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7.1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为了安全,存放易燃物的仓库要尽可能封闭。( )
提示:如果仓库长时间封闭,热量就不容易散失,当达到易燃物的着火点就可能发生燃烧或者爆炸,所以应有良好的通风设备。
2.用灯帽熄灭酒精灯,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
3.天然气发生泄漏后,若处理不当会发生爆炸事故。
(1)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因为天然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性,所以泄漏后与__________________接触,遇明火发生爆炸。
燃烧和灭火
课题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一燃烧和灭火
本课题课时数
1
总课时数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灭火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自己归纳现象和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
铜片上的红磷温度没有___________,热水中的白磷没与_____接触
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热水中的白磷温度达到_______且与_____接触
3.燃烧的条件:
① 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当火作为人类的朋友出现时,我们为了发挥它的作用,应采取哪些措施?
难点
燃烧条件的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
问题
设计
1、燃烧的条件是什么?只具备一个条件燃烧能发生吗?
2、灭火的原理是什么,常见的灭火方法有的哪些?
3、遇到大的火险如何自救?
4、燃烧、爆炸、缓慢氧化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本节预习检测
1、什么是燃烧
2、什么是爆炸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回顾】
【新课探究】
一、出示学习目标
或_______跑离着火区域。
2.注意事项及有关图标:
(2)在防火重点场所,如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要严禁烟火,在醒目位置X贴安全图标。
当堂达标设计
1.判断正误:
(1)可燃物遇到氧气一定会燃烧。( )
提示: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且温度达到着火点,如果温度没达到着火点,即使与氧气充分接触也不能燃烧。
2、什么是化石燃料?它们是可再生能源吗?
3、石油炼制出的几种重要产品及其用途分别是什么?
4、怎样才能使燃料充分燃烧?
5、使用燃料对环境有怎样的影响?应采取怎样的措施防止和保护燃料燃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6、新开发和利用的能源有哪些?各有哪些优点?
备课组长签字
主管领导签字
1、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增加空气的流通
3、提高氧气的含量
当火成为人类的敌人时,我们应如何将其消灭掉?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原理:
2.方法:
(1)火势不大,选择合适的方法和_______扑灭。
(2)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趋势及时拨打________,并采取自救措施,用_______捂住口鼻,蹲下______成隔离带,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作业设计
1、A组:课本P135页第2、3、4题 整理笔记
2、B组:课本P135页第1、2、4题 整理笔记
3、C组:课本P135页第1、2、4题 整理笔记
下节预习问题设计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几种形式?
(2)消防人员常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
提示: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一般不能改变,水在灭火中的作用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3)夜间觉察到有煤气中毒的危险时,应采取的措施是立即打开排气扇,换新鲜的空气。( )
提示:煤气泄漏,打开电器开关,可能会产生电火花,提供明火,可能导致爆炸。应先关闭漏气阀门,开窗通风。
1.认识燃烧的概念和条件。
2.理解燃烧与灭火的联系,知道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二、自学
三、【指导自学(一)】
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概念: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_____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条件的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提示:如果仓库长时间封闭,热量就不容易散失,当达到易燃物的着火点就可能发生燃烧或者爆炸,所以应有良好的通风设备。
2.用灯帽熄灭酒精灯,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
3.天然气发生泄漏后,若处理不当会发生爆炸事故。
(1)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因为天然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性,所以泄漏后与__________________接触,遇明火发生爆炸。
燃烧和灭火
课题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一燃烧和灭火
本课题课时数
1
总课时数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灭火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自己归纳现象和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
铜片上的红磷温度没有___________,热水中的白磷没与_____接触
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热水中的白磷温度达到_______且与_____接触
3.燃烧的条件:
① 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当火作为人类的朋友出现时,我们为了发挥它的作用,应采取哪些措施?
难点
燃烧条件的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
问题
设计
1、燃烧的条件是什么?只具备一个条件燃烧能发生吗?
2、灭火的原理是什么,常见的灭火方法有的哪些?
3、遇到大的火险如何自救?
4、燃烧、爆炸、缓慢氧化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本节预习检测
1、什么是燃烧
2、什么是爆炸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回顾】
【新课探究】
一、出示学习目标
或_______跑离着火区域。
2.注意事项及有关图标:
(2)在防火重点场所,如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要严禁烟火,在醒目位置X贴安全图标。
当堂达标设计
1.判断正误:
(1)可燃物遇到氧气一定会燃烧。( )
提示: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且温度达到着火点,如果温度没达到着火点,即使与氧气充分接触也不能燃烧。
2、什么是化石燃料?它们是可再生能源吗?
3、石油炼制出的几种重要产品及其用途分别是什么?
4、怎样才能使燃料充分燃烧?
5、使用燃料对环境有怎样的影响?应采取怎样的措施防止和保护燃料燃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6、新开发和利用的能源有哪些?各有哪些优点?
备课组长签字
主管领导签字
1、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增加空气的流通
3、提高氧气的含量
当火成为人类的敌人时,我们应如何将其消灭掉?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原理:
2.方法:
(1)火势不大,选择合适的方法和_______扑灭。
(2)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趋势及时拨打________,并采取自救措施,用_______捂住口鼻,蹲下______成隔离带,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作业设计
1、A组:课本P135页第2、3、4题 整理笔记
2、B组:课本P135页第1、2、4题 整理笔记
3、C组:课本P135页第1、2、4题 整理笔记
下节预习问题设计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几种形式?
(2)消防人员常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
提示: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一般不能改变,水在灭火中的作用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3)夜间觉察到有煤气中毒的危险时,应采取的措施是立即打开排气扇,换新鲜的空气。( )
提示:煤气泄漏,打开电器开关,可能会产生电火花,提供明火,可能导致爆炸。应先关闭漏气阀门,开窗通风。
1.认识燃烧的概念和条件。
2.理解燃烧与灭火的联系,知道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二、自学
三、【指导自学(一)】
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概念: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_____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条件的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