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16年下半年城市规划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理论的编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2016年下半年城市规划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
理论的编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在我国城市设计项目的类型中,大多出现在城市新区等大型项目的开发之前,一般由政府组织,为城市征集空间发展模式的方案,三维意象和空间模式作为主要的成果。

A:城市设计策略
B:研究辅助型设计
C:城市开发意象
D:城市环境改善
E:综合治理
2、城市按照分区进行组织的做法自古就有,现代意义上的按照城市活动类型进行分区的原则首先是由在“工业城市”规划设想中才予以明确地表述。

A:贝利
B:格迪斯
C:戈涅
D:杜能
E:综合治理
3、住宅群体是住宅四面围合的布局形式,其特点是内部空间安静、领域感强,并且容易形成较好的街景、但也存在东西向住宅的日照条件不佳和局部的视线干扰等问题。

A:规划式
B:行列式
C:周边式
D:点群式
E:综合治理
4、在城市环境卫生工程设施规划中,生活垃圾转运站服务半径与收运方式有关,当采用小型机动车收运,其服务半径宜为km。

A:0.4~1.0
B:1~3
C:2~4
D:3~5
E:经济政策
5、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就是指。

A:国家层面的时间规划
B:国家层面的立体规划
C:国家层面的空间规划
D:国家层面的计划规划
E:综合治理
6、提供有关社会分层的最基本的理论模式和分析框架的是,前者是阶级理论,后者是多元社会分层理论。

A:卡尔·马克思和马克斯·韦伯
B:威廉·亨特和马克斯·韦伯
C:卡尔·马克思和E·O·赖特
D:威廉·亨特和E·O·赖特
E:经济政策
7、物体由于周边环境反光的影响,而发生的色彩细微变化,称为。

A:固有色
B:光源色
C:环境色
D:空间色
E:经济政策
8、在乡和村庄规划的编制中,一般来讲,乡总体规划期限为。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E:综合治理
9、在城市自然环境容量中,大气环境容量大小取决于。

A:该区域內大气环境的自净能力以及自净介质的总量
B:污染物的性质和大气环境净化能力的大小
C:承纳的最大的污染物质的负荷量
D:污染物的特点和允许的排放量
E:经济政策
10、城市总体规划在指导城市有序发展、提高建设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先导和统筹作用。

A:规划水平
B:政策水平
C:管理水平
D:全球化
E:综合治理
11、下列选项中,作为地名的通名经历了长时间演变过程形成的是。

A:城
B:镇
C:乡
D:村
E:综合治理
12、在城市供水工程规划的管网水力计算中,为简化计算,配水管网的管径计算通常只限于。

A:干管
B:支管
C:接户管
D:环状管
E:经济政策
13、下列不属于“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基本工作内容的是。

A: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和空间的发展,分析城市交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预测城市交通总体发展水平
B:提出对道路交通建设的分期安排、相应的政策措施和管理要求
C:在规划方案基本形成后,采用交通规划方法对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方案进行交通校核
D:依据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结合城市土地使用的规划方案,具体提出城市对外交通、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规划方案
E:综合治理
14、下列不属于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核心内容的是。

A:确定区域城镇发展用地规模的控制目标
B:协调和部署影响省域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的全局性和整体性事项
C:确定区域开发管制区划
D: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
E:综合治理
15、一般应设在城市郊区、水陆交通条件方便的地方,有专用的独立地段的是仓库。

A:储备
B:转运
C:收购
D:供应
E:综合治理
16、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目标是。

A:符合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为城市居民出行提供多样、便捷、舒适的公交服务
B:公共交通系统模式要与城市用地布局模式相匹配,适应并能促进城市和城市用地布局的发展
C:满足一定时期城市客运交通发展的需要,与城市其他客运方式协调配合
D:根据城市发展规模、用地布局和道路网规划,在客流预测的基础上,确定公共交通的系统结构,配置公共交通的车辆、线路网、换乘枢纽和站场设施等,使公共交通的客运能力满足城市高峰客流的需求
E:综合治理
17、分析和总结了以前城市社会学家的理论和观点,研究了社会学积累的大量描述城市现象的材料,建构了系统的城市社会学理论的是。

A:伯吉斯
B:列裴弗尔
C:韦伯
D:沃思
E:经济政策
18、实施城市规划政府行为的管理手段是。

A:政府根据城市规划的目标和内容,从规划实施的角度制定相关政策来引导城市的发展
B:政府根据法律授权通过对开发项目的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所确立的目标、
原则和具体内容在城市开发和建设行为中得到贯彻
C:政府运用规划编制和实施的行政权力,通过各类规划的编制来推进城市规划的实施
D:通过城市规划的实施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城市规划的制定目的在于规划能够得到实施,也即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能够起到作用
E:综合治理
19、城市总体规划对现场踏勘由两部分组成。

A:市域和省域
B:省域和区域
C:市域和中心城区
D:中心城区和省域
E:综合治理
20、编制近期建设规划中,有利于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对社会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的作用。

A:总体规划
B:控制性详细规划
C:近期建设规划
D:修建性详细规划
E:综合治理
21、炎热地区的住宅应尽量减少阳光辐射及厨房的热量,组织夏季主导风人室,自然通风,获得较开敞与通透的平面组合体形,下列对朝向的选择正确的顺序是。

