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失调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合集下载

氮素和Wx基因缺失对小麦淀粉生物合成的影响

氮素和Wx基因缺失对小麦淀粉生物合成的影响

氮素和Wx基因缺失对小麦淀粉生物合成的影响李昆仑;孔治有;沙云;唐永生;程顺和;覃鹏【摘要】[目的]通过不同氮素施用水平,明确氮肥水平及灌浆时期对小麦Wx近等基因系籽粒淀粉含量的影响.[方法]以宁麦14为背景的8个小麦Wx近等基因系为材料,不施底肥、在三叶期追施0、150、300、450、600kg/hm2的尿素作为氮素梯度,测定灌浆7、14、21、28、35 d的小麦籽粒直链、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结果]Wx基因型、灌浆时间对小麦籽粒的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产生显著影响,而氮素水平未引起淀粉含量及成分产生显著变化;淀粉合成在花后10 d 以后极大加快、而到灌浆结束又明显趋缓.[结论]3个Wx基因直链淀粉的合成能力Wx-B1> Wx-D1> Wx-A1,其中Wx-D1和Wx-A1基因的综合作用与Wx-B1基本相当.%[Purpose] The effects of nitrogen fertilizer level and grain filling stage on the grain starch content of near isogenic Wx wheat lines were determined by different nitrogen application levels.[Method] Eight Wx near-isogenic wheat lines in Ningmai 14 were researched at no basal fertilizer,and 5 nitrogen levels including 0,150,300,450 and 600 kg/hm2 were fertilized at three-leaf period.The amylose,amylopectin and total starch contents of wheat grain were determined at 7,14,21,28 and 35 days after anthesis.[Results] The grain amylose,amylopectin and total starch contents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Wx genotypes and grain filling period,while the nitrogen levels did not caus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content and composition of starch.Starch synthesis was speed up 10 d after anthesis till the end of filling period.[Conclusion] The amylosesynthesis ability of three Wx genes was Wx-B1 > Wx-D1 > Wx-A1,and the comprehensive effect of Wx-A1 and Wx-D1 was the equivalent of Wx-B1.【期刊名称】《云南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2)004【总页数】5页(P577-581)【关键词】Wx近等基因系;氮素水平;淀粉;生物合成【作者】李昆仑;孔治有;沙云;唐永生;程顺和;覃鹏【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保山学院资源环境学院,云南保山678000;临沧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临沧677000;曲靖市农业科学院,云南曲靖655000;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扬州225007;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2.013.53淀粉是小麦籽粒的主要组成部分,占籽粒干重的65%~75%[1],对小麦产量和加工利用有重要影响。

氮素用量对春玉米品质的影响

氮素用量对春玉米品质的影响

关 于氮 素用 量 对 作 物 品 质 的 影 响在 夏 玉 米 、 小麦 、 稻等 作 物 上 已 有研 究 [3, 氮 素 用 量 对 水 1] 而 - 春玉 米 品质 的影 响 研 究 较少 , 素 用 量对 春 玉 米 氮 品质 可 以 产 生 多 方 面 的影 响[ ] 现 以 高 淀 粉 玉 4,
江 l 表
科 学
2on (4):51~ 52
Heln ja g Ag iut r l ce cs i g in r lu a in e o c S
氮 素 用量 对 春 玉 米 品质 的影 响
李 丹。 岳 东, 王 强 。 宪欣 , 孟 张 威, 史 峰, 徐 貉
( 龙 江 省 克 东县 气 象 局 , 龙 江 克 东 1 4 0 ) 黑 黑 6 8 0
采 用 F S公 司 近红 OS
示 1 水平的差异显著性。下同。
外 谷 物分 析仪 。 1 2 3 粗 脂 肪含 量 测 定 采用 F S . . O S公 司近 红
外谷物 分 析仪 。
2 2 氮素 用量 对春 玉米 蛋 白质 的影响 . 由表 2可 知 , 玉米 蛋 白质 含量 随着 施 氮 量 春
2 结果与分析
2 1 氮素 用 量对 春玉 米总淀 粉含 量 的影 响 . 由表 1 知 , 熟 籽 粒 总 淀 粉 含 量 因不 同 品 可 成 种 和 不 同氮 素 用量而 异 , 在一 定 的施 氮 范 围内 , 随 着 施 氮量 的增 加 , 玉 米 籽粒 总 淀 粉 含 量有 增 加 春
米 、 质 蛋 白玉 米 、 通 玉米 为 试 验材 料 , 究 氮 优 普 研
素用 量对 春玉 米 品质 的影 响 , 旨在为 春玉 米高 产 、

