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面石材用大理岩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禄劝县汤郎龙洞饰面石材用大理岩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禄劝县运通汉白玉石材有限公司
二○一一年五月
云南省禄劝县汤郎龙洞饰面石材用大理岩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报告提交单位:禄劝县运通汉白玉石材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报告编写单位:云南物探矿业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报告编写:
审核:
总工程师:
总经理:
项目完成单位:云南物探矿业有限公司
报告提交日期:二○一一年五月
目录
1前言 (1)
1.1勘查目的和任务 (1)
1.2勘查工作区位置及交通 (1)
1.3矿区自然地理、经济状况 (2)
1.4以往地质工作 (5)
1.5本次工作情况 (6)
2矿区地质 (7)
2.1地层 (7)
2.2构造 (8)
2.3岩浆岩 (8)
3矿体特征 (12)
4 矿石质量及加工技术性能 (13)
4.1矿石质量及矿物组合 (13)
4.2矿石加工性能 (13)
5开采技术条件 (14)
5.1水文地质 (14)
5.2工程地质 (15)
5.3环境地质 (16)
5.4小结 (17)
6勘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17)
6.1工作方法 (17)
6.2 1:2000地形图测量 (18)
6.3 1:2000地质简测 (18)
6.4 1:1000地质剖面测量 (18)
6.5 勘查工作综合整理资料质量评述 (18)
7 资源储量估算 (19)
7.1 资源储量估算的原则和方法 (19)
7.2 矿体(层)圈定 (19)
7.3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和估算参数的确定 (20)
7.3.1资源储量分类 (20)
7.3.2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20)
7.3.3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21)
7.4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22)
8 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 (24)
8.1 市场需求 (24)
8.2 矿区交通运输、供水、供电及其他外部条件 (24)
8.3矿床技术经济概略评价 (24)
9 结论与建议 (26)
9.1 结论 (26)
9.2 建议 (26)
附图目录
附件目录
1、采矿权人委托书
2、采矿许可证副本
3、《云南省禄劝县汤郎龙洞饰面石材用大理岩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初审意见(勘查单位)
4、《云南省禄劝县汤郎龙洞饰面石材用大理岩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初审意见(禄劝运通汉白玉石材有限公司)
5、勘查单位资质证书
6、禄劝县新立延续石材矿山最小开采规模划分标准的批复
7、关于请求变更采矿权标高的申请
摘要
受禄劝运通汉白玉石材有限公司委托,云南物探矿业有限公司承担了禄劝县汤郎龙洞饰面石材用大理岩矿的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其目的是为通过本次核实工作为办理采矿证延续手续提供必要的地质资料。
主要任务是:通过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大致明矿区矿体赋存层位、厚度、规模等;概略了解矿山开采技术条件。
探求可供矿山开发利用的大理岩矿资源储量。
编制矿区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为矿山开采普通建筑材料用大理岩矿提供地质依据。
禄劝县汤郎龙洞饰面石材用大理岩矿位于禄劝县屏山镇350°方向,直线距离72km处,行政区划属禄劝县汤郎乡汤郎村委会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02°18′28″~102°18′58″,北纬26°11′26″~26°11′46″,面积:0.28km2。
开采标高2438~2280m,资源储量估算面积:0.0434 km2。
矿区距昆明市203km,距禄劝县城131km,矿区公路长约6km(砂石路面)。
交通方便,详见交通位置图图1-2.
