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模板施工方案6105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主体结构均采用12MM厚胶合板模板。

(6)
(1)剪力墙模板 (6)
(2)梁、板模板支设 (7)
1)剪力墙模板计算 (10)
剪力墙模板采用12MM厚胶合板,墙高2.8M,厚200MM,内立档拟用40×80MM木楞,间距200MM,横档选用双排Φ48×3.5钢管,间距500MM,对拉螺栓采用M14,间距500MM。

(10)
砼自重ΓC为24KN/M3,坍落度150MM,浇筑速度3M3/H,砼温度T=25℃。

(11)
1.荷载计算 (11)
2.验算 (11)
①模板安装完毕后,应执行《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有关规定,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 (22)
②组装的模板必须符合设计的要求。

(22)
③各种连接件、支撑件必须安装牢固,无松动现象,模板拼缝要严密。

各种预埋件、预留空洞要准确,固定牢固。

(22)
④模板质量控制流程图见下页附图模板工程质量控制工作流程。

(22)
⑤预埋件和预留口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

其允许偏差为: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0MM;预留洞尺寸:+10,-0MM。

(24)
安装允许偏差 (24)
模板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盛世·新天地1#楼施工图纸;
1.2JGJ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1.3国家现行有关文件和国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程、标准等;
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二、工程概况
盛世·新天地住宅南区1#楼位于焦作市温县黄河路以南,子夏大街以东,振兴路以北,建筑面积18772.4m²,地下一层,地上十七层,层高2.9m的高层住宅附属商业楼。

建筑总高度为51.9m,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CFG桩复合地基、筏板基础,结构安全等级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

建筑防火分类二类,建筑耐火等级地上二级,地下一级。

地下室防水等级二级,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

三、模板支设方案
(一)基础、地下室模板工程
垫层采用木模,筏板基础采用砖模,剪力墙采用配制12mm厚竹胶大模板施工。

(1)垫层模板采用方木组合拼装,外侧用钢筋固定。

(2)地下室墙体模板工程
,外墙厚度为
上,斜坡上要设垫板以扩散支撑力,水平撑、斜撑间距为0.9m,模板及支撑如图所示:
为保证地下室迎水面墙体保护层厚度,施工时采用截面30×30长条形垫块,间距600,梅花形布置。

支设墙体模板时,将长条形垫块固定在墙体钢筋上。

墙宽
c、墙体模板采用胶合板模板配制,竖楞采用方木,间距200mm,横楞采用2根φ48×3.5钢管,间距500mm,对拉止水螺栓为14钢筋制作,第一道止水螺栓距底部100mm,往上竖向间距450mm,横向间距450mm,所有地下室外墙对拉螺栓使用止水螺栓,在靠近外模板处安设10mm厚塑料垫块。

