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课本习题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与习题
1-1 1-35图中,已知电流I =-5A ,R =10Ω。

试求电压U ,并标出电压的实际方向。

图1-35 题1-1图
解:a)U=-RI=50V b)U=RI=-50V 。

1-2 在1-36图所示电路中,3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通过实验测量得知:I 1=-4A ,I 2=4A ,I 3=4A ,U 1=140V ,U 2=-90V ,U 3=50V 。

试求
(1)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计算各元件的功率,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 (3)效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图1-36 题1-2图
解:(2)P 1=U 1I 1=-560W ,为电源;P 2=-U 2I 2=360W ,为负载;P 3=U 3I 3=200W,为负载。

(3)P发出=P吸收,功率平衡。

1-3 图1-37中,方框代表电源或负载。

已知U =220V ,I = -1A ,试问哪些方框是电源,哪些是负载?
图1-37 题1-3图
a) b)
I
I
a) b) c) d)
解:a)P=UI =-220W,为电源;b)P=-UI=220W,为负载;
c)P=-UI=220W,为负载;d)P=UI =-220W,为电源。

1-4 图1-38所示电路中,已知A、B段产生功率1500W,其余三段消耗功率分别为1000W、350W、150W,若已知电流I=20A,方向如图所示。

(1)标出各段电路两端电压的极性。

(2)求出电压U AB、U CD、U EF、U GH的值。

(3)从(2)的计算结果中,你能看出整个电路中电压有什么规律性吗?
解:(2) U AB=-75V,U CD=50V,U EF=17.5V,U GH=7.5V
(3) U AB+U CD+U EF+U GH=0.
1-5 有一220V、60W的电灯,接在220V的电源上,试求通过电灯的电流和电灯在220V 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

如果每晚用3h,问一个月消耗电能多少?
解:I=P/U=0.27A,R= U 2/ P= 807Ω,W= P t=60×10-3 kW×30×3h =5.4度.
1-6 把额定电压110V、额定功率分别为100W和60W的两只灯泡,串联在端电压为220V 的电源上使用,这种接法会有什么后果?它们实际消耗的功率各是多少?如果是两个110V、60W的灯泡,是否可以这样使用?为什么?
解:把额定电压110V、额定功率分别为100W和60W的两只灯泡,串联在端电压为220V 的电源上使用,将会使60W的灯泡烧毁。

60W的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是93.8W,100W的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是56W。

如果是两个110V、60W的灯泡,都在额定值下工作,可以这样使用。

1-7 有一直流电源,其额定功率为150W,额定电压50V,内阻1Ω,负载电阻可以调节。

试求:(1)额定状态下的电流及额定负载。

(2)开路状态下的电源端电压。

(3)电源短路状态下的短路电流。

解: (1)I N=150/50=3A,R N=50/3-1=15.67Ω (2)U OC=50V (3) I S=50A
1-8 图1-39所示电路可以用来测试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已知R 1=2Ω,R 2=4.5Ω。

当只有开关S 1闭合时,安培表读数为2A ;当只有S 2闭合时,安培表读数为1A 。

试求电源的E 和R S 。

图1-39 题1-8图
解:由E/(R S + R 1)=2,E/(R S + R 2)=1得E=5V ,R S =0.5Ω。

1-9 图1-40所示电路中,已知E =100V ,R 1=2k Ω,R 2=8k Ω。

试在(1) R 3=8k Ω;(2) R 3= ∞(即R 3 处断开);(3) R 3=0(即R 3 处短接)三种情况下,分别求电压U 2和电流I 2、I 3。

图1-40 题1-9图
解:(1)I 1 = E/(R 1+ R 2// R 3)=16.7 mA ,U 2= I 1 (R 2// R 3)=66.7V ,I 2=I 3= I 1/2=8.35mA ;
(2)I 1= E/(R 1+ R 2) =10mA ,U 2= I 1 R 2=80V ,I 2= I 1= 10mA ,I 3=0A ; (3)I 2=0A ,U 2=0V ,I 3= I 1= E/R 1 =50mA 。

1-10 试等效简化图1-41所示网络。

图1-41 题1-10图
解:将3A 电流源变为电压源与3V 电压源串联得到12V 电压串6Ω电阻,再将其变为2A
电流源并6Ω电阻与2A 电流源并联,得到4A 电流源并6Ω电阻①, 将6V 电压串3Ω电阻变为2A 电流源并3Ω电阻②
并联①②得I S =6A ,R=2
Ω,电路如图所示:
1-11 求1-42图中的电流I 。

图1-42 题1-11图
解:将6V 电压源变为电流源与6A 电流源并联,得到9A 电流源并1Ω电阻,再将其变
为9V 电压串1Ω电阻,与2A 电流源变为的4V 电压串2Ω电阻串联,即
I =(9-4)/(1+2+7)=0.5A
1-12 图1-43所示电路中,试求:
(1)开关S 断开时A 点的电位。