氮肥用量对水稻群体质量及稻米品质影响

氮肥用量对水稻群体质量及稻米品质影响

氮肥用量对水稻群体质量及稻米品质影响一、氮肥对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氮肥是水稻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合理施用氮肥对提升水稻群体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氮肥用量直接影响水稻的生长速度、分蘖能力及产量构成因素。

1. 氮肥用量与水稻生长速度适量施用氮肥能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植株高度、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

在一定范围内,氮肥用量增加,水稻生长速度加快。

但过量施用氮肥会导致植株生长过旺,易倒伏,影响产量。

2. 氮肥用量与水稻分蘖能力氮肥对水稻分蘖具有显著影响。

适量施用氮肥能促进水稻分蘖,增加有效穗数。

氮肥不足时,水稻分蘖减少,穗数降低;氮肥过量,则会导致无效分蘖增多,群体结构恶化。

3. 氮肥用量与产量构成因素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具有重要影响。

适量施用氮肥能提高结实率、千粒重和穗粒数。

氮肥不足时,水稻产量构成因素降低;氮肥过量,则会导致结实率下降、千粒重减轻,产量降低。

二、氮肥对稻米品质的影响1. 碾磨品质氮肥用量对稻米碾磨品质具有显著影响。

适量施用氮肥,稻米碾磨品质较好,出米率较高。

氮肥不足或过量,均会导致稻米碾磨品质下降,出米率降低。

2. 外观品质氮肥用量对稻米外观品质有一定影响。

适量施用氮肥,稻米外观品质较好,透明度较高,垩白度较低。

氮肥不足或过量,稻米外观品质变差,透明度降低,垩白度增加。

3. 蒸煮品质氮肥用量对稻米蒸煮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适量施用氮肥,稻米蒸煮品质较好,糊化温度适中,胶稠度较高。

氮肥不足或过量,稻米蒸煮品质变差,糊化温度异常,胶稠度降低。

4. 营养品质氮肥用量对稻米营养品质有一定影响。

适量施用氮肥,稻米蛋白质含量适中,营养价值较高。

氮肥不足或过量,稻米蛋白质含量异常,营养品质降低。

合理施用氮肥对提高水稻群体质量及稻米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土壤肥力、水稻品种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适宜的氮肥用量,以实现高产优质的目标。

氮肥用量对水稻群体质量及稻米品质影响三、氮肥施用策略的优化1. 分阶段施氮水稻生长周期中,不同阶段对氮肥的需求不同。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南粳46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南粳46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南粳46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不同的施氮量对水稻的产量及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不同施氮量对水稻南粳46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施氮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非常明显。

适量的氮肥可以提高水稻的光合作用效率,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实验表明,适宜的氮肥施用量可以有效地提高水稻的茎粗、穗粗、穗粒数和千粒重等产量相关指标,从而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

施氮量对水稻品质的影响也很重要。

过量的氮肥施用会导致水稻长势虚弱,植株颜色较淡,形成过长的秆,易倒伏和秆腐病的发生。

这些都会对水稻的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而过少的氮肥施用则会导致水稻的氮素供应不足,进而影响水稻的生长和发育,减少稻谷的产量和品质。

合理施氮量是保证水稻品质的关键。

在具体的实验研究中,我对水稻南粳46分别施用了0、120、180、240kg/hm²的氮肥,并观测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适宜的施氮量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有着显著的影响。

在该实验中,施用120kg/hm²的氮肥时,水稻的单产量达到2691.2kg/hm²,较不施氮肥的对照组提高了12.8%;水稻的出米率和米质指标也有所提高。

过多的氮肥施用会导致水稻的生长过旺,秆粗而不结实,易倒伏,使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下降。

在该实验中,施用240kg/hm²的氮肥时,水稻的单产量虽然达到了2803.6kg/hm²,但是出现了较高比例的倒伏现象,稻米的出米率和品质指标也下降。

我们需要根据水稻的生长状况和土壤的肥力情况来合理施用氮肥,以达到最佳的产量和品质。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南粳46的产量和品质有着显著的影响。

