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 标准译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已经不再特别了
1 有这么一种说法:“要是你能记得20世纪60年代的任何事情,你就没有真正经历过那段岁月。
”对于在大麻烟雾中度过大学时光的那些人,这话可能是真的。
但是,20世纪60年代有一件事人人都记得,那就是:上大学是你一生中最激动人心、最刺激的经历。
2 20世纪60年代,加州的高校把本州变成了世界第七大经济实体。
然而,加州大学的主校园伯克利分校也以学生示威、罢课以及激进的政治氛围而著名。
1966 年,罗纳德·里根竞选加州州长,问加州是否允许“一所伟大的大学被喧闹的、唱反调的少数人征服。
”自由派人士回答说,大学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它们有能力容忍喧闹的、唱反调的少数人。
3 在欧洲的大学校园里,大学生以新的姿态和激情投入到争取自由和正义的事业中去,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运动引发了他们与当权者之间日益升级的暴力冲突。
许多抗议是针对越南战争的。
可是在法国,巴黎大学的学生与工会联盟,发动了一场大罢工,最终导致戴高乐总统辞职。
4 20 世纪60年代大学生活的特点并不仅仅是激进的行动。
不论在什么地方,上大学都意味着你初次品尝真正自由的滋味,初次品尝深更半夜在宿舍或学生活动室里讨论人生意义的滋味。
你往往得上了大学才能阅读你的第一本禁书,看你的第一部独立影人电影,或者找到和你一样痴迷吉米·亨德里克斯或兰尼·布鲁斯的志同道合者。
那是一段难以想象的自由时光,你一生中最无拘无束的时光。
5 可如今那份激情哪儿去了?大学怎么了?现在,政治、社会和创造意识的觉醒似乎不是凭借大学的助力,而是冲破其阻力才发生的。
当然,一点不假,高等教育仍然重要。
例如,在英国,布莱尔首相几乎实现了到2010年让50%的30 岁以下的人上大学的目标(即使愤世嫉俗的人会说,这是要把他们排除在失业统计数据之外)。
不过,大学教育已不再是全民重视的话题了。
如今,大学被视为人们急于逃离的一种小城镇。
有些人辍学,但大多数已经有些麻木,还是坚持混到毕业,因为离开学校实在是太费事了。
6 没有了20世纪60年代大学生所发现的令人头脑发热的自由气氛,如今的大学生要严肃得多。
英国文化协会最近做了一项调查,研究外国留学生在决定上哪所大学时所考虑的因素。
这些因素从高到低依次是:课程质量、就业前景、学费负担、人身安全问题、生活方式,以及各种便利。
大学已变成实现目的的手段,是在就业市场上增加就业几率的一个机会,上大学本身不再是目的,不再是给你提供一个机会,让你暂时想象一下:你能够改变世界。
7 童年与大学之间的距离已缩小了,大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距离也缩小了。
其中的一个原因可能和经济有关。
在一个没有保障的世界里,现在的许多孩子依赖父母资助的时间比以前的孩子更长。
21世纪的学生大学毕业后根本无法自立门户,因为那太昂贵了。
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通讯革命。
儿子或女儿每学期往家里打一两回电话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大学生通过手机与父母保持着脐带式联系。
至于寻找痴迷无名文学或音乐的同道好友,没问题,我们有互联网和聊天室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
8 “幸福啊,活在那个黎明之中,
9 年轻更是如进天堂!”
10 华兹华斯的诗句说的可能是法国大革命,但是对于20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而言,这样的诗句同样真实生动。
可是为什么对于如今的大学生来说,它们就不真实了呢?