(2)开关S 闭合时A 点的电位。

(3)开关S 闭合时A 、B 两点电压U AB 。

图1-43 题1-12图
解:(1) I=(7+8)/(3+1+1)=3 mA ,U A =8- I R 3=5V
(2) 开关S 闭合时B 点的电位为6V ,I=(8-6)/(1+1)=1mA ,U A =8- I R 3=7V (3)U AB =7-6=1V
1-13 指出图1-44所示电路中A 、B 、C 点的电位
图1-44 题1-13图
解:(a) U C =0V ,U A =6V ,U B =3V
(b) U B =0V ,U A =4V , U C =-2V (c) U C =0V ,U A =12V ,U B =8V (d) U A =6V ,U B =-2V ,U C =-6V
1-14 图1-45所示电路中,已知U S =16V ,I S =2A ,R 1=12Ω,R 2=1Ω。

求开关S 断开时开关两端的电压U 和开关S 闭合时通过开关的电流I 。

图1-45 题1-14图
解:开关断开R 2= 1Ω电阻上流过的电流即电流源电流2A ,开关两端电压U 为电压源电
压与R 2两端电压之和U=16-2×1=14V ,
开关闭合,R 2= 1Ω电阻上流过的电流I 2= U S / R 2=16A ,I= I 2- I S = 14A
1-15 在1-46图中,已知I 1=0.1A ,I 2=3A ,I 5=9.6A ,试求电流I 3、I 4和I 6。

图1-46 题1-15图
解: I 3= I 1+ I 2=3.1A ,I 4= I 5- I 3=6.5A ,I 6= I 4+ I 2=9.5A
a) b) c) d)
12V
1-16 求1-47图中的电流I 。

图1-47 习题1-16图
解: I=0A
1-17 在图1-48中,已知U 1=3V ,R 1=10Ω,R 2=5Ω,R 3=4Ω,其他各电流如图所示。

试求电路中电流I X 和电压U 。

图1-48 题1-17图
解: I 1 +2+4=0,I 1 =-6 A ,
I 2= I 1 +4=-2 A ,
I X + I 2=5A ,I X =7A , U=- U 1+ I 1 R 1+ I 2R 2 =-73V
1-18 求1-49图中各电流源上的电压。


图1-49 题1-18图
解:各支路电流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I1=-2A,I2=3A,I3=7A,I4=-2A,I5=-5A
U1=10I1+5I2=-5V,U2=10I1+2I5-5I3=-65V,U3=5I3-4I4=43V,U4=-5I2+2I5-4I4=-17V
思考与习题
2-1 求图2-19所示电路A、B两端的等效电阻。

a) b) c)
A
B
Ω
Ω
d)e)f)
图2-19 题2-1图
2-1解:a) R AB=[ (6// 6)+7]// 10=5Ω
b) R AB=[ (4// 4+1)// 6+(2//2) ] //3=1.5Ω
c) R AB=[(R1// R2)+ R3]// R4// R5=0.75Ω
d) R AB=4//6=2.4Ω
e) R AB=[ (8// 8)+4]// 12+(20// 5) =8.8Ω
f) R AB=(24// 24)+ (12//12)=18Ω
2-2 试求图2-20所示电路5Ω电阻上的电压U。

图2-20 题2-2图
解:电路如图2-20所示: 并联分流:I 1=
34
84
⨯+=1A ,U=5I 1=5V 2-3 在图2-21中,R 1= R 2= R 3 = R 4 =30Ω,R 5=60Ω,试求开关S 断开和闭合时A 和B 之间的等效电阻。

图2-21 题2-3图
解:S 断开,R AB =(R 1+R 2)//(R 3+R 4)//R 5=20Ω
S 闭合,R AB =(R 1//R 3+R 2//R 4)//R 5=20Ω
2-4 电路如图2-22所示,已知外加电压U 为200V ,电路总消耗功率为400W ,求R 及各支路电流。

图2-22 题2-4图
解:电路如图2-22所示: I=
=U
P
2A ,I 1=
I ⨯+++)50//5050(2550//5050=1.5A ,I 2=I-I 1=0.5A ,I 3=I 4= I 2/2=0.25A R=(U- 25I 1)/I=81.25Ω
2-5 图2-23为万用表的直流毫安挡电路。

表头内阻R g =280Ω,满标值电流I g =0.6mA 。

要使其量程扩大为1mA 、10mA 、100mA ,试求分流电阻R 1、R 2及R 3。

图2-23 题2-5图
解:(R 1+R 2+R 3)0.4=280×0.6 (R 1+R 2)(10-0.6)=(280+R 3)×0.6 (280+R 2+R 3)0.6=(100-0.6) R 1
联立解得R 1=4.2Ω,R 2=37.8Ω,R 3=378Ω
2-6 用支路电流法求图2-24所示电路中各支路电流。

