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石墨产业发展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郴州石墨产业发展规划》要点
(一) 郴州石墨产业总体发展状况
1.石墨产业在郴州的经济地位。
(1)石墨产业在郴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显著。
2003年石墨产业国内外销售总金额14231.10万元,销售利润3216.23万元,税收总额3419.64万元;石墨产业总产值占GDP比重2001年6.36%、2002年5.00%、2003年4.39%;石墨产业总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2001年18.93%、2002年14.15%、2003年11.32%;石墨产业税收毛贡献率2001年21.27%、2002年16.11%、2003年11.74%;石墨产业税收净贡献率2001年16.21%、2002年1
2.21%、2003年9.46%。
(2)石墨产业在郴州市出口创汇中贡献显著。
从2002年出口情况看,石墨出口是郴州市分行业的第一名,总额达1235.69万美元,远高于占第二名的非针织类服装(609.25万美元),同期五金矿产类(含石墨)为2196.07万美元。
石墨产品占全市出口额的比重2001年为36.32%、2002年27.51%、2003年17.49%。
2.郴州石墨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资源优势是郴州石墨产业发展的基础。
勘察资料显示,郴州鲁塘矿区微晶石墨探明储量3406.91万吨,保有储量1620.94万吨,外围远景储量约有700~1000万吨,占全湖南省的96.3%,占全国的72.56%,是目前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微晶石墨产地,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垄断优势。
(2)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是郴州石墨产业发展的保障。
3.郴州石墨产业发展的机遇。
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非金属矿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加快;国外石墨加工技术和应用领域的发展为石墨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4.郴州石墨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市场化进程日益扩大;地区间竞争不断加剧;质量技术标准迅速提高;环保压力逐步增大。
5.郴州石墨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从郴州石墨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着如下主要制约因素:有关石墨生产的法规仍需完善;郴州市政府对石墨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但尚未将其提升到支柱产业的地位;国家进出口政策的变化给石墨生产和出口带来较大冲击;产业结构低度化特征明显;产业集中度低;国内石墨精加工技术水平还比较低等。
随着国内外石墨工业的发展,郴州石墨行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的矛盾日益突出。
主要表现在郴州石墨生产供大于求,产品缺乏竞争力;产品结构初级化,附加值低,产业链条深度不够;重复建设严重,开采和加工呈现无序化状态;产业集中度低,缺乏有号召力的龙头企业,企业经营规模小;科技投入少,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高科技应用产品开发缓慢等,严重制约了郴州石墨产业的发展。
(二) 郴州石墨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思路
郴州石墨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是:把郴州建成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微晶石墨产品生产基地和重要的微晶石墨功能材料、高科技应用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在微晶石墨基础科研、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产品研制开发方面争取实现国内领先,紧跟国际先进水平;在产业主体发展方面,创建拥有规模优势、技
术水平高、管理现代的龙头企业,并以此为基础带动一批优质企业的成长,塑造出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有号召力的强势品牌,使企业效益稳步增长;在产业深度方面,形成包括开采、粗选、精选、粗加工、精加工、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和应用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条,最大限度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在区位布局方面,形成具有较大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的石墨产业密集带,释放外部规模经济的能量,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群体发展;在经济效益方面,石墨产业成为新兴的地区经济增长点,发挥出引领郴州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作用和主导作用;在生态与社会效益方面,通过石墨产业发展形成与自然保护和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根据郴州石墨产业发展总体目标定位的要求,郴州石墨产业发展可分三步走:
(1)第一步:(2004—2007年)。
完成现有企业改制和重组,妥善解决职工安置;将传统的原矿开采方式和粗加工方式进行集约化改造,提高原矿使用率,降低开采总量,保护环境;引入科研力量及先进的精加工技术,延伸产品线,增加科技附加值;进一步拓展国内及国际市场的石墨精加工产品份额,彻底改变郴州石墨只能做初级产品的形象地位。
