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医附院埃博拉出血热应急启动预案(感染科)新

合集下载

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

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

荒湖医院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埃博拉出血热是由纤丝病毒科(filoviridae)的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EBOV)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患者的血液和排泄物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肌痛,出血,皮疹和肝肾功能损害。

具有很强的人际间传播能力,一旦感染死亡率极高。

为了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的防治工作,加强埃博拉岀血热的预防与控制,根据卫计委《埃博拉出血热诊治方案》和《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要求,我院将认真做好培训工作一旦发生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控制措施,防止疫情蔓延,保护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目标与要求1、向全院职工宣传普及埃博拉出血热防治知识,提高全院医护人员知晓率,通过集中培训、科室早会培训、发放自学材料等各种途径开展全院卫生人员《埃博拉出血热诊治方案》和《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培训,医疗人员培训率达100%2、一旦发现埃博拉岀血热疫情,要及时全力救治病人,,对于疑似病人2小时内报告率达100%6,加强医务人员防护,强化消毒隔离措施,提高病人救治率,力争医务人员不被感染。

二、组织与领导工作1、成立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 董同美副组长: 刘筱翠柏金志成员: 李宏伟文少华唐存力佘新萍张亚万红玉2、成员分工刘晓翠: 负责全面协调工作柏金志: 负责医疗救治工作李宏伟: 负责疫情上报,协助县疾控中心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文少华: 负责运送病员唐存力: 负责后勤保障佘新萍: 负责消毒隔离张亚: 负责应急物资储备万红玉: 负责标本采集三、强化培训通过培训加强相关机构的组织协调,完善信息报告制度,提高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能力。

培训内容:《埃博拉出血热诊治方案》和《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培训,我院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报告的程序和基本要求、隔离防护措施和规范等。

培训方法:集中授课、科室早会培训、自学。

使全院职工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提高防治能力。

四、疫情报告1、疫情报告.全院医疗卫生人员,发现埃博拉岀血热疑似病例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立即向院公卫科报告,由公卫科向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由县疾病预防控制杋构进行初步调査核实后立即上报荆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

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

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一、预案目标1.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2.防止病情蔓延,控制疫情发展。

3.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和临床支持。

4.加强科学研究,推动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研发。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1.行政部门负责协调指挥和统筹应急措施。

2.卫生部门负责疫情监测、提供医疗服务和宣传教育。

3.公安部门负责维护社会秩序和执行隔离措施。

4.军队、民兵和应急队伍负责协助执行任务。

5.媒体负责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

三、疫情监测和预警1.建立疫情监测系统,及时收集和报告病例信息。

2.提高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辨识能力和报告意识。

3.加强与外部机构的合作,共享疫情信息和研究成果。

4.开展科学研究,改进病毒检测和诊断技术。

四、健康防护措施1.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

2.加强个人卫生宣传和教育,强调勤洗手、健康饮食和合理休息。

3.高风险行业和公共场所加强清洁消毒工作。

4.实施隔离措施,对疑似和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

五、应急救治和临床支持1.指定专门的医院负责埃博拉病例的收治和救治。

2.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包括病毒检测、抗病毒药物和临床支持。

3.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4.注重病例的随访和康复,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持。

六、社会管理和风险评估1.加强边境检查,对可能的病例进行筛查和隔离。

2.对高风险地区采取旅行限制措施。

3.加强社区管理,防止疫情蔓延。

采取定点封控措施。

4.加强经济和卫生系统的应急响应能力。

七、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1.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合作项目,分享经验和技术。

2.加强与邻国和有关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应对疫情。

3.及时向国际社会发布疫情信息,分享防控措施和成果。

4.支持国际合作机构的研究项目,推动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研发。

以上仅为对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的概述,具体实施方案需要根据疫情的发展和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预案的有效实施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密切协调和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

同时,提高公众的危机意识和健康素养也是预防埃博拉出血热蔓延的关键。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应急预案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应急预案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应急预案一、引言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由埃博拉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可导致高发热、出血、器官衰竭等严重病症,并在一些情况下导致死亡。

由于埃博拉病毒的高传染性及致死率较高的特点,各个医院都应该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暴发情况。

本文将针对埃博拉出血热医院应急预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预案制定的目的埃博拉出血热医院应急预案的制定旨在为医院提供在疫情爆发时的应急处置方案,以控制疫情的传播,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并提供有效的治疗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给社区和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预案内容1. 疫情监测及报告机制- 设立专门的疫情监测团队,负责收集、分析和报告相关数据。