图2-24 题2-6图
解:电路如图2-24所示: a )I 1=3A
I 3=I 1+I 2=3+I 2 (1)
10I 3+100+40I 2=0 (2) 解得I 2=-2.6A ,I 3=0.4A b)电路如上图所示: I 1+I 2=3+5=8 (1) I 2+2=I 3+5 (2)
4I 2+2I 3-I 1=0 (3) 解得I 1=6A ,I 2=2A ,I 3=-1A
2-7 列写出图2-25中各电路用支路电流法求解时所需要的独立方程。

a) b)
图2-25 题2-7图
解:电路如图2-25所示: a )I 3+I 4
+I 5=0 I 1=I 4+I 6 I 6=I 2+I 5
R 1I 1+ R 4I 4- R 3I 3 -U S1+ U S3=0
-U S3+ R 3
I 3- R 5I 5+R 2I 2 + U S2=0
R 6I 6+ R 5I 5- R 4I 4 =0
b )I 2=I 6+I 5 I 1=I 2+I 3 I 4=I 3+I 5
R 1I 1+ R 2I 2 -U S1 =0
R 3I 3 +R 4I 4 - U S2 -R 6I 6-R 2I 2 =0
2-8 用叠加原理求图2-26所示电路的电压U 。

图2-26 题2-8图
解:两个电源单独作用时的电路如图所示:
60V 单独作用时:I=60/(3//60+40)=1.4A ,U /
=(3//60)I=4V 27V 单独作用时:I=27/(40//60+3)=1A ,U //
=-3I=-3V U= U /
+U //
=1V
2-9 用叠加原理求图2-27所示电路的电流I 3。

已知U S1=9V ,U S2=-9V ,I S =9A ,R 1= R 2= R 3 =1Ω。

40Ω
图2-27 题2-9图
解:电源单独作用时的电路如图所示:
I= U S1/( R 1+ R 2// R 3)=6A ,I 3/
= I/2=3A I //
= U S2/( R 2+ R 1// R 3)=-6A ,I 3//
= I //
/2=-3A
I 3///= 3A
I 3 =I 3/+ I 3// +I 3///= 3A
2-10 用叠加原理求图2-28所示电路中电流I 。

已知U S =9V ,I S =2A ,R 1=3Ω,R 2=3Ω,R 3 =1.5Ω,R 4 =6Ω, R 5 =5Ω。

解:电源单独作用时的电路如图所示:
图2-28 题
2-10图
I1= U S/[( R1+ R4)//( R2+ R3)]=3A ,I/= I1 ( R1+ R4)/ ( R1+ R4 +R2+ R3)=2A
I//= I S R2 / ( R2+ R3)=1.33A
I =I/+ I//=3.33A
2-11 用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律求图2-29中流经电阻R3的电流I3。

已知U=10V,I S=1A,R1=10Ω,R2=5Ω,R3 =8Ω,R4 =12Ω,R5=1Ω。

解:叠加原理电源单独作用时的电路如图所示:
I 3/= U/ ( R4+ R3)]=0.5A ,I 3//= I S R4 / ( R4+ R3)=0.6A
I 3= I 3/+ I 3//=1.1A
戴维南定律求解:
R1
R2
R1
R2
U OC =U+R 4I S =22V ,R O =R 4=12Ω, I 3=22/(12+8)=1.1A
2-12 求图2-30所示各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图2-30 题2-12图
解:a)U OC =110+10=20V ,R O =10Ω b)
I=-(30+10-24)/(6+6)=-4/3A U OC =30+6I+10=32V ,R O =6//6=3Ω
c) U OC =10/(2+4) ×4=6.7V ,R O =6+(2//4)=7.33Ω d)
U OC =3×2+4×1+2×1=12V ,R O =2+1+2=5Ω
a) b)
c)
d)
b)
d)
2-13 用戴维南定律求图2-31中电阻10Ω上的电流I 。

解:-15+13+(1+1)I 1=0, I 1=1A 4-(1+1) I 2=0, I 2=2A
U OC +1×I 2-1×I 1-13=0,U OC =12V ,R O =(1//1)+(1//1) =1
Ω
I =12/(1+10)=1.1A
2-14用戴维南定律求图2-32中电阻20Ω上的电流I 。

图2-32 题2-14图
解:(2+8+5+5)I 1+2-10+5-12=0, I 1=0.75A
U OC =-10+5+(5+5)I 1= 2.5V ,R O =[(3//6)+8)] // (5+5) =5Ω
I=2.5/(5+20)=0.1A
图2-31 题2-13图
思考与习题
3.1 在选定的参考方向下, 已知两正弦量的解析式为u =200sin(1000t+200°) V,
i =-5sin (314t+30°) A,试求两个正弦量的三要素。

