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1.1 理想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一、理想的含义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有句名言: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真正的生活。
孩提时代,我们都听说过“理想”一词,小朋友虽幼稚但也有自己的憧憬和向往;“四有”新人第一句就是“有理想”,可见理想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尤其是青年学生,更是与理想作伴。
那么,什么是理想,理想的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探讨的话题。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资料《对话:日本软库集团总裁孙正义》
从刚才播放的视频资料可以看出,孙正义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很多,诸如:志向远大,梦想建立自己的企业王国;年轻的时候就制定了五十年的人生规划等等。
其实我们可以从中看出,理想信念是孙正义取得成功的关键。
那到底什么是理想呢?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
这句话主要包含两层含义:(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想象、向往与追求,如成为科学家,家庭富裕幸福,国家繁荣富强等。
(2)理想所向往与追求的“美好未来”是一种“合理”的想象和向往。
所谓“合理的”,就是合乎规律、有实现可能性的想象和向往。
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信念就是引航的灯塔和推进的风帆。
大学生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得成功,需要树立科学正确的理想信念。
漫漫人生,唯有激流勇进,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光明的彼岸。
二、理想的特征
1、科学性
理想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理想不同于空想与幻想。
如制造永动机,是违背客
观规律、根本无法实现的想像,是空想。
理想应该具有现实的可能性,而不是潜在的可能性。
2、时代性
人们生活的时代不同,所产生的理想也不同。
诗人流沙河写过一首优美的诗:
理想
饥饿的年代,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理想是繁荣。
反映的正是不同的时代,人们的向往和追求不一样。
赫鲁晓夫称:“共产主义是一盘土豆烧牛肉的好菜”,五、六十年代我国人民心目的现代化理想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3、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中,理想是政治思想的核心部分,带有鲜明的阶级性。
不同阶级的人们理想愿望不一样。
孙中山的理想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毛泽东的理想是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4、实践性
一方面,理想的产生来于实践当中,社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不同,人们追求的理想就不一样;另一方面,理想的实现一定要经过努力,经过实践。
如1980年以后,邓小平进一步洞察中国改革的实践,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使其改革思想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5、超前性
理想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超前反映。
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成为人们追求美好未来的动力。
正是理想与现实的这个落差,鼓舞人们去奋斗,去提升现实到达理想的高度。
实践产生理想,理想指引实践,理想与实践相互作用、不断循环上升的过程,推动着人们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在奋斗中追求,在追求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