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头》读后感(集锦1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老头》读后感(集锦15篇)
《高老头》读后感1
读了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所著的《高老头》,感触很大。
故事发生在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巴黎,主人公高里奥老头,原本是一个精明的面条富商,然而,妻子早丧,为弥补女儿们,他对她们疼爱有加,甚至可以说,是无限度的溺爱。
高老头为了两个女儿,不惜倾其所有,把自己一生的财富全部给了她们,自己去租住破旧的公寓,但他的两个女儿,在利益面前,她们毅然选择了上流社会,放弃了老父亲,可怜的高老头,凄苦地过了大半辈子,最终含恨而终。
高老头的悲剧,不仅源于他对女儿们过分的溺爱,还有当时的金钱和势力的诱惑。
高老头以为,只要自己对女儿们无私的给予,就会得到她们的敬重,然而,她们敬重的,却仅仅是他的钱财。
在临死前,高老头才恍然醒悟:“钱能买到一切,能买到女儿。
”人与人的这种金钱关系,在当时的巴黎社会中,实在是太普遍了……
“人间的真情,美好的爱情,父母的亲情……这一切的一切,在赤裸裸的金钱面前,显得那样苍白无力。
”在《高老头》中,那伟大而可怜的父爱,在灿烂夺目的金钱面前,变得如此微不足道,那么的一文不值。
古今中外,金钱与势力似乎已经成为最敏感的,最普遍的话题之一。
人,天生就是有着无穷尽的欲望,而且永远也不会有满足的那一天。
金钱的欲望,就像贪婪无比的野兽,你永远不知道它脚下埋下多少宝贵的青春与湮没多少真情,当醒悟过来时,也许什么也留不住,只留下了孤独与可憎的面目。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本该纯洁的灵魂,却已或多或少地被金钱捕获与玷污,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往往会被金钱所埋没。
许多新闻报道或法制节目中,都经常出现“儿女不愿赡养老人,让老人无避寒之所,无饱足之餐,流落街头,
乞讨为生,读书笔记[]甚至于有的老人病死家中也无人知晓……”的各种悲惨现象。
对于不赡养老人的人来说,他们的借口无非就是自己也生活困难,然而,这样的借口,能算理由吗?想当初,父母养育你的时候,不也曾贫困过?他们有因此为借口而丢弃你吗?
记得曾听到一个令人感动而又值得深思的故事。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一个小伙子总是从母亲的身上索取东西,而母亲也是有应必答。
直到最后他提出要母亲的心脏时,母亲也毫不犹豫地将其取出并交给儿子。
可当小伙子捧着母亲那颗还在跳动的心脏走出家门时,他被门槛弄得摔了一跤,那颗鲜活的心脏只发出了一句话语——“孩子,摔痛了吗?”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给予,他们的心里只希望我们能过得比他们好,但却不奢求能从我们身上获得什么。
世上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父母的养育之恩,无私的奉献却不求任何回报,“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更何况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呢?
我们总想挣更多的钱,希望自己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富足,有这样的思想未必不妥当,但要记得提醒自己,不要让金钱遮蔽双眼,金钱的贪求,会促使人成为它们的奴隶,也可以说,把单纯的人心拉进无情的深渊。
人啊,不要太相信自己对金钱的定力,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金钱捉弄。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比金钱更重要,都是金钱“遥不可及”的。
即使你家财万贯,没有家的温暖,再多的钱又如何?没有生活的快乐,再多的钱又如何?