解:U m =200V ,s rad /1000=ω,200︒
=ϕu
I m =5A ,s rad /314=ω,
i ϕ=30
3.2 已知选定参考方向下正弦量的波形图如图3-26所示, 试写出正弦量的解析式。

解:V t u V t u )6
sin(250,)3
sin(20021π
ωπ
ω-
=+
=
3.3 分别写出图3-27中各电流i 1、i 2的相位差, 并说明i 1 与i 2的相位关系。

a) b)
12
i i 1i
i 1
c) d)
图3-27 题3.3图
解:a),2
,021π
ϕϕ==正交; b),121θϕϕ==同相;
c),2,2
21πϕπ
ϕ-=
=反相; d),43,021πϕϕ-== i 1超前i 2 43π-;
3.4 已知:A )45sin(210,V )235sin(2220︒+=︒+=t i t u ωω,求u 和i 的初相及两者间的相位关系。

解:︒=︒-=45,125i u ϕϕ,电流超前电压170°。

3.5 写出下列各正弦量对应的向量,并绘出向量图。

A
)90sin(14.14)4(A )30cos(210)3(V )240sin(2110)2(V )100sin(2220)1(2121
-=+=-=+=︒︒t i t i t u t u ωωωω
解:V
U
1002201∠=•

V U 1201102∠=•
A
I 30101∠=•
, A
I 90102-∠=•
3.6 一电阻R 接到f =50Hz ,V 60100
∠=•
U 的电源上,接受的功率为200W 。

求 (1)电阻值R 。

(2)电流•
R I 。

(3)作电流、电压向量图。

解:R=U 2
/P=50Ω,A
I R
6020∠=•
3.7 已知V
)
30
1000
sin(
2
220
+
=t
u
L
,L=0.1H。

试求X L和并绘出电压、电流向量图。

解:X L =ωL =100Ω
I
jX
U
L
L
=,A
I
60
2.2
L
-

=

3.8一电容C=31.8μF,外加电压为V
)
60
314
sin(
2
100
-
=t
u,在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时,求X C、

I、i C 、Q C,并作出相量图。

解:
fC
C
X

ω2
1
1
=
==100Ω,
I
jX
U
C
C
-
=,A
I
30
1∠
=

,
A
V
Q
A
t
i
C
c
.
10
,
)
30
314
sin(
2=
+
=
3.9图3-28所示并联电路中,R1=50Ω,R2=40Ω,R3=80Ω,L=52.9mH,C= 24μF,接到电压为V
200
sin
2
10t
u=的电源上,试求各支路电流3
2
1



I
I
I、
、。

图3-28 题3.9图
解:V
U0
10︒


=

Ω
=
=50
1
1R
Z,
Ω

=
+
=
+
=︒
18
.
75
38
.
41
58
.
10
40
2
2
j
L
j
R
Zω,
Ω
-

=
-
=
-
=︒
21
237
3.
208
80
1
3
3
j
C
j
R
Z
ω
A
Z
U
I0
2.0
1
1

=
=


,
A
I
A
I
Z
U
Z
U

-

=
=

-

=
=




67
0429
.0
,
56
.
21
23
.0
3
3
2
2

L
I
思考与习题
4.1 如图4-10所示,各相电阻相等,并由三相电源供电。

若负载R U 断开,则电流表A1和A2 的读数如何变化? 为什么?
图4-10 题4.2图
解:A1变为相电流是原来的
3
1,A2不变。

4.2 有一电源和负载都是三角形联结的对称三相电路,已知电源相电压为220V ,负载阻
抗Ω=10Z ,试求负载的相电流和线电流。

解:
A Z
U
I p
p 22==
,A I I p l 3223==。

4.3某带中性线的星形联结三相负载,已知各相电阻分别为R U =R V =R W =11 Ω,电源线 电压为380V ,试分别就以下三种情况求各个相电流及中性线电流:
(1) 电路正常工作时。

(2) U 相负载断开。

(3) U 相负载断开,中性线也断开。

解:(1)
V U U
l p
2203
==,A R U I p p 20==,I N =0 A ; (2)A I pU
0=,A R
U
I V
p
pV
20==
,A R
U I W
p
pW 20==
,I N =20
3 A ;
(3)
A I
pU
0=,
A R
R U
I I
W
V
l
PW PV
3.17=+=
=, I N =0 A 。

4.4发电机的三相对称绕组作星形联结,设其中U、V 两根相线之间的电压
V )30sin(220︒-=t u ω,试写出所有相电压和线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

