且这一做法很可能得到叙政府高层官员指示。
4.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三国志》《柳河东集》《边城》作者各为陈寿、柳宗元、沈从文。
B . 李贺、李煜、李清照三位分别是我国唐代、南唐和北宋初期著名诗人、词人。
C . 剧本《奥赛罗》、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和《儒林外史》的作者分别是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罗曼·罗兰和中国的吴敬梓。
D . 小说《红岩》《红与黑》《伤逝》的主人公分别是许云峰、于连、涓生和子君。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
5. (6分) (2019高二上·深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君子人格,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数千年发展进程中不断塑造和培育的正面人格,被历代中国人广泛接受并尊崇。
“君子”一词在西周时早已流行,主要指称贵族和执政者。
春秋末期,孔子赋予“君子”概念许多优秀道德的意蕴。
冯友兰说,孔子一生思考的问题很广泛,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对如何做人的反思。
如果说,孔子思想的核心是探求如何做人的道理,那么他求索的结果,就是做人要做君子。
君子作为孔子心目中崇德向善的人格,既理想又现实,既高尚又平凡,是可见可感、可学可做、应学应做的人格范式。
孔子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创立了儒家学派。
什么是儒学?有一种观点回答得很干脆:儒学就是君子之学。
具体来说,在修己和治人两方面,儒学都以“君子的理想”为枢纽观念:修己即所以成为“君子”,治人则必须先成为“君子”。
从这一角度说,儒学事实上便是“君子之学”。
这种观点从儒学的目标追求和功能作用上说明儒学的特点,无疑抓住了本质,对于我们理解儒学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在今天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儒学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面向现实人生的伦理学说,与西方文化大相径庭。
西方文化热衷于构造能够解释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关系的严密理论系统,热衷于探寻认识论、方法论、辩证法等。
中华传统文化虽然也包括对认识论、方法论和辩证法的思考,却并不层层追问“是什么、为什么”,而是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做什么、怎么做”。
这种不仅讲究“知”,更看重“行”的“知行合一”的理念,在有关君子及君子文化的论
述中尤为突出。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中的这些论述,鲜明体现出儒家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洋溢的“实用理性”精神。
这种重行动、轻言辞,重实践、轻思辨的精神,使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都不是只把仁、义、忠、孝、廉、悌等当作理论,而是当作值得遵循也应该遵循的伦理规范。
其目的就是在全社会尽可能多地培育和塑造君子人格,并以其引导、带动各阶层大倡君子之风、大行君子之道。
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激活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价值理念,有必要通过挖掘、整理、阐发和弘扬,让君子文化这颗最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气神”的种子在新时代春风吹拂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摘编自钱念孙《君子文化的传统魅力与当代张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君子”一词在中华文化中出现甚早,孔子将许多优秀道德融入其中,使其成为崇德向善的人格范式。
B . 冯友兰认为,如何做人是孔子一生都在思考的问题,而做人要做君子正是冯友兰思考的结果。
C . 修己是成为君子的途径,而成为君子又是治人的前提,这说明儒学“修已”与“治人”的核心观念是一致的。
D . 《论语》作为儒学的经典著作,很能体现儒学不追求系统的理论构建,而是直接告诉人们“做什么、怎么做”这一特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肯定了“儒学就是君子之学”这一观点,并指出了儒学在当今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积极意义。
B . 文章第四段通过对比分析,呈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
C . 文章引用《论语》中有关君子“言”与“行”的论述,体现了传统文化“知行合一”的观念和“实用理性”精神。
D . 文章从“君子之学”和“实用理性”精神两方面展开论述,彰显了君子文化的传统魅力和当代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君子人格具有现实和平凡的特点,这是它能被历代中国人广泛接受并践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B . 是不是热衷于构建一套严密的理论系统,可作为观察中西方文化基本差异的一个视角。
C . 中国传统文化重行动、轻言辞,重实践、轻思辨,所以不会层层追问“是什么、为什么”。
D . 若想让最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气神”的君子文化在当代社会蔚然成风,离不开挖掘、整理、阐发和弘扬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价值理念。
6. (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读《时间简史》【注】
毕飞宇
《时间简史》这本书我读过许多遍,没有一次有收获。
每一次读《时间简史》我都觉得自己是在旅游,在西藏,或者在新疆。
窗外就是雪山,雪峰皑皑,陡峭,圣洁,离我非常远。
我清楚地知道,我这辈子都不可能登上去。
但是,浪漫一点说,我为什么一定要登上去呢?再浪漫一点说,隔着窗户,远远地望着它们“在那儿”,这不是很好么?
