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潍坊新华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潍坊新华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白发
冯骥才
人生入秋,便开始被友人指着脑袋说:
“呀,你怎么也有白发了?”
听罢笑而不答。
偶尔笑答一句:
“因为头发里的色素都跑到稿纸上去了。
”
就这样,嘻嘻哈哈、糊里糊涂地翻过了生命的山脊,开始渐渐下坡来。
或者再努努力,往上登一登。
对镜看白发,有时也会认真起来:这白发中的第一根是何时出现的?为了什么?思绪往往会超越时空,一下子回到了少年时——那次同母亲聊天,母亲背窗而坐,窗子敞着,微风无声地轻轻掀动母亲的头发,忽见母亲的一根头发被吹立起来,在夕照里竟然银亮银亮,是一根白发!这根细细的白发在风里柔弱摇曳,却不肯倒下,好似对我召唤。
我第一次看见母亲的白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母亲也会老,这是多可怕的事啊!我禁不住过去扑在母亲怀里。
母亲不知出了什么事,问我,用力想托我起来,我却紧紧抱住母亲,好似生怕她离去……事后,我一直没有告诉母亲这究竟为了什么。
最浓烈的感情难以表达出来,最脆弱的感情只能珍藏在自己心里。
如今,母亲已是满头白发,但初见她白发的感受却深刻难忘。
那种人生感,那种凄然,那种无可奈何,正像我们无法把地上的落叶抛回到树枝上去……
当妻子把一小酒盅染发剂和一支扁头油画笔拿到我面前,叫我帮她染发时,我心里一动,怎么,我们这一代生命的森林也开始落叶了?我瞥一眼她的头发,笑道:“不过两三根白头发,也要这样小题大作?”可是待我用手指撩开她的头发,我惊讶了,在这黑黑的头发里怎么会埋藏这样多的白发!我竟如此粗心大意,至今才发现才看到。
也正是由于这样多的白发,才迫使她动用这遮掩青春衰退的颜色。
可是她明明一头乌黑而清香的秀发呀,究竞怎样一根根悄悄变白的?是在我不停歇的忙忙碌碌中、侃侃而谈中,还是在不舍昼夜的埋头写作中?是那些年在大地震后寄人篱下的茹苦含辛的生活所致?是为了我那次重病内心焦虑而催白的?还是那件事……几乎伤透了她的心,一夜间骤然生出这多白发?
黑发如同绿草,白发犹如枯草;黑发像绿草那样散发着生命诱人的气息,白发却像枯草那样晃动着刺目的、凄凉的、枯竭的颜色。
我怎样做才能还给她一如当年那一头美丽的黑发?我急于把她所有变白的头发染黑。
她却说:“你是不是把染发剂滴在我头顶上了?”
我一怔。
赶忙用眼皮噙住泪水,不叫它再滴落下来。
一次,我把剩下的染发剂交给她,请她也给我的头发染一染。
这一染,居然年轻许多!谁说时光难返,谁说青春难再,就这样我也加入了用染发剂追回岁月的行列。
谁知染发是件愈来愈艰难的事情。
不仅日日增多的白发需要加工,而且这时才知道,白发并不是由黑发变的,它们是从走向衰老的生命深处滋生出来的。
当染过的头发看上去一片乌黑青黛,它们的根部又齐刷刷冒出一茬雪白。
任你怎样去染,去遮盖,它总是一茬茬涌现。
人生的秋天和大自然的春天一样的顽强。
挡不住的白发啊!
