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复习笔记1.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教笔(自己)
中国名茶名称
西湖龙井 苏州碧螺春 云南普洱 安溪铁观音 庐山云雾
天下第一泉
江西庐山谷帘泉 江苏镇江中冷泉 北京玉泉 山东济南的突泉
言得“关期”假—尼伯格
从两到青春期(左12右)之前,是大言功能向左化的期,也是得母最佳期。

“监控模型”理论
克拉申
输入的语言信息i+1
“输入”假说i一目前的水平;i+1 一下一阶段应达到的水平
近力活动对语言习得最为重要。

“习得与学习”假说习得是首要的,学习是辅助的
人脑中有两个独立系统,一个是潜意识的,一个是
“监控”假说有意识的。

交际中的话语由潜意识的引起;有意识
的系统只起到监控作用,对交际不是很重要。

赞同科德的内在大纲假说,认为人们习得语言规则“自然习得顺序”假说
有一个共同顺序学习的语言信息总是输入大于吸收。

原因是情感
对输入的信息起到了过滤作用,这是心理因素导致“情感过滤”假说
的,如动力、态度、自信心、焦虑、怕出丑、身体状况。

人类获得语言的唯一方式是对信息的理解,通过吸收可理解的输入习得语言知
识。

自然翔学法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主要假说
中介语假说(美)塞林克
概念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伴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度的动态语言系统。

特点
A中介语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学习者创造的T介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特的语弃系统。

B中介语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语言是一,呈现一定阶段性。

C产生的原因①语言迁移
②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概括
③训练造成的迁移
④学习者的学习策略
⑤学习者的交际策略
D中介语的偏误有反复性。

不是直线式,而是曲折式地发展。

E中介语的偏误有顽固性。

产生“僵化”或“化石化”现象。

特别表现在语音上
理论基础普遍语法理论
先天论的母语习得理论
普遍语法假说乔姆斯基
婴儿的“最初语言状态”包括人类语言共有的语言原则和尚未定值的语言参数。

婴儿接触到具体的语言,通过假设-验证给这些语言参数定值,逐渐形成她母语
的规则系统。

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普遍语法仍起作用,人们对所接触到的第二语言的语言参数可
以再定值。

学习初体现第一语言参数规则及偏误,之后逐渐把第一语言参数进行调整或重建。

评价
答题技巧
时限、数量、范围等题目一般不选两端,即最小和最大值。

ABCD选项中如果有“无法确定” 一般不选。

极端的表达和不合常理的做法一般是错误的。

同意不同意的
选项,千万不要选不知道。

1.设置情景法是用于讲解较为抽象的形容词和副词一或者日常习惯用语。

2,小提琴琴弦的松紧度改变了琴音的音高。

3.在会话中,每一个参与者一次连续说的话,就是一个话轮。

4.常用的限制性写作表达训练有组词成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章等。

5.是以19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硼。

是,是代词。

作介词以的宾语,构成介宾结构,宾语是前置“是以”也就是“以是”,相当于“因此”。

6.度量词是表示度量衡单位的量词,包括长度、体积、质量、时间、货币等;“座”属于个体量词。

7.得,一共有3种发音de , de, dei o
8.测试是否能够反映被试相应的语言能力,体现的是测试的客观性。

9.清代的学塾教育采取了个别教授的教学方法。

10.我上个学期很虚心了。

这里使用“了”可能是因为,该生认为"了"主要心示时态。

外国学生在学习“了”时,很容易误认为“了”是汉语中的时态标记,相当于英文一般过去时的“-ed”。

实际上汉语中并没有明确的时态标记,主要用时间名词或副词进行语义上的提示。

11.现在城市里的楼房越来越多。

——比较句。

12.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

一一双关(早,晚,早晚一总有一天)
13.元认知策略:需要首先理解语法规则3用语法知识组织语言,在输入和输出时都会首先分析语法结构的一种策略。

14.有角色分工、有任务设计的自主性语言活动,属于交际活动。

15.教师基于特定的语言项目与学生进行的答案固定的语言练习,如听写练工一跟说练习、答案固定的问答和替换练习等等,都属于机械练习。

16.基于某一语言项目的答案不是唯一的、由教师控制的语言练习,是半开放练a
17.真实任务是真实发生的任务,是没有角色设定的,如采访班级同学、记录5个同学学的生
日等。

18.培养学生把握主要信息和捕捉细节信息的能力,是听力和阅读课的主要教学目标。

19.扩展交际练习的三个原则:
①活动中必须使用本课的语言点
②活动难度适中
③必须设置信息差
20.主要内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考察学生把握主要信息的能力
21.对重要时间、地点、数字等细节信息捕捉能力,考察学生获取细节信息的能力
22.听力课的语言点一般不必进行扩展练习。

23. 口口则试中的试维“话题表达”要尽量避免和文章相关性高的话题,否则影响测试效度。

24.直接式口语测试就是应试者和考官面对面交流,考官根据应试者的表现当场给分。

25.半直接式口语测试就是以录音形式讲行的口语考试,应试者根据录音中的要求来回答,所有语音样本被录制。

测试结束后,录音材料被带回相关部门,由评分员统一评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