和霍金相比,爱因斯坦更像一个小说家。
我喜欢他。
在普林斯顿,爱因斯坦这样给年轻的大学生解释了相对论——一列火车,无论它有多快,它都追不上光的速度。
因为火车越快,它自身的质量就越大,阻力也越大。
当我在一本书里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高兴得不知所以,就差抓耳挠腮了。
我居然“听懂”相对论了。
理性一点说,爱因斯坦的这番话谁都能听得懂。
我只能说,在爱因斯坦用火车这个意象去描绘相对论的时候,他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
毕加索有一个特殊的喜好,他爱读爱因斯坦。
毕加索说:“当我读爱因斯坦写的一本物理书时,我啥也没弄明白,不过没关系,它让我明白了别的东西。
”毕加索说得多好啊,如果你喜欢读爱因斯坦,你会“明白别的东西”。
事实上,阅读最大的魅力就在这里——我是乞丐,我向你索取一碗米饭,你给了我一张笑脸或一张电影票,你是仁慈的,慷慨的。
我接受你的笑,接受你的票,并向你鞠躬致谢。
爱因斯坦告诉我们,“空间—时间”并不是一个平面,它是“有弧度”的,“弯曲”的。
他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时间—空间”其实就是一张阿拉伯飞毯,我们就生活在四只角都翘起来的那个飞毯里头。
我要说,人类所有的快乐与悲伤都与时间和空间的限度有关。
我要住更大的房子,我要开更快的汽车,我要活更长的寿命。
是的,人们都渴望自己在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上获得更大的份额。
顾拜旦是了不起的,是他建立了现代奥林匹克。
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在本质上其实就是两条:第一,争夺更多的空间;第二,用最短的时间去争夺最大的空间。
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伟大之处就在这里,它不是灭绝贪婪,而是给贪婪以“出路”,也就是制定游戏的规则。
于是,贪婪体面了,贪婪文明了,贪婪带上了观赏性。
最关键的是,现代奥林匹克有效地规避了贪婪所带来的流血、阴谋、禁锢和杀戮。
它甚至可以让争夺的双方变成永恒的朋友。
在我还是一个乡村儿童的时候,家里一贫如洗。
可是,我母亲却有一块瑞士手表,方圆几十里之内唯一的手表。
我崇拜我的母亲。
任何人,只要他想知道时间,得到的建议只能是这样的:“去找陈老师。
”那时我以为,时间是手表内部的一个存在。
等我可以和母亲“对话”的时候,母亲却告诉我,手表的内部并没有意义,就是零件,最重要的是玻璃罩着的那个“表面”。
长针转一圈等于一分钟,短针走“一格”等于五分钟。
我母亲的“时间教育”是有效的,我知道了,时间其实不是时间,它是空间。
它被分成许多“格”。
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什么时间,所谓的时间,就是被一巴掌拍扁了的汤圆。
我人生的第一次误机是在香港机场。
那是上个世纪的90年代。
香港机场的候机大厅里有一块特殊的表,非常大。
那块透明的“大表”是由无数的齿轮构成的,每一个齿轮都是一颗光芒四射的太阳。
我终于发现了,时间其实是一根绵软的面条,它在齿轮的切点上,由这一个齿轮交递给下一个齿轮。
它是有起点的,当然也有它的终点。
我像一个白痴,傻乎乎的,就这样站在透明的机芯面前。
我无法形容内心的喜悦,为此错过了我的航班。
这是多么吊诡的一件事:表是告诉我们时间的,我一直在看,偏偏把时间忘了。
是的,我从头到尾都在“阅读”那块硕大的“手表”,最终得到的却是“别的”。
回到《时间简史》。
我不知道别人是如何阅读《时间简史》的,我读得极其慢,有时候,为了一页,我会耗费几十分钟。
我知道,这样的阅读不可能有所收获,但是,它依然是必需的。
难度会带来特殊的快感,这快感首先是一种调动,你被调动起来了。
一个人所谓的精神历练,也一定和难度阅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个没有经历过难度阅读的人,很难得到“别的”快乐。
【注】《时间简史》: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的作品,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以及时间、宇宙的起源等宇宙学。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开头以雪山的美丽、圣洁来形容《时间简史》的魅力,以雪山的遥远、不可攀登来表明作者因无法理解此书而沮丧的心情。
B . 相比霍金,作者更喜欢爱因斯坦,因为爱因斯坦既能像小说家一样通俗生动地讲述,又能像诗人一样借形象来传达深意。
C . 文中引述他人观点、描写个人感悟与经历的大量文字,看似与题目无关,其实都属于对《时间简史》一书的阐释与补充。
D . 结尾“回到《时间简史》”一句,点题并照应开头,还包含了言外之意:作者在“回到”之前已经历过遥远的精神漫游。
(2)作者对“时间”的认识先后经历了哪些变化?请根据文本简要说明。
(3)既然“这样的阅读不可能有所收获”,为什么作者坚持认为“它依然是必需的”?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7. (11分) (2016高一上·柘荣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欧阳修
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
”丐我以铭而葬焉。
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宾客谢涛之女、希深之妹也。
希深父子为时闻人,而世显荣。
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殓以嫁时之衣。
甚矣,吾贫可知也。
然谢氏怡然处之,治其家,有常法。
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舍虽庳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
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
吾官吴兴,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今日孰与饮而乐乎?’闻其贤者也则悦;否,则叹曰:‘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
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安居贫而不困者,其性识明而知道理多类此。
呜呼!其生也迫于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
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
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
”若此,予忍不铭?