生活,总有追求不完的奢望,也总无法满足的欲想,与其在这条无尽止的道路上盲目追寻,不如活在当下,珍惜现前,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享受生活所赐予的那份不关乎金钱,只求心安幸福的亲情。
《高老头》读后感2
高老头是个面粉商,他爱女如命,在两个女儿出嫁时每人给了六、七十万的家产,自己只留了五六万作养老金,后来又因为两个女儿而卖掉了仅供他生活的
养老金。
他把两个女儿看做他的心肝宝贝,他给她们还债,用他仅剩的养老金为女儿制作参加舞会的礼服,女儿们的漂亮和高兴是公寓里这个木讷的老头唯一感兴趣的事情。
他满足女儿的一切需求,包括不合理的,他以为这样就拴住了女儿,以为日后能得到她们的尊重与孝敬。
但是当他的女儿女婿得知他一无所有的时候,他们开始讨厌他、奚落他、遗弃他。
因为他已经没有了利用的价值,再也没有什么能付出的了,只会给他们丢脸,两个女儿也力求自保,顺从丈夫的意见,不愿搭理父亲,两个女儿以父亲为耻,盼着父亲早一点死去,但表面上却说出种种托词来假意的安慰他,最后高老头寂寞地死去。
她们就像是一个榨汁机,榨干了父亲,把剩下的残品急于扔掉。
儿女都是父母养大的,女儿的所作所为,高老头都看在了眼里。
但无论女儿怎样做,怎样一次又一次地令他失望,他的父爱却是永恒的。
当他听说他的女儿在外面欠了大笔债务的时候,他宁愿把自己最珍惜的银饰(那银饰可是他最值钱的东西了)卖掉为女儿还债,也不愿让女儿为此伤半点脑筋。
卖了之后,他哭了,但他这样做并没有换取女儿的心。
高老头一辈子过得屈辱,逆来顺受,与世无争,最大心愿就是能得到女儿的认可,可这些都因为没有了钱他后来一样都没能实现。
他痛恨自己不能永远有钱,这样就不能拉紧拴住女儿的缚绳。
他为了两个女儿宁愿去偷去抢,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世界上还有比这更伟大的父爱吗?在当时那种社会风气下它显得多么伟大、让人崇敬。
弥留之际,他感叹道:“我对她们的爱,她们都以怨报德,像刽子手似的对我施以酷刑。
”
很可惜,高老头是个资产阶级暴发户,爱女成癖,并为她们花光了所有家财,自己却省吃俭用,成了个吝啬鬼,最终因为贫穷而被女儿抛弃,成为金钱关系的牺牲品,凄然死去。
高老头的父爱,让两个女儿踏入上流社会,却也正是由于他的溺爱,使两个女儿抛弃了他。
正如一切无休止的放纵都源于没有分寸的宠爱,一切没有分寸的宠爱下都裹着一颗自私而又惭愧的心。
可怜的高老头,还有他那
可怜的父爱,在灿烂夺目的金钱面前,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最终也只能折服在金钱脚下。
最后,高老头因为操心两个女儿病倒了,可怜的他发出最后一声呻吟竟是“求求你们,让我见见我的女儿吧!我只要看见她们,我的病就会好的,求求你们了……”这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虽是这么朴实,但却饱含了对女儿的爱与期待。
病痛折磨得他浑身发抖、昏迷了。
但昏迷时还亲切地叫着:阿纳斯塔西,()但斐娜(两个女儿的名字)!他对女儿的爱已经感染了周围的人,却不能融化两个女儿那冰冷的心。
直到他死了,两个女儿才来到父亲身旁,同他“告别”。
但对父亲的后事却不闻不问,扬长而去。
高老头的归天仪式是最简单、最贫困、最单调的,只有最穷的人才是这种仪式:可怜得只有哀乐在号响,可他却是两个贵族家庭的父亲!