开始时精心细染,不肯放掉一根。
但事情忙起来,没有闲暇染发,只好任它花白。
染又麻烦,不染难看,渐而成了负担。
这日,邻家一位老者来访。
这老者阅历深,博学,又健朗,鹤发童颜,很有神采。
他进屋,正坐在阳光里。
一个画面令我震惊——他不单头发通白,连胡须眉毛也一概全白;在强光的照耀下,蓬松柔和,光亮透彻,亮如银丝,竟没有一根灰黑色的,真是美极了!我禁不住说,将来我也修炼出您这一头漂亮潇洒的白发就好了,现在的我,染和不染,成了两难。
老者听了,朗声大笑,然后对我说:
“小老弟,你挺明白的人,怎么在白发面前糊涂了?孩童有稚嫩的美,青年有健旺的美,你有中年成熟的美,我有老来冲淡自如的美。
这就像大自然的四季——春天葱茏,夏天繁盛,秋天斑斓,冬天纯净。
各有各的美感,各有各的优势,谁也不必羡慕谁,更不必模仿谁,模仿必累,勉强更累。
人的事,生而尽其动,死而尽其静。
听其自然,对!所谓听其自然,就是到什么季节享受什么季节。
哎,我这话不知对你有没有用,小老弟?”
我听罢,顿觉地阔天宽,心情快活。
摆一摆脑袋,头上花发来回一晃,宛如摇动一片秋光中的芦花。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友人调侃“我”的白发起笔,语言轻松活泼,表现了“我”对人生老去的豁达态度,这种态度与后文表现出的其他态度有很大的不同。
.
B. 因为最强烈的情感难以表达出来,最脆弱的情感只能珍藏心底,所以“我”一直没有告诉母亲,为何“我”见到她的白发时会有那样的反应。
C. 文章在叙述“我”染发的经历时,词语、修辞、句式上分别选用了叠词、借代、反问句、感叹句等,这些艺术技巧有力地强化了抒情的效果。
D. 文章以“白发”为线索来组织材料,将不同时段、不同对象、不同情感有机地统一起来,内容丰富,文理清晰,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
2. 母亲的白发、妻子的白发、邻居老者的白发,分别引发作者怎样的情感?
3. 文章对邻居白发老者的叙写,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为促进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推动第六代移动通信(6G)技术研发工作,2019年11月3日,科技部会同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北京组织召开6G 技术研发工作启动会。
相关部门领导和有关专家参加会议。
科技部王曦副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宣布成立国家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和总体专家组,其中,推进工作组由相关政府部门组成,职责是推动6G技术研发工作实施;总体专家组由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37位专家组成,主要负责提出6G技术研究布局建议与技术论证,为重大决策提供咨询与建议。
会上,总体专家组代表介绍了6G技术研发态势及未来发展思路与建议。
TD产业联盟、未来移动通信论坛代表分别介绍了前期工作开展情况、未来6G畅想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的建议。
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和总体专家组的成立,标志着我国6G技术研发工作正式启动。
目前全球6G技术研究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技术路线尚不明确,关键指标和应用场景还未有统一的定义。
在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要高度重视、统筹布局、高效推进、开放创新。
下一步,科技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总体专家组系统开展6G技术研发方案的制订工作,开展6G技术预研工作,探索可能的技术方向。
(摘编自《我国6G研发正式启动》,“科技部网站”2019年11月6日)材料二
2019年3月,全球首届6G峰会在芬兰举办。
主办方芬兰奥卢大学峰会邀请了70位来自各国的顶尖通信专家,召开了一次闭门会议,主要内容就是群策群力、拟定全球首份6G白皮书,明确6G发展的基本方向。
近日,这份名为“6G无线智能无处不在的关键驱动与研究挑战"的白皮书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
”
白皮书认为,与从1G到5G的前几次移动通信技术换代类似,6G的大多数性能指标相比5G将提升10到100倍。
白皮书给出了几个衡量6G技术的关键指标:峰值传输速度达到l00Gbps-1Tbps,而5G仅为10Gpbs;室内定位精度10厘米,室外1米,相比5G提高10倍;通信时延0.1毫秒,是5G的十分之一;超高可靠性,中断几率小于百万分之一;超高密度,连接设备密度每立方米超过百个。
此外,6G将采用太赫兹频段通信,网络容量大幅提升。
从覆盖范围上看,6G无线网络不再局限于地面,而是将实现地面、卫星和机载网络的无缝连接。
从定位精度上看,传统的GPS和蜂窝多点定位精度有限,难以实现室内物品精准部署,6G则足以实现对物联网设备的高精度定位。
同时,6G将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融合,智能传感、智能定位,智能资源分配、智能接口切换等都将成为现实,智能程度大幅度跃升。
2018年,美国政府下属的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相关负责人表示美国已启动6G研发,决定开放“太赫兹波”频率段,用于6G服务。
“太赫兹波”频率段在95千兆赫(GHz)到3太赫兹(THz)范围内,将开放提供6G实验使用。
使用“太赫兹"频率段意味着6G无线波能承载更多的数据量,也就意味着6G网络将有更快的网速。
目前,5G网络的理论下裁带宽为l0Gbps,是4G网络的一百倍。
以此类推,6G的下载带宽为1Tbps,是5G 的一百倍,4G的一万倍。
