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第一章:引言1.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理解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
1.2 教学内容介绍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解释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推导速度时间公式。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图形、实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1.4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展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2.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规律。
2.2 教学内容介绍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解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规律,即加速度恒定不变。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4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展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第三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3.1 学习目标让学生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理解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2 教学内容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解释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图形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4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展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第四章:速度时间公式的应用4.1 学习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速度时间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运用速度时间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实例进行演示。
4.3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计算,进行思考和讨论。
4.4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提供实例进行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速度时间公式的应用。
5.1 学习目标5.2 教学内容5.3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5.4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展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人教版物理高中必修一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

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特点,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式的推导过程,并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识别、分析图象和用物理语言表达相关过程的能力。
2、引导学生研究图象,寻找规律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规律的意识,激发探索与创新欲望。
2、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用不同方法表达同一规律的科学常识。
[教学重点]1. 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 图像的物理意义。
2. 推导和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教学难点]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物理意义的理解及运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知识回顾:简单回顾上一节课的实验目的,实验过程以及数据处理方法。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交流讨论:分析以下v-t 图像特点0 图1 t/sv/(m.s -1) V 00 图2 t t/sv/(m.s -1) v v 0图1:图象是一条平行与t 轴的直线,反映物体速度恒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2: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反映物体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取相同时间间隔纵坐标变化量也就是速度变化量相同,既Δv/Δt 之比恒定,也就是加速度a 恒定.陈述:图2所描述的运动在物理学中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交流讨论:由图2v-t 图像探讨匀变速直线运动特点 加速度a 恒定、轨迹是直线 小结:板书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概念:质点沿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2、V-t 图象:一条倾斜直线交流讨论:分析比较以下两个v-t 图像特点图1:物体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加速度a 方向与速度v 方向相同,匀加速直线运动。
图2:物体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加速度a 方向与速度v 方向相反,匀减速直线运动。
0 图1 t/sv/(m.s -1) v 00 图2 t/sv/(m.s -1) V 0v 0t 1 V/m. S -1 t/st 2 V 2图13 t t/s 0V/m.s -1 2 3 1 4 v25 小结:板书3、匀变速直线运动分类(1)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 (2)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少交流讨论:分析以下运动是否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图1:物体加速度a 不变,匀变速速直线运动。
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课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共课时第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根据实验得到的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构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模型,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2.能根据v-t图像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理解公式的含义。
3.能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或图像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有关的实际物体。
4.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爱国情怀。
重难点重:理解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难:通过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推理、讲授教学过程课前、课中反思复习引入教师提问:1.请同学们在下图中描绘物体以6m/s的匀速直线运动。
2.我们所描述的v-t图有什么特点?3.物体的加速度为多少?学生回答:略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与表扬。
教师进一步提问下图中a1、a2、a3的值分别为多少?学生活动:仔细的计算并且作答。
教师活动:及时的点评及表扬新课教学一: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师活动:补充与总结上述学生的回答。
总结:1.物理意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2.条件:(1)运动轨迹是直线(2)加速度恒定不变3. 分类: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课堂练习:分析下列图像是不是匀变速运动思考与讨论教材图2.2-3 是一个物体运动的v-t 图像。