- 建立快速而高效的信息传输渠道,确保即时报告疫情变化。

2. 疫情防控措施- 加强传染病防护知识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防护意识。

- 建立埃博拉病毒的快速检测和诊断机制,确保疫情的迅速排查和确认。

- 加强传染病隔离区的建设和管理,确保病人与其他人员的有效隔离。

- 严格执行医源性感染控制措施,确保医务人员的安全。

- 加强医疗废物的处理,以防止病毒的蔓延。

3. 紧急响应机制- 设立紧急响应小组,负责疫情应急处置的协调和指挥。

- 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流程,包括急救、隔离、病例追踪等措施。

- 规范医院内疫情报告、留观和转运的程序和要求,确保操作规范,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 制定疫情应急物资储备方案,确保有足够的防护用品和药品供应。

4. 卫生教育和宣传- 提供埃博拉病毒的防控知识培训,包括接触病毒的途径、防护措施等。

- 加强对患者和社区的健康宣传,帮助他们了解疫情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 发布真实准确的疫情信息,避免造成恐慌和不必要的困扰。

5. 戒备状态和演练- 在非疫情期间保持戒备状态,随时调整应急预案,确保能够迅速响应疫情暴发。

- 定期组织埃博拉出血热模拟演练,检验和完善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四、预案实施的关键问题1. 协调一致的团队合作- 指挥部成员必须完全理解预案内容,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行动起来。

埃博拉出血热应急处置预案

埃博拉出血热应急处置预案

一、总则1. 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检验检疫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在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发生时的应急处置工作。

3. 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快速反应,协同作战;(3)依法依规,科学决策;(4)以人为本,关爱生命。

二、组织架构1. 疫情应急指挥部成立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疫情应急处置工作。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疫情监测组、防控救治组、信息宣传组、后勤保障组等。

2. 疫情监测组负责疫情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报告,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为指挥部决策提供依据。

3. 防控救治组负责疫情防治、医疗救治、隔离观察、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

4. 信息宣传组负责疫情信息的发布、宣传和舆论引导,提高公众对埃博拉出血热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5. 后勤保障组负责疫情防控所需的物资、设备、人员等后勤保障工作。

三、疫情监测与报告1. 疫情监测(1)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发热、出血等症状患者的监测,发现疑似病例,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检验检疫机构要加强对入境旅客、货物的检疫,发现疑似病例,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2. 疫情报告(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检验检疫机构发现疑似病例,应在2小时内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后,应在1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3)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四、疫情处置1. 隔离观察(1)对疑似病例,应立即将其隔离观察,并做好个人防护;(2)对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进行隔离。

2. 医疗救治(1)对确诊病例,要及时进行救治,确保患者生命安全;(2)医疗机构要加强救治力量,提高救治水平。

3. 流行病学调查(1)对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要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疫情来源、传播途径和感染范围;(2)对疫情发生地,要加强环境消毒和卫生整治。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应急预案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应急预案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应急预案
埃博拉出血热,一种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其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给公共
卫生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面对此类紧急情况,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防控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份针对埃博拉出血热的防控应急预案范本,以期为相关机构和组织提供参考。

预案应明确疫情监测与报告机制。

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的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必须立即按
照既定程序上报至当地卫生部门,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同时,加强与国际卫生组织的信
息共享,确保疫情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

预案中需详细规定隔离治疗措施。

对于确诊病例,应在指定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防止
病毒进一步传播。

对于密切接触者,也应实施必要的医学观察和隔离措施。

在此过程中,
保障患者隐私权和人格尊严同样重要。

第三,预案要强调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所有涉及埃博拉病毒的实验室活动,都必须
在符合国家标准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内进行,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确保研究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第四,社区参与和健康教育不可或缺。

通过媒体宣传、社区讲座等形式,普及埃博拉出血
热的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同时,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形
成联防联控的良好局面。

第五,预案还应包括物资保障和人力资源调配的内容。

确保在疫情爆发时,能够迅速调集
足够的医疗物资和专业人员,满足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

预案的更新和完善也至关重要。

随着疫情的发展和科研的进步,应及时调整和完善预案内容,确保其科学性、实用性和时效性。

埃博拉出血热处置过程暴露应急预案

埃博拉出血热处置过程暴露应急预案

埃博拉出血热处置过程暴露应急预案
为做好埃博拉出血热排查处置检验检疫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置工作,降低暴露感染的风险,保障医务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有效预防职业暴露,依据《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三版)》、《埃博拉出血热的卫生处理指南》、《国境口岸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技术指南(第二版)》等有关文件的规定,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特制定埃博拉出血热处置过程暴露应急预案。

