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会如何在非公企业中发挥工资集体协商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工会如何在非公企业中发挥工资集体协商作用
作者:宋玉敏
来源:《现代交际》2015年第10期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如何在非公有制企业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对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以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体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也给工会组织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考,在此,就工会如何在非公企业中发挥工资集体协商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工会非公企业工资集体协商作用
[中图分类号]D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0-0014-01
一、工会组织参与非公有企业工资协商的必要性
(一)非公企业劳资关系制约职工利益的成因
当前,非公企业劳动关系为一种劳资关系,具有雇佣性质,对于企业来讲,工资是一种资本性投入,是企业的人工成本,成本越低,其利润空间也就越大,因此很多企业往往自行制定工资标准,大多数非公有企业没有完全遵守《劳动合同法》的要求,工资水平制定的起点低;从职工角度讲,在与企业达成雇佣协议时,职工主观思想上认定是给别人打工,就得听企业老板的话,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职工对工资分配方面要求的主动性和妥协性。
一强一弱的局面,致使非公企业工资制度完全由企业单方面决定。
这样,利益分配不能充分实现合理化,限制了职工工资水平的整体提高,而工资对于职工来讲,是主要的经济来源,这样就造成社会贫富差距增大,侵害职工的合法权益现象经常发生,同时也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稳定,造成社会的不和谐。
(二)非公企业劳资关系制约职工利益存在的问题
当前,非公企业的发展规模不拘一格,从行业来讲,餐饮、服装、加工、超市、理发、运输等多样性服务业的存在,使得工资水平参差不齐;从规模上讲,大多数的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不等,且人员存在很大的流动性,这大大地降低了职工与企业就工资问题进行对话的可能性。
从区域分布上来看,有的行业由于处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其工资水平整体较高,处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偏远区域,其工资水平就要低出很多,而且存在低于当地工资整体水平的情况。
职工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不能得到满足。
基于以上几种成因和存在的问题,工会组织应积极主动发挥其工资集体协商职能作用,对于规范非公企业工资标准、满足职工工资要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工会组织参与非公有企业工资协商遵循的原则
以《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规定》《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为法律依据,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和谐社会劳动关系为目的,坚持平等、共赢、全覆盖、可协商原则,进行工资集体协商。
(一)平等原则
在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工会组织与非公企业是平等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有权利就职工提出的工资待遇等方面的问题,同非公企业进行平等协商。
(二)共赢原则
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应坚持互利共赢原则。
工会组织与企业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将企业在工资分配上为职工争取劳动主动性,提高工资待遇,改善生活水平,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也会随之大大提高。
企业加大了投入成本,但是职工也为其创造了更多的利润。
(三)参与原则
工资集体协商,应坚持参与原则。
工资集体协商,是为全部职工群众的工资进行协商,那么工资集体协商的成果,应由全部职工共享。
杜绝工资集体协商成果只为部分职工或者少数职工享有,使协商成果真正惠及职工群众,使职工群众真真切切地改善生活、提高生活水平。
(四)协商原则
工资集体协商,应坚持协商原则。
工会组织代表职工同企业就工资待遇等问题进行协商。
协商的问题,一是职工普遍反映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通过协商可以解决的问题。
问题具有可协商性,这样工会组织才能做到在协商中有的放矢,确保协商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如友谊农场第五管理区芦花村米业有限公司,在召开职工代表大会之前,工会组织与经营者坚持要约平等协商,共同亮“底牌”,确保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三、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有效途径
(一)充分发挥工资集体协商调查员职能的作用
工资集体协商的前期准备工作,应结合劳动力市场、地区行业工资水平、物价水平以及市场经济发展水平来进行。
工资集体协商调查员应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懂法,还要懂经
营。
首先是对《工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规定》《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掌握于心,应用自如。
同时还要掌握市场经济发展理论,对工资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研究。
这样才会使工资集体协商的前期准备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充分发挥工资协商指导员职能的作用
工资集体协商,是指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实行的好与不好,关键就在协商这一环节。
2011年12月,友谊农场工会从各级工会选派了21名工会干部参加工资协商指导员培训,通过培训21名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的业务水平显著提高,在非公企业开展职代会前期,这些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分别与企业谈话,就提高职工的工资水平进行了协商谈判,取得了显著成绩。
(三)充分发挥工资集体协商监督员职能的作用
工会不仅应设有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同时还应配备工资集体协商监督员。
工资集体协商后达成的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落实情况,由工资集体协商监督员来监督,确保企业根据达成的协议履行其相应的义务,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有效实现。
责任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