它的速度怎样变化?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即t =t′时,速度的变化量v′和v 总是相等的吗?物体在做匀变速运动吗?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小组讨论,选取代表发言。
教师活动:对学生发言进行点评与总结总结:并画出相应图像。
1.在v-t图像中倾斜程度表示加速度大小。
倾斜程度逐渐变大,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大;倾斜程度直角变小,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小,最后为零,速度越来越大,最后匀速。
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公式推导某质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该质点在初始时刻速度为v0,加速度为a,则t秒时的速度v是多少?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用初中数学直线公式表达该图像? 学生回答:我们只记得y=kx+b教师提示:我们能不能用高中物理所学物理量来取代呢? 学生回答:v=v 0+at教师提问:上面我们是从图像加数学得来的,那有没有物理的方法得到呢?请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思考,如何小组讨论。
(教案)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共1课时)授课人:一、教学目标:1.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及其种类。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特点,会应用v-t图象分析解答相关问题。
(重点、难点)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能进行相关计算。
(重点、难点)二、教学重、难点: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能进行相关计算。
三、教学过程:(具体见PPT)1、新课导入。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分类、v-t图象特点。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4、例题讲解(例题1、2),刹车问题。
5、课本练习。
6、课堂小结。
7、布置作业:课时作业8四、教学内容:(一)导入:匀速直线运动1、这个v-t图像有什么特点?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2、表示的速度有什么特点?表示速度不随时间变化,描述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3、表示的加速度又有什么特点? a = 0问题:在上节的实验中,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它表示小车在做什么运动?分析:由图看出,由于v-t图象是直线,无论Δt选在什么区间,Δv/Δt都是一样的,即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保持不变。
结论:实验中小车的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二)知识讲解1: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2.分类:①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
②匀减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
判定匀加速、匀减速的方法:1、匀加速(a、v同向)2、匀减速(a、v反向)(三)知识讲解2: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v = v0 + at (该公式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说明:△v = a t理解:由于加速度a 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所以at 就是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再加上运动开始时物体的速度v0 ,就得到t 时刻物体的速度。
教学设计9: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一、教材分析在上节实验的基础上,分析v-t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的意义----加速度不变,由此定义了匀变速直线运动。
而后利用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的倾斜直线,进一步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无论时间间隔△t取得大些还是小些,△v/△t的值都是一定的,由此导出v= v0 +at。
最后通过两个例题加深对v= v0 +at的理解。
为了扩展学生的认识,在“说一说”栏目中列举了一个加速度变化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物体做变速运动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2)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特点,知道直线的倾斜程度反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3)理解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v0十at,并会应用它解简单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学习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形结合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
(3)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重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概念和特点,(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v0十at,并会应用它进行计算。
教学策略:通过思考讨论和实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四、教学难点及其教学策略难点:应用图象v-t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v0十at。
教学策略:让学生充分思考,通过理论推导或数形结合两种途径得出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五、设计思路科学的探究总是从简单到复杂,研究运动是从匀速直线运动开始,由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入手,先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特点,再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图象中斜率不变,得到加速度不变,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并通过理沦推导或数形结合两种途径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v o 十at 。
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案

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材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高中物理第一个关于运动学的公式,它将会是后面学习运动学的基础。
它将会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本节通过速度时间的图像为基础过度到用公式来表达运动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体会学习带来的快乐与痛苦。
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研究物理,体会物理知识表达的多元性,同时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的兴趣。
初步学习解决运动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物理观念: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特点.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形结合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的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科学探究:引导学生研究图象、寻找规律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规律的意识,激发探索与创新欲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及应用。