(选自《欧阳修全集》,有删节)
(1)下列加横线词在句子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浣濯:洗涤
B . 君所交皆一时贤隽贤隽:贤良隽永
C . 庶几以慰其魂庶几:或许可以
D . 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所以:……的原因
(2)以下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
B . 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
C . 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
D . 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谢氏与梅圣俞伉俪情深。
谢氏去世后,梅圣俞多次请欧阳修为妻子写墓志铭,欧阳修虽不乐意,但终究被感动而写下了这篇铭文。
B . 谢氏贤良淑德,治家有方。
谢氏能使其丈夫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的变化而焦虑;其房舍整洁,衣服干净,言行和悦。
C . 谢氏关注民生疾苦。
西边战事尚未结束,国家更加困窘,盗贼在江淮地区突然作乱,又发生旱灾、蝗灾,对此种种,谢氏嗟叹不已。
D . 谢氏见识高明,懂得事理。
她能安然面对贫困的生活而不感到困苦,并且十分关心丈夫与士大夫的交往,是名副其实的贤内助。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殓以嫁时之衣。
②其生也迫于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9分)
8.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川泽纡其骇瞩纡:纡回曲折
B . 云销雨霁霁:雨过天晴
C . 俨骖于上路俨:整齐的样子
D .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临:靠近
(2)下列对有关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 .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C .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两个短句,点明了时令,字面与音韵属对工整,格调高亢嘹亮,领起下面对秋景的描绘。
D .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写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3)赏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精妙之处。
五、默写 (共1题;共6分)
9. (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人的感受来侧面衬托蜀道的高险。
(2)荀子的《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的意思相近。
(3)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________”一句和“________”一句都写了桃花源人请武陵人到家中做客的动作。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
10. (3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我们通常认为,青少年时期是人们最具创造力的阶段,事实果真如此吗?俄亥俄州立大学、芝加哥大学的两位教授对31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①________ 。
在职业生涯早期,人们勇于挑战传统智慧,
提出新思路,创造力表现为“概念性”创新;职业生涯中晚期时,人们经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所获取的信息达到新的突破,②________。
“概念型”创新者倾向于使用假设和方程;“实验型”创新者则依赖于直接的事实推论。
可见,③________。
正所谓“生命不息,创造不止”。
11. (5分) (2019高一下·包头期中) 这是某报“庆祝改革开放40年·数说”系列报道的开栏语,在标点、字形、数字规范使用、语言得体等方面存在六处问题,请找出并作修改。
时间是最真实的记录者,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
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
40年来,中国人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中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现行联合国标准下的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这说明“改革开放为世界造就了一个‘中国奇迹’。
”敝报从今天起推出“数说”系列报道,通过数据和图表,全面反应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各个领城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以逢山开路、遇水驾桥的开拓精神,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务必关注。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8高一下·江苏月考) 根据下面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充满希望的旅途胜过终点的到达。
——霍金《果壳中的宇宙》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答案:5-1、
答案:5-2、
答案:5-3、
考点:
解析:
答案:6-1、
答案:6-2、
答案:6-3、
考点:
解析: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答案:7-1、
答案:7-2、
答案:7-3、
答案:7-4、
考点:
解析: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9分)答案:8-1、
答案:8-2、
答案:8-3、
考点:
解析:
五、默写 (共1题;共6分)答案:9-1、
答案:9-2、
答案:9-3、
考点:
解析: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
答案:10-1、
考点:
解析:
答案:11-1、
考点:
解析: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答案:12-1、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