一、成立科室埃博拉出血热暴露应急小组
由科长任组长,防护监督员为成员来协调暴露后的处理工作,并组织科室人员加强个人防护知识学习、增强预防暴露的意识。

二、暴露评估
高风险:在污染区工作期间,医务工作人员防护用品局部或是全部破损,皮肤或是粘膜可能直接接触疑似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中风险:在污染区工作期间,医务工作人员防护用品局部或是全部破损,内层防护服、内层手套等直接接触,而皮肤或是粘膜未直接接触疑似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三、发生埃博拉出血热处置暴露后的应急措施
1、医务工作人员的皮肤暴露于疑似病人的体液、分泌物或是排泄物时,应立即用清水或是肥皂水彻底清洗,或用0.5%碘伏消毒液、含季胺盐类或氯已定类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涂擦消毒,作用1-3分钟;
粘膜应用大量清水冲洗或是0.05%碘伏冲洗。

2、医务工作人员的内层防护服、内层手套等暴露于疑似病人的体液、分泌物或是排泄物时,需对医务工作人员暴露的衣物进行喷洒消毒后脱下,将衣物污染面向内卷在一起,放入医疗废物袋中销毁处理。

四、监控和管理
对埃博拉出血热处置暴露工作人员实施监控和管理,对其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和记录,并视暴露风险的不同,对其进行隔离和诊疗。

《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应急预案

《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应急预案

《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应急预案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应急预案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在非洲多地流行,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为科学、规范、有序、高效地开展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防治工作,有效防范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广泛传播,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与领导1.领导小组及有关人员职责为切实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治工作,医院成立埃博拉出血热防治领导小组和医疗救治专家小组(见附表1),全权负责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工作和疫情突发后应急处理工作。

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具体负责医院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工作。

2.领导小组职责为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成立埃博拉出血热防治领导小组。

下设工作组,各个工作组根据职能确定人数,并结合实际进行增减。

①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办公室:具体负责埃博拉出血热防治的日常工作,上报情况,落实上级精神。

②医疗组:负责全院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工作的诊断、治疗、护理指导工作,参与和组织全县疫情处理、技术指导、会诊和排查。

③院前急救小组:负责埃博拉出血热病人或疑似病人的院前急救工作,随时听从县政府及主管部门的调遣。

④物品供应小组:负责埃博拉出血热防治所需设备、防护物品和药品、卫生材料的供应。

⑤医护人员防护小组:负责全体医护人员和社会群众的防护工作,对职工和社会群众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3.对领导小组和各科室的要求①对领导小组全体人员的要求是头脑清晰,决策果断,指挥有力,措施得当,安排周密,行动迅速,紧张有序,确保工作高效率,令行禁止。

②对办公室和各个小组的要求是必须按照本预案的规定和领导小组组长的命令,做好本职权范围内的各项工作。

③遇有突发疫情,应立即进入战备状态,各组组长、副组长要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确保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④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及时掌握国内外埃博拉出血热防治信息和国家对埃博拉出血热防治的各种要求,严格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二、加强医院埃博拉出血热的预防1.医院成立埃博拉出血热防治知识培训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专门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广大医护人员掌握最新埃博拉出血热诊断知识和防护标准。

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

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

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埃博拉出血热(Ebola Virus Disease,EVD)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其病程严重,死亡率高。

面对埃博拉出血热的威胁,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当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积极开展宣传和教育,提高防范和应对能力。

本文将对一份的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进行阐述。

一、应急预案制定的背景和目的为预防和控制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应急预案。

本应急预案是根据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专业版)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是针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应急管理工作的必要规范,是指导政府及其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市民和各相关单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措施和应急措施,以保护人民健康和社会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文书,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的有力保障。

二、应急预案组成(一)应急组织机构1、领导小组2、指挥部3、应急专家组(二)应急响应级别1、Ⅰ级应急响应——突发疫情蔓延,已经对公共安全造成危害。

2、Ⅱ级应急响应——疫情初期,某些地区出现个别病例。

3、Ⅲ级应急响应——疫情防控措施需要全面启动。

(三)应急预案内容1、发布应急通告,加强疫情监测和信息发布。

2、加强医学观察和隔离管理。

3、强化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加强舆情监测。

4、制定统一应急处置方案,明确责任。

5、加强医疗队伍建设和医疗物资储备。

6、加强疫苗接种工作,提高免疫力。

7、落实前期防控措施,加强市场监督。

8、严格进出境检疫和疫区出入管制。

9、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系统,加强应急物资调配。

10、开展科学的科研攻关工作。

11、加强采样与检测,强化实验室管理。

三、应急预案实施的措施和方法1、各级领导应时刻关注疫情动态,随时召开应急会议,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2、加强信息公开,对外界发布疾病动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3、成立专门工作小组,按照应急级别分工协作,落实应急处置方案。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应急预案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应急预案

导语:埃博拉出血热(EbolaHemorrhagicFever,E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

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可达50%—90%。

埃博拉出血热(EbolaHemorrhagicFever,E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

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可达50%-90%。

本病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目前主要在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南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非洲国家流行。

一、疾病概述(一)病原学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Filiviridae),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