同感是怎样表露的
1霍普才九个月大,一见到另一个婴儿摔倒,泪水就涌了出来。
她爬到妈妈身边寻求安慰,就好像是她自己摔疼了。
15个月大的迈克尔去把自己的玩具熊拿来给正在大哭的朋友保罗;保罗不停地大哭的时候,迈克尔替保罗捡回他的安乐毯。
这些小小的表示同情和关爱的举动都是接受过记录同感行为训练的母亲们观察到的。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同感的根源
可以追溯到人的婴儿期。
实际上,从出生的那天起,婴儿在听到其他婴儿哭闹的时候就会感到不安——有些人认为这种反应是同感的最初先兆。
2成长心理学家发现,甚至在充分意识到自己是独立于其他人而存在之前,婴儿就感受到了同情的苦恼。
甚至在出生后几个月,婴儿就会对周围人的烦躁不安做出反应,就好像他们自己的烦躁不安一样,看到别的孩子哭也跟着哭。
到了一岁左右,他们开始意识到痛苦不是他们的,而是别人的,可是他们对这样的事情似乎还是感到不知所措。
例如,在纽约大学的马丁·L.霍夫曼所做的一项研究中,一个一岁的孩子把自己的妈妈拉过来安慰哭闹的朋友,却忽视了同在一室的朋友的妈妈。
这样的困惑在其他一岁大的孩子身上也能看到,他们模仿别的孩子的痛苦,也许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感受。
例如,如果别的婴儿伤了手指,一个一岁大的孩子就会把自己的手指放进嘴里,看看自己是否也感觉到痛。
看到自己的妈妈哭,婴儿即使没有眼泪,也会擦拭自己的眼睛。
3这种所谓的运动神经模仿就是“同感”的原始字面含义,而“同感”这个词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E.B.铁钦纳首次使用。
铁钦纳的理论是:同感发自对他人痛苦的一种身体模仿;这种模仿继而在自身引起同样的心理感受。
他当时在寻找一个与同情有所区别的词;同情是针对他人的一般困境而发的,无须分担他人的任何感受。
4小孩两岁半左右就渐渐不再有运动神经模仿行为,那时他们会意识到别人的痛苦与自己的不同,会更有能力安慰别人。
下面是摘自一位母亲日记里的典型事例:
5邻居家的婴儿哭了,珍妮走上前去,试图给他一些小甜饼。
她跟着他转,开始带着哭腔低声自言自语。
然后她试图抚摸他的头发,可是他躲开了……他平静下来,但是珍妮仍然面带忧色。
她继续给他拿来玩具,轻拍他的头和肩膀。
6在这个年龄,幼儿对于他人感情波动的总体敏感度开始有所不同,有些像珍妮一样,感同身受,有些则不予理睬。
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玛丽安·拉德克-亚罗和卡罗琳·察恩-瓦克斯勒所做的一系列研究表明,这种在同感关注方面的差异大部分与父母怎样教养子女有关。
她们发现,如果在家教中让孩子特别注意他们的恶作剧给别人造成的痛苦,孩子就比较有同感心。
比如对孩子说“瞧你让她多伤心啊”,而不是说“你真调皮”。
她们也发现,观看别人遇到痛苦时其他人的反应,儿童的同感心也会受到影响。
通过模仿亲眼所见,儿童能培养出一套同感反应行为,尤其是在帮助那些痛苦的人的时候。
窃取的身份
1 “弗兰克从未上过飞行学院、医学院、法学院……因为他还在上高中。
”
2 这是2002年的电影《有种来抓我》的剧情简介。
影片讲述了小弗兰克·阿巴格纳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的故事。
影片主人公是一位聪明绝顶的年轻骗术大师,曾在不同时间扮演医生、律师和飞行员的角色,在26个国家伪造了价值600万美元以上的支票。
他成了联邦调查局有史以来伪造罪头号通缉令名单上最年轻的通缉犯。
在影片中,阿巴格纳尔被虚构的联邦调查局特工卡尔·汉拉提(汤姆·汉克斯饰演)追捕,但后来逃脱了。
他最终成了联邦调查局专攻白领犯罪的顾问专家。
3 《有种来抓我》是一部很棒的电影,但影片中的事情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吗?其实,《有种来抓我》是根据弗兰克·阿巴格纳尔的真实故事改编的,他的行骗生涯持续了大约六年;被抓后,曾三次逃脱监管(有一次是从飞机的厕所逃走的);在法国、瑞典和美国的监狱中总共度过了六年时光。
他现在经营一家咨询事务所,为企业界提供防造假咨询。
他挣到了足够的钱,赔付了所有的受害者,如今已是大富豪。
4 2003年以来,身份盗窃案变得越来越常见。
很少有人会想象到,为了预防这种改变人生的犯罪,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有多么重要,比如把邮件拿到邮局去寄而不是丢在信箱里等人来取、把文件切碎而不是直接把它们连同垃圾一道扔出去,甚至使用几美元一支的(特效)
笔等等。
5 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成为身份盗窃案的无名受害者。
我们花费许多时间和金钱,去努力挽回我们的姓名、我们的信用、我们的钱和我们的生活。
我们需要想方设法来保护自己。
我们可以减少此类犯罪的机会,但是它永远不会消失。
6 这不仅仅是要求我们列一份“该做”和“不该做”事项的清单,我们还需要改变心态。
虽然网上银行现在很常见,但国内有一大群人——即占人口15%的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一代人——还是更喜欢用纸。
而且,30%的诈骗案都发生在这群人当中。
支票上有身份盗贼所需的你的全部信息。
如果你用圆珠笔,笔迹可以用一般的家用化学药品除去,钱数可以更改。
每天发出的空头支票高达120万张以上,平均每秒13张以上。
7 支票造假是个大产业……每年以25%的速率增长。
犯罪分子指望我们犯错误,好让他们更容易得手。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呢?