待拆模后将塑料垫块剔除后将外露螺栓杆割掉。

模板加固采用蝴蝶卡、对拉止水螺栓和架杆加固,墙体模板底部两道螺栓使用双螺母。

模板垂直度和轴线位置校正后,连续支撑,支撑牢固。

d、墙模必须拉线找直并应设足够的拉杆及支撑,剪力墙模板必须加固牢
固,并应保证模板的垂直度。

e、剪力墙附柱、门榜等处截面应符合要求,门洞两边上下应垂直。

(4)地下室梁、板模工程
a、地下室梁模板工程
Ⅰ、梁底模、侧模用木模板配制,用钉子、镰刀卡、方木、钢楞固定梁模板。

Ⅱ、搭设梁底支撑架,梁底设一排竖向支撑,支撑间距不大于1.0m,梁底设横向小平杆,间距0.9m。

支柱通过纵横方向的拉杆、剪刀撑、斜杆与满堂脚手架相连。

纵横方向的水平拉杆第一步间距1.8m,地面上200mm设置一道扫地杆。

纵横方向的垂直剪刀撑间距为3-5跨。

根据水平控制线,调整顶部横撑标高,校核无误后再支梁底,并拉线找直,顺直后在梁底两侧设置扣件固定,防止位移。

绑扎完梁钢筋,经检查合格后,清除杂物,安装两侧模板,梁侧模加固采用镰刀卡、方木、钢楞固定连接,沿梁方向间距600mm。

用纵横钢楞、斜杆、水平支撑加固。

Ⅲ、梁模支设时梁底模端部放在梁窝侧模上,严禁有吃模现象。

Ⅳ、为防止漏浆,侧模与底模交界面使用双面胶条。

b、地下室板模支设
Ⅰ、地下室现浇板模板采用竹胶板,满堂脚手架支撑体系。

施工时先做好标高测量工作,用水准仪把水平标高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

Ⅱ、板模支设:板模脚手架搭设时,立杆间距不大于1000mm,立杆顶部使用丝托,便于调整标高。

立杆纵横方向的水平拉杆第一步间距1.8m,地面上200mm设置一道扫地杆。

每6m设斜杆,保证支撑稳定性。

板底次钢楞净距200mm,上铺胶合板。

Ⅲ、当梁板跨度大于4m时,模板起拱,起拱高度为1‰-3‰,板的长边
方向严禁起拱。

Ⅳ、在模板反面用红漆注明结构部位,以便模板拆除后能够按照尺寸要求分类堆放,且下次使用方便。

Ⅴ、模板上不能堆放重物,不得碰撞。

Ⅵ、安装完毕按模板工程验收标准进行检查其支撑体系表面平整度,对角线拼缝等验收合格后进行钢筋绑扎。

Ⅶ、为保证竖向荷载均匀传递,上下层竖向支撑必须在同一位置上
(5)楼梯:采用木模板、钢支撑。

先安装休息平台梁模板,再安装楼梯模板斜楞,然后铺设楼梯底模、安装外帮侧模和踏步模板。

如右图所示:
楼梯模板示意图
(二)、主体结构模板工程
主体结构均采用12mm 厚胶合板模板。

(1)剪力墙模板
剪力墙模板采用12mm 厚胶合板,墙高2.8m ,厚200mm ,内立档用Φ48×3.5钢管,间距200mm ,横档选用双排Φ48×3.5钢管,间距500mm ,对拉螺栓采用M14,间距450mm ,模板缝钉40×80mm 木楞。

a.为防止内模整体移位,合模前,在墙体水平钢筋上绑扎定位钢筋,要求定位筋距根部30mm ,其水平间距1500mm 左右,长度=墙厚-2mm 。

横筋两头沾防锈漆,并按两排主筋的中心位置分档,同时必须保证阴阳角和结构断面转折处的定位筋。

b.模板安装前应弹出模板就位线,支模前将杂物清理干净,大模下口粘贴海棉条,以防止模板穿螺栓高低错位及下口跑浆。

c.模板安装前先把板面清理干净,刷好脱模剂,应涂刷均匀,不得漏涂。

主龙骨
次龙骨
50×100方木
踢步模板
Φ48钢管
木垫板
50×100方木厚覆面胶合板吊木
斜撑外帮模板
900900900900
d.电线管、电线盒等需预先与钢筋网片固定,门窗洞模板支好后,门窗洞模板与大模板接触面粘贴海绵条。

e.支模前,先支门窗洞模板,门窗洞模板先在地面组装成整体,然后放置到钢筋网中,为防止模板移位,模板四周加限位钢筋。

f.阴阳角模板拼缝处要加海绵条处理,以防止拼缝处漏浆。

模板就位后,外侧用斜支撑调整模板位置及垂直度。

用丝杠调整模板的位置,之后确定各
剪力墙对拉螺栓
模板的位置无误后,拧紧丝杠调整板面的垂直度。

同时要保证穿墙螺栓口要对齐。

(2)梁、板模板支设
①梁模支设
本工程梁模板采用胶合板、Ф48×3.5钢管支撑、Ф14螺栓加固(梁高大于600mm 时)。

a.梁底模板为胶合板配制。

根据梁高和板的厚度,确定梁帮模板的配制。

b.搭设梁底支撑架,梁底设一排竖向支撑,支撑间距不大于1.0m ,梁底设小横杆,间距0.9m ,靠近模板端部的横杆距端部距离为不大于300mm ,每块模板不得少于3根横杆。

