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学生如何运用不同的线条进行绘画。
教学准备:1. 画纸、铅笔和彩色铅笔。
2. 展示具有不同线条的绘画作品。
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新知1. 展示具有不同线条的绘画作品,让学生观察并表达对这些作品的感受。
2.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作品中的线条种类,并询问学生他们知道哪些不同的线条。
Step 2: 学习不同线条的绘画技巧1. 向学生介绍直线、曲线、水平线、垂直线等不同的线条,并分别展示绘画时如何运用这些线条。
2. 请学生动手试着用铅笔画出直线、曲线、水平线、垂直线等不同线条,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Step 3: 进行绘画实践1. 让学生自由绘画,运用所学的不同线条进行绘画创作。
2. 教师在学生绘画过程中注意观察和指导,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Step 4: 绘画作品欣赏1. 学生完成绘画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欣赏。
2. 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观察作品,例如:你用了哪些线条?你画的是什么?这幅画给你什么感觉?Step 5: 总结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不同线条的理解和感受。
2. 以小组形式讨论,在小组内互相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
Step 6: 作业布置布置绘制一个包含不同线条的画作,要求学生在家庭环境中寻找灵感,并运用所学的线条绘画出自己的家庭场景。
Step 7: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一年级下册美术整册书教案 湘美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整册书教案湘美版一、教材背景介绍湘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整册书教案是针对一年级学生编写的美术教材,包括学生用书、教师用书和教案,教材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认知水平,以艺术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该教材囊括了丰富的美术元素,涵盖了多种艺术形式,包括绘画、手工、造型等。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增强审美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意;3.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4.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计划Unit 1:认识色彩本单元共分为三节课,教学内容包括:1.色彩基础知识——颜色的三要素:色相、明度、饱和度,以及基本色的概念;2.色彩分类以及色彩的搭配;3.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
Unit 2:认识形状本单元共分为三节课,教学内容包括:1.基本图形的认识和绘制: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2.景深的概念和表现方式;3.形状在造型中的应用。
Unit 3:认识线条本单元共分为三节课,教学内容包括:1.线条的类型和特点;2.线条的点线面关系和线的变化;3.线条在造型中的应用。
Unit 4:绘画创作本单元共分为三节课,教学内容包括:1.绘画基础知识:调色、画笔、画布等;2.自然物品、人物等绘画实践;3.创意绘画的主题、构思及形式运用。
四、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示范、实践、互动、评价等。
1.讲授:通过讲解基础知识、形状、线条、色彩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术理论水平。
2.示范:教师通过展示绘画过程和技巧,帮助学生掌握各种绘画技巧。
3.实践: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实践,自主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绘画创作。
4.互动: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5.评价:教师将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不足之处,提高绘画水平。
五、教学评估与反思本教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作品评价、课堂表现评价、综合评价等。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5篇)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优秀5篇)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篇一教材分析《阿姨叔叔真忙》本课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回忆自己生活的周围辛苦工作的劳动者,了解生活中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苦与乐;基于此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生活的`体验,真真切切感受到劳动者的辛劳与奉献精神,以绘画表现形式记录人物形象,从而激发学生对辛勤的劳动者产生感激之情,懂得敬重他们,学会并内化形成尊重他人的道德品性,实现美术教学对生活回归的终极教育目标。
教学目标:1.通过对自己最熟悉的人物活动及场景的观察、回忆,学画简单的人物动态和场景。
2.通过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捕捉人物服饰、动态、场景等进行造型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描绘人物的兴趣和热爱、喜爱叔叔阿姨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人物服饰、简单的动态及相应的场景描绘方法。
教学难点:描绘出人物动态的主要特征。
课前准备(学生)观察叔叔阿姨形象特征、16开画纸、常用的绘画工具(教师)多种美术工具一套、人物肖像范作教学过程1.交流作业,出示课题,趣味导课。
(1)教师出示范作和课题《叔叔阿姨》,介绍自己的叔叔阿姨,与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介绍自己的叔叔阿姨,讲讲叔叔阿姨的故事。
(3)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一步交流。
