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肿瘤患者及家属安宁护理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期肿瘤患者及家属安宁护理接受度及
其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家属对安宁疗护的影响因素和接受程度。

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收治的200名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针对
家属对安宁疗护的认知水平、需求进行调查,并根据家属是否接受安宁疗护分为
接受组和不接受组。

比较2组家属的心理状态、应激状态和护理满意度。


果:200名患者家属中,58.50%的家属接受安宁疗护;家属不接受安宁疗护的主要原
因包括不信任、伦理问题。

接受组家属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家属应
激量表评分均低于不接受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不接受组(P均<0.05)。

结论:晚
期恶性肿瘤患者家属对安宁疗护的认知水平与接受程度普遍较低,但存在一定的
安宁疗护需求。

关键词:恶性肿瘤;晚期;安宁疗护;认知水平;心理应激
前言
安宁疗护作为一种主要针对末期患者实施的缓和医疗,一般都同时包含了一
项只要缓和医疗、不要维生医疗的医疗措施选择。

这一选择虽然符合缓和医疗之
本旨,但由于事涉维生医疗的放弃(含不给患者实施维生医疗和终止、撤除已对
患者实施的维生医疗)这一事关“生死”的医疗决定,故而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难
免会引起一定的争议,甚至会被认为是一种消极安乐死,一种对患者生命的放弃。

而一旦事涉消极安乐死和对患者生命的放弃这一极易挑动民众敏感神经的话题,
安宁疗护的试点和推广势必会在实践中遭遇到更多的观念障碍,甚至会使其自身
的正当性受到怀疑。

这种怀疑和可能发生的观念障碍,在目前我国相关立法尚未
对安宁疗护中的“末期患者”作出明确的定义,也未对安宁疗护的实施所需满足
的法律条件作出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更易发生。

有鉴于此,同时考虑到我国民众
对安宁疗护这种新型的医疗模式普遍缺乏必要的了解,本文从安宁护理接受程度、认知水平、影响因素等方面分析其实践应用情况。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于2021年1~12月收治的200名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经
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后开展研究。

200名患者家属中,男92名,女108名;年龄24~57岁,平均为(41.12±8.64)岁。

经调查,共有58.50%(117/200)家属接受安宁疗护。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向患者家属发放自制的安宁疗护认知水平调查问卷,其内容主要包括:患者
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在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要严格进行保密,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指导。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方法为:SPSS17.00;用百分数(%)进行计数。

2 结果
2.1 认知与接受程度
58.50%的家属接受安宁疗护,家属不接受安宁疗护的主要原因包括不信任、
伦理问题,见表1。

表1 患者家属对安宁疗护认知水平调查结果
2.2 安宁疗护需求
患者家属普遍希望在公立医院、家中和安宁疗护机构开展安宁疗护,希望接受的生命末期服务以对症治疗、心理支持和舒适护理为主,最看重安宁疗护人员的疾病诊断、心理治疗、疾病治疗等技能,见表2。

表2 患者家属对安宁疗护需求调查结果
2.3 心理状态、应激及护理满意度
接受组家属SAS、SDS和RSS评分均低于不接受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不接受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家属SAS、SDS、RSS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组别n SAS评

SDS评

RSS评

护理评分
满意度
接受组
1
17
35.31±
6.27
36.99±
6.75
8.10±
1.25
89.37±9
.25
不接受组
8
3
37.16±
6.45
39.32±
6.49
8.74±
1.37
86.24±8
.18
P

0.0440.0150.0010.038
3 讨论
安宁疗护虽然一般内含了对维生医疗的放弃,但将这种放弃乃至整个安宁疗护定性为消极安乐死或尊严死并不妥当。

安宁疗护本质上乃是一种旨在达到病患所想要的生活方式的临终医疗照顾模式,目的是让末期患者更好地活着,体现的是一种对末期患者的生命价值与尊严的终极关怀和最大尊重,反映了现代医学价值取向的进步,其所内含的回归自然、不执拗于施行无效的医疗、反对极端的对死亡的人为操控的医疗哲学和不求死、不惧死,但求向死而生,以灿烂之生步向静美之死的人生态度非常值得肯定和赞赏。

在安宁疗护中,放弃对患者实施维生医疗的法理正当性依据,主要根源于患者所固有的维生医疗拒绝权和处于这一权利延长线上的自主决定权。

安宁护理为患者提供的一种具备人的本性、科学合理的护理方式,根据对患者的身体各类症状开展护理,具有减轻疼痛和身体上产生不舒服的感觉,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等,使患者在生命的后阶段可以有自尊心的、平和的接受身亡,使患者可以度过一个有价值的此生。

从目前来讲,我国安宁护理都还没得到很好的普及化,许多患者接受护理时候,不能理解护理主要内容,有些患者遭受文凭、认知能力等因素,拒不接受与理解安宁护理,导致一些患者在生命的后阶段仍在进行相应的救治,以至于在生命的后阶段带上痛楚和遗憾。

参考文献
[1]韩志敏.家属对安宁疗护认知程度的现况调查[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
子杂志,2020,8(11):102.
[2]李雪莹,童立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开展安宁疗护的实践[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22):3553-3555.
[3]柴守霞,雷美容,张雪林,张军,吴新.构建癌症患者家属培训机构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策略分析——基于患者的知识和技能需求[J].卫生软科
学,2019,33(09):29-33.
[4]吴燕铭,张巩轶,李惠玲.死亡观念转变与安宁疗护事业发展的辩证思考[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4):1337-1341.
[5]高婕.国内晚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
摘,2019,19(35):113-1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