8 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不要把你的邮件留在邮箱里过夜或过周末。
小偷就等着看你家信箱的小红旗(注:在美国,信箱上插上小红旗表示有邮件需要投递),以便通过你要投递的邮件找寻有用的个人信息或支票。
要用签字笔填写支票和重要表格,(因为)签字笔的墨水会渗进纸张的纤维中,无法用化学药品除去。
还有,切碎或撕碎含有个人信息的所有文件,然后再把它们丢进垃圾桶。
9 记住,网上有大量机会可以被小偷利用。
他们根据你的身份伪造假身份。
我们都知道黑客行为和木马软件对电脑数据库中个人信息的威胁。
但是在谷歌上搜索某人也会透露大量个人信息,在线社交网站(如“我的空间”、“相册”和“毕波”)也一样。
正如我们离开办公室去厕所时要随身带上钱包一样,离开电脑时也应该注销你的电脑以防临时起意的盗窃。
10 最后一点,假如你遭遇较传统方式的抢劫——比如在大街上——挂失你的信用卡显然是要做的第一件事。
但是别忘了,即使挂了失,信用卡也可以用作身份证件来获得购物卡……那你就有了犯罪记录。
11 身份伪造可以肆行多年而不为受害者所知。
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现在的诈骗者觉得身份犯罪简直是太容易了。
如果你的身份尚未失窃,那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对你动手。
就会轮到你的。
新闻头条
1 世界各地的媒体都以头条报道同一新闻的情形并不很常见。
这样的事件得具有巨大的国际影响力。
但是这正是2001年9月恐怖分子袭击纽约世贸中心双塔之后发生的情形。
从那一刻起世界改变了模样,这样说也许并不夸张。
2 但是,使9/11值得纪念并(用媒体喜欢的话来说)具有新闻价值的不仅仅是它的历史性和国际性。
还有震惊和恐惧。
这一消息极度震撼,极具爆炸性。
事发多年以后,许多人还能清楚地记得他们第一次听到这一消息时身在何处、当时正在做什么。
他们能记得自己的反应:对世界各地的许多人来说,他们的第一本能是去把这一消息告诉别人。
这就证实了那句老话:“坏事传千里”。
3 一切重大新闻都是如此。
我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脸色煞白地向一班吃惊的七岁孩子通报说,肯尼迪总统死了。
我并不知道肯尼迪总统是谁,但是我听到这一消息后非常不安,后来就跑回家去告诉了父母(当然,他们已经知道了)。
事实上,这是我最早的记忆之一。
4 那么,新闻到底是什么?一个事件光有客观重要性显然不够——世界上有大量全球性的大问题,都会造成戏剧性的后果,从贫困问题到全球变暖问题——但由于它们都是进行中的,并不都会在同一天成为头条。
对比之下,9/11不仅具有国际性,而且奇特怪异、出人意料,还(可能使读者对身陷那场悲剧中的人们的痛苦感同身受,从这个意义上讲)极具人性。
5 奇特怪异并不意味着重大。
就拿今天的《中国日报》上关于一只老鼠延误了一架从越南
飞至日本的航班这条消息为例吧。
在河内机场有人发现那只老鼠在一架飞机的过道里奔跑。
它最终被12名技术人员合力逮住,他们怕它会咬破电线,造成短路。
飞机晚点了四个多小时才起飞。
6 你也许会说,这并不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事件(除了少数乘客到另一国赴约迟到以外)。
但是全球却颇有反响,从亚洲经苏格兰到美洲的电子版报纸都有转载(《爱丁堡报》的标题是《捉老鼠延误航班》)。
7 新闻价值的另一个元素是即时性。
这是指事件发生的时间近。
一周前发生的事件一般来说就不是新闻了——除非你刚刚读到它。
“何时”是受训记者常被教导用以勾勒新闻故事的五个“何”问题之一(其余是“何人”、“何事”、“何地”和“何故”);今天、今晨、昨天很可能在新闻报道所使用的时间副词中名列前茅。
同样,即将发生的事件(今天、今晚或今夜)也可能具有新闻价值,虽然,从定义上讲,它不出人意外,也就不那么耸人听闻了。
8 说到即时性,能够实时播报新闻的媒体,如电视、广播和互联网,就比报纸的优势大多了。