此外,6G网络使用太赫兹频率,其网络延迟还能控制在微秒级别。
(摘编自胡定坤《全球首份6G白皮书出炉!》,《科技日报》)材料三
6G的高性能很诱人,但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也不少。
第一个挑战就是攻克尚不成熟的太赫兹通信技术,实现理想中的通信速率;而随着波段频率增加,天线体积将越来越小,频率达到250GHz时,4平方厘米面积上足以安装1 000个天线,这对集成电子、新材料等技术是巨大的挑战。
白皮书认为,到2030年,数字世界将与物理世界深度融合,人们的生活将愈发依赖可靠的网络运行,这对通信网络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G网络应具备缓解和抵御网络攻击并追查攻击源头的能力。
6G时代的到来必将带来万物互联,产生海量数据信息。
一方面,这些数据关乎个人和企业隐私,实现可靠的数据保护是6G推广应用的前提;另一方面,实时处理这些数据需要成熟的边缘计算技术,而边缘计算还面临数据访问受限、设备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不足等问题。
奥卢大学“6G旗舰计划”负责人马蒂•拉特瓦霍(Matti Latva-aho)在白皮书发布声明中表示,6G的根本是数据,无线网络采集、处理、传输和消耗数据的方式推动着6G的发展。
也就是说,6G的研究就是要按照6G的标准解决数据从采集到消耗中的技术难题。
(摘编自芬兰《6G无线智能无处不在的关键驱动与研究挑战》白皮书,有删改)
4. 下列不属于“6G”的特征的一项是()
A. 超高密度,连接设备密度每立方米超过一百个。
B. 定位精准,室内定位精度10厘米,室外1米。
C. 使用“太赫兹”频率,其网络延迟能控制在微秒级别。
D. “太赫兹波”频率段控制在95千兆赫到3太赫兹范围内。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在继美国之后,正式启动6G技术研发工作,说明6G的高性能很是诱人。
B. 从覆盖范围看,6G无线网络已经实现地面、卫星和机载网络的无缝连接。
C. 与前几次移动通信技术换代相类似,6G的大多数性能指标比5G要先进。
D. 6G网络有更快的网速,从理论上说,6G的下载带宽为1Tbps,是5G的一百倍。
6. 我国研发6G技术,主要做哪些方面的工作?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政策鼓励、市场认可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拥有光明发展前景的前提和基础性条件,但确保市场前景长久可持续,并真正在产销规模上不断冲高,最终还是需要市场的检验,即消费者真正认可新能源汽车产品。
不可否认,由于客观的环境压力倒逼,也因社会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高度热情,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路径是适度超前的,即政府公务车、公共交通和民用三方面在共同发力,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更需要尽快形成产业自主发展的长期动力,其中技术不断进步对于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而言必不可少。
实现技术进步,提升竞争力,正是跨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瓶颈的必然选择。
比如,要通过提升并突破核心技术,解决新能源汽车高昂维修和养护成本、电池稳定性和耐久性,以及续航里程和充电设施的建设等一系列阻碍和难题。
毕竟,新能源汽车市场寻求长远可持续发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着手解决,这些都需要依靠技术的不断创新加以应对和克服,才能实现一系列宏伟目标以及兑现新能源汽车发展兼顾产业进步和生态环保的双重重任。
(摘编自中国报告网《2017—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现状及竞争战略分析报告》)材料二:
【注】同比,即跟上年度同期相比。
(《中国能源报》,《双积分政策优化带来多重利好》2019年7月27日)材料三:
2009年以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快速增长。
2018年产销达到127万辆和125.6万辆,分别同比增长59.9%和61.7%。
新能源汽车整车、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水平明显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已由起步期进入成长期,产品的社会认可度显著提高,产业规模效应显现,动力电池和整车成本大幅下降。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是长期执行补贴政策导致一些企业形成“补贴依赖症”,产业竞争力不强。
二是消费应用环境仍需改善,一些地方对使用环节投入不足,充电等配套基础设施不健全,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是地方保护仍然存在,不利于形成统一、公平的竞争环境,不利于推动产业做大做强。
四是随着保有量快速增长及车辆使用频率不断加大,新能源汽车产品运行安全风险增大,亟需加强安全监管,确保产业安全发展。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攻坚克难、爬坡过槛的关键阶段,应加快从追求发展数量向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转变。
(节选自《关于进一步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解读》,“新能源汽车网”2019年3月26日)
材料四:
无高额补贴的海外市场中,新能源乘用车车销量增速虽有所放缓,但形势良好。