《高老头》读后感3
一次偶然的机会,得了《高老头》这本书,“人间的真情,美好的爱情,父母的亲情……这一切的一切在赤裸裸的金钱面前显得是那样苍白无力。
”书本后面的这几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后感触颇深,思绪万千。
其中父亲对子女的爱让我深深感动。
高老头有两个女儿,在高老头的养育下,一贯过着奢侈的生活,她们一个高攀贵族,进入了上流社会,成了新贵雷斯托伯爵太太;一个喜欢金钱,嫁给了银行家,成了纽沁根夫人。
她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们出嫁时,每人得到80万法郎的陪嫁,因此对父亲百般奉承体贴,但不久,父亲老了,不会挣钱了,也没有积蓄了,这时女儿双双将父亲赶出大门,让他过着寒酸的生活。
高老头在临死之前哭天喊地的想见她们一面,但是这深深的思念,无尽的牵挂丝毫感动不了女
儿们的冰冷心肠,这使他悟出了金钱社会的残酷无情:金钱可以买到一切,甚至可以买到女儿。
在繁乱纷杂的大千世界里,一些人把亲情、友情、爱情视为一张普通的网络。
父母为了把自己的儿女养大成人,吃尽了人间的苦头。
从牙缝里省下一粒米,从指头缝里省下一分钱,从身上节约一件衣服,田野里,大街上,小巷中,工厂里留下了他们奔波、操劳、晃动的身影,终于孩子们一天天地长大了,翅膀硬了,成了家立了业。
孩子们呢,好像变得很厉害,动不动就把父母当佣人一样使唤,稍微有不顺心就对父母一通发泄,从来不给他们好脸色看。
好像变得很有钱,出入父母消费不起的场所,抽着他们买不起的烟,用着他们没见过的奢侈品,然后嘲笑他们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和他们没有共同语言。
我们好像变得很爱抱怨,抱怨父母没能给自己一个好的经济基础,抱怨他们总是爱唠叨,抱怨他们做的事、说的话总是不合心意。
急着赚钱,急着想要买房,急着交际应酬,却唯独忘了要好好善待父母,陪陪父母。
或许我们没有发现,曾几何时,我们的父母变得很听我们的话了,就如同我们儿时听他们的话一般。
害怕孤独重亲情的他们,开始担心自己哪里不对,会让本来压力就大的儿女不高兴了。
于是他们开始变得小心翼翼,对我们说话的语气从最开始的命令,到现在的商量或者征求,更或者有些讨好。
父母其实也挺可怜,年轻时为家庭打拼,孩子长大了,自己也慢慢苍老。
他们已经变老,他们的地位从强势变成了弱势,而我们从之前的弱势地位变成了强势。
我们不经意、没意识地说的话,做的事,可能就会让他们难过好几天。
可即使伤害到他们,他们却依然爱着我们,就像小的时候爱我们那样。
我们一边嫌弃着父母,又一边依赖着他们,把他们的爱当做理所当然,却越来越忽视他们的感受。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句话对于亲情同样适用。
实际上,父母将子女拉扯大,其实他们也没太多想过能从子女那里享受多少福,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只要子女过得幸福比什么都重要。
他们想要的并不多:一通简单的电话,一句节日的问候,一个理解的眼神,一起吃一顿家常饭菜,平
日里一份微不足道的关心,又或者是一份小小的礼物……都能让他们高兴得像个孩子。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一定好好陪伴我们的父母。
父母就是我们的根,根在了枝叶才会繁茂,莫等到有一天他们不在了,才追悔莫及。