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L"形等多种形态。

毒粒长度平均1000nm,直径约100nm。

病毒有脂质包膜,包膜上有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组成。

埃博拉病毒基因组是不分节段的负链RNA,大小为18.9kb,编码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埃博拉病毒可在人、猴、豚鼠等哺乳类动物细胞中增殖,对Vero和Hela 等细胞敏感.埃博拉病毒可分为扎伊尔型、苏丹型、本迪布焦型、塔伊森林型和莱斯顿型。

除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外,其余四种亚型感染后均可导致人发病.不同亚型病毒基因组核苷酸构成差异较大,但同一亚型的病毒基因组相对稳定。

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

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

该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二)流行病学特征1。

传染源和宿主动物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传染源。

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清楚。

埃博拉卫生应急预案

埃博拉卫生应急预案

一、前言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埃博拉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架构1. 埃博拉疫情应急指挥部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卫生、公安、交通、海关、商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一领导和协调全市埃博拉疫情防控工作。

2. 埃博拉疫情应急办公室设在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协调各部门开展工作。

3. 各级医疗机构负责疫情监测、病例救治、流行病学调查、消毒隔离等工作。

三、预防控制措施1. 疫情监测(1)加强口岸检疫,对入境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2)强化医疗机构监测,提高对疑似病例的识别和报告能力。

(3)加强社区监测,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2. 病例救治(1)严格执行传染病医院、定点救治医院的管理制度,确保病例得到及时救治。

(2)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救治水平。

(3)开展病例救治效果评估,优化治疗方案。

3. 流行病学调查(1)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2)对病例的旅行史、接触史、居住史等进行详细记录。

(3)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

4. 消毒隔离(1)对病例居住地、工作场所、交通工具等进行彻底消毒。

(2)严格执行隔离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3)加强对隔离人员的关怀和保障。

5. 宣传教育(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群众对埃博拉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发布疫情信息,引导群众正确对待疫情。

(3)倡导文明卫生习惯,减少疫情传播风险。

四、应急响应1. Ⅰ级响应当出现首例确诊病例时,启动Ⅰ级响应。

(1)立即开展病例救治、流行病学调查、消毒隔离等工作。

(2)加强疫情监测,提高报告质量。

(3)加强信息发布,引导舆论。

2. Ⅱ级响应当出现多例确诊病例,疫情可能扩散时,启动Ⅱ级响应。

(1)在Ⅰ级响应基础上,加强病例救治、流行病学调查、消毒隔离等工作。

埃博拉应急预案埃博拉应预案

埃博拉应急预案埃博拉应预案

埃博拉应急预案埃博拉应预案埃博拉病毒是一种由埃博拉病毒属引起的高致病性病毒,能够引发急性出血热,症状包括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皮疹、肝肾衰竭等,病死率高达50%至90%。

面对埃博拉这种可怕的疾病,采用有效的应急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建立埃博拉应急预案是有效应对埃博拉疫情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一个的埃博拉应急预案:一、应急响应级别在发生埃博拉疫情时,应急响应级别应为二级响应。

二、应急组织1.成立应急指挥部:由领导班子成员担任指挥部成员,负责制定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方案,并指导协调应急响应工作。

2.成立疫情调查组:由卫生局牵头组成,协助指挥部进行疫情调查、病例跟踪和医院感染控制等工作,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疫情的传播。

3.成立宣传教育组:负责疫情防控政策的宣传,提高公众对疫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减少谣言和恐慌。

4.成立对接组:负责对接其他配合单位进行资源整合和调配。

三、应急预案1.疫情监测和信息上报建立疫情监测系统,对医疗机构、传染病预警系统和边境站点等进行信息监测。

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上报至指挥部并按照相关流程进行处置。

2.隔离措施对已确诊患者进行有序的隔离治疗,并实施离院清洁消毒工作。

其他密切接触者,如患者家属、医护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等,应在保持隔离状态的同时接受医学观察和检测。

3.流行病学调查和追踪对每一名患者的行踪、接触史等进行详细排查,并对密切接触者及相关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对病毒污染的物品和环境进行消毒,避免病毒扩散。

4.医护人员防护加强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和培训,确保医护人员透过隔离衣保持清洁,严格执行消毒管理等措施,避免病毒传播。

5.公众宣传面对埃博拉疫情,需要对公众进行有效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减少谣言和恐慌,宣传疫情的最新动态和防范措施以及如何规避感染的风险。

6.资源调配对疫情防控所需的药品、防护物资、人员和财务资源进行调配和投放,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总结此应急预案主要着重于快速响应和高效协调来应对埃博拉疫情的情况。

医院埃博拉应急预案

医院埃博拉应急预案

一、背景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严重的病毒性疾病,具有极高的传染性和死亡率。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医院应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1.成立医院埃博拉出血热防控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院防控工作。