难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公式的理解及计算。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与探究法相结合并辅以图示法、例证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动图展示:飞机做匀速运动,上节课的实验。
如果C919飞机沿直线做匀速运动,它的v-t 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在上节课的实验中,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v-t 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它表示小车在做什么样的运动?教学设计说明:分别由动图引入更加形象化,再加上运动图像带来直观的感受,有利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二、新课教学(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看图问题:1、这个v-t 图象有什么特点?答:一条倾斜的直线2、这个图象反映了小车的速度有什么特点?答:速度方向不变,大小在均匀的增加。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观察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引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解释速度的变化率即为加速度。
引导学生观察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演示或视频播放,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
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速度与时间的变化,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概念的理解程度。
检查学生对速度与时间关系观察的准确性和记录的完整性。
第二章:理论分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
引导学生掌握速度时间图像的绘制方法。
2.2 教学内容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v = v0 + at。
解释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截距表示初速度。
2.3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
引导学生绘制速度时间图像,加深对关系式的理解。
2.4 教学评估检查学生对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评估学生绘制速度时间图像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
第三章:实验验证3.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测量不间点的速度。
引导学生利用实验数据绘制速度时间图像,分析实验结果。
3.3 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速度时间图像,并进行数据分析。
3.4 教学评估评估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检查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以及对速度时间图像的理解。
第四章:巩固练习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巩固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运用速度时间图像分析运动状态。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 让学生掌握速度时间公式的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 速度时间公式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速度时间公式的推导。
2. 速度时间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索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 利用图象法,直观地展示速度时间关系。
3. 运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运用速度时间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内容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引导学生回顾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定义,理解速度的概念。
(2)引导学生观察速度时间图象,分析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介绍速度时间公式v = v0 + at,解释各符号的含义。
2. 速度时间公式的应用(1)让学生通过实例,学会运用速度时间公式计算物体在不间内的速度。
(2)引导学生掌握速度时间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如计算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3)培养学生运用速度时间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课堂练习(1)布置一些有关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通过实例,运用速度时间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的理解,以及速度时间公式的应用。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让学生观察速度时间图象,引导学生发现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从而引入速度时间公式。
3. 推导速度时间公式:通过对速度时间图象的分析,引导学生推导出速度时间公式v = v0 + at。
4. 应用速度时间公式:让学生通过实例,学会运用速度时间公式计算物体在不间内的速度,以及计算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精选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 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2. 掌握速度公式的推导,并能够应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3. 能识别不同形式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教学重点】1. 推导和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2.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物理意义的理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什么是瞬时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瞬时速度有什么不同?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运动中的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中的瞬时速度是不变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瞬时速度是时刻改变的。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v-t 图是怎么样的呢?如图1,一条平行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变化上节课做了实验,得出了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像又是怎么样的呢?大家画出的图像多如图2所示:图2: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在图像上无论Δt 取多大,对应的速度变化量Δv 与Δt 之比都是一样的,即物体在任一时间间隔内的平均加速度均相等(也即直线上各点的斜率相等)。
0 图1 t/s -1 v 0 图3 t Δtt/s -1v v v v v 0 图2 t t/sv我们把物体沿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v-t 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少练习:A 、B 、C 、D 四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哪个物体的加速度为零而速度不为零?(2)哪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同而加速度不同?(3)同一时刻,哪两个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相同但速度不相同?(4)同一时刻,哪一物体的加速度比另一物体小,但速度比另一物体大?讨论:当V —t 图像是曲线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如何变化的?(图4)1. 相同的时间间隔Δt 内增加的速度Δv 不同,所以不同时间段内平均加速度不同。