(2)第二步:(2008—2010年)。
使郴州在国内外传统石墨产品领域实现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竞争力最强;同时在高技术和精加工石墨产品领域实现快速增长,使其规模、占有率和竞争力有显著提高,完成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飞跃。
(3)第三步:(2010—2020年)。
实现郴州石墨产业结构的协调化、技术的高度化、品牌的知名化、价值链的完整化、市场的全球化。
把郴州建成世界石墨领域的第一产业基地和全球最大的石墨产品供应区。
在巩固传统石墨产品的市场份额的基础上,扩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石墨深加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高附加值石墨产品和石墨应用产品领域中居世界领先地位,达到经济规模、形成竞争优势。
(三) 郴州石墨产业发展的战略方案
1.郴州石墨产业发展的战略方案。
(1)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主导产业发展的产业结构战略:郴州主导产业的选择与扶植;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石墨等原料采选业的下游产业;培育和发展相关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等。
(2)由分散到聚集及其增长极和梯度开发模式的产业布局战略:先聚集后扩散;郴州石墨产业的增长极和梯度开发布局模式。
(3)以提高产业集中度为目标的产业组织战略:确立并实施大集团战略,是郴州石墨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设置高的石墨企业的进入壁垒和低的石墨企业退出壁垒;进一步加强“鲁塘”品牌的塑造。
(4)以发展石墨深加工产品为重点的产业技术战略:大力发展石墨超细与超纯技术,推进产品升级。
可行的方案是:首先,引进国内外已有厂矿的先进技术;其次,增加与科研院所的联合,加大研发的投入力度;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石墨企业的超细与超纯技术。
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内引外联,促进科工贸结合;积极引进外资,促进产品的深加工;稳妥推进煤与石墨同层异矿的合采、分运、分储、分销;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积极开展石墨资源的勘探工作;构筑郴州石墨产业园区的科技创新平台。
2.郴州石墨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基于对郴州石墨产业内外部环境及其相互作用的深入分析,将郴州石墨产业的发展战略定位为治理环境,外引内联,组建集团,调整结构,推动转变,加强科研,推广应用,发挥优势,提高效益,加快发展。
(1)治散、治乱、治差,走联合发展的道路;(2)提高石墨产业集中度,走企业整合的道路;(3)提高竞争优势,实行多种经营战略。
(四) 郴州石墨产业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郴州石墨产业的发展应遵循的发展路径为:招商引资、扩大开放、改善环境→建立管理规范的石墨园区→引入战略投资伙伴,扶持重点企业的迅速发展壮大→确立石墨产业为郴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地位→促进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以资产为纽带的采产销一条龙式的新的大型企业集团→形成产业结构合理、集中度高、效益好,成为郴州经济发展具有强大促进作用和重要贡献的支柱产业。
具体措施包括:(1)支持支柱产业及重点企业的发展;(2)建立规范的企业制度;(3)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4)加强综合投资环境建设;
(5)加大招商引资力度;(6)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新渠道;(7)搞好园区规划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发挥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
(五) 郴州石墨产业发展的政策及改革建议
在未来郴州石墨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职能应体现在战略性、服务性和外部性方面。
1.制定促进石墨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发展的扶持优惠政策。
如推进同类产业中
企业合并的石墨产业整合政策;制定为支柱产业的发展协调配套的石墨产业发展促进政策;石墨产业技术进步及科技振兴政策;石墨产业税费优惠政策;石墨产业投融资优惠政策;石墨精加工产业振兴政策;石墨产业新产品研发和销售扶持政策等。
2.健全组织机构,强化有效管理。
可行的办法包括:(1)整合管理机构。
从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将所有地矿资源管理单列,成立郴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局。
下属区、县级机构,可以赋予其执行和监督权,但审批和审核权应该上收,否则很难煞住滥发开采证的势头。
(2)政府对探矿权实施绝对控制。
在郴州地区范围内,政府要对石墨探矿权实施绝对控制(即政府对探矿权的买断),可以由政府采用经济手段,联合或授权有关部门或投资人进行商业性勘探。
(3)对石墨原矿实行专营。
委托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以开采权价款参与专营公司并处于控股地位。
(4)实行配额制。
要在下大力气清整非法矿和挂靠矿的基础上,对四证齐全而又整顿验收合格的矿井下达开采配额。
(5)统一实施采矿权有偿使用制度。
(6)加强税费调节。
在配额内开采正常收缴,超过配额累进加价。
3.在促进石墨产业发展中,还应该:(1)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2)培育并扶植龙头企业,通过企业重组,组建新大型企业集团;(3)建立郴州石墨工业园区;(4)加大投入力度,强化石墨基础理论和高新技术应用产品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