2.表演体验,感受观察。
(1)教师表演一些忙碌样子的动作,请学生猜一猜。
(2)学生表演叔叔阿姨忙碌的样子。
感受观察并说说忙碌的动作特征。
(3)教师演示用线条快速记录人物动态的方法,请学生尝试画一画动态线。
3.小组讨论,探究怎样表现主题。
(1)出示课题:《叔叔阿姨真忙》。
(2)探究怎样表现主题:4人小组讨论,说说探讨表现主题的方法。
(3)汇总大家讨论的意见,教师小结:可重点抓住叔叔阿姨的动作、外形(尤其是服饰特征)、工作或生活场景特征,表现出叔叔阿姨从事什么工作或正在干什么。
(4)欣赏学生、画家的作品,着重感受动态线,进一步启发学生怎样表现“叔叔阿姨真忙”的主题。
(5)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的创意。
2024年新版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浙美版

2024年新版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浙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新版一年级美术下册,浙美版教材第5单元“多彩的世界”,具体章节为第1课《有趣的色彩》。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三原色及其混合后的变化,学习使用水彩笔、颜料等绘画工具,通过实践操作,创作一幅以“我的快乐生活”为主题的色彩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三原色的基本概念,知道三原色混合后的变化。
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表达自己情感和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提高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三原色混合后的变化,以及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情感。
2. 教学重点:掌握三原色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绘画工具进行色彩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水彩笔、颜料、调色板、画纸、画笔、毛巾、范例作品等。
2. 学具:水彩笔、颜料、调色板、画纸、画笔、毛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色彩丰富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画作中的色彩,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有趣的色彩。
2. 新课内容:(1)讲解三原色的概念,展示红、黄、蓝三原色,并让学生了解混合后的变化。
(2)示范如何使用水彩笔、颜料进行绘画,并强调调色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生活。
3. 实践操作:(1)分发绘画工具,学生进行调色练习,熟悉三原色的混合。
(2)学生根据主题“我的快乐生活”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展示:(1)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三原色及其混合变化的认识。
(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色彩创作,尝试运用不同的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色彩2. 板书内容:(1)三原色:红、黄、蓝(2)混合后的变化:橙、绿、紫(3)绘画工具:水彩笔、颜料、调色板、画纸、画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快乐生活”为主题,运用三原色创作一幅色彩画。
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常见昆虫的外形、色彩、名称、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2、激发学生更强的探索学习兴趣和爱护动物的情感。
重点难点:1、能根据昆虫不同的特点画出不同昆虫的作品。
2、学生评价时描述的多角度。
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到入新课1、教师手拿一只蜻蜓模型玩具,在教室里“飞”一圈。
在大自然里,只要你留意观察,你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美丽的小虫。
他们有的在空中轻舞飞扬,有的在草丛中悠闲的散步;有的在地洞里忙着搬家,有的却在树叶上沐浴阳光下面老师就带领同学们走进奇妙的昆虫世界,去看看多姿多彩的小昆虫。
2、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有关昆虫的影片。
教师扳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你们看了这些美丽的昆虫,你最喜欢那一种昆虫?为什么喜欢呢?1、学生分别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昆虫,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2、教师归纳板书:形状、颜色、习性。
让学生明白了解的要点。
老师这里有很多昆虫,它们马上就要来到你们中间了。
请你们互相说一说这种昆虫,讨论完后每组选一名同学来介绍它。
3、教师发给每组学生昆虫的图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来介绍这种昆虫?选一位同学来介绍。
4、学生介绍完那一种昆虫,教师就在实物投影仪上就出现这一种昆虫形象(绘画作品)。
请学生看是怎样表现昆虫的特征的。
5、出示作品,看看画家们是怎样表现的。
三、表现1、教师演示画出昆虫。
一边画一边讲故事情节。
2、学生分小组进行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一、学生说说上堂课的学习内容给你什么收获,谈谈体会。
二、小组活动,互相说说自己所画昆虫的特征三、学生活动,把画画完整四、小观摩活动,学生下位互相交流,互相交流自己想象,体会乐趣。
五、评价:同学们做出了这么多漂亮的小昆虫,你们看,它们正在开联欢会呢。
去欣赏一下,他们是谁?美在哪里?1、将学生的作品剪出,贴在展台上,学生分组欣赏参观。
2、教师随意拿一只“昆虫”放在投影仪上,同学们说一说哪些地方好看。
最新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精彩6篇)

最新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精彩6篇)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植物的观察和废旧材料的利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意识。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3、培养学生对师长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如何合理运用各种材料制作纸花。
