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文将军书法评论之一Microsoft Word 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世文将军书法评论之一
戎装墨韵更豪雄
郭齐文陈世文将军的书法,有一种军人特有的气质——雄强、奔放。

这是他由书香门第踏入军旅锤炼的结果。

曾经,我被他那幅“黄河之水天上来”的书法作品所吸引。

那笔底的气势,如泻如奔,仿佛蘸着的不是墨汁,而是奔腾澎湃的黄河之水。

作品点画俯仰,虚实相生,一气贯通,笔笔力到。

黄河的性格,黄河的情愫,一古脑儿倾注在笔端,我们仿佛听到了黄河的咆哮,看到了千军万马的冲杀阵势。

可以看得出,陈世文对草书有真悟。

陈世文的作品,既有怀素《自叙帖》的畅达,又有孙过庭《书谱》的机杼,还有张旭《古诗四帖》的绵绕,师古而不囿于古,同时将军人的气质与性格熔于一炉,就形成他雄强、奔放的书风。

他的草书筋骨胜于肉,多阳刚之气,表象上看,书卷味儿似乎不浓,但仔细品味,那劲健的线条流泻的仍然是古
代草书大家的痕迹,因而也正是一种传统意蕴的表现。

他的笔,仍然在传统美学的框限里驰骋,而艺术上的表现力加进了他对书法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军人的个性。

陈世文的创作态度是十分认真严谨的,而且他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也有着独到之处。

他博采众长,立意写出自己的特色,写出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师古不泥,我书我法也”、“尊前贤而不滞,我书我意也”,是他书法创作的座右铭。

每创作一幅草书,他都饱蘸激情,把对诗文的理解,把自己的情感,全部融进字里行间。

胸中激情在,笔底吐烟云。

正因如此,他的字神采飞动,正如谢德萍先生所评价的:“刚劲有力,纵横奇崛,气势浑厚,风韵豪壮。

”他的书法作品,给人以笔墨酣畅、富有力度的壮美感,大有千军进发之势。

陈世文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喜欢诗词歌赋,已出版诗集三部。

这种爱好与较高的传统文化修养是他在书法上取得一定成就的重要因素。

另外,陈世文受其父的影响,从小临习唐楷汉隶,对书法之颖敏颇具天赋。

三十多年军旅生涯,虽戎马倥偬而不废临池。

同时,他又与著名书法家谢德萍等为师友,切磋探讨,书法在探索中精进。

陈世文的军德人品也给其
书法灌注了一种特殊的内涵。

从学校到军营,由战士到干部,他总是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在进行书法创作时,那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就是这种军人素质的体现。

古人云,造就一个书法家必须具备五个条件:一是天赋,二是多读,三是多写,四是学富,五是品高。

综观陈世文的学书历程,恰是集这五个条件于一身,难怪他学有所成而且成就斐然了。

陈世文曾向我谈到他对书法的笃好,使我深感他凭借的是一种钻与挤的精神。

部队工作,既规律,又忙碌,尤其是领导干部,经常因工作而放弃休息时间。

对于“业余”的书法,这就需要一种钻劲和挤劲,向时间要效率。

没有完整的时间临帖,陈世文就将碑帖默想于心中;每逢节假日,他就如痴如醉地将心得付诸笔底腕下。

所以,他的成功与后天的勤奋磨炼是分不开的。

我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因而内心对陈世文的书法总是抱有美好的预期,期盼着他给我们带来具有他个人品格的大化大美之境。

(注:郭齐文先生,著名书法家、诗人。

曾任晋中地区史志研究院副院长,编审职称。

山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商业史学会常务理事,晋商研究中心学术顾问,晋中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仰山诗社社长。

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国际展赛。

此文原载2005年10 月10日《中国书画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