解:)
60sin(3220
︒-=t u U ω
)
180sin(3
220︒-=t u V ω )
60sin(3
220
︒+=t u W ω )
30sin(220︒-=t u UV ω )150sin(220︒-=t u VW ω
)
90sin(220︒+=t u WU ω
4.6 图4-11所示电路中,U相负载是一个220V 、100W 的白炽灯, V相开路(S断开), W相负载是一个220V 、60W 的白炽灯,三相电源的线电压为380V。

求:(1) 各相电流和中性线电流。

(2) 中性线因故障断开时,各负载两端的电压。

图4-11 题4.6图
解:(1)I PU =100/220=0.4545A ,I PW =60/220=0.2727 A ,I N =0.4A , (2)U PU =380×R U / (R U + R W )142.5 V ,U PW =380- U PU =237.5 V
4.7如图4-12所示,三相对称电源的线电压为380V ,频率为50Hz ,R =X L =X C =10Ω,试求各相电流、中性线电流和三相功率。

图4-12 题4.7图
解:
V U U l p 2203==,A R U I p pU 22==,A X U I L
p pV
22==,A X
U
I
c
p pW
22==

W
V U N I I I I ++= =22∠0º+22∠150º+22∠-150º,I N =16A W I
U P P pU
P
R
4840===。

4.8 一台三相电动机的定子绕组作星形联结,接在线电压为380V 的三相电源上,功率因数为0.8,消耗的功率为10kW ,电源频率为50Hz ,求:(1) 每相定子绕组中的电流。

(2) 每相的等效电阻和等效感抗。

(3)电动机的无功功率Q 。

解:
A Cos P U I I L L p 193==


58.1119220
2
2
==
+
==
X
R I
U
Z (1)
又由8.0=ϕCos ,得到87.36
=ϕ,
87.36arctan
==∴R
X Z
ϕ (2)
由(1)、(2)解方程得到,3.9Ω=R Ω
=97.6L X
ϕsin 3L L I U Q =, var 5.7K Q =
4.9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三个阻抗相同的绕组连接成三角形,接在线电压V 380L =U 的对称三相电压上,若每相阻抗Ω+=)6j 8(Z ,试求此电动机工作时的相电流P I 、线电流L I 和三相电功率P 。

解:I
U I
U
P
L
P
P
Z ==
=+=
10682
2
,A I
P
38=∴
A I I
P L
663=⨯=,
KW Cos P I U L L 1.26)3
4
(arctan 3==
4.10 对称三相电源,线电压380V ,对称三相感性负载作三角形联结,若测得线电流
A 3.17L =I ,三相功率12.9=P kW ,求每相负载的电阻和感抗。

解:X
R I
U I
U L
L p
p Z 2
23810
380
3
+
===
==
(1)
378.03
=⇒==
ϕϕI U L
L P Cos ,
37arctan
==∴R
X ϕ (2) 由(1)、(2)解得,4.30Ω=R Ω
=8.22L X
思考与习题
5.4试判断图5-20中二极管的工作状态。

a) b)
图 5-20 题5.4电路
解:a) 二极管阳极电压10V,阴极电压6V,阳极电压大于阴极电压,二极管导通。

b)设二极管阳极接地(电压为0V),由图可知,二极管阴极电压大于0V,阴极电压大于阳极电压,二极管截止。

5.5 试判断图5-21所示电路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求出A、O两端电压U AO。

解:设O点为参考点。

断开二极管,则二极管阳极电压-4V,阴极电压-10V,阳极电压大于阴极电压,二极管导通。

忽略二极管的导通压降,U AO=-4V。

5.6在图5-22所示电路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的电位,并说明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的。

(1)U A= U B=0V。

(2) U A=3V, U B=0V。

(3) U A= U B=3V。

图 5-22 题5.6电路
解:(1)同时断开两个二极管,两个二极管的阳极电压、阴极电压均为0V,两个二极管均截止,输出电压为0V。

(2)同时断开两个二极管。

二极管D1阳极电压3V、阴极电压0V,二极管D2阳极电压0V、阴极电压0V,二极管D1导通,D2截止。

忽略二极管的导通压降,输出电压3V。

(3)同时断开两个二极管,两个二极管的阳极电压均为3V、阴极电压均为0V,两个二极管均导通。

忽略二极管的导通压降,输出电压为0V。

5.7在图5-23所示各电路中,V
5
=
U,V
sin
10
i
t

=,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
计。

试画出输出电压
o
u的波形。

图5-21 题5.5电路
a) b)
D D
解:
a) b)
5.8 设有两个相同型号的稳压管,稳压值均为6V,当工作在正向时管压降均为0.7V,如果将他们用不同的方法串联后接入电路,可能得到几种不同的稳压值?试画出各种不同的串联方法。