眼看着事件在你眼前展开与次日早餐时在报上读到它的感觉大不相同。
但是,电视新闻未必比报纸报道更客观或更可靠,因为你在屏幕上看到的图像是经记者或编辑根据特殊的目的,或至少是按照预定指示筛选过的;它们是从一个独特的视点展现给观众的。
如果把摄像机移到别的地方,你就会看到另一番景象。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通常会谈到“媒体霸权”——或多或少地暗中影响公众。
9 但也许在第三个千年,这种权力正在减弱,或至少下放给普通民众。
个人博客的大量出现,通过像Y ouTube这样的网站自我广播的可能性,以及权限开放网页(wiki网)的增长都意味着任何人有任何话要说——或有任何东西要展示——现在都能立刻让全世界的观众看到。
10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报纸和电视即将在一夜之间消失。
但是,在它们永不休止的搜寻有趣新闻——奇特怪异、出人意外和极具人性的新闻——的过程中,报纸和电视将越来越多地借助网站来收集资料,为全球信息网络提供极具地方色彩的视角。
保护
1 瑟伦要去日本学木工手艺,临走前他问我能否收留他的狗霍根。
我说:“当然可以,它可以保护我。
”最近我们家附近常有抢劫案发生,我在马萨诸塞州的房子北面靠湖,西面被树林环绕,晚上坏人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溜进来。
2 瑟伦哈哈大笑。
他说:“有陌生人进门时,霍根也不一定会叫。
如果来了个夜贼,他或许还会去舔他。
”
3 不过,霍根感觉到他跟我的关系与他跟瑟伦的关系有所不同。
瑟伦体格强壮,而且相对来说比较勇敢,他并不需要太多的保护。
匆忙赶路时,瑟伦会像抱小孩那样一下子把霍根抱到皮卡的货箱上。
我可抱不动他,我的体重和霍根差不多,而且他还比我年轻力壮。
作为女人,我所面临的危险是瑟伦和霍根根本不可能知道的。
在我这里生活了一周之后,只要一有陌生人靠近家门,霍根就开始吠叫。
4 我们间的保护关系其实早就存在了,起初我是保护者。
瑟伦第一次把霍根托付给我看管时,他还只是一只七个月大的小狗,他只在我家里过了一个周末。
那是11月底一个寒冷的早晨,湖水刚开始结冰。
湖面上的一层薄冰能托得住吹落的树叶和细小的树枝,但是还太脆弱,远不能承受动物的爪子。
5 那时我正在后院晾衣服,长长的晒衣绳拴在房子旁的一棵参天橡树和湖边的一棵云杉之间。
一条淡蓝色的床单随风飘起,眼看着就要掠过湖面飞上天空。
当我奋力地用衣服夹子夹床单时,霍根正在我腿边玩得气喘嘘嘘,一段两英尺长的橡树枝成了他的宝贝,被他叼来叼去。
6 由于一心只想着揪住床单,让它平整伏贴地悬挂在晒衣绳上,我心不在焉地捡起那段树枝,朝山坡下将我们家院子与湖水隔开的围栏方向扔了过去。
7 我以前也经常这样为他扔木头。
根据木头的重量和我动作的大小,我知道它们大概能飞多远。
但这块木头赶上了一阵疾风,朝着床单想去的方向飞过了院子,越过了围栏,最后以溜冰高手般的优美动作滑进湖水里。
我抬头一看,只见霍根飞速穿过院门,以一个漂亮的飞跃撞破薄冰落入水中,他差一点就够得着那段木头了。
8 时间凝固了,我站在晒衣绳边,心想:瑟伦把这孩子交给我看管,他可是我的第一个孙子,我必须救他。
我深知11月的湖水的危险性:我曾经掉进那水里,当时是靠着镇定和缓慢移动才逃过了一劫。
我知道在惊恐中霍根很可能会用爪子抓我,把我拖进水里,我们俩可能会因此一同葬身湖底。
9 接下来的一瞬间我已经站在水里,霍根用前爪破冰朝我游过来。
一路上冰块的侵扰似乎让他受了些惊吓,但他绝对能控制得住自己。
我尽量向前趟,直到我的双脚陷进湖底的烂泥,冰冷的湖水浸透了我的夹克。
我站在那儿等着。
他游到我身边,抓住我的脖子,我把小狗的身体托起来,带他离开了湖水。
他好像知道了刚才的危险。
当我们穿过院子进屋时,他一直静静地呆在我臂弯里,而不像平常那样扭动着身体想挣脱。
在屋里我用毛巾在他身上揉擦了很长时间,后来他跑到我扔在地板上的那堆湿衣服旁边察看,他喜欢我的衣服带有湖水的气味,喜欢我们俩身上都有那种沼泽气味。
你适合做这个工作吗?