我公司项目组于2011年5月10~13日赴矿区进行野外工作。
室内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制由2011年5月14日开始,共提交《云南省禄劝县汤郎龙洞饰面石材用大理岩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一本(包括附表、附件),矿区地形地质及矿区范围图、资源储量估算图、剖面图各1幅。
经检查,质量合格,可提供使用。
经过核实工作,大致查明了禄劝县汤郎龙洞饰面石材用大理岩矿产出的地质环境和赋存层位,测定了矿区范围,掌握了矿体的厚度、形态、规模;了解了矿石质量和加工技术性能、概略了解了矿区开采技术条件。
截止2011年5月20日,估算得矿区范围内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22b)199.68万m³(559.1万t)。
保有预可采储量(122b)199.39万m³(558.29万t),已消耗资源储量(122b)0.29万m³(0.81万t)。
1前言
禄劝县汤郎龙洞饰面石材用大理岩矿区,采矿证号5301280630014,采矿权人:禄劝运通汉白玉石材有限公司,采矿证有效期自2006年8月31日至2011年8月31日,为办理采矿证延期手续,特委托云南物探矿业有限公司,开展汤郎龙洞饰面石材用大理岩矿资源储量核实工作。
矿区面积0.28km2,开采标高2150~2280m (采矿证标高),现申请调整为2438~2280m,核定开采规模1万m3/年,现依据禄劝县禄政复[2010]14号要求提高至1.5万m3/年。
1.1勘查目的和任务
受禄劝运通汉白玉石材有限公司委托,云南物探矿业有限公司承担了禄劝县汤郎龙洞饰面石材用大理岩矿区的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其目的是为办理采矿许可证延续手续提供必需的地质资料。
主要任务是:通过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大致查明矿区含矿层位、矿体厚度、规模等地质特征;概略了解矿山开采技术条件。
探求可供矿山开发利用的大理岩资源储量。
编制矿区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为矿山开采饰面石材用大理岩矿体提供地质依据。
1.2勘查工作区位置及交通
矿区位于禄劝县屏山镇350°方向,直线距离72km处,行政区划属禄劝县汤郎乡汤郎村委会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02°18′
28″~102°18′58″,北纬26°11′26″~26°11′46″,面积:0.28km2。
拐点坐标坐标见表1-1。
禄劝县汤郎龙洞饰面石材用大理岩矿区东北部是禄劝星云石材厂大理岩矿区,矿区内矿界清楚,拐点坐标无重叠、交叉现象。
见禄劝县汤郎龙洞市面石材用大理岩矿矿界关系示意图图1-1。
禄劝县汤郎龙洞饰面石材用大理岩矿区拐点坐标表
矿区位于距昆明市203km,距禄劝县城131km,矿区公路长约6km (砂石路面)。
交通方便,详见交通位置示意图图1-2。
1.3矿区自然地理、经济状况
矿区所处区域地形地貌属中深切割地形地貌,矿区南部最高处,高程为2600m,北部为金沙江河谷、海拔746m,相对高差1854m。
坡度一般30°~50°之间。
矿区范围内最高点为矿2点,海拔2440m,最低为矿4点,海拔2020m,相对高差420m。
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据禄劝气象站观测资料,年最高气温36.1℃,年最低气温-4.6℃,年平均气温15.1℃。
年最大降雨量为1263.5mm,最小降雨量为678.2mm,年平均降雨量971.2mm,雨量主要集中于5~9月,称之为雨季。
月最大降雨量为105.5mm,最长降雨天数为35天,雨季年平均降雨量为841mm,每年1、2、3月及12月,月平均降雨量在15mm以内,称之为旱季;最大风速可达24m/s,平均风速3~6 m/s,全年无霜期50~90天。
矿区及其附近有少量耕地,主要为荒山荒坡,生长少量杂草及灌木丛,多数岩石裸露。
区内居民主要为汉、彝、傈僳、傣等民族。
粮食作物以洋芋、小麦和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为烤烟,经济属欠发达地区。
矿区水系汇入金沙江,属金沙江水系。
1.4以往地质工作
该区在区域上属1:20万会理幅,1958~1966年,四川省地质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开展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1988~1990年,云南省地矿局物探队在该区开展1:20万区域化探工作。
上述工作,查明了区内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分布情况。
以往地质工作为本次资源储量核实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地质基础资料。
1998年10月昆明有色地质矿产所,开展矿区“小矿简测”。
提交《云南省禄劝县汤郎乡龙洞大理石矿资源调查报告》概算大理岩储
量为17600000m3.其中优质汉白玉为280000m3.