《高老头》读后感4
在伏盖太太的公寓里,住着18位包饭房客,他们是歇业面粉商人高里奥(高老头)、穷苦大学生欧也纳、被银行家父亲逐出家门的可怜女孩泰伊番、老处女米旭诺和人称鬼上当的伏脱冷…
巴尔扎克给本书起名“高老头”,其实贯穿始终的真正主角是欧也纳。
他是一位来自外省的青年,在巴黎攻读法律专业。
欧也纳原本勤奋好学,但不甘于按部就班的发展,期望快速成功。
在远房表姐特·鲍赛昂子爵夫人的引导下,欧也纳决定找个有钱的贵妇人做情妇,使对方成为自我向上流社会攀登的阶梯和后盾。
他最初的目标是特·雷斯多伯爵夫人(即高老头的长女阿娜斯大齐),受挫后转而追求银行家特·纽沁根的妻子但斐纳(即高老头的次女)。
高老头以往是位十分成功的面粉商人,妻子去世后,他并没有再娶,而是将全部的爱奉献给了两个女儿——阿娜斯大齐和但斐纳。
女儿结婚时,他将大部分家产平分给两个女儿,只为自我存了一笔终身年金。
但父亲毫无保留的付出并没有换来女儿的孝敬,相反,她们开始厌烦父亲、嫌弃父亲,不欢迎甚至禁止父亲到家里来看望自我。
除了缺钱的时候,她们当然也不会主动到伏盖公寓看看老人。
而父亲却并未所以怨恨女儿,他总能为女儿想出各种难处和借口,恰如热恋中的人总喜欢自欺欺人。
当老人的钱财被两个女儿榨干后,哪怕在老人弥留之际,她们也不愿来看看父亲。
到是欧也纳一向陪伴在老人左右,并在老人去世后为其料理后事。
在欧也纳追求但斐纳的过程中,高老头帮了他很多忙。
老人期望女儿能在欧也纳身上获得真爱,并帮他在一处较好的公寓租了房子,期望从此能够常常见到女儿。
与此同时,伏脱冷也看穿了欧也纳的心思。
他告诉欧也纳,能够帮其快速获得巨额财产。
具体计划是,由其安排手下向泰伊番的哥哥,即泰伊番父亲指定的唯一继承人挑衅,并在决斗中想方设法将其杀死,如此一来,泰伊番的父亲就只能将财产留给女儿了。
而泰伊番一向钟情于欧也纳,如果欧也纳能在其贫困潦倒时理解她的感情,那在她取得继承权之后,也必然对欧也纳不离不弃,从而使欧也纳成为巨额财产的真正拥有者。
而欧也纳只需将一小部分财产支付给伏脱冷作为报酬即可。
最初,欧也纳拒绝了伏脱冷的提议。
但在其得知但斐纳徒有银行家夫人之名,非但对夫家财产无法染指连自我的嫁妆也被其夫控制之后就动摇了。
随后,一切按照伏脱冷的计划进行。
但就在泰伊番的哥哥被杀死之后,欧也纳又后悔了,他的良心和对伏脱冷的恐惧让他无法理解这样的安排。
就在此时,米旭诺发现伏脱冷就是人称鬼上当的通缉犯,并以每年3000法郎的年金为条件向警方告发了伏脱冷。
随着伏脱冷的被捕,欧也纳暂时摆脱了这个幽灵。
安葬完高老头,站在墓地的高处欧也纳远眺巴黎——“只见巴黎蜿蜒曲折地躺在塞纳河两岸,慢慢地亮起灯火。
那便是他不胜向往的上流社会的地方。
应对这个热闹的‘蜂房’,他看了一眼,好像恨不得把其中的甘蜜一口吸尽。
他神情异常地说:‘此刻咱们来拼一拼吧!’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为了向社会挑战,决定明天到特·纽沁根太太家去吃饭”。
这个结局很是耐人寻味,高老头的死并没有打消欧也纳挤进上流社会的念头,尽管两姐妹的贪婪、自私和对父亲的绝情让欧也纳反感,但为了自我的目的,他依然愿意借助但斐纳这把梯子。
他此刻还是有良心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巴黎这个大染缸里,他是否会彻底迷失,最终变得和他以往厌恶的人一样,贪婪、自私和绝情!
《高老头》读后感5
看完《高老头》这本小说,我才真正深刻体会了这句名言:父母恩情大于天!