教学难点:纸花的卷制学生用具准备:旧挂历,彩纸,吸管,胶水或胶棒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新课:1、带领学生观察植物,并能对各种植物的外形、颜色特征进行简单描述。
2、这节课我们用各种废旧材料做成鲜花好不好?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1、引导阶段引导学生观摩各种植物图片或实物,根据其外形、颜色等,讨论用哪些废旧材料可以将它表现出来。
可在适当分析植物结构的同时,示范几种基本的制作方法,如剪、折、贴、卷、插等。
老师还可通过示范仙人球等结构较特殊的植物,让学生领会多次多角度折,折纸成球等特殊表现法。
2、发展阶段“奇思妙想阶段”:启发学生在现有植物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打破植物的原有形态,充分发挥身边废旧材料的作用,进行组合或创造,制作一颗与众不同的植物。
“情感升华阶段”:引导学生懂得老师就像辛勤的园丁哺育他们成长,鼓励学生把精心制作的纸花送给老师。
四、收拾与整理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五、课后拓展1、我们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来表现各种植物。
2、在生活中,我们应仔细观察,将各种材料变废为宝。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篇二教学对象:一年级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观察,了解狮子的基本特征,使学生热爱大自然,增强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2.能够抓住狮子的基本特征,并能描绘出狮子威武的样子。
3.能够大胆想象并用夸张的手法完成画面,进一步学习绘画技能。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学习,能了解够抓住狮子的基本特征,描绘出狮子威武的样子。
教学难点:能够大胆想象并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狮子。
教学准备:狮子图片、师范作品教学过程:一.导入谁是森林之王———狮子请几位小朋友来形容一下狮子的特征二.讲述新课1.欣赏图片师出示狮子的照片,生仔细观察2.总结狮子的特征狮子的脸很大,全身长满棕黄色的毛,有一条又细又长的尾巴,哄叫起来声音很大。
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三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三篇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三篇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篇1纸拖鞋课选用生活中常见的“拖鞋”作为切入点,利用各种卡纸、色纸以及绳线作为材料,制作一双纸拖鞋。
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下:09课纸拖鞋通过纸拖鞋欣赏、试穿各式各样的拖鞋,使学生从视觉、触觉上感受到实用美术的作用,激发学生创作表现的欲望,积极投入学习、制作之中。
纸拖鞋课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拖鞋的结构(鞋底、鞋帮)以及制作拖鞋的原则(合脚)。
从而根据自己脚的大小做一双合适的纸拖鞋,还可以试着穿穿,让学生感受到美术与生活的联系。
由于纸拖鞋学习内容于学生生活,学生以自己的脚型为模,做一双适合自己穿的纸拖鞋,教学任务的安排因此具有一定的规则性和自主性。
二、教学目标了解生活中拖鞋的结构以及设计原则,培养实用造型能力。
掌握制作纸拖鞋的方法和要求。
培养学生对应用美术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设计本课教学设计应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通过教师的有意引导,激励学生对生活中的“美”进行分析、认识与再创造,将认识拖鞋、制作拖鞋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把“美术”、“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明了学习的目的。
教学过程的安排要注意首尾的呼应以及各个教学环节间的衔接过渡:欣赏评论——试穿体验——自主表现——交流评析——激励发散。
在欣赏评论中教师可出示拖鞋实物,引导学生回忆并分析拖鞋的结构、样式,试穿体验时可运用比较法,使学生认识到拖鞋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可以以自己的脚为模型进行制作。
学生活动的开展以自主表现为主,学生选用准备的各种材料,进行自主创作,在愉悦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创作的乐趣,交流评价以自评互评相结合,可以谈谈自己制作中所获的感受,也可评评谁做的纸拖鞋最漂亮、合适。
激励发散时教师可以将本课作为“点”,将美术与生活的联系发散到“面”.使学生感受到实用美术的应用与魅力。
作业要求:运用多种材料和合适的方法制作一双纸拖鞋。
四、教学建议为启发学生思维,可提供部分拖鞋样式图片供学生参考欣赏,还可以将范品与实物结合,指导学生从中体会两者之间的异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教案精选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材,具体内容包括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美术》第一节《美丽的校园》。
详细内容为引导学生观察校园中的美景,通过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眼中的美丽校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运用观察、想象、表现的方法,描绘出自己眼中的校园美景。
2. 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生活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出美丽的校园景色。
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表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美丽的校园景色,引导学生关注校园之美。
2. 新课导入:讲解本节课的主题《美丽的校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如何表现自己眼中的校园美景。
3. 实践操作:a. 教师示范:现场演示如何观察、构图、上色,完成一幅校园风景画。
b.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校园景色,进行绘画创作。