梁底支柱与脚手架连为一体,支柱通过纵横方向的水平杆、剪刀撑斜杆与满堂脚手架相连,纵横方向的水平杆第一步间距
1.8m ,地面上200mm 设置一道扫地杆。

纵横方向的垂直剪刀撑间距为3-56100100
6M14螺帽M14螺栓
跨。

根据每层平线,调整顶部横撑标高,校核正确无误后再安装梁底模,木模板对接用木棱钢钉固定,并拉线找直,顺直后在梁底两侧设置竖棱扣件固定,防止位移。

当跨度≥4m时,梁底模板应起拱,主梁15㎜,次梁10㎜。

绑扎完梁钢筋,经检查合格后,并清除杂物,安装两侧模板,外面两侧使用Ф48通长架管找直。

c.梁模支设时梁底模端部搁放在柱帽或梁窝侧模上,严禁有吃模现象。

d.梁侧模加固:侧模板立档间距为600mm,在模板底部处用镰刀卡将两个侧模板拉紧固定,镰刀卡间距为600mm设一个。

斜杆、水平杆支承间距(横向)为600㎜,可与脚手架连接。

但必须将脚手架重新加固,具备整体稳定作用。

为防止漏浆,侧模与底模交界面使用双面胶。

②板模支设
板模板采用胶合板。

a.板底采用满堂红脚手架,立杆纵横间距900mm,立杆顶部使用丝托,便于调整标高。

纵横方向的水平杆第一步间距1.8m,距地200mm设一道扫地杆,板底钢楞净距200mm,主楞全部用Φ48×3.5钢管,间距900mm。

纵横方向的垂直剪刀撑间距为3-5跨。

上下层立杆位置应上下对齐。

在胶合板接缝处用50×80木楞,注意在安放木楞时,每隔1.2m左右放置一块木楞,以备固定胶合板用,防止跑模或吃模。

胶合板与木楞用铁钉钉牢,模板间缝隙用5cm宽的胶带粘贴住,以防漏浆。

模板支设完毕,清除干净,涂刷脱模剂而后,绑扎钢筋,模板上不能堆放重物及重物碰撞。

b.当现浇板跨度大于4m时板底模板应起拱15mm,板的长边方向严禁起拱。

c.板模板均在反面用红漆注明结构部位,以便模板拆除后能够按照尺寸
要求分类堆放,且下次使用方便。

d.做好标高测量工作:用水准仪把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

e.立杆之间如没有斜杆或剪刀撑相连的部位均需要设置斜杆或剪刀撑,垂直水平间距为5跨。

梁板模板构造图如图所示。

(3)楼梯模板支设
先支设休息平台梁模板,再支设楼梯模板斜愣,最后铺设楼梯底模、安装外帮侧模和踏步模板,楼梯段模板组装情况见下图所示。

楼梯模板支设
(4)卫生间止水梁与现浇混凝土板同时浇筑。

放好卫生间支模控制
线,根据现浇板厚度用ф10钢筋焊制马凳,马凳间距500㎜设置一道,采用胶合板模板支设,在现浇板底部设一根50×80㎜方木对顶,上部设一根50×80㎜锁口方木,间距均为1000㎜设置一道,止水梁高度为200㎜,具体做法见下图:
四、模板计算
1)剪力墙模板计算
剪力墙模板采用12mm 厚胶合板,墙高2.8m ,厚200mm ,内立档拟用40×80mm 木楞,间距200mm ,横档选用双排Φ48×3.5钢管,间距500mm ,对拉螺栓采用M14,间距500mm 。

900900900900
砼自重γC为24KN/m3,坍落度150mm,浇筑速度3m3/h,砼温度T=25℃。

1.荷载计算
ⅰ、砼侧压力标准值
t0=200/(T+15)=200/40=5
F1=0.22γC t0β1β2V1/2=0.22×24×5×1.2×1.15×31/2=63.10KN/m2
F2=γC H=24×3.34=80.16KN/m2
取两者中小值,即F1=63.10KN/m2
ⅱ、砼侧压力设计值
F=F1×分项系数×折减系数
=63.10×1.2×0.9=68.15KN/m2
ⅲ、倾倒砼时产生的水平荷载
查《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本(以下简称施工手册)表8-66为4KN/m2设计值为4×1.4×0.9=5.04KN/m2
ⅳ、荷载组合值
F=68.15+5.04=73.19KN/m2
2.验算
ⅰ、立档验算
立档为50mm×80mm红松木楞,其弹性模量E=9000N/mm2, 其截面抵抗矩W=53000mm3,惯性矩I=2140000mm4,抗弯强度设计值fm=13N/mm2,抗剪强度设计值fv=1.9N/mm2。

因木材的工作环境为露天,属施工荷载,根据《施工手册》表2-99,其强度设计值及弹性模量做以下调整:fm=13×1.3×0.9=15.21N/mm2,fv=1.9×1.3×0.9=2.22N/mm2,E=9000×
0.85=7650N/mm。

