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全套课件第一部分夯实基础过教材第1章声现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有介质传播声音到达人耳;
(3)声音的响度达到一定的分贝数.
即时小练
10)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 )
理由: 只有同时满足人耳听到声音的几个条件时,人耳才能听到声音.
考点 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 噪声的定义 (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 人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 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 产生 (1)防止噪声⑯________ :在声源处减弱,如公共场合不得大声喧哗、使 用乐器和家电时控制音量、 禁止鸣笛、 摩托车的消声器等.
大 ________,响度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2013.11B)
(3)举例:引吭高歌(万籁俱寂)、打击乐器时,用不同的力度、调节收音
机音量、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课时,后排学生听到的声音较小等.
3. 音色
品质 . (1)定义:声音的⑮______
(2)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
(3)举例:声纹锁、口技、“闻其声知其人”等.
即时小练
5) 二胡、吉他、小提琴等弦乐器,其弦越松、越粗或越长,乐器演奏时 低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 选填“高”或“低”). 低 6) 在吹响笛子时,其管内空气柱越长,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 选填 “高”或“低”).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注:本书其余同类型“即时小练”的答题要求与此相同)
(2)阻断噪声⑰________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 传播
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在道路两旁植树等. 人耳 (3)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在⑱________ 处减弱,如工厂用的防音耳罩、捂 住耳朵、飞机场的地勤工作人员戴耳罩等.
安徽6年真题面对面(2013~2018)
命题点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018.13、2013.1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 声音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
理由: 频率与音调有关,与响度无关.
8)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 )
理由: 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9) 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 × )
理由: 小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响度小.
考点 3
声的利用(2016.1)
◎能根据频率的高低对声音进行分类;能举例说明超声波和次声波在 实际中的应用.(A) 1. 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从20 Hz到20 000 Hz. 2. 超声波 (1)频率范围:高于20 000 Hz.
即时小练
声带 振动产生的; 1) 人说话时的声音是由________ 琴弦 振动产生的; 2) 拉二胡时的声音是由________ 空气柱 振动产生的; 3) 吹笛子时的声音是由________ 鼓面 振动产生的. 4) 敲鼓时的声音是由________ 2. 声音的传播 (1)形式: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2)传声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③ 真空 中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④________.(2013.11D) 介质 ________
(2)应用
a.传递信息:导盲仪、倒车雷达、声呐、测速、B超等.(2016.1)
b.传递能量:超声波去污垢、超声波除结石、超声波加湿器等.
3. 次声波
(1)频率范围:低于20 Hz.
(2)应用:利用次声波监测地震、台风、海啸、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监
测核爆炸等.
4. 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
(1)有声源振动发声且频率在20~20 000 Hz之间(人的听觉范围);
第1章
声现象
(近6年,每年必考1题,分值2~3分)
面对面“过”考点
考点梳理
注: ①考情为安徽近 6 年 (2013 ~ 2018) 考情,黑底反白表示高频,必考
点.
②考纲要求中A为“知道”,相当于“了解”和“认识”;B为“理解”,
“会”表示对实验技能提出要求.
考点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6年2考)
1. (2013安徽11题3分)下列各图描述的 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 质的是( D ) 注:A、B、D图源自沪科八年级P35、 P39、P36;C图源自人教八上P32
2. (2018安徽13题3分)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
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
◎能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观点解释一些发声现象;能说明 声音是如何在介质中传播的(能说明声音为什么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知 道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速度的差异.(A)
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①________ 振动 产生的.②________ 振动 停止,
发声也就停止,但传声未停止.(2018.13、2013.11A)
3. 声速
(1) 定 义 : 声 音 传 播 的 速 度 , 大 小 等 于 声 音 在 1 秒 内 传 播 的 ⑤
距离 . ________
(2)影响因素: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⑥________ 有关,声 种类 和⑦________ 温度
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⑧______ 不同 ,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 度是340 m/s. (3)快慢比较:一般情况下,固体传声最快,液体传声次之,气体传声 最慢(v固>v液>v气).
4. 回声
反射 (1)定义: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⑨________ 回 来形成回声.
vt (2)利用:回声测距离s=⑩________ 2 .
考点 2
声音的特性(6年4考)
◎知道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知道音调与频率、响 度与振幅的关系.(A) 1. 音调
高低 (1)定义:声音的⑪________ .
(2)影响因素: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发声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符
高 .(2017.1、2015.1、2014.2、 号为Hz).频率越高,音调越⑫____
2013.11C)
(3)举例:男低音、女高音、手按在笛子不同的孔上、调节手在琴弦上
的位置等.
2. 响度 大小 . (1)定义:声音的⑬________ (2) 影响因素: 振幅 ( 物体振动的幅度 ) 、距发声体的距离.振幅越 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