适量的氮肥施用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而过量或者不足的氮肥施用都会对水稻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应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和水稻的生长需要,合理施用氮肥,以达到最佳的产量和品质效果。

农田中氮肥的损失与对策

农田中氮肥的损失与对策

农田中氮肥的损失与对策氮肥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肥料,它能够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然而,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氮肥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导致了农田中氮肥的损失问题日益严重。

本文将从氮肥的损失原因、影响和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氮肥的损失原因1. 氮素的挥发损失氮肥中的氨氮和尿素等化合物在施用后会发生挥发,导致氮素的损失。

这种损失主要发生在气温高、湿度低、风力大的天气条件下。

2. 氮素的淋失损失氮肥施用后,其中的氮素会随着水分向下渗透,进入土壤深层,甚至渗透到地下水中,导致氮素的淋失损失。

3. 氮素的硝化损失氮肥中的铵态氮在土壤中会被细菌氧化成硝态氮,这个过程称为硝化。

硝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氧气,导致土壤中的氧气浓度升高,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减少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影响土壤肥力。

二、氮肥的损失影响1. 土壤肥力下降氮肥的损失会导致土壤中的氮素含量下降,从而影响土壤肥力,降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 环境污染氮肥的损失会导致土壤中的氮素含量过高,从而影响土壤的生态平衡,导致环境污染。

三、氮肥的损失对策1.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减少氮肥损失的关键。

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类型、作物品种、气候条件等因素,科学制定施肥方案,避免过量施肥。

2. 喷洒尿素酶抑制剂喷洒尿素酶抑制剂可以有效地抑制尿素的挥发损失,减少氮肥的损失。

3. 喷洒硝化抑制剂喷洒硝化抑制剂可以有效地抑制氮素的硝化过程,减少氮肥的损失。

4. 种植绿肥种植绿肥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氮肥的损失。

减少氮肥的损失是保护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措施。

只有科学施肥、喷洒抑制剂、种植绿肥等措施相结合,才能有效地减少氮肥的损失,保护土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氮素供应不同对植物生长和代谢的影响研究

氮素供应不同对植物生长和代谢的影响研究

氮素供应不同对植物生长和代谢的影响研究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氮素是必要的元素。

它是构成植物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在植物代谢中占有重要地位。

不同的氮素提供方式、不同的供应浓度、不同的植物品种以及环境条件,都会对植物的生长和代谢产生影响。

本文将分析氮素供应不同对植物生长和代谢的影响,并结束于当前氮素肥料使用与管理的状况。

氮素供应水平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氮素供应水平是植物生长的一个重要变量。

正常生长需要适量的氮素来促进植物的吸收和合成生长素的活性。

尤其在植物的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在氮素供应充足的环境下,植物的生长速度较快、花粉数量和质量高,从而实现良好的种子产量。

一方面,过多的氮素供应会对植物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大量的氮素浓度会直接影响植物体内的酸碱度,降低土壤的pH 值甚至使土壤酸化。

这种酸性土壤会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让植物吸收水分和养份的能力降低,导致植物发生葡萄糖的过剩累积,从而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

另一方面,缺少适量的氮素供应会阻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缺氮状况下,植物的苗高、叶面积、总叶面积也会受到限制,从而影响植物的整体生长速度和植物的产量。

氮素供应形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同的氮素形式也会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

传统的氮肥是阴离子形式的硝酸钾和铵态氮肥,但其缺点是浪费、对环境有害。

近年来,尿素、尿酸钙、六亚甲基尿酸盐、多种天然、无害和高效的氮素来源,走向人们的视野。

研究表明,尿素等低校正指数(根据各种氮源中的同位素含量来计算的指数)的氮素源,能增加植物对氮素的吸收率。

不同植物对不同氮素为骨架的反应各异,但溴酸钾和铵态氮肥等传统氮源基本上都表现为全程的负面效应。

在透气性和酸碱度良好的土壤中切换氮素源,不仅有效降低氮素的排放,而且提高了植物的生长速度。

不同氮素形式对植物代谢的影响氮素也是植物代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氮素在地球上的分布较少,所以植物必须高效利用它。