c.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指导和解答。
4. 作品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大家共同欣赏、交流、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美丽的校园》2. 重点:观察、想象、表现3. 难点:绘画技巧的运用4. 作品展示区: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完成一幅描绘校园美景的绘画作品。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观察、思考、表现。
但在绘画技巧方面,部分学生仍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校园中的美景,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技法进行创作,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同时,组织一次校园美景摄影比赛,激发学生对校园之美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环节,特别是教师示范和学生练习部分。
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6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最新6篇)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对太空里的植物进行想象、设计。
2、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太空里的植物。
3、引导学生体验想象和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1、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2、是否能积极动脑,大胆构思、创作。
3、是否能充分利用各种材料。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彩纸、吸管、橡皮泥、KD板、陶泥、喷壶等各种材料。
2、学生准备水彩笔,垫板、报纸。
教时数:2教时授课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创设情境让每位学生做一回太空人,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太空里看到哪些奇异的植物。
讨论并相互交流想象中的太空植物,要求与常规植物有不同的地方。
二、讲授你觉得太空中的植物应该是什么样的?颜色很奇特,五颜六色的,形状很怪异,有很多手和脚,还会说话……现在请小朋友们将你想到的太空植物画一个草图,并在小组里交流,修改。
刚才我们一起讨论出太空里的植物大概是什么样的。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来欣赏一些图片。
这些图片给你什么感受?如果由你来画你会怎样来画。
三、布置作业学生运用画的方法来设计自己想象中的太空里的植物。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五、讲评六、小结教后小结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做了一回太空人,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太空里看到各种奇异的植物。
这节课我们用手工的方法来表现太空里的植物。
二、讲授你觉得太空中的植物应该用什么材料来表现最好呢?可以用五颜六色的橡皮泥,彩色纸或者陶泥,以及其它的废旧物……表现太空里的植物,最主要是要表现出它的奇怪。
现在请小朋友们欣赏图例:小组里交流,讨论,修改并研究出自己做的植物的方案。
三、布置作业学生运用自己准备的材料来大胆设计自己想象中的太空里的植物。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作业指导要点:1、根据自己的设计,通过彩色橡皮泥的捏、接、做出太空植物的主体,并适当加些其他的材料如彩纸、吸管等作为点缀。
2、可用彩纸卷成太空中植物的形状,如喇叭形,并用各色彩纸条卷成圈,粘在喇叭形的太空植物上作为点缀。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第一课:认识色彩- 目标: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认识基本的色彩,并能用简单的方法表达色彩。
- 活动:- 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中的颜色,分辨不同的色彩。
- 学生用颜色画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展示给同学们看。
-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画的动物的颜色特点。
-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基本的色彩。
- 教学辅助工具:彩笔、纸张。
第二课:乱涂乱画- 目标:通过自由涂画,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觉,并体验艺术的乐趣。
- 活动:- 学生任意选择颜色,在纸上自由涂画,发挥想象力。
- 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乐趣。
-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艺术的乐趣,培养对色彩的感觉。
- 教学辅助工具:彩笔、纸张。
第三课:认识画笔和画布- 目标:通过实践,让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画笔和画布,并学会正确使用它们。
- 活动:- 教师介绍不同种类的画笔和画布,并向学生展示使用方法。
- 学生分组进行练,使用不同的画笔在画布上进行涂鸦。
- 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互相讨论不同画笔和画布的效果。
-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画笔和画布,并学会正确使用它们。
- 教学辅助工具:画笔、画布。
第四课:学会欣赏艺术作品- 目标:培养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并了解一些著名画家的作品。
- 活动:- 教师介绍几位著名画家的作品,并向学生解释作品的特点和意义。
- 学生观赏这些作品,并用自己的话描述作品的感受。
- 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幅作品进行模仿,并在课堂上展示。
-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并了解一些著名画家的作品。
- 教学辅助工具:艺术作品的图片。
第五课:用色彩表达情感- 目标:通过色彩的运用,让学生能够用画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 活动:- 学生选择一种心情,用色彩来表达这种心情,并画出自己的作品。