2.设立防控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防控措施。

3.成立应急救治小组,负责疑似和确诊患者的救治工作。

三、防控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埃博拉出血热的认识。

2.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对发热、腹泻等疑似症状的患者进行重点筛查。

3.设立专门发热门诊,对疑似患者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

4.严格执行个人防护措施,医护人员进入隔离区域前需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

5.疑似和确诊患者应单间隔离,隔离区域应与其他区域严格分开。

6.加强环境消毒,对病房、卫生间、走廊等区域进行定时消毒。

7.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其防控意识和操作技能。

8.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上报。

9.加强物资储备,确保防控工作顺利进行。

四、应急救治措施1.对疑似和确诊患者进行早期识别、早期报告、早期隔离、早期治疗。

2.严格执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3.加强医护人员防护,确保其安全。

4.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加强患者心理疏导,提高患者康复信心。

五、应急演练1.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能力。

2.演练内容包括:发现疑似病例、报告、隔离、救治、消毒等环节。

3.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及时改进。

六、总结本预案旨在提高医院应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预案有效实施。

某院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应急预案

某院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应急预案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应急预案为有效应对我院可能出现的埃博拉出血热病人,切实加强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规范做好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医院感染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等法律法规、规范,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和职责1、成立埃博拉医院感染防控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下设办公室:2、领导小组工作职责⑴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医务人员掌握相关的防控知识和技能,做好个人防护。

⑵做好消毒隔离及防护用品物资储备,为医务人员提供充足、必要、符合国家要求的消毒和防护用品。

⑶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医院感染防控情况,协调解决医院感染防控准备与应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⑷履行监督检查职能,督促防控措施落实。

⑸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消毒、隔离和防护技术指导和咨询。

二、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防控基本要求1、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意识、报告与处置能力,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

2、医务人员应接受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培训,熟练掌握防护技术,做好个人防护。

3、做好消毒隔离及防护用品的物资储备,保障提供符合国家要求的充足的防护用品。

4、科室不得减少消毒和防护用品的领取,确保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

5、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触隔离及飞沫隔离措施。

6、做好预检分诊工作(门诊预检分诊、120急诊预检分诊),对发热病人应指导到发热门诊诊治。

临床医师应当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进行排查,对留观、疑似和确诊病例按照相应规定及时报告。

严格执行首诊医生负责制。

7、埃博拉出血热患者隔离区域应当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医务人员应相对固定。

8、严格遵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的要求,做好诊疗器械、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与消毒。

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

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

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一、引言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具有高致死性和强传染性的特点。

为了应对埃博拉疫情的爆发和防控工作,制定一份全面、科学的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对埃博拉出血热的应急预案进行详细的介绍与阐述。

二、疫情监测与预警1. 建立疫情监测机制: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网络,加强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合作与信息共享,确保及时获得疫情数据和信息。

2. 提升疫情预警能力:建立疫情预警机制,根据疫情流行特点和趋势,进行预警等级分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加强国际合作:与国际卫生组织及各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分享和交流疫情信息,共同做好防控工作。

三、病毒防控措施1. 实施传染源管理:追踪、隔离和治疗患者,严格控制与病患接触的人员,加强对疑似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的监测和管理。

2. 加强个人防护:提供足够数量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等,并进行培训,确保工作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3. 强化医疗机构感染控制:制定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消毒、隔离、防护设施,确保医疗工作人员的安全和患者的隔离。

4. 加强环境清洁与消毒:加强医疗机构和公共场所的环境清洁与消毒工作,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四、应急响应与指挥调度1. 成立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由政府卫生部门领导,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和其他相关部门的代表,负责疫情的应急响应与协调。

2. 制定应急预案: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和蔓延情况,及时调整疫情应急预案,并按照预案进行应急处置工作。

3. 加强信息通报与发布: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并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与配合,提高公众对疫情的认知和理解。

4. 联合防控合作:与其他相关地区和国家加强合作,共同开展疫情防控,分享经验和技术,提高应对能力。

五、公众宣传教育与心理支持1. 加强宣传教育:开展相关埃博拉疫情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埃博拉的认知和风险防范意识,减少恐慌和误解。

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 (4)

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 (4)

雅安市中医医院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为做好我院埃博拉出血热医疗救治工作,提高埃博拉出血热的防治水平和应对能力,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埃博拉出血热病例,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原则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卫计委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国家卫计委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口岸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与疑似病例转运工作方案》。

工作原则:应对埃博拉出血热医疗救治工作要坚持规范、科学、快速、有效救治、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等工作。