随着氮素的结构交流,氨基基团被分解并与其他化合物重新组合,这些氮素化合物用于制造其他有用的分子。

氮素对兰州百合产量、养分累积和品质的影响

氮素对兰州百合产量、养分累积和品质的影响
果 表 明 , 年 、 年 、 年 生 兰 州 百 合 产 量 年 增 长 幅 度 分 别 为 ( 1 6 ± 2. 6 、 10 7 ± 4 . 5 、 8 . 9 一 二 三 5 .9 5 7) (1. 1 O 8 ) (8 2 ± 2 . 5 , 幅 最 大 为 第 2年 , 次 是 第 3年 。兰 州 百 合 总 糖 、 淀 粉 和 水 溶 性 糖 总 体 均 随 着 施 氮 量 的 增 加 而 下 14) 增 其 粗 降 , 纤 维 和 粗 蛋 白含 量 随着 施 氮 量 的增 加 呈 先 升 后 降 再 升 高 的 变 化 趋 势 , 中施 氮 条 件 下 百 合 粗 蛋 白含 量 均 高 粗 其 于 NO 而 水 溶 性 糖 含 量 均低 于 NO 当施 氮量 为 7 g h 时 , 糖 和 粗 淀 粉 含 量 比 N , 。 5k / m 总 O显 著 提 高 ( 幅 3 3 o 增 . Y 和 5 1 , < 0 0 ) 当施 氮 量 为 2 5k / m . P .5 。 2 g h 时 , 溶 性 糖 含 量 较 N 水 O下 降显 著 ( 幅 6 2 , 0 0 ) 当施 氮 量 为 降 . P< . 5 。 7 g h 时 , 蛋 白含 量 比 NO 显 著 提 高 ( 幅 2 . , < 0 0 ) 而 当 施 氮 量 为 2 5k / m 5k / m。 粗 极 增 03 P .1 , 2 g h 时 , N 比 O提 高 显 著 ( 幅 3 . , 0 0 ) 增 7 9 P% . 5 。氮 肥 施 用 量 是影 响 兰 州 百 合 产 量 和 品质 的 主 要 因 素 之 一 。
兰州 百合 ( i u d vdiv r nc lrsl b 是 百合 科 ( iae e 百 合 属 ( i u 川 百 合 的变 种 , 多 年 L l m a i i a.u i o ai ) i o s L l ca ) i L l m) I i 为

氮素对不同类型饲用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氮素对不同类型饲用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工业原料【 J 1 。随着畜牧业 的迅速发展 , 玉米在
饲 料 中的地 位愈来 愈 重要 。 国内外 研究 认 为 , 未
来我国的粮食问题 , 将不再是直接 口 粮问题, 而是 饲料粮问题 。关 于氮肥施用量对玉米籽粒产 J 量影响的报道较多 , 较少有氮肥处理对玉米 饲用营养价值影响的研究报道。本试验研究了氮 肥不 同施用水平对两 种专用型饲 用玉米产 量和营
Ab t a t I h ed e p rme t h fe t ffv i o e p l ain lv 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n yed a u lt f sr c n t e f l x e i n ,t e e cs o e n t g n a p i to e eso il nd q ai o i i r c y
df r n rg i s S n 0 e e s d e .T e r s l h we a i o e p l ig c u d i — i e e t o a e maz Y 7 a d ND 1 8 w r t i d h e u t s o d t t nt g n a p yn o l n f e u s h r ce s h rs ima s a d d y matr a c mu ain a d i r v e n t t e q Mi f o a e maz s h r a e t e f h bo s n r t c u lt n mp o e t u r i u t o rg ie ;t e e e o h i v y f
玉米是 主要 的粮食 作物 , 是优 良的饲 料 和 也
地 土壤为壤 土 , 是典型 的黄 河冲积平原 , 备水浇 具 条件 。含 有 机 质 25 % 、 氮 0 15 、 解 氮 .8 全 .3% 碱

氮素对玉米生长影响

氮素对玉米生长影响

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饲料加工和工业原料作物,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耕地面积减小,资源约束加大,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下,要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就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提高单产是满足未来玉米需求的根本途径。

氮是植物生长发育中最重要的元素,以施肥的方式补充土壤氮是实现作物高产优质的有效措施之一。

为此,本文就氮肥对玉米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大面积提升玉米的产量及持续高产提供理论参考与技术支撑.一、氮素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玉米在生长周期中易感氮不足,被称为氮指示植物,玉米农艺性状受氮肥影响明显.如果缺氮,将表现植株细弱,叶色黄绿,底部叶片逐渐向上变黄干枯,雄穗发育延迟或雌穗不能发育,成穗少,粒少,产量明显下降.当氮肥供应充足时,植株枝叶繁茂,躯体高大。