1 过去,大学生活很轻松。
那将是你一生中最美好的三年,你知道这一点。
你是这样消磨时光的:在咖啡馆和酒吧里与新结交的朋友聊到深夜,在壁球场和板球场上尽情地挥舞球拍,或是作为大学戏剧社的大腕在舞台上昂首阔步。
不管你有什么爱好,大学生活都能为你创造条件。
而且,别忘了,你的学习还总能跟得上,能完成指定的阅读,并在最后一分钟匆忙草就那一周的文章。
你唯一没有时间考虑的是过完这激动人心的三年后要做什么。
不过这个问题并不需要考虑,因为无论选择什么职业,都有一大堆公司排着队来聘用你。
2 那是过去英国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情形,现在情况已经改变了。
最近一项对英国各大跨国公司的研究表明,即使拥有一个优良的学位,大学生再也不可能一毕业就得到最好的工作了。
今天的大学数量比30 年前翻了一番,40% 的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
由于并不缺少大学毕业生,拥有一个优良的学位对找工作就变得尤其重要了。
竞争很激烈,结果是如今的大学生花了比任何时候都要多的时间来复习功课,为那些可怕的期末考试做准备,做报酬低的兼职以偿还债务。
3 然而,这恰恰是问题之所在。
英国二百多家公司的经理认为,学生花在学习或挣钱维持生计上的时间太多了。
他们本应该去参加各种俱乐部,学习一些基本的技能,如团队合作和现场演示。
这些经理还说,他们宁可让职位空缺,也不愿意聘请那些缺乏必要技能,无法在国际市场上占领商机的毕业生。
4 该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经理们相信,解决的办法就是在学位课程里增加社交能力的训练。
有的大学已经开始这样做了,例如南安普敦大学历史系学生必须做一个为期十二周、六人一组协同工作的项目——通常与当地的生活有关。
项目内容包括:做一次演示、写一篇集体论文、做一项公众服务——可以是给中、小学生讲课,或做一期有关中、小学教学的广播节目。
5 毫无疑问,这种合作学习法能帮助许多学生培养有助于改善就业前景的个人技能。
公司在面试应聘者时使用的最有名的人格测试之一是“迈尔斯- 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法”(简称MBTI),这种分类法把外向/ 内向性格两分法置于它所分析的人格特征列表之首。
测试中没有“正确答案”,但是它认为:性格外向者更适合做团队工作或与他人打交道的工作。
6 南安普敦大学项目中同样有趣的一个理念是:学生应该关注比校园更广阔的社区,并设法为之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当今越来越小的世界里,学生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大学并不是与社会现实问题完全脱钩的学术象牙塔。
正相反,大学本身可以促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在学学位课程之前、期间、之后,学生们都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成为志愿者。
正如我们所知,大学课程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一般人会选择腾出上大学前或大学毕业后的一年时间作为实践年。
7 通常,志愿者工作指帮助病人或老年人、在假日营里招待贫困儿童、在第三世界国家教书,或者做农业或环境研究项目。
8 对那些选择在这些方面施展才能的学生而言,还有个意外的收获:可以把他们获取的丰富经验写进个人履历里,而未来的雇主是不会不注意到这些经验的。
不过提醒一句:你应该记住自己的首要目的是什么。
曾经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工作了两年的谢恩·欧文指出:“志愿者的工作能教给你宝贵的职业技能,但我认为你不应该只想着通过志愿者工作来给自己的履历表增添光彩——你做志愿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你想帮助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