- 学生在小组内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解释作品背后的情感。
- 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表达对彼此作品的理解和赞赏。
小学美术教育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美术教育一年级下册教案
目标
本教案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启发并培养他们的艺术兴趣,提高艺术表达能力,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
教学内容
课时一:颜色的研究
- 研究基本色彩和色彩的搭配
- 了解常见颜色的名称和特点
- 练用颜色填充图画
课时二:线条的表现
- 研究不同线条的表现方式
- 练用线条描绘简单的物体和人物
课时三:造型的认识
- 研究不同形状的名称和特点
- 练用不同形状进行造型创作
课时四:贴画制作
- 研究使用贴画创作
- 制作自己的贴画作品
课时五:素描技法
- 研究素描的基本技法
- 练用素描表现简单的物体和人物
教学方法
1. 创设良好的研究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 结合实物和图片进行教学,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教学内容。
3. 组织绘画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
创造力。
4.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分享彼此的作品和经验。
教学评价
1. 考察学生对颜色、线条、形状等艺术要素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通过观察学生的绘画作品,评估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作水平。
3. 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
参考资料
- 小学美术教材一年级下册
- 美术教育教学指导文件。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出壳了》人美版

(五)总结回顾(用时ຫໍສະໝຸດ 分钟)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小动物出壳的概念、重要性和美术表现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出壳过程的观察和绘画技能。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欣赏自然生命的奇妙。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进行得比较顺利,学生们积极参与,相互交流。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个别成员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可以在下一次教学中尝试调整讨论主题,使之更具吸引力。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在提出观点时比较拘谨,可能是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看法不被接受。作为老师,我应该在讨论过程中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五、教学反思
在《出壳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我发现孩子们对于小动物出壳的场景非常感兴趣,他们的好奇心和热情很高,这是教学中的一个亮点。然而,我也意识到在引导学生观察和绘画方面还存在一些挑战。
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效果比预期要好。孩子们纷纷分享自己见过的小动物出壳情景,这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线条和色彩运用上还存在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技能。
-审美判断能力的提高:学生往往难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教师需要教授评价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审美标准。
举例解释:
-在培养观察力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小鸭出壳时翅膀和脚的位置变化,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细节,并在画作中表现出来。
一年级美术下册《纸条拉花》教案、教学设计

a.纸条拉花的制作过程中,你认为哪个步骤最关键?为什么?
b.如何在纸条拉花作品中发挥创意,使作品更具个性?
2.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发放制作材料,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开始动手制作纸条拉花作品。
2.在制作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个别指导。
3.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作品展示,让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纸条拉花的制作技巧和要点。
2.学生分享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3.教师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3.小组合作,共同成长:采用分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互助。教师应关注每个小组的学习进度,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创意实践,展示成果:鼓励学生在掌握基本技巧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意,制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纸条拉花作品。在作品展示环节,让学生分享创作心得,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一年级美术下册《纸条拉花》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纸条拉花的基本知识,包括纸条的类型、色彩、形状等方面的认识。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人音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人音版)