当然,过量施氮肥也会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负面影响,如植株徒长、根冠比小、营养生长过剩而影响生殖生长等.周晓舟和唐创业研究了氮磷钾对秋玉米农艺性状和植株养分的影响,认为施氮极显著增加了秋玉米的株高、穗位高、茎粗、全氮量和全磷量.宋朝玉等研究也认为,氮肥对增加株高、茎粗、穗长、行粒数、穗粒数、千粒重有显著的作用。

根系形态对氮的吸收显得尤为重要。

已有研究表明,增加氮的供应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可能表现为促进、抑制作用。

当氮素缺乏时,相对较多的光合产物被根系利用,形成较大的根系,以便吸收更多的氮素,在高氮供应条件下,根系的生长量降低,从而降低其对深层养分、水分利用的能力。

对氮利用效率具有显著差异的两份玉米自交系进行研究,比较它们在不同氮水平下根系形态的动态变化以及对氮的反应。

结果表明,在氮素胁迫下,苗期根系形态直接与氮效率相关,它对氮素的高效吸收具有重要作用。

陈范骏等研究表明,西玉3号在低氮条件下,在苗期即建立了强大的根系,有利于增强全生育期氮素的吸收,因而表现出高效特性;而高光效1号的情况相反,在高氮条件下具有强大的根系,全生育期大量地吸收氮素,因而表现出高产特性。

氮肥施用对土壤环境与作物品质影响分析

氮肥施用对土壤环境与作物品质影响分析

氮肥施用对土壤环境与作物品质影响分析氮肥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化肥,通过提供植物所需的氮元素,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加农作物产量。

然而,过量使用氮肥不仅会对土壤环境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还可能对农作物的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土壤环境和作物品质两个方面分析氮肥施用对其的影响。

首先,氮肥施用对土壤环境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过量的氮肥施用会导致氮素积累在土壤中,引发土壤酸化、养分失衡等问题。

一方面,高浓度的氮元素会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抑制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降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造成土壤贫瘠化。

另一方面,氮肥的过量施用会导致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从而引起土壤污染的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风险。

因此,合理使用氮肥、科学施肥对土壤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除了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外,氮肥的使用也会对作物的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适量的氮肥施用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然而,过量的氮肥会导致作物吸收过多的氮元素,使其生长过于繁茂,影响果实的品质。

例如,蔬菜种植中,过量的氮肥施用会导致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升高,对人体健康构成一定的威胁。

此外,在水稻、小麦等谷物作物中,过量的氮肥施用会导致蛋白质积累过度,使谷物的口感变差,影响营养价值。

因此,在氮肥的施用上,需要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要进行合理的施肥,以保证作物品质的提高。

为了减少氮肥施用对土壤环境和作物品质的负面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合理调整氮肥的施用量。

科学测定土壤中的氮素含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氮肥施用量,避免过量施肥造成的问题。

其次,采用优质有机肥料替代部分化学氮肥。

有机肥料不仅可以提供氮元素,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性,减少土壤侵蚀,对土壤环境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此外,可以采用生物技术手段,通过微生物菌群的优化和调控,提高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促进氮肥的有效利用率,减少氮肥的流失和排放。

另外,农民在施用氮肥时也需注意正确的施肥技术。

氮素水平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氮素水平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for W uyujing 3. T he f illed gra ins, 10002grain w eight, grain yield, head rice, peak viscosity, a nd va lue s of
b reakdow n dec rea sed, w hereas cha lky grains, cha lk ine ss, setback values increased, w hen the nitrogen leve l w as highe r than 16 g�m - 2 for Shanyou 63 and highe r than 24 g�m - 2 for W uyujing 3. The re sults ind icated that the nitrogen ra te a t 160 a nd 240 kg�hm - 2 could be a s an op ti m um amount of nitrogen app lica tion for Shanyou 63 andW uyujing 3, respect ively, in the produc tion for the high yield and good qua lity of rice . KEY W O RDS: rice; nitrogen; r ice quality; gra in yield; rapid viscosity ana lyzer p rof ile
(K ey L ab of C rop G en a nd P h y sio of J ia ng su P rov, Yang zh ou U n iv, Yangzhou 225009, C hina) ABSTRAC T: W ith a typ ica l ind ica hybr id Shanyou 63 and a japonica cultiva r W uyujing 3 a s m ater ia ls and six nitrogen - 2 levels, 0, 8, 16, 24, 32 and 40 g�m , as trea tm ent fac tors, the effec ts of n itrogen levels on the gra in yield and qua lity w ere inve stigated under field 2 grow n conditions . T he result s show ed that nitrogen leve ls, ranged f rom 0 to 40 g�m - 2 , had no sign if ican t effect on brow n rice, m illed r ice, ke rne l length � kernelw id th , and am ylose content. The p rotein con tent w a s inc rea sed w ith the increase of nitrogen leve ls . T he panicle num ber, sp ike le ts pe r panicle, gra in yield, head r ice, peak viscosity, and values of breakdown in rap id viscosity analyze r (RVA ) prof iles w ere increased, whe rea s cha lky grains, - 2 cha lk ine ss, setback va lue s we re reduced, when the nitrogen level w as f rom 0 to 16 g�m for Shanyou 63 and f rom 0 to 24 g�m 2