计算简图
化为线均布荷载
q1=F’×0.25=73.19×0.25=18.48KN/m(用于强度验算)
q2=F×0.25=68.15×0.25=17.04KN/m(用于挠度验算)强度验算
查《施工手册》表8-74,立档最大弯矩值为:
M=0.10ql2=0.10×18.48×0.25=0.46KN·m
σ=M/W=0.46×106/53×103=8.68N/mm2<15.21N/mm2(满足)挠度验算
查《施工手册》表8-74,立档最大挠度值为:
ω=0.677×ql4/100EI=0.677×17.04×5004/100×7650×214×104=0.44mm<1mm (满足)
抗剪强度验算:
查《施工手册》表8-74,立档最大剪力为:
V=K V ql=0.5×18.48×0.5=4.62KN
剪应力:τ=3V/2bh=3×4620/(2×80×50)
=1.73N/mm2<fV=2.22N/mm2 (满足要求)
ⅱ、横档验算
计算简图
化为线荷载
q1=73.19×0.5=36.60KN/m(用于强度验算)
q2=68.15×0.5=34.08KN/m(用于挠度验算)
强度验算
M=0.10ql2=0.10×36.60×0.25=0.915KN·m
查《施工手册》表8-6,双排Φ48×3.5钢管抵抗矩W=2×5.08×103mm3σ=M/W=91500/2×5080=90.06N/mm2<f=215N/mm2(可)
挠度验算
ω=0.677×ql4/100EI=0.677×34.08×5004/100×2.06×105×12.19×104×2 =0.29mm<500/1000=0.5mm (符合)
ⅲ、对拉螺栓验算
查《施工手册》表8-4,M14截面容许拉力为:17.80KN 。

M14截面拉力为:
N=F1×0.5×0.5=73.19×0.25=18.30KN>17.8KN (不可)
调整对拉螺栓竖向间距为400
N=F1×0.4×0.5=73.19×0.2=14.64KN<17.8KN (可)
2)梁设计计算:
梁采用16mm厚胶合板,Φ48×3.5钢管满堂红脚手架支设,按梁最大尺寸计算,梁高400mm,宽200mm。

a、梁底胶合板及木楞验算:
梁底木楞为两根80×50红松方木楞,查《施工手册》表2-98,抗弯强度设计值f m=13N/mm2,抗剪强度设计值f v=1.9N/mm2,弹性模量E=9000N/mm2。

其抗弯强度设计值查《施工手册》表2-105,其截面抵抗矩为53×103mm3,惯性矩为214×104mm4。

因木材工作环境为露天,属施工荷载,根据《施工手册》表2-99,其强度设计值及弹性模量做以下调整:f m=13×1.3×0.9=15.21N/mm2,f v=1.9×1.3×0.9=2.22N/mm2,E=9000×0.85=7650N/mm2。

ⅰ、荷载:
根据《施工手册》8-6-2-1,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计算如下:
底模自重:5×0.056×0.2×1.2=0.067KN/m
混凝土自重: 24×0.20×0.4×1.2=3.456 KN/m
钢筋荷重:1.5×0.20×0.4×1.2=0.216 KN/m
振捣混凝土荷载:2×0.2×1.4=0.56 KN/m
合计: q1=4.299 KN/m
乘以折减系数0.9得: q= 0.9q1=0.9×4.299 =3.869 KN/m
ⅱ.抗弯承载力验算
底模下的楞木间距为0.6m,按最不利荷载部之中结构静力表示得:
弯矩系数:k M=-0.125
剪力系数:K V=-0.620
挠度系数:K W=0.967
则M=K M ql2=-0.125×3.869×0.62
=0.174KN/m
σ=M/W=0.174×106/(bh2/6)
=0.174×106×6/200×562
=1.66N/mm2<fm=13 N/mm2(可)
ⅲ.抗剪强度验算:
V=K V ql=0.62×3.869×0.6=1.44KN
剪应力:τ=3v/2bh=3×1.44×103/(2×200×56)=0.193N/mm2<f V=1.4N/mm2(可)
ⅳ.挠度验算
荷载不包括振捣混凝土荷载。


