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表演中舞蹈动作的重要性及其训练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蹈表演中舞蹈动作的重要性及其训练
方法
摘要: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要通过一定的训练方法,提高舞蹈动作的训练质量,使之能够灵活运用于舞蹈表演当中。

在舞蹈动作训练中,教师需要结合舞蹈动作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练习,提高学生舞蹈动作的训练效果。

本文对舞蹈动作的重要性及训练方法进行了详细探讨,提出了几点舞蹈动作训练方法的实施策略,以期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舞蹈表演;舞蹈动作;训练方法
舞蹈动作是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舞蹈表演中的基础,是衡量舞蹈表演者专业素养的重要指标。

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表演者需要根据自身的风格和特点,结合自身的年龄、性别、身高、体型等因素,通过不同的舞蹈动作来塑造角色形象,展现角色性格特征。

舞者需要加强对舞蹈动作的训练,培养自身扎实的基本功和表演技巧。

同时,加强对舞蹈动作的理解和掌握,能够有效地提升表演者自身的艺术修养和表演能力。

本文首先介绍了舞蹈动作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如何更好地提升演员舞蹈动作训练水平。

希望能对提高我国表演专业学生在专业方面的技能有所帮助。

一、舞蹈表演中舞蹈动作的重要性
舞蹈是一种肢体艺术,以人体动作为基本表现手段,以人体本身为表现对象的艺术形式。

舞蹈表演是指用肢体语言来表现人物情感的一种表演形式。

舞蹈表演中舞蹈动作是一切动作的基础,在舞蹈表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文对舞蹈表演中舞蹈动作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一)舞蹈动作是舞蹈的生命
舞蹈动作是舞蹈表演的基础,舞蹈动作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环境中有着不
同的作用。

比如,在舞台上,演员要通过肢体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让观
众理解角色;在学校里,学生通过舞蹈动作来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

舞蹈动作是
身体活动的一种方式,它是根据人类的生理、心理、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审美
要求进行设计和创作的。

所以我们在舞蹈表演中一定要将自己最真实的情感通过
舞蹈动作表现出来[1]。

(二)舞蹈动作的风格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所处环境
舞蹈动作要根据不同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所处环境的不同,做出相应的动作。

例如:《白毛女》中“喜儿”这个角色,她是一个贫穷的农民,为了能够吃上饭,她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这一点很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在这个角色中,“喜儿”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唱”,她唱起歌来抑扬顿挫,特别好听。

所以在表演中
我们就必须要把这个角色的性格特点表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舞蹈动作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比如:古典舞中有:“圆、扭、翻、挪”等
基本动作,古典舞也是舞蹈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种类。

而现代舞也分为很多种
类[2]。

(三)舞蹈动作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舞蹈动作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舞蹈动作是运用人体的各种
动作组合,根据情节的发展,在特定时间、地点、环境下进行艺术加工,体现出
人物的内心世界。

舞蹈动作一般都是单一的,没有任何修饰,它是生活的再现。

生活中的人在不同环境下、不同身份中有着不同的内心世界,而舞蹈动作则是通
过人物在不同环境、身份下的舞蹈动作来体现人物内心世界。

如《小步舞曲》这
首曲子有3个故事情节,但不管情节如何发展,人物性格怎样变化,都要用到舞
蹈动作来体现。

在《小步舞曲》中小女孩“两只脚跳着、一只脚跳着”表现出活泼、可爱的性格;《小步舞曲》中大男孩“两只脚跳着出勇敢、坚定的性格[3]。

(四)舞蹈动作是体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的重要手段
在舞蹈表演中,舞蹈动作可以充分的体现出人物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比如:在《牧笛》中,有一段舞蹈动作是用手拍打着柳树枝,表现出少女思念故乡的心
情,通过这个舞蹈动作的变化,观众就可以了解到少女的内心世界。

又比如《茉
莉花》中有一段舞蹈是用手臂抚摸着花瓣,这个动作表现出了少女思念故乡的心情。

通过这个舞蹈动作,观众就可以了解到少女思念故乡、思念亲人、思念恋人、思念家乡的复杂情感。

所以说,舞蹈动作是最能够直接反映出人物内心世界和情
感变化的重要手段。

二、舞蹈表演中舞蹈动作的训练方法
(一)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训练方法
在舞蹈动作训练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舞蹈基础、性别差
异等多方面因素,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训练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舞蹈动作训练质量。

例如,教师在进行舞蹈动作
训练时,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针对每个小组的特点选择相应的训练方法。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适合不同层次、不同基础的学生练习的内容,比如针对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等不同阶段学生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教师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能让他们很快掌握的舞蹈动作进行练习。

在进行舞蹈动
作训练时,教师需要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二)重视基本动作训练,强化学生舞蹈动作的协调性
舞蹈动作的协调性,是舞蹈演员在表演中的重要条件,对舞蹈演员的舞蹈表
演水平有重要影响。

在实际的训练中,教师要重视基本动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动
作协调性,为后续舞蹈动作训练打好基础。

因此,教师要将基本动作训练作为舞
蹈动作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教师在进行基本动作训练时,可以让学生进
行踢腿训练、踢腿与跳跃训练、原地踏步训练、蹲跳训练等。

在基本动作训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练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舞蹈动作的协调性。

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积极主动地进行基本动作练习,提高自身协调能力。

(三)通过多媒体教学,加强学生对舞蹈动作的理解
舞蹈动作是一种运动形式,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同时,舞蹈动作还具有一定
的连续性,很难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其中的要领。

为此,教师可
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将舞蹈动作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出来。

例如:在教学
《春江花月夜》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舞蹈表演视频,通过对舞蹈动作的了
解和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对《春江花月夜》的
音乐进行分析和讲解,将舞蹈动作以动态画面的形式展现出来。

通过多媒体教学
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视觉感受,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舞蹈动作和音乐之
间的关系。

(四)将基础训练与技巧训练相结合,提高学生舞蹈动作的准确性
在舞蹈动作的训练中,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基础训练,以达到标准的舞蹈动作,但是由于舞蹈动作的复杂性,在舞蹈动作训练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复杂的技
巧动作,不利于学生掌握和灵活运用。

因此,在进行舞蹈动作训练时,教师需要
结合学生的基础水平进行合理分析和判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技巧训练。


进行技巧训练时,要从基本功训练开始,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辅助工具来提高学生
的技巧水平。

例如可以借助压腿器来提高学生腿法练习的准确性。

结语:综上所述,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其动作是一种形体的体现,也是
艺术的表现形式。

舞蹈动作既要遵循人体运动规律,又要符合舞蹈艺术的内在要求。

在舞蹈表演中,舞蹈动作的训练与训练方法对整个表演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舞蹈表演中,舞蹈动作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动作组合而成,包括手臂、腿部、躯干、头部等不同的动作。

在舞台上,好的舞蹈表演离不开好的舞蹈动作,本文主要探
讨了在舞蹈表演中对舞蹈动作的重要性及其训练方法,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提供
一定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刘可.舞蹈表演中舞蹈动作的重要性及其训练方法探讨[J].艺术评
鉴,2023(09):105-108.
[2]马文婧.舞蹈表演中舞蹈动作与表演的关系探讨[J].艺术评
鉴,2023(01):74-78.
[3]朱絮.刍议舞蹈表演和舞蹈动作的关系[J].戏剧之家,2020(11):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