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液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储液器
储液器是一个通常安装在制冷系统高压液管上的压力容器,用来储存制冷系统在负载变化时所导致的多余的制冷剂。
在一些资料中也提到也有低压储液器,但不多见,可能是气液分离器也可以承担部分储液功能的原因吧。
在大型系统中,也可以在维护或维修时临时储存制冷系统的所有或部分制冷剂,以免造成浪费。
在水冷冷凝器,它的底部有一定的空间也储存制冷剂液体。
其实在翅片管式,如果没有地方储存制冷剂液体,那么在它的底部将会积存液体,从而减小换热面积,影响冷凝效果,这种情况下最好能增加一个储液器。
在风冷系统中,储液器可以保证液管充满制冷剂,从而避免热力膨胀阀因制冷剂液体的不连续而误动作。
而且储液器的使用还可以增加一定的过冷度从而提高系统效率。
储液器的结构见图F.1,主要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
对于储液器容量的选择有以下几个原则:
1.最好可以用80%的容量就可以装入制冷系统里所有的制冷制,还有20%的空间是应付当制冷剂温度升高而引起体积的增加或容纳蒸发时的制冷剂气体。
因为储液器的出口是连接节流装置,为了保证流到节流装置的都是液体,会在出口管连接一根通到储液器底部的汲取管,因为蒸发的制冷剂气体会积聚在储液器的顶部。
根据储液器直径的大小,还要有一定量的液体封住汲取管入口,这部分液体不包含在正常的制冷剂充注量里,液封制冷剂的量由储液器的直径和汲取管口高度确定。
2.如果制冷系统有多个蒸发器,当某一个蒸发器在低负载或停止时,那么需要储液器去储存不用的制冷剂。
3.储液器作为一个压力容器,根据容量大小,必须要有以下安全保护装置:a.易熔塞(在火灾时用);b.防爆膜;c. 安全泄压阀。
4.选择容量的时候原则上当储液器内的储存最多制冷剂时,在40摄氏度(ASHRAE15-78规定是90F(32C))时的体积不要超过储液器容积的90%,以免发生爆炸。
而且储液器的容积应该总大于运行所需要的充注量的容积。
计算时可参考下式:
容量(kg)=(最大系统充注量/0.9)+液封量
5.最大工作压力是450psi(3.1MPa). 这样如果使用16MnR钢板,6mm板厚的破坏压力是3.5MPa,用Q235B可能要6mm以上板厚。
在中小制冷系统中,储液器一般使用焊接连接,因为在这些系统中,本身充注量不会太大,如果需要可以把制冷剂泵到冷凝器储存,所以如果有条件,可以做实验确定储液器的容量。
储液器尽量靠近冷凝器安装见图F.2,而储液器的位置尽可能比冷凝器低,储液器的压力要比冷凝器出口小,它们之间的连管要保证制冷剂液体的流速不大于0.5-0.75m./s 并且在保证液体流出冷凝器的同时,储液器的制冷剂气体也可以回流到冷凝器里冷凝, 管路的设置要避免有存液弯头。
这样冷凝后的液体可以马上进入到储液器里,不会造成冷凝器因为积液而影响冷凝效果,储液器的气体排出后也可以避免容器内压力过高。
储液器要避免阳光的照射,也要远离高温部件或设备,因为储液器吸收热量会影响系统效率,如果吸收热量过多会有爆炸的危险,特别是在储液器比较满的时候。
在冬天运行系统时,最好能在储液器上加一个加热器,以保证有足够的压力,以避免系统在起动时发生问题。
F.2
储液器除了上面所说的结构外,也会针对使用场合增加以下附件:
1. 1. 对于中小型制冷系统,一般是用焊接连接到液管,但对于一些大型系统,会使用截止阀
连接。
2. 2. 视液镜,可以观察储液器内制冷剂的情况。
3. 3. 液面显示装置,可以知道储液器内制冷剂的量。
4. 4. 加热器,冬天运行时使用。
高压储液器的容量是按整个制冷系统每小时制冷剂循环量的1/3-1/2来选取的,而且储存制冷剂的最大量不超过本身容积的80%,选择高压储液器容积可按下式计算:V=(1/2~1/3)qmv3’/0.7~0.8
式中:V-储液器的容积(m3)
qm-系统中制冷剂的循环流量kg/h
v3’-冷凝温度下液体制冷剂的比体积 m3/kg
2、气液分离器的选型
气液分离器的选型时一般考虑能容纳50%机组的充灌量。
气液分离器筒径计算公式:
D=(4qv,th/πω)1/2
式中:D-筒体直径(m)
qv,th-压缩机理论输气量 m3/s
ω-气液分离器内气体流速,一般取0.5m/s。
筒体高度H=(3-4)D
风冷热泵机组用干式蒸发器也要配气液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