2007年1月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提交《云南省禄劝县汤郎乡龙洞大理石矿初步设计报告,主要开采 2402~2348m标高矿段。
2009年8月云南省林业生态工程规划院提交《禄劝运通汉白玉石材厂年产400 m3汉白玉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
矿山断断续续已开采5年,主要生厂大理石荒料,产品主要销往浙江福建一带,因大理石质量较好,产品供不应求,效益最好时每年为国家交纳税费10万元,企业纯利约92万元。
还可解决农村20余人的就业问题。
1.5本次工作情况
我项目组于2011年5月10日~5月13日赴矿区进行野外工作。
完成实物工作量如表1-2
室内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制由2011年5月14日开始,共提交《云南省禄劝县汤郎龙洞饰面石材用大理岩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一本(包括附表、附件),矿区地形地质及矿区范围图、资源储量估算图、剖面图各1幅。
经检查,质量合格,可提供使用。
实物工作量统计表
本次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共投入资金5万元,资金全部由禄劝运通汉白玉石材有限公司自筹。
2矿区地质
本区大地构造属扬子准地台(Ⅰ)、川滇台背斜(Ⅰ2)、武定—石屏隆断束(Ⅰ22)。
禄劝断凹(I22-3)。
区域上为元古界地层分布区,总体构造线方向多呈北东向展布。
2.1地层
矿区内主要出露上震旦统灯影组地层,大致可如下两段:上震旦
统灯影组上段(Zbd2):主要分布于矿区东部,岩性为条带状含磷白云岩,局部具重结晶现象,厚度370m,产状65°∠25°。
上震旦统灯影组下段(Zbd1)主要分布于矿区范围内,岩性为白云质灰岩夹白云岩,多蚀变为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厚度680m,产状50°∠32°.
2.2构造
从区域上看,矿区处于复式背斜轴部倾没端,北西向断层发育,矿区内主要为Fi,断层明显,断层带内挤压面理发育,岩石破碎,断层带宽1~2m。
断裂面多呈波状弯曲产状65°∠68°。
断层为岩浆岩侵入提供了通道。
2.3岩浆岩
区内见基性岩(辉石橄榄岩)岩脉多条多呈北西向分布,其中规模较大者长约800m,宽60~200m。
岩性为墨绿色,多具蛇纹石化,块状构造,经镜下鉴定岩石呈细—粗粒结构,岩体边缘为细粒结构,中部为中—粗粒结构。
主要成分为辉石、橄榄石、蛇纹石,金属矿物有黄铁矿,接触面产状50°∠72°地表风化呈砂土状,分别取新鲜辉石橄榄岩及全风化辉石橄榄岩,作光谱分析。
光谱分析15个元素,样品中成矿元素Fe、Si、Ca 较高,成矿元素 Zn较高,但未达工业品位,见表2-1。
60~70年代老乡在此开采石棉(故老乡俗称老石棉洞)石棉多产于裂隙发育,蛇纹石化强烈部位。
光谱分析结果表
化学分析结果表
单位% 表2-2
上表各元素含量均未达最低工业品位或边界品位。
基性岩(辉石橄榄岩)的控矿特征明显,岩体的侵入对围岩产生热变质作用,在岩体上部及旁侧产生大理岩化,绿泥石化,赤铁矿化,形成层状至块状大理岩,有部分成为人们所赞美的“汉白玉”,就是一种纯白色的大理岩。
基性岩矿物成分见表2-3.
矿物成分分析表
表2-3
图2-1 区域构造纲要图
1.断层及编号
2.背斜
3.向斜
4.研究区位置①小江断裂②普渡河断裂
③汤朗—易门断裂④绿汁江断裂⑤程海断裂⑥南盘江断裂⑦红河断裂
3矿体特征
大理岩矿产于震旦系灯影组下段(Zbd1)地层中,为浅—中深海相化学沉积,生物沉积矿体,矿体为青灰、灰白色厚层—块状中—细粒大理岩,纵横向均稳定延伸。
矿体受辉石橄榄岩的侵入,对围岩产生接触变质作用,使原来的白云质灰岩蚀变为大理岩,围岩蚀变普遍具绿泥石化,赤铁矿化,地层产状32°~68°∠11°~13°。
东西两侧受北西向断层切割(断层产状65°∠68°)形成洼谷,北部地形陡峻,使矿体东西北三面呈舌形突出于地表。
因岩石受变质程度及矿化度影响,形成不规则的岩性分带,矿体东部接近辉石橄榄岩脉,接触带中有辉石橄榄岩小脉沿裂隙侵入,见不规则的轻微铁质侵染形成淡黄、米黄色,色调均匀的大理岩,具中粒结构,块状构造,局部地段发育两组裂隙,产状35°∠75°,另一组330°∠85°。
经统计密度大者1~2条/m2,稀者裂隙间距2米1条。
裂隙对石材块度影响较小,局部见美观的大理岩花纹多呈黑色、绿色、蓝色等,俗称“七彩石”。
中部—西部为白色中—细粒(粒度0.111~0.555mm) 大理岩(汉白玉),中细粒结晶结构,块状构造,以上两种类型为渐变关系,无明显界线。
矿区内矿体沿东向长360m,宽60~140m矿体内无夹层,地表溶槽溶沟发育,绝大部分岩石裸露地表。
矿体地表多具风化现象,一般多见风化裂隙,较疏松。
据采空区实测,风化厚度10~20m,平均15m。
局部夹有紫红色粘土,粘土多