A:南向→南偏东向→南偏西向→东向→北向→西向
B:南向→南偏西向→南偏东向→东向→北向→西向
C:南向→南偏西向→南偏东向→北向→西向→东向
D:南向→南偏东向→南偏西向→北向→东向→西向
E:经济政策
22、用地一般来说基地条件良好,现状已有一定开发基础,适宜城市优先发展。

A:控制开发区
B:禁止开发区
C:鼓励开发区
D:优化调整区
E:综合治理
23、每一个营养级上的消费者,最多只能把上一个营养级所提供的食物能量中的转化为自身可利用的能量。

A:5%
B:10%
C:15%
D:20%
E:经济政策
24、城市生态系统的是指城市为社会提供物资和信息产品。

A:生产功能
B:还原功能
C:生活功能
D:区域主导功能
E:经济政策
25、环道车行道可根据交通流的情况布置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或分道行驶。

分道行驶时分隔带宽度应大于等于m。

A:0.5
B:1
C:1.5
D:2
E:经济政策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 分)1、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包括。

A:行政监督检查
B:法律监督
C:立法机构监督检查
D:执法机关监督
E:社会监督
2、在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层次中的是__。

A.区域规划
B.城镇体系规划
C.总体规划纲要
D.修建性设计
3、群体的主要特征是__。

A.一定数量的成员
B.特定目标
C.严格的组织
D.对领袖的绝对服从
E.成员归属感
4、城市轨道交通按照支撑和导向方式可以划分为。

A:磁浮系统
B:直线电机牵引系统
C:旋转电机牵引系统
D:胶轮导轨系统
E:钢轮钢轨系统
5、数据的质量问题或数据的误差主要有。

A:逻辑上的一致性
B:自然因素
C:位置精度
D:普遍性
E:属性精度
6、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一般有人均指标法和增长率法,要求根据历史数据和城市发展的可能性,确定合理的增长率。

他综合考虑的因素有。

A:人口增长
B:突变因素
C:建成区的扩展
D:燃气化进程
E:经济发展状况
7、城市所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A:城市具有系统性
B: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
C: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
D: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
E: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
8、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不同的人口分布和迁移特点,都对城市的等产生影响。

A:性质
B:地理位置
C:规模
D:发展速度
E:空间组织形式
9、城市规划方法论包括__。

A.混合性方法论
B.连续性城市规划方法论
C.分离审视方法论
D.倡导性规划方法论
E.综合规划方法论
10、下列不属于城乡规划的作用的是__。

A.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
B.作为政策形成和实施工具
C.作为区域发展的依据
D.作为对城乡发展历史的总结
E.作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的主要载体
11、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申报条件为。

A: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B:历史建筑集中或分散
C: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D: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內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E: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
12、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绿化包括__。

A.公共绿地
B.风景林地
C.居住区绿化
D.行道树
E.城市苗圃
1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总体趋势呈现的基本特征有。

A:城镇化过程已经进入了持续、加速和健康发展阶段
B:城镇化发展的区域经历了由东向西的转移过程
C: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总体快于南部地区
D:区域中心城市及城市密集地区发展加速
E:部分城市正逐步走向国际化
14、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当事人有。

A:告知权
B:上诉权
C:陈述权
D:公诉权
E:申辩权
15、设立风景名胜区的目的主要是。

A: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
B:在严格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利用,供社会公众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
C:风景名胜区应当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是这些价值和功能的综合体D:风景名胜区应当具有区别于其他区域的能够反映独特的自然风貌或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的比较集中的景观
E: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16、下列选项中,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内容包括。

A: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制定空间管制措施
B:分析确定县城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预测县城人口规模
C:综合评价县域发展条件;制定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确定县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D:划定县域空间管制分区,确定空间管制策略
E:统筹配置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制定专项规划
17、镇规划的宏观指导性原则包括。

A:人本主义原则
B:可持续发展原则
C:区域协同、城乡协调发展原则
D:科学合理性原则
E:可操作性原则
18、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包括。

A:因地制宜的原则
B:与周边省(区、市)的发展相协调原则
C: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D: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E:区域空间整体协调发展的原则
19、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作用包括。

A:指导总体规划的编制,发挥上下衔接的功能
B: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由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跨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
C:综合评价区域发展基础,发挥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统筹功能
D:随着城镇体系规划实践的发展,在一些地区也出现了衍生型的城镇体系规划类型,例如都市圈规划、城镇群规划等
E:协调区域城市间的发展,促进城市之间形成有序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20、城市规划调查研究按照其对象和工作性质可分为。

A:对物质空间现状的掌握
B:对各种文字、数据的收集整理
C:对市民意愿的了解和掌握
D:对自然环境的调查
E:对城市环境状况的调查
21、城市供电工程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A:调节城市供电负荷
B:选择城市供电时间
C:确定城市电网供电电压等级和层次
D:布局城市高压送电网和高压走廊
E:提出城市高压配电网规划技术原则
22、城市用地的评价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主要体现在。

A:自然条件评价
B:建设条件评价
C:用地经济性评价
D:经济条件评价
E:整体建设条件的评价
23、从公共产品类别来划分,政府公共产品体系由构成。

A:经济类公共产品
B:政治类公共产品
C:社会类公共产品
D:军事类公共产品
E:科技、教育与文化类公共产品
24、从运输性质上,城市综合交通可分为两大类型。

A:城市对外交通
B:城市对内交通
C:客运交通
D:货运交通
E:路面交通
25、以下城市中属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有__。

A.广州
B.扬州
C.漳州
D.宝鸡
E.洛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