广阔的市场、新能源政策以及发达的汽车工业等促使欧、美两地成为海外新能源汽车主要市场。
首先,欧美两地是传统发达地区,人民生活水平高,汽车消费量大,新能源汽车拥有广阔的市场。
其次,由于环境保护等需要,政府也鼓励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积极出台多项政策,鼓励消费者购买和车企生产新能源汽车,如法国为电动汽车主免除车辆购置税及公路税、美国对购买新能源汽车提供了税收减免,加州实行新能源汽车积分制等。
最后,欧洲和美国有着成熟的汽车工业,拥有众多顶尖整车ㄏ商,几十年甚至百年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验让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更为迅速地把握市场,降低成本,提升续航。
同时,创新的土壤还涌现了特斯拉这种行业标杆企业。
(摘编自《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发展态势》)
7. 下列不属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获得发展原因的一项是()
A.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应用环境优越。
B. 社会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高度热情。
C. 国家长期给予新能源汽车企业以补贴。
D.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路径适度超前。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突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瓶颈的关键,在于提升并突破核心技术,进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B. 2018年8月至2018年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均呈上升趋势,但同比增幅却有升有降。
C. 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有升有降,但同比增幅却均呈上升趋势。
D. 欧洲和美国汽车工业成熟表现为拥有众多顶尖整车厂商和丰富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经验等。
9. 综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一步发展应采取的策略。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
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
(节选自《孟子》)
乙
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以为。
取天下也,恒无事。
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节选自帛书《老子》)
丙
文王观于臧,见一丈夫钓,而其钓莫钓。
非持其钓有钓者也,常钓也。
文王欲举而授之政,而恐大臣父兄之弗安也;欲终而释之,而不忍百姓之无天也。
于是旦而属之大夫曰:“昔者寡人梦见良人,黑色而髯,乘驳马而偏朱蹄,号曰:‘寓而政于臧丈人,庶几乎民有瘳乎!’”诸大夫蹴然曰:“先君王也。
”文王曰:“然则卜之。
”诸大夫曰:“先君之命,王其无它,又何卜焉。
”遂迎臧丈人而授之政。
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列士坏植散群,则尚同也;长官者不成德,则同务也。
文王于是焉以为大师,北面而问曰:“政可以及天下乎?”臧丈人昧然而不应,泛然而辞,朝令而夜遁,终身无闻。
(节选自《庄子·田子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
B. 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
C. 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
D. 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
11.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内:名词活用为状语,在里面
②自贼者也贼:伤害
③为学者日益益:好处
④取天下也,恒无事恒:经常
⑤文王欲举而授之政举:推荐
⑥于是旦而属之大夫曰属:嘱咐
A. ②④⑤
B. ①③⑥
C. ②③⑤
D. ①④⑥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以突然看见小孩快掉入井里时的反应为论据,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
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
B. 乙文“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以为”句中的“无为”与《〈老子>四章》“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句中的“无为”表达的思想不同。
C. 当周文王问臧地老者的治国方法是否可以在全天下推广时,臧地老者悄然走开,早上还接受文王旨令,当晚就逃走了,终身再无消息。
D. 甲文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和对比论证,思路清晰,有说服力;丙文借助故事,婉曲达义,增强了说理的效果。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2)寓而政于臧丈人,庶几乎民有瘳乎!