二、工作目标及时有效预防和控制埃博拉出血热突发疫情,规范和指导突发疫情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疫情造成的危害,确保埃博拉出血热病疫情不扩散,减少死亡病例发生,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应对埃博拉出血热医疗救治组织架构分为埃博拉出血热医疗救治领导小组、专家指导小组、疫情调查小组、发热门诊医疗工作组。

(一)埃博拉出血热医疗救治领导小组组长:杨桦全面负责领导和指挥我院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治工作。

副组长:王宏负责协助杨桦院长领导和指挥我院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治工作。

李越负责埃博拉出血热医疗技术指导、疫情现场处置。

谭慧负责埃博拉出血热防治的后勤保障工作。

林正均负责埃博拉出血热院内人力资源调配,兑现奖惩,维持院内稳定和安全保卫工作。

成员:陈云康靖秦志均孙露林虹杨锦张正荣周刚高志华金仙勇向开诚孔祥德李雅洁领导小组职责:1、在市卫生局领导下,共同实施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应急处置。

2、制定和发布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对策和措施。

3、协调相关部门,合理组织人员、调配药品器械,协调解决在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理、医疗救治等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4、负责向市卫生局、区疾控中心汇报相关信息,与市级相关部门交流信息。

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应急预案

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应急预案

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症状主要包括高热、头痛、呕吐、腹泻、出血等。

该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感染者的体液或被感染的动物,尤其是猴子和果蝇等。

由于埃博拉出血热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对于防止病毒的传播和控制疫情的蔓延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立一份完善的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应急预案对于应对潜在的疫情爆发至关重要。

二、应急预案的制定目的和原则1.目的制定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应急预案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疫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的感染和死亡,并保护公众的生命安全。

2.原则(1)科学性原则:根据已有的医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和流程。

(2)快速性原则:在疫情发生时能够迅速做出响应,采取应对措施。

(3)统一性原则:由相关政府部门牵头,组织各相关机构的协作与配合,形成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的防治体系。

(4)灵活性原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随机调整和处理,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应对措施的效果。

三、应急预案的组织架构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应急预案应设立相应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

1.领导小组:负责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决策和领导,由政府的相关领导组成。

2.专家组:负责提供科学的咨询和建议,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学研究院等专业机构的专家。

3.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工作,包括卫生部门、交通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等。

4.特殊物资组:负责调配和分发防护物资、医疗设备等特殊物资,确保物资的及时、准确到位。

5.宣传教育组:负责向公众宣传埃博拉出血热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

6.监测与预警组:负责对疫情的监测和预警工作,确保第一时间得到疫情的相关信息。

四、应急预案的措施1.加强疫情监测与预警(1)建立疫情监测网,对疫情的发展进行跟踪监测,确保第一时间获取疫情信息。

(2)建立疫情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的疫情进行及时预警,提前做好准备。

2.及时报告和信息发布(1)疫情发生后,各相关机构应立即报告给指挥部,并向相关部门和公众发布疫情信息。

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

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

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为了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输入我院辖区内的应急防控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编制。

在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控制中心指导下,科学、统一地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等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一、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工作应急处置小组组长:沈坤彪副组长:郑坚成员:许建平、孙毅、程琳、周蓉、李春凤、章洪标、马元飞、沈慧娜、郁秀萍王旭峰洪丽芳陈爱萍苏月二、应急处置小组职责1、制定紧急医疗救治方案,对事发现场伤亡情况和事态发展做出快速、准确的评估,及时掌握事发的原因、特征、规律、医疗救援资源、地理交通状况等信息。

2、全面领导、组织、协调和督查紧急救治行动,调配救治物品、设备和人员;在事发现场或者临时指定地点设立临时指挥部,组长负责组织、部署现场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援工作,组长不在时,根据突发事件原因由副组长担任总指挥,调遣院内各科室医疗救援力量和应急处置、抢险维修人员,本组中的各位组员即是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援的具体实施人。

3、向当地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援领导小组及上一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汇报有关情况并接受其指令和任务,统一口径对外发布有关信息。

会同有关部门对事发的起因、特征等进行调查、评估,并将调查结果及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等。

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援工作实行规范管理,做到常备不懈,及时有效。

三、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预警分级(一)准备阶段:国外出现爆发,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未出现病例。

(二)响应阶段:1、一般疫情(Ⅳ级响应):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浙江省出现输入病例。

2、较大疫情(Ⅲ级响应):本市出现输入病例。

3. 重大疫情(Ⅱ级响应):本市出现二代病例。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应急预案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应急预案

一、背景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HF)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病毒性出血热,由埃博拉病毒引起。

该病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快速反应,及时处置;3. 依法依规,科学防控;4. 群防群控,责任到人。

三、组织体系1. 成立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市防控工作;2. 成立专家组,负责疫情监测、风险评估、技术指导和应急处置;3.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成立防控工作小组,负责具体防控措施的实施。