q1=3.739KN/m q=3.739×0.9=3.365KN/m
ω=K W ql4/(100EI)
=0.967×3.365×6004/(100×9×103×200×503/12)
=0.225mm<[ω]=600/400=1.50mm (可)
②侧模验算
A.荷载计算
T=25℃β1=1 β2=1.15 V=2m/h 则a.侧压力:F1=0.22Υc t0β1β2ν1/2
=0.22×24×[200/(25+15)]×1×1.15×21/2
=42.93KN/m2
F2=24×0.6=14.4KN/m2
取两者较小值:F2=14.4KN/m2
乘以分项系数:F=14.4×1.2=17.2 KN/m2
b.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4KN/m
乘以分项系数:4×1.4=5.6 KN/m2
上两项系数合计17.2+5.6=22.8 KN/m2
根据立档间距600mm的条件,则
载荷为:22.8×0.6=13.68KN/m
乘以折减系数,则q=13.68×0.9=12.31KN/m
侧模厚度取平均值:(16+50)/2=33mm
B.抗弯强度验算
M=K M ql2=0.125×12.31×6002=5.54×105KNmm
σ=M/W=1.59×105/(bh2/6)=5.54×105×6/(400×312)=2.68N/mm2<fm=13N/mm2(可)
C.抗剪强度验算
V=0.62ql=0.62×12.31×600=2036N
τ=3V/2bh=3×2036/(2×400×31)
=0.246N/mm2<f V=1.4N/mm2(可)
D.挠度验算
荷载不包括振捣混凝土载荷,取侧压力F=14.4×1.2=17.2KN/m2化为线荷载:17.2×0.4=6.88KN/m
乘以折减系数:6.88×0.9=6.192KN/m
ω=K W ql4/(100EI)
=0.967×6.192×6004/(100×9×103×400×313/12)
=0.172mm<[ω]=l/400=400/400=1.0mm (可)
③梁下立杆稳定性验算:
Φ48×3.5钢管回转半径查《施工手册》得i=15.8mm
长细比λ=L/15.8=1800/15.8=113.9
查《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程》(GBJ18-87)附录三得:
稳定系数ψ=0.489 N=7.55KN A=489mm2
σ=N/ψA=7550/0.489×489=31.57N/mm2<205N/mm2(符合)
3)现浇板模板计算:
A.现浇板模板采用16mm厚胶合板,惯性矩I= bh3/12=1000×123/12=144000mm4,抵抗矩W= bh2/6=1000×122/6=24000mm3,E=6×103N/mm2。

板底楞采用50×100方木楞,其截面抵抗矩W=53000mm3,惯性矩I=2140000mm4,抗弯强度设计值fm=13×1.3×0.9=15.21N/mm2,抗剪强度设计值f v=1.9×1.3×0.9=2.22N/mm2,弹性模量E=9000N/mm2,密度ρ=5KN/m3。

Φ48×3.5钢管满堂红脚手架支撑,其截面抵抗矩W=5080mm3,惯性矩I=121900mm4,强度设计值205N/mm2。

板按最大厚度180mm计算。

①荷载
底模板自重:1.2×5×0.016×0.25=0.024kN/m
砼荷重: 1.2×24×0.4×0.1=1.152kN/m
钢筋荷重: 1.2×1.0×0.4×0.1=0.048kN/m
振捣砼荷载:1.4×2.0×0.4=1.12kN/m
荷载共计:q1=2.344kN/m q2=0.77kN/m
设计荷载值乘以γ=0.9的折减系数
所以,q1=0.9×2.344=2.1096kN/m
q2=0.9×0.77=0.693kN/m
②抗弯强度验算
M=0.5q1m2=0.5×2.1096×1252=16.47×103N·mm
σ=M/W=16.48×103/6.0×103=2.747N/ mm2<70N/ mm2(可以)
③挠度验算
w=q2m(-l³+6m²l+3m³)/(24EI)
= 0.693×125(-250³+6×125²×250+3×125³)/ 24×5×103×3.6×104 =0.28mm<[w]=1mm(可以)
B.底板木楞计算:
①抗弯强度验算
已知:fc=10N/mm²(顺纹抗压)fv=1.4N/mm²(顺纹抗剪)
fm=13N/mm²(抗弯)E=9000N/mm²(弹性模量)
底模板自重: 1.2×5×0.015×0.25=0.023kN/m
木楞自重: 1.2×5×0.05×0.1 =0.03kN/m
砼荷重: 1.2×25×0.4×0.1=1.2kN/m
钢筋荷重: 1.2×1.0×0.4×0.1=0.048kN/m
振捣砼荷载: 1.4×2.0×0.4=1.12kN/m
荷载共计:q=2.421kN/m
设计荷载值乘以γ=0.9的折减系数
所以,q1=0.9×2.421=2.179kN/m
q2=0.9×0.83=0.75kN/m
②抗弯强度验算(横钢楞间距1000mm)
M=-0.5 q1 L2=-0.5×2.179×5002=-2.72×102N·mm
σ=M/W=2.72×102×6/(50×1002)=3.26N/ mm2≤13N/ mm2(可以)③抗剪强度验算
V=0.5q1L=0.5×2.179×1000=1089.5N
剪应力τ=3V/2bh=3×1089.5/(2×50×100)
=0.327/mm2<1.4N/ mm2 (可以)
④挠度验算
w=q2m(-l³+6m²l+3m³)/(24EI)
= 0.75×500×12(-1000³+6×500²×1000+3×500³)/24×9×103×50×1003
=0.36mm<[w]=1800/500=3.6mm(可以)
C.底模横钢撑计算:
①φ48×4.2钢管的截面特征为:
I=12.19×144mm4 W=5.08×133 mm3
化为集中荷载:P= 1.37×1=1.37kN
②抗弯强度验算
M=0.5Pl=0.5×1.37=0.685kN·m
σ=M/W=0.685×106/5.08×133=134.8N/ mm2<fm=215N/ mm2 (可以)③挠度验算
w=19FL³/(384EI)
=19×1.37×1000³/(384×2.06×105×12.19×104)
=2.7≈[1000/400]=2.5mm(可以)
D.顶撑强度计算:
单根钢管截面面积A0=489mm2
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215N/mm2
N=4×5/2q.l=4×2.5×1.37×1=13.7kN
N/A=13.7×1000/489
=28.02N/mm2 < f=215N/mm2 符合要求。

