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作品 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顾城作品读后感
作者:顾城
《顾城作品(珍藏版)》收录了当代诗人顾城的部分文学作品。

顾城(1956—1993),中国当代诗人,一生以诗为生命,以生命为诗。

1956年出生于北京,1962年开始写诗,1987年应邀出国访问讲学,1993年离世。

顾城的哲学思想集中地体现在他的作品《没有目的的“我”:自然哲学纲要》中,他认为哲学使人自在,并不使人存在。

“自然”是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没有预设目的的和顺状态。

美是顾城的终身信仰,贯穿在他所有的作品和整个的人生道路中。

顾城曾将自己的诗创作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自然的我(1974)作者以《生命幻想曲》为代表作;文化的我(1977—1982)作者以《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为代表作;反文化的我(1982—1986)作者以《布林的*》为代表作;无我(1986—1993)作者以《颂歌世界》《水银》为代表作。

诗风自然纯净,在中国当代诗坛独树一帜。

他的诗不仅为中国诗歌指明诗之本质,更重要的在于让人体味到生命纯净的气息,读之忘我。

顾城的小说《英儿》以开放型的结构,诗化的语言,展现了人世间的真性情,令人震撼。

《顾城作品(珍藏版)》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编辑推荐顾城一生以诗为生命,以生命为诗。

诗风自然纯净,在中国当代诗坛独树一帜。

他的诗不仅为中国诗歌指明诗之本质,更重要的在于让人体味到生命纯净的气息,读之忘我。

顾城的小说《英儿》以开
放型的结构,诗化的语言,展现了人世间的真性情,令人震撼。

《顾城作品(珍藏版)》收录了当代诗人顾城的诗歌、诗论和文摘。

顾城作品在线阅读地址
顾城作品读后感第(1)篇
浅谈诗人顾城墨轩逸执笔感慨
顾城是一个有着强烈自我意识的诗人,他习惯于幻想,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无法自拔。

他的精神世界里充斥了自己的幻想主义,他希望别人也和他一样,有着魔幻思想,试图改变这个世界。

顾城,不可捉摸的诗人,他拥有孩子般稚气的思想,他依赖,他存在,他思故他在。

每一首诗的背后都是他奇思幻想的结果,他乐此不疲。

读顾城写的诗,会觉得他还是一个孩子,充满着依恋。

顾城说他爱全人类,但不爱身边的人,这句话听起来多么的孩子气,说的是大气的话,但是内涵是很童稚的一个人。

顾城天生是个诗人,顾城说,“我在自然中间听到一种秘密的声音,这种声音在我的生命里变成了诗”。

顾城十二岁写出了《烟囱》,烟囱犹如平地耸立起来的巨人, 望着布满灯火的大地, 不断地吸着烟卷, 思索着一种谁也不知道的事情。

这就是天赋。

顾城的诗就是顾城的心,朦胧感,你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张爱玲说如果了解一个人的过去,一定会原谅他的现在。

我不知道放在顾城身上合不合适,可能真的很偏激。

顾城完全就是缺爱的表现,他希望全世界都听他的,他幻想有十二个女孩的王国,他是国王。

他最后癫狂是一位叫英子的刺激的。

我不知道顾城为何这么固执。

我知道他很敏感,很看重自己的自尊心。

其实读顾城的诗,就会想去了解顾城的过去。

他杀妻其实是他自己本身想自杀,而不想妻子成为别人的妻子。

他是一个唯美主义者,他需要一个女人的陪葬,那就是他自己的女人。

所以读顾城的诗,总会觉得有点凄美,抑郁的感觉。

顾城本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特别细腻,特别敏感,特别偏执。

诗人总是带有一种忧伤的气质,要么敏感,要么颓废。

诗人总是很任性地幻想着自己的世界,他们活在自我中作着梦。

身边有很多现实事物,他们从未上心,只会停留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灵魂出窍。

好像他们并不在意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因为他们并不想存在于现在。

于是他们开始抒发自己,感慨自己。

面对不理解,他们继续坚持,甚至更加执拗。

精神世界的爆发,来源于他们内心的撕裂。

喜欢顾城的诗,是因为他用独特的天赋造就了诗。

读起来自我重生,海岸时彼。

花开花落,一诗一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