目标
该美术教案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和音乐的表达能力。
教案
第一课:颜色的魔力
教学目标:通过研究颜色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学生将能够感知和表达不同的颜色。
教学内容:
- 基本颜色的认识和命名
- 使用颜色进行简单的绘画活动
第二课:线条的表达
教学目标:通过研究线条的基本形态和表现手法,学生将能够通过线条表达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教学内容:
- 直线、曲线和波浪线的认识和练
- 使用线条绘制简单的物体
第三课:形状的魅力
教学目标:通过研究不同形状的特征和用途,学生将能够观察和绘制各种形状。
教学内容:
- 基本形状的认识和练
- 组合形状进行创作
第四课:图案的变幻
教学目标:通过研究图案的特征和设计技巧,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
- 基本图案的认识和探索
- 设计和创作个人化的图案
第五课:光影的韵律
教学目标:通过研究光影的表现和效果,学生将能够观察和描绘光影对物体的影响。
教学内容:
- 光影的基本特征和效果
- 利用光影绘制简单的景物
第六课:色彩的韵味
教学目标:通过研究色彩的情感表达和搭配技巧,学生将能够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教学内容:
- 色彩的情感表达和象征意义
- 运用色彩创作情感作品
总结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一年级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
技能,并发展自己的艺术表达能力。
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观察力和想象力,提升他们对美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提高观察、表现和创造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3. 丰富学生的艺术知识,研究并掌握基本的美术技法和表现手段。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了一年级下册的美术教学内容,包括以下主题和课程:1. 生活中的色彩- 课程1:探索常见颜色- 课程2:颜色的运用与搭配- 课程3:色彩的表现方式2. 简单的形状与线条- 课程4:认识基本几何形状- 课程5:线条的表现方式- 课程6:形状与线条的组合3. 自然与动物- 课程7:观察花草树木- 课程8:绘制小动物形象- 课程9:表现大自然的美丽4. 描绘人物- 课程10:了解人物的五官与身体结构- 课程11:绘制简单人物形象- 课程12: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动作5. 艺术创作与欣赏- 课程13:用不同材料进行拼贴创作- 课程14:欣赏著名艺术家的作品- 课程15:创作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三、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艺术研究和创造力的发展:1. 观察与实践:通过观察真实对象或图片,引导学生实践绘画技巧和表现方式。
2. 合作与交流: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合作、交流,并共同解决艺术创作中的问题。
3. 欣赏与评价:引导学生欣赏他人的作品,学会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评价。
4. 自主与创新: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尝试新的美术表达方式,并鼓励他们在创作中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情感。
四、教学评估:本教案将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估,以衡量学生的研究成果和掌握情况:1. 课堂观察: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观察和评估。
2.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3. 书面评估:通过绘画作品的书面评价和自我评价,评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为支持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准备以下资源:1. 画纸、彩色铅笔、彩色水笔等绘画工具。
2. 艺术图片、艺术作品欣赏材料等。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色彩与美术创作第一课:认识颜色教学目标:1. 了解常用颜色的名称;2. 能初步辨认常用颜色;3. 了解颜色的作用;4. 让孩子体验颜色带来的快乐和美。
教学重难点:1. 让孩子认识常用颜色的名称;2. 能够带领孩子发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颜色,初步辨认颜色。
教学准备:1. 吊装彩虹板;2. 放映幻灯片。
教学过程:1. 自由游戏(15分钟)* 运用彩板,让孩子在黑板上涂画,了解六种基本颜色(红、黄、蓝、绿、橙、紫);* 三五个孩子站在教室不同位置,帮助孩子们辨认多彩的世界。
2. 导入新知(10分钟)* 通过放映幻灯片,让孩子们认识不同颜色的名称;* 通过讲解,让孩子了解不同颜色的作用。
3. 提高认识(15分钟)* 分配小组,让孩子们在教室寻找不同的颜色;* 通过游戏,让孩子们感受各种颜色带来的快乐和美。
4. 知识点巩固(20分钟)* 自由作画,让孩子动手创作,体验颜色带来的美妙。
5. 课堂小结(10分钟)* 贴上“彩虹板”,孩子们分别发表自己的看法,班级共同感受各种颜色的魅力。
第二单元:线条与形状第一课:认识线条教学目标:1. 认识线条是什么;2. 辨认常见线条;3. 能够独立画出常见线条;4. 让孩子体验线条带来的感觉和美。
教学重难点:1. 让孩子能认识线条并初步辨认常见线条;2. 能够带领孩子独立画出常见线条。
教学准备:1. 吊装白纸;2. 准备各种类型的线条。
教学过程:1. 运用线条(15分钟)* 运用线条,让孩子们认识常见的线条;* 分配小组,让孩子们通过卡片游戏辨认线条。
2. 导入新知(10分钟)* 通过视频和图片,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了解线条的种类;* 通过讲解,让孩子们了解线条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3. 线条创作(15分钟)* 提供各种类型的线条,让孩子在白纸上完成小作品;* 老师示范,并指导孩子们如何使用线条画出感性的图形。