立杆稳定性验算:
L0=1800mm
φ48×4.2钢管回转半径i=18.94
λ=L0/i=1800/18.94=95.04
压杆稳定系数φ=0.489
N/φA0=13.7×1000/0.489×489=57.3N/mm2<f=215N/mm2满足要求。

五、砼整体结构的拆模原则
(1)、底模拆除
底模拆除应在与砼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件达到规定的强度标准值时,方可拆除。

可参考下表:
板而受损坏时(达到2.5Mpa)就可拆除,可参考下表:
六、质量标准
①模板安装完毕后,应执行《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有关规定,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
②组装的模板必须符合设计的要求。

③各种连接件、支撑件必须安装牢固,无松动现象,模板拼缝要严密。

各种预埋件、预留空洞要准确,固定牢固。

④模板质量控制流程图见下页附图模板工程质量控制工作流程。

模板工程质量控制工

⑤预埋件和预留口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

其允许偏差为: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0mm;预留洞尺寸:+10,-0mm。

○6安装允许偏差
七、安全技术要求
模板的堆放、安装和拆除:
两块模板采取板面对板面的存放方法。

大模板存放在施工楼层上,要有可靠的防倾倒措施。

或者平卧堆放。

不得靠在其它模板构件上,严防下脚滑移倾倒。

模板起吊前,应检查吊装用绳索、卡具及每块模板上的吊装是否完整有效,并应先拆除一切临时支撑,经检查无误后方可起吊。

模板组装或拆除时,指挥、拆除和挂钩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可靠的地方操作,严禁人员随模板起吊。

必须有操作平台、上下楼梯、防护栏杆等附属设施。

如有损坏,应及时处理。

模板工程安装完毕,必须由技术负责人按照设计要求检查验收后才能浇注砼。

在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纵横向水平杆,扫地杆,连墙件。

拆除区域设置警戒线且专人监护。

模板的拆除,除了侧模应以能保证砼表面及棱角不受时方可拆除,底模板应按《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有关规定执行。

模板拆除前应有砼强度报告,砼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拆除模板。

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执行,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

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棒硬砸、撬。

严禁留有未拆除的悬空模板。

模板拆除后,在清扫和涂刷隔离剂时,模板要临时固定好。

板面相对停放的模之间,应留出600mm宽的人行通道,模板上方要用拉杆固定。

拆除模板后,轻微的蜂窝、麻面、气泡应以刮腻子能覆盖为度较大的蜂窝、麻面、粘皮、掉角应在拆除模板后应立即修补。

其它安全规定:
当风力为5级时,仅允许吊装一层模板,风力超过5级,应停止吊装。

结构施工中,必须支搭安全网和防护网。

在模板浇筑砼应设置稳定的走道垫板。

模板上堆料应均匀,荷载不能超过规定值。

拆下的模板、配件等,严禁抛仍,要有人接应传递,按照指定进点堆放,以备待用。

模板拆除前应有拆模申请批准。

支拆模板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的有关规定,及时对分项模板工程进行安全检查,杜绝任何隐患。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时,必须系紧下颚带,架子工使用的安全绳长应限定
在1.5~1.2米。

安全带应高挂低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