充填于裂隙、溶槽、溶沟及低凹地段。
4 矿石质量及加工技术性能
4.1矿石质量及矿物组合
该矿山的大理岩矿硬度为5度,饱水抗压强度68Mpa,经切平后,针片状矿物少,为优良的饰面用大理岩,主要化学成分为CaCo3。
主要矿物成分:方解石90%,白云岩10%。
不含有害物质,,加工过程中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排放。
矿石平均体重为2.8t/cm2,吸水率0.1~0.5%,平均0.25%,矿石平均抗压强度1082.3kg/ m3,平均抗折强度108.25 kg/ cm,耐磨率试验,平均磨耗为26.5g/cm2。
据运通汉白玉石材有限公司提供的资料,大理石的光泽度为90°,抛光性良好,白度试验白度为82.06~91.56,平均87.35,白度较高。
放射性测量,矿区大理岩r放射量为3.1×10-3μc/kg.h,低于 5.2×10-3μc/kg.h卫生标准,属A类产品。
综上所述,矿区矿石的物理性能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4.2矿石加工性能
大理岩矿矿物成分单一,粒度中—细粒,无坚硬的燧石条带状及团块,也无软弱的泥质团块和条带,硬度适中,易于切锯和磨平、抛光。
据矿山实地调查,地表15m以上荒料率约10~20%,地表15m
以下荒料率30~50%,平均荒料率40%。
矿山2006年~2009年,荒料块度为1m×1m×1m,2010年~2011年改进开采技术荒料块度为2m×1m×1m,荒料块度分别达国家Ⅰ~Ⅱ类标准。
具有块度大、易采锯的加工性能。
矿山生产的荒料,由浙江、福建老板来矿山采购,该矿山的大理石深受省外客欢迎,具有杂质少、块度大、易加工、不破碎的特点,属易加工的矿种。
据采购商的信息,采用Z20—1双向自动切机的生产加工速度为:生产标准板材8~10m2/n,厚度误差在1mm以内,板材率28m2/m3,折合成材率为56%,下脚料尚可加工工艺品,说明加工技术性能良好。
5开采技术条件
5.1水文地质
矿区位于金沙江南侧,无常年性水流,地形地貌属中深切割地形地貌,矿区南部最高海拔2600m,北部为金沙江,金沙江海拔746m,相对高差1854m。
地形坡度一般30°~50°之间。
矿区范围内最高点为矿2点,海拔2440m,最低为矿4点,海拔2020m,相对高差420m。
矿区无泉水出露,附近无水库,目前矿区生产生活用水需由岔河用车拉水解决,运距20km。
矿区主要靠大气降水通过地表径流汇入,其容水量因季节变化。
矿区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补给,接受降水后从矿区由南向北
自然排泄,具有雨季补给,雨季排泄的特点,交替循环强烈,地表水难以滞留存储。
最低侵蚀基准面位于金沙江的746m。
矿体开采标高为2438~2280m,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上。
故对未来矿山开采无影响。
因此,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以大气降水为主的简单类型。
5.2工程地质
矿体出露于地表,大理岩适宜露天开采,矿区开采的对象均为中厚层—块状大理岩,矿层沿走向分布稳定,性脆,属硬质岩组;矿区内局部相对低凹地带分布的零星残坡积红粘土,厚0.1~0.4m,属软弱岩组,由于厚度小、分布零星,对未来露天采矿无影响。
白云质灰岩属硬质岩组,岩石性脆、坚硬、岩层稳固性较好,最终矿体开采深度158m,地表风化层风化强烈,边坡风化石,孤石较多,会发生崩塌及自然落实现象,应做好边坡维护工作,地表风化层属次坚硬岩组。
辉石橄榄岩地表风化层厚约3~5m,最厚10m,风化层属软弱岩组,由于厚度小,不开采,但对采场东部边坡有一定影响。
建议全风化辉石橄榄岩的边坡角为35°,特别是雨季要防止滑坡发生。
辉石橄榄岩,坚硬致密,岩体稳固性较好,属硬质岩组。
距开采边坡有一定距离,不会对开采产生影响。
综上,矿山开采工程地质条件属以层状坚硬岩组为主的简单类型。
5.3环境地质
本区在区域上属不稳定区,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标准,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因此,矿山建设及开采应据此设防。
矿山为开采多年的老矿山,在矿区南侧已形成长约180m,高10~60m,边坡角约65°,在地表风化强烈地段,由于松软破碎,稳固性差,应注意滚石现象。
矿区周边无崩塌、滑坡、泥石流,无明显破裂结构面和地裂缝,塌陷等原生地质灾害。
采矿区离居民区有一定距离,周边不属于珍稀动植物保护区。
矿体和围岩中没有影响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元素和气体,矿山开采对现状环境的扰动、改造程度较小,废石、废土的排出量较小,因此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和影响不大,对耕地及森林的破坏程度很小。