4. 知识点巩固(20分钟)* 让孩子们自由发挥,自主设计一幅画作;* 每个孩子依次展示自己的作品,带领班级感受线条带来的感觉和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美术第二册教学计划(2010——2011年学年度第二学期)年级班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欣赏课、彩画基础课、手工制作、粘贴、想象创作等。
教材分析教材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知识面宽,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学到许多美术知识与基本技能。
(一)、第一课是绘画课,七彩飞虹。
主要是要学生欣赏范画。
主要学习欣赏新鲜的、有趣的画面,并以彩虹为内容画记忆画,在彩笔中找出与彩虹相似的颜色,再用它们画一幅有关彩虹的美丽图画。
(二)、第二课、三课是手工制作课程。
主要是让学生试着做一做,玩一玩,并说说理由。
(三)、第四课、第五课是绘画课程。
主要是让学生动一动手,把手的外形描下来,添画成有趣的想象画,训练学生的绘画技能技巧。
(四)、第六--九课是手工制作课。
主要是让学生模仿图片或者记忆画一个物品,在围绕她添画撑有趣的人物和小动物,目的是训练绘画想象力、创新力。
(五)、第十课手工制作。
主要是让学生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撕纸的技能和技巧进行制作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六)、第十一---十三课是手工制作课。
主要是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手工制作技能、技巧去制作,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七)、第十四课是绘画课。
主要是让学生比一比刮过的形状有什么不同,品品瓜果的色香味,画画自己喜欢的瓜果。
(八)、第十五课、十六课是想象绘画课。
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故事内容想象作画。
(九)、十七---十九是手工制作课。
让学生做做、看看、用泥巴或者橡皮泥制作点心,动物,小泥人,大家一起做游戏。
(十)、二十课是绘画课。
画一画你学校的位置,然后根据方位画出自己的家,并且用道路把学校和同学的家、自己的家连接起来,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想象立力和创新力。
总之,在结构上,以美术的形式语言集中划分单元,淡化不同类型之间的区别,再循序渐进的传授“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意象性的教学要求,兼顾了学生的发展。
本学期总的教学目标是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以素质教育为基本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趣味性的美术教学,设计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循序渐进的传授“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义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
(一):基础知识目标:(1):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
(2):了解了解基础的绘画技能技巧。
(3):绘画的构图和色彩知识。
(二):基本技能目标:(1):掌握绘画技能技巧。
(2):掌握绘画的色彩知识和技能,合理的组织画面。
(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2):培养学生爱美、审美、创造美的兴趣,体验美的创造美的乐趣。
学生基本情况本学期担任四个班的美术教学任务。
其中一()班人,一()班人,一()班人,一()班人。
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新奇、有趣、好玩的,心理因素也不一样,学生对美术正逐步深入了解,并掌握了一些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绘画上、工艺制作上一定有着学生自己的创造思维、想象能力、技法的个性,多数同学对美术兴趣浓厚,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教强的创新力,学生的美术素质需要得到进一步提高。
教学重点、难点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重视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和认识发展规律,激发少年儿童的活泼、朝气和对艺术的向往与憧憬。
不盲目的把艺术学科简单的叠加,而是强调学科之间的连接与互渗。
教学措施1、教师联系各学科的课堂要求,根据美术课的自身特点,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动作要规范化,给学生以楷模,学习正确作画方法,充分调动起学习气氛。
3、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游戏教学形式并渗透英语美术术语,在学生不知不觉游戏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4、注意学生的情绪,语言要亲切,气氛要轻松,要积极鼓励学生动脑筋,大胆添画,来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奋斗目标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手工制作方法,能利用图形、色彩升华创作。
通过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能力A级达65%,B级达25% ,C级达5%.1 七彩飞虹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彩虹的色彩排序,认识常用色2、技能目标: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幅有彩虹的图画3、能力目标:增加学生的自然常识4、感情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认识常用颜色,画出一幅带有彩虹的图画。
教学难点正确排列色彩顺序,大胆表现心中的彩虹,通过丰富的色彩变化再组织协调的画面,形成独特韵律美。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学习方法观察学习,动手实践。
教学用具准备颜料、颜料笔(水彩笔或毛笔)、彩笔、图画纸、教学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1、稳定学生情绪,检查学生准备用具情况。
2、师生谈话,激趣导入老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彩虹吗?在什么时候见过?彩虹是什么颜色的呢?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数一数彩虹到底有多少种颜色?学生回答,教师暂时不予归纳,留下悬念进入本课第二个环节。
二、尝试与实践、探索与感知1、带学生到操场上,在阳光下利用喷壶将水喷成雾状,让学生对光观察,对彩虹产生感性上的认识。