解:U U U
思考与习题
6.3在图6-30a所示放大电路中,若输入信号电压波形如图6-30b所示,试问:(1)如图6-30c的输出电压发生了何种失真?(2)应如何调整来消除失真?
b)
a)
c)
解:输出电压被削底,出现了饱和失真。

可向上滑动变阻器,增加R B1,来消除失真。

输出电压被削顶,出现了截止失真。

可向下滑动变阻器,减小R B1,来消除失真。

6.4图6-31所示电路中,晶体管的β=50,试求:(1)求静态工作点Q。

若换上一只β=100的管子,电路能否工作在放大状态?(2)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解:(1)求Q点:
BQ
U(V)
3.5
16
60
30
30
b2
b1
b2=

+
=
+
=
CC
V
R
R
R
(mA)
8.1
3
5.3
e
BQ
EQ
C

=


R
U
I
I
A)
(
36
50
8.1
CQ
BQ
μ
β
=
=
=
I
I
(V)
2.5
)3
3(8.1
16
)
(
e
c
CQ
CC
e
EQ
c
CQ
CC
CEQ
=
+
-
=
+
-

-
-
=R
R
I
V
R
I
R
I
V
U
若换上一只β=100的管子,电路能工作在放大状态。

(2)Ω

Ω

Ω




⎛⨯
+
=
+
+
Ω
=K
I
r1
7.
1036
8.1
26
51
300
)
mV
(
26
)1
(
)
(
300
EQ
be
β
1
//
//
be
b2
b1
be
i
=

=r
R
R
r
R kΩ
=
=
c
o
R
R 3 kΩ
Au=-βR c /r be =150
6.5图6-32所示电路中,设β=50,45
.0
be
=
r kΩ,试求:(1)静态工作点Q。

(2)输入、输出电阻。

(3)电压放大倍数。

V cc
R b
图6-31 题6.4电路
解:(1)求Q点:
BQ
I)
mA
(
17
.0
)
1(
7.0
e
b
=
+
+
-
=
R
R
V
CC
β
A)
m
(3.8
BQ
CQ
=
=I

(V)
36
.
13
8.0
3.8
20
e
CQ
CC
CEQ
=

-
=
-
=R
I
V
U
(2)Ω

+
+
=k
7.
26
]
)
1(
//[
e
be
b
i
R
r
R
Rβ kΩ
Ω

+
=9
1
//be
e

r
R
R
(3)
L
e
L
//R
R
R=
' =0.48kΩ982
.0
)
1(
)
1(
L
be
L
u
=
'
+
+
'
+
=
R
r
R
A
β
β
6.6 判断图6-33所示电路中反馈的类型。

解:a)R F为电流并联负反馈。

b)R F为电流串联负反馈。

c)R F1为直流电压并联负反馈;R F2为电流串联负反馈。

d)R F为交流电压并联正反馈。

c) d)
图6-33 题6.6电路
a) b)
6.7乙类OCL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中,电源电压V CC =20V ,负载R L =8Ω,试计算:
(1) 在输入信号u i =10 V(有效值)时,电路的输出功率、管耗、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和效率。

(2)当输入信号u i 的幅值为U im =V CC =20V 时,电路的输出功率、管耗、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和效率。

解:(1)W 5.128
2)102(22
L 2om o =⨯⨯==R U P
=10W W 5.228102202π2L om V =⨯⨯⨯==π
R U V P CC
56.0V
o
==
P P η (2)W 252L
2CC
o ==R U P
P T = =6.85W(V om = V CC )
=31.85W
6.8乙类OTL 互补对称功放电路中,设u i 为正弦波,R L =8Ω,管子的饱和压降U CES 可忽略不计。

试求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 om (不考虑交越失真)为9W 时,电源电压V CC 至少应为多大?
解:W 92)2/(L
2
CC om ==R V P
V CC =24V
)4
π(22
om
om CC L V V V R -=
+T2T1T =P P P )
4
π(22
om
om CC L V V V R -
π2L
2
CC Vm R V P ⋅=%
78.54
π≈=η
解: 5.4V )1(I 3
231f
o =++
=u R R R R R u 7.3试求图7-24所示电路中的O u 和2R 。

解:-1V 50
=-
=u u u O
-∞
A +

R f
R 1
u I
R 2
R 3
图7-23
题7.2电路
图7-24 题7.3电路
解:5V
.2
)
(
I2
I1
1
F
o
-
=
-
-
=u
u
R
u
7.5试求图7-25所示电路中的
O
u。

解:8V
10
40
10
40
I
o1
o
=
-
=
-
=u
u
u
7.6在图7-26a所示电路中,已知
F
2
1
R
R
R=
=,输入信号
1I
u和
2I
u的波形如图7-26b
所示,试画出输出电压
O
u的波形。