四、疫情监测与报告1.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对埃博拉出血热的监测,提高警惕,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2. 建立疫情报告网络,确保信息畅通;3. 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并立即报告当地疾控中心。

五、实验室检测1. 对疑似病例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进行实验室检测,确诊后立即上报;2. 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止病毒传播。

六、预防控制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埃博拉出血热的认识和防范意识;2.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3. 加强入境旅客的检疫,对来自疫区的旅客进行健康检查;4. 加强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理,防止病毒传播;5.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疫情。

七、应急处置1. 确保疫情信息畅通,及时上报;2. 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确保救治质量;3.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防联控,防止疫情扩散;4. 做好物资储备,确保应急物资供应;5. 做好人员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八、总结评估1. 定期对防控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查找不足,及时改进;2. 对防控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3. 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合作,共同提高防控水平。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履行职责,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医院埃博拉应急预案

医院埃博拉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严重的病毒性出血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为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院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报告和隔离疑似埃博拉出血热病例。

2.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3. 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安全。

4. 减少疫情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医院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实施防控工作。

2. 设立医院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办公室,负责具体落实防控措施。

3. 各科室设立联络员,负责本部门防控工作的协调和落实。

四、防控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院职工对埃博拉出血热的认识和防控意识。

2. 加强预检分诊,严格执行发热病人筛查制度。

3. 设立发热门诊,对疑似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进行隔离观察。

4.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其防控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5.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防护等各项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6. 加强与当地疾控部门、卫生监督部门等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五、应急处理流程1. 发现疑似埃博拉出血热病例时,立即向医院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办公室报告。

2. 医院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对患者进行隔离观察。

3. 向当地疾控部门报告疫情,请求指导和支持。

4.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5. 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严格执行消毒、隔离、防护等各项措施。

6. 对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

六、预案实施与评估1. 本预案由医院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

2. 定期对预案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预案的有效性。

3. 对违反预案规定的行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医院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通过以上预案的实施,我院将全力以赴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防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

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

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埃博拉出血热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和生命安全,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人感染埃博拉出血热的预防控制工作,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案例》实施办法。

《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制定。

(二)工作原则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省卫生厅通知要求,我院应对埃博拉出血热医疗救治工作坚持规范、科学、快速、有效救治的原则。

做到早发现、早报、早隔离、早治疗,及时有效的采取各项防控措施,防范疫情的发生,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做好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工作,提高我院人感染埃博拉出血热的防控水平和应对能力。

(三)组织领导及工作职责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及通知要求,医院实行主要领导责任制,成立埃博拉出血热防治领导小组,下设若干小组,统一在领导下分级负责、协同配合,快速反应,明确任务、目标和责任,组织领导及工作职责如下:1、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工作职责:负责协调、统一指挥全院预防救治全面工作。

2、埃博拉出血热医疗急救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工作职责:负责全院人感染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工作的诊断、辅助检查及治疗指导工作。

3、埃博拉出血热药品、设备、后勤保障组组长:成员:工作职责:负责全院药品及时供应,设备的正常运转及其他物资及时调配到位。

4、埃博拉出血热院内感染防控组组长:成员:工作职责:开展院内宣传、教育和培训,落实各项预防措施,提高医务人员防护意识和能力,防止发生医院感染事件,避免医务人员感染,报送信息,参与各组织疫情处理工作。

(四)应急预案要求1、加强领导,落实分级责任制各科室要增强在埃博拉出血热疾病医疗救治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切实加强对该项目工作的领导,成立医疗救治领导小组,切实做好我院埃博拉出血热疾病的救治工作。

2、加强培训,科学防护各科室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组织开展对全体医护人员埃博拉出血热感染临床知识的培训,尽快让医护人员掌握该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学知识,掌握其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识别该病的能力,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要宣传标准预防的基本方法,针对医务人员在诊治埃博拉出血热疾病中只能不同而出现的高、中、低风险,让其掌握基本、一般和特殊的防治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泸医附院埃博拉出血热应急启动预案
为了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一、目的
做好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输入泸州以及我院范围内发现病例时的应急处置等工作。

二、原则
在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整合我院资源,科学、统一地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等工作。

三、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泸医附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预案》等编制。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泸医附院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

五、组织管理
(一)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分工
1、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何延政
副组长:程荣尧邓存良
成员:黄君张贻聪张志杜一华殷泽登郑思琳王荣丽吴刚黄永茂徐勇李国平顾琼
钟武毛世芳李涛郝杰尹崇麟刘德才
鄢飞鹏邓晓川顾应江郭杏杨晓莹尹崇光领导小组下设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办公室,办公室挂靠医务部,办公室主任由医务部部长殷泽登担任。