《高老头》主要讲述了富商高老头在妻子死后,把全部的爱和希望倾注到他的两个女儿身上,对她们极尽宠爱,满足她们的一切欲望,让她们从小就过着挥霍无度的奢侈生活。
并把绝大部分财产分给她们作陪嫁,自己却被赶出来,一个人住进了寒碜的伏盖公寓。
在两个女儿的轮番搜刮下,高老头的钱像“柠檬一样被榨干了”,并被女儿女婿拒之门外。
一文不值的高老头最后贫病交加地躺在伏盖公寓等死,女儿女婿却不愿意来瞧一眼,最后高老头孤独的怀念着女儿们,含泪去世。
这个家庭悲剧让我们寒心,也引起了我们对亲情的深思。
如果有人会说:动物中羊尚有跪乳之情,乌鸦仍有反哺之孝;古代有“卧冰求鲤”的佳话;现在有“舍肝救母”的故事。
高老头的悲惨故事只是作者虚拟的,夸张而已。
那你就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现实往往比你想象的更丑恶!浦东机场里留洋儿子因不满学费、生活费亲手捅死母亲;江苏灌云县同兴镇年近百岁的江姓老人,生有五子三女,因儿女不孝,两年多来只能生活在猪圈里,整天与一头母猪为伴,吃喝拉撒全在猪圈解决。
而负责赡养她的儿子共有六个房间。
直到被媒体曝光,老人才得以搬离猪圈;王荷英已经86岁高龄,行动不便,大小便失禁,也找不到哪家养老院愿意接收。
可怜的老人就在四个子女中间被推来推去,这家住两个月,那家住几个月,过着饱一顿饥一顿的生活。
一天老人被扔在楼下,爬到村委会的厕所里面去睡觉;辽宁省身患肝硬化、右侧肢体瘫痪等多种重病的于世荣,被自己女儿驱车600里后,扔在自己八旬老父门前;重庆一女儿当街暴打父亲,连扇生父十六个耳光;湖北一大学毕业生因嫌弃其父亲出身农村,拒绝父亲看孙子。
这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无不让我们心寒!亲爱的子女们,你们是否注意到饭桌上你喜欢吃的菜,父母几乎不动筷。
是他们不喜欢吃吗?不!是他们想留给你们啊!你们是否注意到过年时你总是有新衣新鞋,而爸爸妈妈难得添一件新衣裳。
是他们不想穿吗?不!是他们想留下你明年的学费呀!你们是否注意到下雨爸爸或
妈妈给你撑伞,淋湿的永远是他们的衣服,而你的衣服却是干的。
是他们不会撑伞吗?不!是他们在为你们遮风挡雨呀!你们是否注意到每当你一生病爸爸妈妈就送你们去医院,但他们生病了却左拖右拖,迟迟不肯去医院。
是他们不想去吗?不!是他们想省下医药费,作为你的生活费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透露着他们无私的爱!
高老头的女儿们,睁开你们被金钱、名誉、虚荣所遮蔽的眼睛吧。
看看你们父亲新添的白发吧,瞅瞅他脸上为担心你们而愁出的皱纹吧!那些肆意挥霍父母金钱的“款爷”们,那些依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啃老族”们,那些将父母拒之门外,不予赡养的不孝子们。
终有一天,你们也会老去,终有一天,历史也会重演!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师,你们今天对父母的所作所为就是你们子女今后对你们所做的!今天你们父母所承受的一切即是你今后的生活!
不想历史重演,就请善待父,!用“孝”武装自己,感恩父母!
听!有人在唱:“人间孝道及时莫迟疑,一朝羽丰反哺莫遗弃。
父身病,是为子劳成疾,母心忧,是忧儿未成器。
多少浮云游子梦,奔波前程远乡里。
父母倚窗扉,苦盼子女的消息。
多少风霜的累积,双亲容颜已渐老,莫到忏悔时未能报答父母恩……”
《高老头》读后感6
看完高老头这部影片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当拉斯蒂涅将他的最后一滴眼泪同高老头的棺材一同埋葬的时候,我问自自己金钱真的那么重要吗?
高老头是幸运的,但也是不幸的,他有着全巴黎最美貌的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贵族侯爵,一个嫁给了新兴资产阶级银行家,这本是两段富足的婚姻,可是高老头的却是不幸的,他给了两个女儿80万法郎的嫁妆,可是仅仅换得了一小段时光的相处,随即便被赶了出来,本来他还是大可以用自己剩余的钱安享晚年,可是他的两个女儿不断的来问他要钱,仿佛只有给她们钱他才是父亲,钱难倒是
亲情的砝码吗?当高老头被两个女儿榨干之后,在他临终前,两位女儿以种种理由推脱去看自己的父亲,那个为他们操碎了心的父亲,那个拖着残躯去压金餐具卖钱给女儿买金边裙的父亲,那个在病入膏肓还不忍打扰女儿开心的舞会的父亲。
我不知道大女儿是如何能够张口让年老病重的父亲拿出他最后值钱的东西去变卖,只是为了一条美丽的裙子,正是为了这条裙子,几乎直接导致了她父亲的死。
也许在她们眼里金钱才是父母,美丽、地位、面子甚至是情人才是重要的。
金钱可以买来地位,亲情,爱情,社会到底怎么了?