解:)
(
I2
I1
I2
2
F
I1
1
F
o
u
u
u
R
R
u
R
R
u+
-
=
-
-
=
7.7电路如图7-27所示,稳压管正向导通压降近似为零,试画出u O与I u的关系曲线。

u I2
u O
图7-26题7.6电路与输入波形
-∞
A


R F
R2
R1
u I1
R
u I1
U M
O
T t
2T3T
u I2
U M
O
T t
2T
a)
b)
VD2
VD1
图7-25 题7.5电路
解:
7.8图7-28所示是某监控报警电路,I u 是由传感器转换来的监控
信号,U REF 是基准电压。

当I u 超过正常值时,报警灯亮,试说明其工作原理。

二极管VD 和电阻R 3在此起何作用?
解:当I u 超过正常值时,I u >U REF ,o1u 输出为负使VT 导通,指示灯亮。

二极管VD 和电阻R 3在起限流保护作用。

7.9图7-29所示是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比较器,试画出输出信号的波形。

解:
U REF
+U CC
u I
R 1 R 2
R 3 D u O1
报警指示灯
图7-28 题7.8电路
A
VT
VD
图7-29 题7.9电路
思考与习题
8-4 在图8-12所示电路中,集成稳压器为W7805,A 为F007。

若U O =10V ,求R 2与R 1
的比值。

解:10V 5)1(1
2
o =⨯+
=R R U R 2与R 1的比值为1。

8-5 在图8-14所示电路中,静态电流I Q =6mA ,R 1=300Ω,R P =1kΩ。

试问:R 2取何值才能得到10V 的输出电压?
解:10V )25
.1(
25.12Q 1
o =++=R I R U R 2=0.86kΩ
思考与习题
9.1数字信号和数字电路与模拟信号和模拟电路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9.2写出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的逻辑表达式和真值表并画出逻辑符号。

9.3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3 6 12 30 51 解:(3)10=(11)2 (6)10=(110)2 (12)10=(1100)2 (30)10=(11110)2 (51)10=(110011)2
9.4将下列各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1001)2 (011010)2 (10010010)2 (EC )16 (16)16 解:(1001)2 =(9)10 (011010)2 =(26)10
(10010010)2 =(146)10 (EC )16=(236)10 (16)16 =(22)10 9.5化简下列各式 (1)C B A C B A F +++= 解:C B A C B A F +++==
(2)CD C A D AC ABC F +++= 解:
(3)C B A C AB ABC BC A F +++= 解:
9.6将下列8421BCD 码写成十进制数。

(0010 0011 1000)8421BCD (0111 1001 0101 0011)8421BCD 解:
(0010 0011 1000)8421BCD =(238)10 (0111 1001 0101 0011)8421BCD =(7953)10
9.7输入A 、B 的波形如图9-16所示,试求与门、或门、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的输出波形。

解:与门
或门 与非门 或非门 异或门
思考与习题
10.1组合逻辑电路有什么特点?如何分析组合逻辑电路?
10.2什么是编码和译码?编码器和译码器在电路组成上有什么不同?
10.3分析图10-9所示的组合逻辑电路,写出其输出逻辑函数表达式,指出该电路执行的逻辑功能。

a ) b)
图10-9 题10.3电路
解:a)
该电路实现A 与B 的异或逻辑功能。

b)Y =
=AB +AC=A (B+C )
Y
&
&
&
B Y
&
&
&
&
该电路功能: B或C中有一个为1且A为1时输出为1。

10.4分析图10-10所示的组合逻辑电路。

解:
当S1S0为00时F=I0
S1S0为01时F=I1
S1S0为10时F=I2
S1S0为11时F=I3
图10-10 题10.4电路
思考与习题
11.1说明时序逻辑电路在功能上和结构上与组合逻辑电路有何不同之处。

11.2电路如图11-16所示,试画出各输出端的波形。

Q0
Q1
“1
CP
J Q
K Q
J Q
K Q
CP
Q0
Q1
图11-16 题11.2图
11.3对应输入波形,试画出图11-17中触发器输出Q 和Q 的波形。

图11-17 题11.3图
解:
11.4设触发器初态为 0,试画出图11-18中的输出波形。

Q 1
Q 1
CP
D C1
1D D
CP
图11-18 题11.4图
11.5
J CP
K
Q 1
Q 1CP J
C11J (a)K
1K
Q S D
R D S
R S D
R D 1
Q 1
CP
D C1
1D Q Q S D R D
S
R S D
R D Q
图11-19 题11.5图
解:
思考与习题
12.2 由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如图12-11所示。

已知V CC=12V、C=0.1μF、R1=15k
Ω、R2=22kΩ。

试求:
(1)多谐振荡器的振荡周期。

(2)画出u C和u O波形。

解:T=0.7(R1+2 R2) C =4.13s
波形如图12-9b)所示,其中,
图12-11题12.2图图12-12题12.3图
J
CP
K
Q1
Q1
CP
J
C1
1J
(a)
K1K
Q
12.3图12-12是由555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