教学设计5: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第2 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特点,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会根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能进行有关计算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识别、分析图象和用物理语言表达相关过程的能力2.引导学生研究图象、寻找规律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3.引导学生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规律并给出各符号的具体含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规律的意识,激发探索与创新欲望2.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用不同方法表达同一规律的科学意识二、教学重点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及应用三、教学难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象的理解及应用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的理解及计算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υ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新课导入:通过对第一掌的学习,我们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t-υ图象是一条倾的直线。
在上一节的探究实验中,我们描绘出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t-斜的直线,它表示小车在做什么样的运动呢?小车随时间怎样变化?下面我们将讨论这些问题。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t -υ图象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回答问题:t -υ图象是以坐标的形式将各个不同时刻的速度用点在坐标系中表现出来。
它以图象的形式描述了质点在各个不同时刻的速度。
例题:请同学们思考讨论图中的t -υ图象(课本第37页图2.2-1)。
在t -υ图象中能看出哪些信息呢?思考讨论图象的特点,尝试描述这种直线运动。
解析:我们可以从下面t -υ图象中得出质点在各个不同时刻的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
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出,这个直线运动的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在不同时刻,速度的值都相等。
不随时间变化的速度是恒定的,说明质点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教案教学设计

一、3.经历速度公式的推导,能够应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体验从实验得出规律的一般性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2.在教学中注重严谨的科学推导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t-υ图象,概念和特点。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 v+ at,并会应用它进行计算。
难点1.理解图像的物理意义,会用图像分析问题。
2.应用t-υ图象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
3.对公式的运用。
教具、媒体、资源、环境多媒体仪器及教学课件、作图坐标纸。
教与学的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教授活动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1我们上节课探究了小车的运动情况,描绘了小车速度与时间的图像。
下面我们先回忆下实验的仪器、过程以及得到的图像。
2.播放多媒体,观看上节实验过程。
并让一名学生上黑板画出所得的图像。
认真思考上节所学知识并积极回答问题。
观看多媒体,填补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在坐标纸上画出图像实验所得的图像,对上节知识得到深化。
通过检复,对以前的知识得到深化,进而引入本节知识的学习,充分体现学科内部小节之间的联系。
通过观看视频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教学线运动很少,但我们可以将一些例子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总结:子弹在枪口内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火车、汽车在启动后的一段时间内的运动等等。
七.随堂训练:1.汽车以4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现以0.6m/s2的加速度加速,10s后速度能达到多少?2.某汽车在某路面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是6m/s2,如果必须在2s内停下来,汽车的行驶速度最高不能超过多少?3.某汽车正以12m/s的速度在路面上匀速行驶,前方出现紧急情况需刹车,加速度大小是6m/s2,求汽车5s末的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掌握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 运用速度-时间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教学难点:1. 速度-时间图象的绘制与分析。
2.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计算。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器材:滑轮组、细绳、小车、刻度尺、计时器等。
2. 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物理动画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有何关系?2. 知识讲解: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得出速度-时间公式v = v0 + at。
3. 实验演示: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小车在不间下的速度变化,验证速度-时间公式。
4. 分析讨论:5. 知识拓展:讲解加速度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加速度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作用。
6.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一个速度-时间图象,分析图象中的运动状态。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学生提供反馈,调整教学方法。
10.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后反馈等方面,评价学生在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方面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主动探索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物理动画,直观展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速度-时间图象的绘制和分析。
3. 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如何变化?2. 讲解速度-时间公式,并通过示例解释其应用。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完整无删节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课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1 第二章第2节【课标要求分析】1.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及应用。
3.理解图像的物理意义。
4.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采取的是由生活到物理的编写思路。
通过本节教学,不但要使学生认识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而且要通过对这问题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和体会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个方法,图像、公式、以及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等。
这一点可能对学生更为重要,要通过学习过程使学生有所体会。
本节在内容的安排顺序上,既注意了科学系统,又注意学生的认识规律。