缺氮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缺氮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缺氮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摘要:用植物无土‎培养法,对二叶一心‎得玉米幼苗‎进行缺素培‎养。

所缺元素为‎N、P、K、ca、Mg、Fe。

培养三周后‎取出并对玉‎米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六种缺素‎培养下的玉‎米幼苗,生长情况明‎显差于全素‎培养的玉米‎幼苗,且各缺素症‎状表现在不‎同部位。

缺素培养下‎,植物生长速‎率下降,根冠比改变‎,对植物生长‎产生了很大‎影响。

关键词:缺素培养缺氮缺素症状前言:氮素:是蛋白质的‎主要成分,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原生‎质的基本组‎成部分,氮素是植物‎的生命基础‎。

氮素供应充‎足,蛋白质合成‎得多,原生质的构‎成就有充分‎的物质基础‎,细胞分裂快‎、增长迅速、植株高大、枝叶旺盛、根系发达,为高产奠定‎基础;氮素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叶绿素是含‎氮的有机物‎,在叶片上叶‎绿体起着吸‎收光能的作‎用。

通过叶绿素‎供应的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葡萄糖再转‎化为碳水化‎合物;氮是一些酶‎的组成部分‎,这些酶可以‎促进作物的‎新陈代谢,植物体内的‎维生素生物‎碱等都含有‎氮素。

氮素不仅是‎植物的组成‎部分,而且还参与‎植物的多种‎生化过程,氮与植物生‎命活动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缺氮时:植物缺氮就‎会失去绿色‎,植株生长矮‎小细弱,分枝分蘖少‎,叶色变淡,呈色泽均一‎的浅绿或黄‎绿色。