未来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采场开拓、开采剥离,其局部边缘会破坏地表的植被;开采作业的机械噪音和尘土飞扬对作业人员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对周围环境有一定污染。
因此,矿山开采过程中, 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穿戴防尘劳保用品,注水凿岩等;排放的废土石必须选择好合理的场地堆放,避免废石土随意乱自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或阻塞河道,由于采石活动需剥离地表浮土层,导致地表岩石裸露,水土流失量将高于开采前的状况。
为恢复植被景观,防止水土流失,在开采过程中,有计划地将采空区平整后再敷表土、植草、植树,对矿山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达到矿山生态
平衡。
综上所述,矿区环境地质属一般类型。
5.4小结
综上所述,矿山水文地质条件属以大气降水为主的简单类型,工程地质条件属以层状坚硬岩组为主的简单类型,环境地质属一般类型。
未来矿山进行露天开采对现状环境的扰动、改造程度较小,因而造成的危害和影响不大。
但为确保安全,矿山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开采方案进行开采,生产中应有专门的安检人员对采场及山坡进行监测,一旦有不稳定因素,立即组织人员清除隐患,随时注意清除开采作业中出现的安全隐患,防止崩塌、失稳等安全事故发生。
综上所述,矿山开采技术条件综合为I类2型。
6勘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6.1工作方法
在详尽收集矿区各类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路线地质调查,并对矿体线进行追索圈定;实测采空区位置及采空区面积,高度。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及灾害地质调查工作同步进行,上述工作方法能满足本次核实要求。
6.2 1:2000地形图测量
本次资源储量核实工作使用的地形图为云南省测绘局测制的1:10000地形图(1954年北京3度带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等高距10m)放大而成。
其质量可满足本次资源储量核实工作需求。
80坐标换算由昆明市国土规划勘察测绘研究院提供。
6.3 1:2000地质简测
1:2000地质简测,是在收集1:20万会理幅区调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矿区实际情况开展地质简测工作,工作中在实测2条地质剖面后,用追索法、穿越法圈定了矿区范围内地层的界线和范围,地质简测面积0.5km2,定地质观测点8个。
地质观测点采用GPS并结合地形图定位,定点误差1~3m。
地质简测工作质量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6.4 1:2000地质剖面测量
本次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共实测了2条1:2000地质剖面,其目的是从剖面图上统计计算矿体的平均厚度。
地质剖面测制,采用罗盘定向、皮尺量距施测,其精度达有关规范要求。
6.5 勘查工作综合整理资料质量评述
本矿区资源储量核实工作,是在收集1:20万会理幅区域地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到矿区进行1:2000地质简测、1:2000地质剖面测量等工作,室内进行综合整理资料后,编制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各种原始资料经自检后,提交项目负责人检查无误后,才进行下一步的资料整理及图件编制工作。
矿区地形地质及矿界范围图、地质剖面图、资源储量估算图,经检查合格后,使用中地公司MAPGIS软件成图。
因此,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资料齐全,数据准确,质量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7 资源储量估算
7.1 资源储量估算的原则和方法
禄劝县汤郎龙洞饰面石材用大理岩矿矿体形态简单,厚度大,延伸稳定。
根据矿体特征,资源储量的估算方法选用水平投影地质块段法。
7.2 矿体(层)圈定
矿区范围内矿体为上震旦统灯影组下段(Zbd1)地层的大理岩,根据地形特征和开采、运输条件。