14. 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家和道家主张各有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池口风雨留三日①
黄庭坚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
水远山长双属玉②,身闲心苦一舂锄③。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
俯仰之间已陈迹,暮窗归了读残书。
注解:①黄庭坚(江西诗派)于1080年(元丰三年)秋入京改官,授知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秋天从汴京出发赴江南。
这首诗就写在他赴任途中因风雨而留滞池口(今安徽贵池)的时候。
②属玉:即鸀鳿(zhǔ yù),似鸭而大,毛作紫绀色,长颈赤目。
③舂锄:即白鹭,以其啄食的姿态有如农夫舂锄,所以有这个名称。
15.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扣题,描绘出一幅孤城风雨图,语言质朴,不假藻饰,富有诗情画意。
B.颔联写诗人放眼四顾看见的景象,暗示作者貌似平静内心却充满矛盾。
C.颈联化用成语,表达了对世人热衷功名却不付出实际行动的感慨。
D.尾联抒发了诗人心志:既然世事变化无常,还不如到书中去寻找乐趣。
16.请简要分析本诗尾联的表现手法,并在其它诗歌中举一例说明这种手法。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月喻人,表明自己对贤才的敬仰与渴慕。
(2)魏徽《谏太宗十思疏》中,写诚信待人与轻视他人会产生迥异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杜牧《阿房宫赋》中,告诫人们如果不吸取历史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自然之友国际基金会是一个积极倡导保护大自然的环保机构。
最近,该机构拍摄了“大自然在说话”系列影片(《海洋》《雨林》《刺猬》《企鹅》。
请你从“海洋”“雨林”“刺猬”“企鹅”中选择一个对象,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写一段文字,突出所选对象对人类的意义,呼吁人类不要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不超过70字。
所选对象:________
70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19.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家庭出身,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走向。
富裕家庭物质生活优裕,会导致精神生活远远滞后。
这样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缺少与人和谐相处的襟怀。
一旦走向社会,会因为自身家庭条件优越而损害甚至践踏他人权益。
一个“拼爹”的时代是病态的,一个民众都默许“拼爹”的社会是可悲的。
①物质生活优裕不一定就导致精神生活滞后。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毛泽东的青春在湘江“中流击水”,袁隆平的青春在田间地头研究水稻,钟扬的青春在青藏高原收集种子,张秉贵的青春在北京百货大楼的柜台前服务群众……每个成功人士的青春都闪耀着光芒。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与感受?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以“让青春在中闪光”为题,写不少于800 字的记叙类文章。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等信息;不要套作。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散文内容、把握散文主旨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通读全文,在掌握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仔细品读选项中的内容,要由选项中的词语、句子这个“点”联系到语境这个“面”,进行综合性理解。
其次,要通过文中作者的所见所闻以及文中的关键词、关键语段等,大致把握住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感情基调。
最后,将选项当中提到的信息和原文作比对,本着“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选出题干中要求的选项。
A项,“这种态度与后文表现出的其他态度有很大的不同”说法错误。
后文写到了我对母亲的白发的凄然、无奈;对妻子的白发的悲伤、内疚;对邻居老者的白发的羡慕、释然。
我在听了邻居老者的话之后,“顿觉地阔天宽,心情快活”,说明我对人生老去的豁达态度。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散文中重要物象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型时,首要先理解,物象,就是倾注了作者的思想与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它是作者抒怀言志的凭借与依据,作者塑造物象就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根据考纲要求,学生要学会感受形象,这形象在散文阅读中既包括物象,也包括人物形象。
命题者从文章的物象入手设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有:(1)联系全文,指出某物象在结构上的作用。
(2)某物象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其次,物象作用题一般从3个方面来思考。
1.结构:主要是起到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能够把众多的材料组织贯穿在一起,使文章更紧凑。
2.内容:对内容的充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