蛋白质在植‎株体内不断‎合成和分解‎,因氮易从较‎老组织运输‎到幼嫩组织‎中被再利用‎,首先从下部‎老叶片开始‎均匀黄化,逐渐扩展到‎上部叶片,黄叶脱落提‎早。

株型也发生‎改变,瘦小、直立,茎杆细瘦。

根量少、细长而色白‎。

侧芽呈休眠‎状态或枯萎‎。

花和果实少‎。

成熟提早。

产量、品质下降。

磷素:植物体中磷‎的分布不均‎匀,根、茎的生长点‎较多,嫩叶比老叶‎多,果实、种子中也较‎丰富。

由于磷参与‎多种代谢过‎程, 而且在生命‎活动最旺盛‎的分生组织‎中含量很高‎,因此施磷对‎分蘖、分枝以及根‎系生长都有‎良好作用。

氮素营养对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氮素营养对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适 力 状况 是 影 响干 物质 生 产 最主 要 的 因子 ,土壤 营养 善 玉米 品质 。在一定 氮肥施 用范 围 内 , 当增 加施用
能增 加籽 粒 中蛋 白质含 量 ; 同施 氮 量 随施肥 期 相 状况 决定 了玉 米植 株 内营养 元 素 的吸 收代谢 ,农 田 量 ,
养分 失调f 机 、 机 比例 失 调 ; 分 中碳 、 比失调 ; 推迟 籽粒蛋 自质含 量有 所增加 。 i rWH认为 , 有 无 养 氮 Pe e r 土壤
经 流216 验交 01 .
舭蝴 琏
氮素营 养对玉 米产 量及 品质 的影 响
罗 玉 鑫
( 宁省 沈 阳市农 业科 学院 沈 阳 1 0 4 辽 0 3 ) 1
摘 要 : 国 玉 米 生 产 虽 然 面 积 大 、 量 高 , 品 质 不 高 , 用 性 不 强 。 玉 米 品 质 差 的 原 因较 多 , 品 我 产 但 专 如
24 增 强抗 灾害 意识 、 . 确保 稻 作 安全
苗 、 插 秧 、 灌 水 、 田增 温 促 熟 和 增 施 磷 、 肥 旱 浅 晒 钾
低 温冷 害 和 缺水 干 旱 是影 响水 稻 产 量 的重 要 自 等 : 广 应 急性 防御技 术 , 推 如深 水 灌溉 、 烟雾 薰 蒸 、 使
用 玉米 、 用 甜 玉 米 、 食 蔬菜 玉 米 等 已在 生 产 上商 业 化 成 了人 们最 为关 注 的农业 增 产措施 。 0世纪 9 2 0年 代 种 植 。其 中高蛋 白饲 用 玉米 蛋 白质含 量 较 对 照高 出 以后 . 中国氮 肥用 量 急剧 增加 ,0年代 中期 跃 居世 界 9 1%~ 5 .高 油 杂 交 种 籽 粒 含 油 量 高 达 67 ,比 首 位 ,0 0年 超过 24 l 纯氮 , 占全世 界 总用 量 0 1% .% 20 .x O t 约 普 通 玉米 高 5 %以 上 ,高 赖 氨酸 和 色 氨 酸 的杂 交 玉 的 3 % 。 0 0 米 较 一 般 品种 含量 高 出 2倍 多 。我 国在 玉 米 的 专用 随着 社 会生 产 的 发展 。玉 米 在 饲用 及 工 业生 产

氮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分析

氮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分析

氮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分析植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高低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氮素作为一种最普遍的养分,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也具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从氮素对植物生理特征、形态特征、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氮素对植物生理特征的影响氮素是植物生长的最重要的限制性养分之一,它在植物中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

首先,氮素可以促进植物发育,增加植物的叶面积、生物量和光合作用产能。

同时,氮素还对植物的生长周期、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产生影响。

例如,在一些果树上通过增加氮素的施用量可以提高果实的质量;而在一些非常规农作物上,如坚果和油料作物,氮素可以增加花粉的生产和果实的结实率。

此外,过量的氮素对植物的生长和健康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一些非生物学反应的负面影响包括生命活动的负担增加,导致营养紊乱等,这些都会导致植物的生长迟缓、叶片的萎凋以及产量的下降等。

因此,对于不同的植物种类和生长阶段,合理施肥显得尤为重要。

氮素对植物形态特征的影响氮素对植物的生长和形态特征具有着显著的影响。

氮素不足时,植物的生长速度减缓,且植物的茎、叶、根的发育都会减弱;而过量的氮素对植物的根生长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导致根系的生长缓慢,同时也会促进植物的茎长,导致植物的体形及形状的改变。

氮素还会影响植物细胞壁的合成和细胞内运输物质的分配。

氮素过量时,细胞壁中的半纤维素和微纤维素的含量会减少,细胞壁的合成能力降低,细胞壁变薄,影响了细胞的结构稳定性,从而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发育。

氮素对植物产量的影响氮素对植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植物种类、生长阶段和应用方法等。

一般来讲,氮素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元素之一,缺乏氮素将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叶片的黄化,同时也严重限制了植物对其他养分的吸收能力。

给予足够的氮素肥料可以增加植物的叶面积和光合作用,进而增强植物的生长能力,从而提高产量。

此外,氮素还可以提高植物的抗性。

氮对农作物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氮对农作物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2015年第02期现代农业摘要:氮作为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大必须元素之一,其施用量的高低和施用种类差异会对作物生长特性与养分吸收利用和产量形成产生较大影响。

本文详细分析了氮对农作物农艺性状、农作物干物质积累、叶片叶绿素含量、养分吸收的影响规律,以期为作物施肥中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氮;农作物;生长;养分吸收文章编号:1004-7026(2015)02-0123-02中国图书分类号:S143.1文献标志码:A氮对农作物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杨彩萍氮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元素之一,在作物的生长过程中,氮元素供应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作物生长的好坏[1],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作物的产量。

