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的边界”与阐释的文本之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阐释的边界”与阐释的文本之维
庞弘
【期刊名称】《云南社会科学》
【年(卷),期】2023()1
【摘要】在文学理论中,“阐释的边界”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命题。

20世纪以来,文
本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成为了阐释边界建构中具有奠基性的维度。

作为语言文字的
造物,文本为阐释提供了真切可感的目标和路径,有助于跨越相对主义的藩篱,对意义的客观性、完整性和确定性加以重建。

在理论中心的背景下,对文本的诉求将促使
人文学者摆脱观念先行的虚妄状态,获得来自文本经验的佐证与支撑。

当然,对文本
的执着蕴含着阐释的独断论倾向,而文本的中性特征又很容易造成不同阐释话语的
冲突。

因此,如何以文本为契机,使文学阐释中的诸要素形成良性对话与动态平衡,将会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总页数】9页(P144-152)
【作者】庞弘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阐释的边界:文本阐释的有效性问题探析
2.从文本中心到理论中心——反对阐释、过度阐释与强制阐释的意义危机和范式转换
3.文本阐释的边界及有效性\r——以
赫希《为作者辩护》和费什《什么使阐释可被接受?》为例4.从"文本阐释"到"自我阐释"
——王阳明经典阐释学思想的实践性品格5.从“文本阐释”到“自我阐释”——王阳明经典阐释学思想的实践性品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