资3、资4拐点以西地区,地形坡度角大于60°,无法采矿,故不计算资源储量,其余均以最低开采标高2280m为矿体底界,将矿区范围内最低开采标高以上的大理岩全部圈定为参与资源储量估算的矿体。
采空区最低标高经实地确认为2380m。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见表7—1。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拐点坐标表
7—1
7.3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和估算参数的确定
7.3.1资源储量分类
本次禄劝县汤郎龙洞饰面石材用大理岩矿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实地圈定采空区范围,实际测量采空区厚度,求获得资源储量类别确定为(122b)预可采储量(未扣除采矿损失)。
7.3.2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矿区矿体产状较稳定、形态简单、厚度大、内部无夹层,故采用水平投影地质块段法估算资源储量。
矿体出露完整,地形简单,矿体连续,内部无夹层,故资源储量将预可采储量作为1个块段,采空区作为一个块段估算资源储量。
资源储量估算采用:分别估算采矿权范围内总资源储量、采损量、保有资源储量=累计探明资源储量-采损量。
其中采空区通过实地圈定范
围,实际测量其厚度,但采空区矿体平均铅垂厚度也是通过剖面求得。
计算公式:V = S·H Q= V·d
式中: V—矿石体积(m3)
Q—矿石量(万t)
S—矿体水平投影面积(m2)
H—矿体平均铅垂厚度(m)
d—矿石体重(t/m3)
7.3.3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1)矿体水平投影面积(S)
矿区矿体水平投影面积在矿区资源储量估算平面图上用电脑(MAPGIS成图系统)直接求得。
(2)矿体平均厚度(H)
在控制矿体的2条地质剖面图上,利用电脑(MAPGIS成图系统)直接求得剖面上圈定的矿体断面面积(S)和矿体的断面长度(L),根据公式H=S/L(H—矿体断面厚度,S—矿体断面面积,L—矿体断面长度)计算出各剖面上矿体断面的平均铅垂厚度, 把2条剖面矿体断面铅垂厚度算术平均,求得矿体平均铅垂厚度为52.0m,采空区平均厚度3.7m。
见表7—2。
矿体平均铅垂厚度计算结果表
(3)矿石体重(d)
本次勘查工作小体重样,采用前人分析成果,小体重值取2.8t/m3。
7.4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经本次资源储量核实工作,截止2011年5月20日,估算得矿区范围内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22b)199.68万m³(559.1万t),荒料79.87万m³。
保有预可采储量(122b)199.39万m³(558.79万t),荒料79.76万m³。
已消耗资源储量(122b)0.29万m³(0.81万t),荒料0.12万m³。
全区剥离总量70.92万m³(198.6万t),采空区已剥离9.71万m³(27.16万t),未剥离量61.21万m³(171.39万t)。
见资源储量估算结果表,表7-3。
资源储量(剥离量)估算结果表
表7-3
8 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
8.1 市场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基础建设、房地产业等,对饰面石材用大理岩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市场前景看好。
目前,饰面石材用大理岩供不应求。
本矿区大理岩矿的开发利用,将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8.2 矿区交通运输、供水、供电及其他外部条件
矿山交通运输方便,采矿方式为山坡露天开采,采矿方法采用钻机打眼绳锯切割的方式开采,才出的荒料直接销售。
矿山公路,开拓公路已开通,供电设施齐全,生活用水引山泉水解决,生产用水由汽车从20km处供应。
8.3矿床技术经济概略评价
禄劝县汤郎龙洞饰面石材用大理岩矿,本次估算资源储量核实确认:保有预可采储量(122b)199.39万m³(558.29万t)荒料79.76万m³,矿区地形较陡,地表坡度角近50°,按可采系数40%、采矿回收率90%。
1.5万m³/年开采,矿山服务年限为48年。
199.39×0.4×0.9÷1.5 =48年。
经实地调查矿山生产、经营情况,现作矿床技术经济评价如下:(1)总成本矿山已生产5年,生产(设备)生活设施,经折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