领导小组职责:
落实各项应急措施,按预案规定程序启动或结束应急响应,负责对全院疫情应急处置的统一领导和组织指挥。

埃博拉出血热办公室职责:
负责埃博拉出血热抢救、重症患者转诊、疫情报告等现场人员调
动指挥和抢救物资调配。

组织院内埃博拉出血热应急、诊疗方案、个人防护等知识培训。

2、埃博拉出血热专家、治疗、抢救小组
组长:邓存良
副组长:吴刚黄永茂
(1)专家小组成员:
徐勇钟利刘建李晓明刘文君邓明明李国平甘辞海钟武负责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工作,疑难危重病人抢救工作等进行技术指导。

(2)治疗、抢救小组
盛云建蒋玉凤李强任晓华刘泽明唐凌邹永胜陈文黄富礼李烨李芹彭颖倪艳张千顔艳万利
抢救小组职责:
(1)负责埃博拉出血热医学观察病例的筛查与报告;负责病人的诊断、转运、隔离治疗。

(2)配合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标本采集工作。

3、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控制小组
组长:王荣丽
成员:冯瑛、廖光荣、周莉、刘静、王茂杨、张青
疫情控制小组职责:
(1)负责埃博拉出血热网络报告。

(2)负责院内感染控制,病房消毒隔离。

(3)协助区疾病控制中心完成疫点处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疫情分析。

(4)做好有关卫生宣传教育和病人心理辅导工作。

4、埃博拉出血热应急设备、物品保障小组:
组长:王燕
职责:负责埃博拉出血热应急物资储备和采购
六、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预警分级
(一)准备阶段:国外出现爆发,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未出现病例。

(二)响应阶段:
1、一般疫情(Ⅳ级响应):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四川省出现输入病例。

2、较大疫情(Ⅲ级响应):本市出现输入病例。

3. 重大疫情(Ⅱ级响应):本市出现二代病例。

4. 特别重大疫情(Ⅰ级响应):出现本地病例并引起持续传播的病例。

七、疫情控制分级响应
(一)准备阶段:国外出现爆发,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未出现病例。

1、成立防治专家组,制定应急预案,防控方案、诊疗方案,指导各临床科室做好防控、诊疗准备。

2、开展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知识培训,包括病例发现、排查、报告、患者转诊、采集标本运输、个人防护。

3、做好应急物资和技术储备等准备工作,加强临床救治、防护装备的准备工作。

(二)Ⅳ级应急响应行动: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四川省出现输入病例。

1、门诊各临床科室:加强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监测,可疑病人要及时隔离、治疗、转诊、报告,并采样送检;
2、感染管理科、感染病科、门急诊部:加强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筛查工作,完善发热呼吸道病例预检分诊制度,加强来至疫区人员、近期到过疫区人员等高危人群监测,主动排查疑似病例,做好疫情风险评估。

(三)Ⅲ级应急响应行动:本市出现输入病例。

1、感染管理部:组织相关科室按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有关防控方案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和样品采集工作;实行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日报告制度,定期进行疫情分析、评估、通报。

2、预防保健部、总务部、基建部:预防保健部做好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做好疫点内人居住和聚集场所的消毒处理工作;总务部按防护要求做好污水污物处置工作;基建部按相关要求做好与感染控
制相关的基础建设工作。

3、感染病科:做好病人接诊、救治、医院内感染控制等准备工作;督促各临床科室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四)Ⅱ级应急响应行动:本市出现二代病例。

(1)医务部、感染管理部:立即组织埃博拉出血热专家小组会诊疑似患者,明确诊断制定抢救方案。

积极抢救患者的同时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院应急办必须立即将疫情电话报告区疾病控制中心、市卫生局应邹办,网络直报人员2小时内完成传染病和突发公共事件网络报告。

(2)感染病科:组织救治小组医护人员在专家指导下隔离救治确诊患者,留取相关标本,做好相关信息登记,完成传染病卡和突发公共事件报告卡填写,尽快将危重病人转诊至指定上级医疗机构救治。

(3)疫情控制小组:在感染管理部指导下,认真做好现场消毒隔离,参与行动人员采用一级防护措施,患者污染物和排泄物消毒、排放处理,阻止院内感染发生,避免因排泄物处理不当造成水源污染和疫情蔓延,协助区疾病控制中心完成个案调查,疫点处理。

(五)Ⅰ级应急响应行动:出现本地病例并引起持续传播的病例。

在Ⅱ级应急响应基础上,向市政府和省卫计委请求支援,在上级应急指挥部领导下,接受上级支援的预防控制专家、临床救治专家、病原学专家的专业技术指导,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领导小组统一调配人员、药械和后勤物资的使用。

八、应急响应的级别调整或终止
根据省市区卫生行政机构提出响应级别调整或终止建议,调整医院响应级别或终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