拉斯蒂涅一位穷大学生,本来抱着满腔热情想要成为一名成功人士,当伏脱冷给他指了一条捷径时,让他去追求被大银行家赶出家门的泰伊番小姐,然后当泰伊番小姐成为唯一继承人的时候,自然拉斯蒂涅娶了身价百万的妻子,这无疑是最快的成为上流社会的方式,但是拉斯蒂涅拒绝了,虽然他后来也曾迷茫着,但是最后他还是选择了自己爱的人纽沁根太太,他本来以为纽沁根太太是爱高老头的,是一个善良可爱的人,但是结尾却是纽沁根太太为了参加舞会,拒绝去看病危的父亲,而且还不让拉斯蒂涅提起自己的父亲,说很烦心,也许在她父亲还是一位富翁的时候,她会觉得谈论自己的父亲是开心的事。
拉斯蒂涅本来是一位有志向的青年,他还没有完全放弃靠学业去创造成功,但是通过高老头的死,使他彻底明白了金钱在那个社会是万能的,是他果断的放弃了他所谓的正义,去追逐这个浮华的社会,堕入万恶的金钱深渊。
伏脱冷他的真名叫约格·高冷,外号“鬼上当”,他是潜逃的苦役犯,高等窃财集团办事班的心腹和参谋,经营着大宗赃物,是一个尚未得势的凶狠的掠夺者形象。
伏脱冷很能干,手下有一班爪牙。
他的阅历广,对上层社会很熟悉,看透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的真相。
他是那个社会催生出的卓越人物,他可以很深切的明白金钱是最重要的,通过和拉斯蒂捏的交易,可以看出他深切的了解金钱是那个社会的本质需求,金钱是一切情的基础。
看完之后我不禁问自己,那个社会有什么是不可以用金钱买的?高老头在散尽最后一分钱后,也失去了自己的亲情,拉斯蒂捏在看透一切之后,决心要去巴
黎的上流社会闯一闯,去掠夺金钱,放弃自己一直坚持的正义。
伏托冷是社会金钱交易的产物,看透社会本质,为了20万法郎去设计杀人,钱可以买生命,钱才是社会最重要的。
但
是我不禁想问,用金钱买到的一切又有哪些值得珍惜呢?
《高老头》读后感7
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一向被称为《人间喜剧》的序幕,曾被选为世界十大小说之一,它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
在巴黎的一所公寓里,住着一个名叫高里奥的老头,他六年前住进了公寓,不知为什么,他由最好的房间换到了最低等的房间,人也越来越瘦。
终于,高老头的变化之谜被穷大学生拉斯蒂涅揭开了。
原来,高老头以前是个面粉商,他为了讨好两个女儿,卖了店铺,把钱分给了她们。
两个女儿如愿以偿地得到了钱后,竟把高老头从家里赶了出来。
心狠手辣的女儿们又来向高老头要钱,可怜的高老头被-逼付出了最后一文钱,致使中风症发作。
临死前,高老头想见女儿们最后一面,都被推辞掉了,而他就只能在一张破床上孤苦伶仃地离开了人世。
《高老头》这部小说,从多方面描写了19世纪的贵族社会,同时,又着力批判了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高老头在临死前和拉斯蒂涅说的一句话对我的印象特别深:“钱可以买到一切,甚至能买到女儿。
”可两个女儿只认钱不认父,在迷人的外表下藏着一颗丑陋的心灵。
巴尔扎克把两个女儿的阴险、虚伪和高老头的善良、纯朴、描写得淋漓尽致,一批具有个性化的人物,一一展现在人们面前。
文学家称《高老头》这本书“创造了金钱与买卖的史诗”,它是一本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