2、让学生数一数彩虹有多少种颜色:(答案是七种)。
分别是:红、橙、黄、绿、青、蓝、紫。
教师介绍这就是彩虹色彩的排列规律,肯定的归纳在导课时候留下的悬念。
3、回到教室,让学生自己在颜料盒或彩笔盒里面找出和彩虹相应的颜色,并按照彩虹色彩的规律排序。
教师课件演示---跳动的可爱的色彩小精灵,然后给学生一分钟时间记住这些色彩的名字。
(个别学生的颜料如果没有的颜色在绘画的时候单独教他们调出,这种现象不一定能出现,大多学生会使用彩笔。
)三、欣赏、深化认知欣赏作品。
1、欣赏(一):雨过天晴,小朋友们快乐的游戏,小鸟也和小朋友们一起到彩虹上玩滑梯......2、欣赏(二):雨后的城市,因为有了彩虹的映衬,感觉象童话里的城堡,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3、欣赏(三)雨后的彩虹为爱美的小姑娘搭上了去天空的小桥,小姑娘摘了好多的星星为自己做了漂亮的项链。
通过欣赏教材中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启发学生谈出对彩虹的情感,以及自己与众不同的想象,为自主表现做准备。
(在这个环节里因为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不一定能说出很多的想法,教师不做过多的要求,谈谈即可,主要是要肯定与众不同的想法,以免学生把思维限定在范画里,使创作流于形式。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
2、复习上节课内容:彩虹七色。
二、指导学生作业(一)教师布置作业1、出示作业内容:请同学们用你手中的画笔,加上你与众不同的想象,画一幅带有彩虹的图画,看看谁把彩虹画的最漂亮!2、提出作业要求:(1)注意彩虹颜色顺序的正确排列(2)在设计画面的时候先确定彩虹的位置和大小3、注意用笔卫生(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作业(在指导学生作业的时候,以帮助学生确定彩虹的位置和鼓励学生大胆刻画为主)三、总结1、评价:作业评价以学生自评为主,学生互相欣赏作品,表达自己的看法。
(以学习他人作品的优点为主)教师选取有创意的作品讲评,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2、总结本课学习及作业情况,提出希望和未来学习目标。
2 飞旋的纸条教学目标1、了解掌握纸条会飞、旋转的规律。
2、设计并制作能打转的小纸条,并进行装饰,体验制作的乐趣。
3、在游戏中感悟自然规律与美术活动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并制作飞旋的纸条难点:理解纸条飞旋的原理,并能根据这个原理自行设计制作,制作多种形式的美丽的小纸条。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学习方法观察学习,动手实践。
教学准备各式彩纸,剪刀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玩一玩(每个桌上几个纸条玩具)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小小玩具,请大家仔细看看它们,你知道它们是怎么玩的吗?也可以和小组里的小朋友一起玩玩看。
(学生尝试玩耍)谁来玩给大家看看?(请学生上来玩一玩)你能给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吗?你想不想自己也来做一个呀?二、观察看一看自己手里的纸条,跟别的小组里的比比一样吗?(教师任取两或三个作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并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尾分叉、头较尖、较重,有点像箭头)三、示范如果让你也来做一做,你会不会做?你打算怎样去做?(学生反馈意见)教师讲明制作的重点:将纸条的尾端分成二半,把前端加重,最好把前端做成尖状。
教师示范。
四、尝试制作尝试制作一个纸条玩具,做好以后一起玩一玩。
如果成功了,再动脑筋给它添加点好看的花纹,使它变得更漂亮。
第二课时一、玩一玩玩一玩上节课制作的纸条玩具,比比谁的飞起来最好看,谁的最美丽。
表扬一些最受欢迎的作品。
二、尝试探索上次小朋友都做成功了,那么,再想一想,除了这种方法之外,还有其它办法吗?还记得它们的共同点吗?(尾分叉、头较尖、较重)我们一起看书本上的图片,它们还用到了哪些方法呢?如果请你做,你还会想出什么办法来呢?请你自己试试看,你这种方法行得通吗?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尝试制作,用各种方法来美化自己的小纸条。
遇到困难可以和同学一起商量,或者问老师。
三、再玩一玩玩一玩自己做好的小纸条,看看能成功吗?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方法,再比一比谁制作的新纸条最有特色,最好看,最好玩。
四、课堂延伸再次尝试用其它方法来制作,多做几个。
让学生在玩中认识新事物,并对它产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观察讨论和比较,发现飞旋的纸条的主要特点。
并能利用这些特点来制作。
玩一玩自己制作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通过玩的手段来评价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
尝试制作与众不同的作品,把怎么样制作这个问题给学生,让他们在尝试中发现真谛。
再次体验成功的喜悦。
利用课堂延伸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动手能力。
3 民间玩具教学目的:1. 初步了解和接触一些民间美术的知识。
2. 培养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兴趣。
3. 提高艺术鉴赏力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民间玩具(部分)及其图案、色彩所包含的寓意。
难点:深入浅出、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讲解。
教学准备:教具:有关民间玩具的图片。
中国民间玩具实物。
民曲录音带等。
学具:美术书。
课前搜集本地民间玩具的资料、图片或实物。
每人一份手工娃娃的装搭配件。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学习方法观察学习,动手实践。
教学用具准备:剪刀、彩纸、民间工艺品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组织教学二 .剪纸引题,导入课题(师在一张彩纸上迅速剪出一图案贴在黑板的彩纸上。
)师:小朋友,请看这是一幅什么作品?生:这是剪纸作品。
师:剪纸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
我国的民间艺术形式多样,种类繁多。
这些艺术作品都与人们的生产劳动、生活风俗、宗教活动的需要紧密相关,它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艺和智慧。
在众多的民间艺术里,与我们小朋友最接近、最受喜欢的,当然是民间的玩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