讲解问题从实际出发,尽量用上一节的实验测量数据。
运用图像这种数学工具,相对强调了图像的作用和要求。
这是与以前教材不同的。
在现代生产、生活中,图像的运用随处可见,无论学生将来从事何种工作,掌握最基本的应用图像的知识,都是必须的。
学生在初学时往往将数学和物理分割开来,不习惯或不会将已学过的数学工具用于物理当中。
在教学中应多在这方面引导学生。
本节就是一个较好的机会,将图像及其物理意义联系起来。
在本节教材最后,通过图像提出了一般变速运动(非匀变速运动)的问题,这是对问题自然的扩展和引伸,目的是开阔学生思路,并不是要深入讲解非匀变速运动。
教学中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掌握,以利因材施教,使学生各得其所。
【学生分析】对比于初中学生,高中学生在感知觉方面更有目标性、系统性,他们比较自觉系统的配合教学的进行,思维上开始从形象向抽象思维过度,但在记忆上抽象记忆不如形象记忆好。
高一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于利用已有知识创造出新的概念、理论的能力很弱。
因此我通过知识的归纳,问题的实验探究来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并加以培养和教育。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运动规律及特点。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并会应用它进行计算。
高中物理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与时间的关系》示范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

高中物理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与时间的关系》示范教案新课标人教版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理清匀变速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特点,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
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二)过程与方法4.培养学生识别、分析图象和用物理语言表达相关过程的能力。
5.引导学生研究图象,寻找规律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6.引导学生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规律并给出各符号的具体含义.7.培养学生学会画草图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8.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规律的意识,激发探索与创新欲望.9.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用不同方法表达同一规律的科学意识.★教学重点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及应用。
★教学难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理解及应用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的理解及计算。
★教学过程引入:师:同学们,在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接触到这样一些运动:“物体速度均匀增加”、“物体速度均匀减小”或“物体速度均匀变化”。
就拿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来说,我们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实验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小车做的什么样的运动啊?生:我记得,小车做的是速度均匀增加的直线运动。
师:那大家还记得它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什么样的吗?生:是一条直线。
师: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系统学习这种特殊的运动,因为这种运动的特点是物体的速度均匀变化,所以我们把这种运动叫做匀变速运动(均匀变速)。
一、匀变速运动师:现在先请大家在各自的纸上作出匀变速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
学生作图,教师巡视(结果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师:现在请大家在各自的函数图象上任意取两个时间间隔1t ∆2t ∆,比较这两个时间间隔内加速度的大小关系。
2023-2024学年高中物理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3.教学媒体和资源使用
为了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我计划使用以下教学媒体和资源:
① 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
②视频:播放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视频,让学生更清晰地观察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2.数据处理和分析,建立速度-时间关系式。
3.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如物体匀减速停止的过程。
难点:
1.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如何准确地得出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如何将实验结果转化为数学关系式,并理解其物理意义。
3.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运用速度-时间关系式,并考虑到各种因素。
(3)利用推荐的在线课程和教学视频,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让学生阅读推荐的科普读物,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5)鼓励学生收集和分析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相关的实际案例,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板书设计
1.目的明确:板书设计应紧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核心概念。
-速度-时间关系:v = v0 + at
2.实验原理
-实验目的:观察并验证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
-实验装置:物体、计时器、刻度尺等
3.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记录物体在不同时间点的速度
-数据分析:使用描点法或拟合法,得出速度-时间图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教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之间的量化关系。
二、教学准备:实验器材:1.平直的实验道路(如学校操场)。
2.摄像设备或计时器。
3.速度计。
三、教学步骤:步骤1:引入新知识(1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提示学生当物体以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是恒定的。
2.接着向学生提问,当物体以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如何的?步骤2:观察实验(20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每组5-6人。
每组至少需要1个摄像设备或计时器,以及1个速度计。
2.每组选取一名队员进行观察实验。
他/她需要在实验道路上进行匀变速直线运动,一边进行计时,一边被摄像设备拍摄或使用计时器记录下时间和距离。
3.队员进行实验时,需要进行科学观察并做出准确记录。
步骤3:理解速度与时间的关系(30分钟)1.按照实验记录,每组学生计算出实验过程中不同时间的速度值。
2.学生将不同时间的速度和时间的数值对应起来,并绘制成速度-时间图表。
3.引导学生进行图表分析,思考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变化的。
4.学生观察速度-时间图表,发现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增加量之间存在关系。
步骤4:总结规律(15分钟)1.和学生一起总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强调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增加量之间存在其中一种量化关系。
3.引导学生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以通过速度-时间图表来表示。
四、巩固与评价:1.指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练习题来巩固知识。