已知V CC =12V ,试求: (1)电路的正向阈值电压+T U 、负向阈值电压-T U 以及回差电压ΔU 。

(2)画出u O 波形。

解:+T U =8V -T U =4V ΔU =4V u O 波形如图12-9b)所示
12.4 图12-13是一防盗报警电路,a 、b 两点间有一细铜丝。

将细铜丝置于盗窃者必经之路,被碰断时扬声器立即发出报警。

试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说明555定时器接成了何种电路?
图12-13 题12.4图
解:555定时器接成了多谐振荡器电路。

4脚接地,多谐振荡器输出为0,不会报警。

闭合开
关S ,当盗窃者碰断细铜丝后,4脚接电源,多谐振荡器振荡输出,使扬声器发声报警。

思考与习题
13.1 简述ROM 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13.2 256×4的RAM 需要多少条地址线和数据线? 解:8根地址线和4根数据线 13.3 简述ROM 与RAM 的区别。

13.4 简述CPLD 的主要结构和特点。

13.5 简述FPGA 的主要结构和特点。

思考与习题
14.1求在10位倒置T 形D-A 转换器中,R =R f =10k Ω,V 10REF =V ,当开关变量分别
为18DH 、0FFH 、0F8H 时的输出电压值。

解:(18D )16=(397)10 , U O =-397×10/210
=-3.88V U O =-255×10/210
=-2.49V
(F8)16=(248)10 , U O =-248×10/210
=-2.27V
14.2 10位倒置T 形D-A 转换器中,R =R f 时,试求输出电压的取值范围。

若要求电路输入数字量为200H 时输出电压为5V ,试问U REF 应取何值?
解:输出电压的取值范围: -U REF ~ 0
(200)16=(512)10, 5=-512×U REF /210
, U REF =-10 V
14.3对于一个8位D-A 转换器,若最小输出电压增量为0.02V ,试问当输入代码为01001101时,输出电压为多少?若其分辨率用百分数表示,则应是多少?
解: 0.02=-1×U REF R f /(28
R ) , U REF R f / R =-5.12 V (01001101)2=(77)10 ,U O =-77×-5.12 /28
=1.54V 分辨率:1×100/(28
-1)%= 0.392%
14.4一理想的3位A-D 转换器满刻度模拟输入为7V ,当输入为5V 时,求此A-D 转换器的数字输出量。

解:3位的ADC ,可分辨的最小输入电压为7/23
=0.875V
5/0.875=5.7, 当输入为5V 时,此A-D 转换器的数字输出量是(5)10即101。

思考与习题
15.2某晶体管扩音机的输出阻抗为6400Ω,即要求负载阻抗为6400Ω时能输出最大功率,接负载为4Ω的扬声器,求变压器电压比。

解:
404
6400
2
1==
=
=
O R
R N
N
L
K
15.4一台单相变压器P 2=50kW ,铁损为0.5kW ,若该变压器的实际效率为98%,求铜损。

解:由%98%10022
=⨯∆+=
P
P P
η,所以Kw P P P Fe Cu 02.1=∆+∆=∆
Kw P Kw
P P P Fe Cu Fe 52.05.0=∆-∆=∆∴=∆
思考与习题
16.1有一台四极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源电压的频率为50Hz ,满载时电动机的转差率为0.02,求电动机的同步转速和转子转速。

解:m in /1500600
r p
f n ==,
02.00
0=-=
n
n n S ,
min /1470r n =∴
16.7有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额定数据如下:P N =22kW 、U N =380V 、ηN =0.89、cos φN
=0.89、n N =1470r /min 、I st /I N =7、T st /T N =2。

试求:
(1)额定电流I N 。

(2) △起动时的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

(3)接抽头比60%的自耦变压器起动时的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

解:
A Cos N
N
N N
N
U P
I
423==
ϕ
η,
A I I I
N st stY
9873
1
31=⨯=
∆,
m N n
P T
N
N N
•==925.1429550,m N T T T N
st stY •=⨯==
∆76.95231
31 A
I I
K
I
N st
st
10671
6.02
2
'=⨯==
m
N T
K
T
st
st
•==
1021
2
'
16.15图16-37所示电路,能否实现正反转功能?该电路存在一些不足,试从电气控制的保护和易操作性等方面加以改进。

图16-37 题16.15图
解:能实现正反转功能。

改进:加入互锁。

16.16如图16-38所示电路,能否实现自锁功能?为什么?
a) b) c) d) e) f)
图16-38 题16.16图
解:a)不能 b) 不能 c) 不能 d) 能 e) 不能 f) 不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