2.要求学生能够用适当的速度-时间图表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对学生的实验记录、速度-时间图表和练习题进行评价,检查他们是否已经掌握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五、拓展:1.引导学生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与速度、时间的关系。
高一物理《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必修一)

课题名称§ 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课时数1课时课型问题解决课间的关系《一般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对本节知识的详细内容标准以下:1.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课程 2.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像的特色,知道直线的倾斜程度反应匀变速直线运标准动的加快度;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v 0+at,并能用它来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有关问题。
1.知识与技术:(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t 图象,理解图像的物理意义。
(2)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t图象 ,看法和特色。
学习目标(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v=v 0+at,并会应用它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初步认识研究学习的方法.(2)培育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数形联合的能力, 应用数学知识的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修养。
(2)培育学生成立事物是互相联系的唯心主义看法。
(3)培育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
要点:要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t 图象,看法和特色。
难点(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v0+at,并会应用它进行计算。
难点:应用t 图象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 v0 + at。
学习过程评论任务(内容、问题、试题)学习活动(方式、行为策略)一、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源学科.]【问题 1】上一节中已经学习了对于速度时间图像的有关教师体现问题:知识,请同学们依据自己描述出的速度时间图像经过对上节知识的回首,引对小车的运动做定性描述。
并以此总结,我们能入本节有关内容。
赶快度时间图像中提取那些运动信息?小车的速度增添得有规律吗?【成功发现】:不难看出,速度图象中的一点表示某一时辰的速度;小车的速度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表示小车的速度不停增大,并且速度变化是平均的;小车做的是加快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来[源 :Zxxk.][根源 :Zxxk.]★沿着一条直线运动,且加快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教材分析:
在上一节实验的基础上,分析v-t 图像时一条倾斜直线的意义——加速度不变,由此定义了匀变速直线运动。
而后利用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像的是倾斜直线,进一步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无论时间间隔∆t 大小,t
v ∆∆的值都不变,由此导出 v = v 0 + at ,最后通过例题以加深理解,并用“说一说”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物体做变速运动的理解。
教学目标: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t -υ图象。
2、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t -υ图象,概念和特点。
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 v 0 + at,并会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t -υ图象,概念和特点。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 v 0 + at,并进行计算。
3、会用t -υ图象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 v 0 + at 。
教学方法:
精讲点拨,合作探究,有效练习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加速度的概念,及表达式 a=t
∆∆υ 导入新课:
上节课,同学们通过实验研究了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小车运动的υ-t 图象。
设问:小车运动的υ-t 图象是怎样的图线?(让学生画一下)学生坐标轴画反的要更正,并强调调,纵坐标取速度,横坐标取时间。
υ-t 图象是一条直线,速度和时间的这种关系称为线性关系。
设问:在小车运动的υ-t 图象上的一个点P (t 1,v 1)表示什么?
精讲点拨: 1、匀速直线运动图像 向学生展示一个υ-t 图象,提问:这个υ-t 图象有什么特点?
它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有什么特点?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又有什么特点? 在各小组陈述的基础上教师请一位同学总结。
2、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
提问:在上节的实验中,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v-t 图
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物体的加速度有什么特点?直线的倾斜
程度与加速度有什么关系?它表示小车在做什么样的运动?
从图可以看出,由于v-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速度随着时
间逐渐变大,在时间轴上取取两点t 1,t 2,则t 1,t 2间的距离表示时
间间隔∆t= t 2—t 1,t 1时刻的速度为v 1, t 2 时刻的速度为v 2,则v 2
—v 1= ∆v ,∆v 即为间间隔∆t 内的速度的变化量。
提问:∆v 与∆t 是什么关系?
知识总结: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提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线的斜率表示什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线与纵坐标的交点表示什么?
展示以下两个v-t 图象,请同学们观察,并比较这两个v-t 图象。
知识总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加,这个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这个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3、匀变速直线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提问:除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外,是否还
可以用公式表达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教师引导,取t=0时为初状态,速度为初速度V 0,取t 时刻为末状态,速度为末速度V,从初态到末态,时间的变化量为∆t ,则∆t = t —0,速度的变化量为∆V ,则∆V = V —V 0
提问:能否直接从图线结合数学知识得到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知识总结: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是V= V 0 + a t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V 0 + a t 可以这样理解:由于加速度a 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所以at 就是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再加上运动开始时物体的速度V 0,就得到t 时刻物体的速度V 。
4、例题
例题1、汽车以40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现以0.6 m/s 2的加速度加速,10s 后速度能达到多少?加速后经过多长汽车的速度达到80 km/h ?
例题2、某汽车在某路面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是6 m/s 2,如果必须在2s 内停下来,汽车的行驶速度最高不能超过多少?如果汽车以最高允许速度行驶,必须在1.5s 内停下来, 汽车刹车匀减速运动加速度至少多大?
反思总结
甲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