氮是作物体内很多重要有机物的组成部分,如叶绿素含量高低与氮肥供应量之间有直接的相关性,而叶绿素含量直接影响作物光合效率高低,进而影响光合产物的形成,从而影响作物生长[2]。

目前,关于氮肥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较多,同时也取得了较多的成果,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重点分析氮肥对农作物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叶绿素含量、养分吸收的影响规律,以期为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

1氮对农作物农艺性状的影响氮是影响农作物农艺性状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氮是影响根系生长与分布的首要因素。

在氮肥供应量不足情况下,作物根系生长短小,粗度降低,形状不规则,吸收养分与水分能力显著低于对照。

在氮肥供应量适中的情况下,作物根系长度与粗度均显著高于对照,并且根系的分布面积显著增大,根系活力平均高于对照80%以上。

当氮肥施用量超过最佳值时,作物根系表现为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的变化。

氮肥供应量也会影响作物的根冠比。

相关研究发现,随着氮肥供应量降低,作物根冠比会表现出降低的现象,当氮肥施用量增加后,作物根冠比又表现出升高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与作物种类和品种有较大关系。

同时,对于禾谷类作物而言,施用氮肥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与产量有关的各项农艺性状指标,如宋淑贤[3]研究证明,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谷子有效穗数显著增加,与对照相比提高了60.31%以上,差异显著,并且叶片面积显著高于对照,产量比不施用氮肥处理提高了32.87%,同时根系干重显著升高,根冠比与施氮量表现出直接的相关性。

《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对稻米储藏特性的研究》

《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对稻米储藏特性的研究》

《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对稻米储藏特性的研究》一、引言水稻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的优化一直是农业科学研究的热点。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施氮量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重点研究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施氮对稻米储藏特性的影响。

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以期为水稻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优化稻米的储藏条件。

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一)施氮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适量施用氮肥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效率,增强植物抗逆能力,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适量的氮素供应有利于水稻根系的发育,增强根系的吸收能力和养分的运输能力,为水稻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适宜的施氮量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

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的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有所增加,从而提高产量。

然而,过量的施氮会导致氮肥利用率降低,甚至产生环境问题。

(三)施氮量对水稻品质的影响氮素对稻米品质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适宜的施氮量能够改善稻米的品质,使米粒饱满、光泽度好、垩白度低等。

然而,过量的施氮则可能导致稻米品质下降,如垩白率增加、食味品质变差等。

三、施氮量对稻米储藏特性的影响(一)储藏过程中稻米品质的变化稻米在储藏过程中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

其中,施氮量也会影响稻米的储藏特性。

适宜的施氮量可以提高稻米的抗虫、抗病能力,延长稻米的储藏时间。

(二)施氮量对稻米水分吸收的影响适量的施氮可以提高稻米的水分保持能力,减少储藏过程中的水分损失。

然而,过量的施氮可能导致稻米水分吸收能力增强,容易吸湿变质,影响储藏稳定性。

四、研究方法与结果分析(一)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设置不同施氮量梯度,研究施氮量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同时,分析不同施氮量下稻米的储藏特性及变化规律。

氮素对作物抗逆性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研究

氮素对作物抗逆性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研究

氮素对作物抗逆性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研究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农业生产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研究作物的抗逆性和养分吸收,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氮素作为作物生长的重要元素之一,在作物的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和抗逆能力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探讨氮素对作物抗逆性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一、氮素对作物抗逆性的影响作物的抗逆性是指作物在自然环境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保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水平的能力。

氮素作为一种养分元素,对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适量的氮素能够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增加作物对环境压力的适应能力。

首先,氮素能够影响作物的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从而提高其对环境压力的适应能力。

研究表明,适量的氮素能够促进作物的根系生长和发育,增加其根系的分布面积和根系毛的数量,从而提高作物的水分吸收能力和养分利用效率。

另外适量的氮素能够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抗旱能力和抗寒能力,提高其对自然环境和人为压力的适应能力。

其次,适量的氮素能够促进作物的生理代谢,增强其对环境压力的适应能力。

氮素是作物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中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能够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增加植物体内色素的含量,提高光能利用效率。

同时氮素还能够促进植物体内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合成,增加抗氧化物质的含量,从而增强植物体内的抗氧化能力,提高其对环境压力的适应能力。

最后,不足和过量的氮素都会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性产生负面影响。

缺乏氮素会导致作物生长缓慢、产量下降、抗病能力下降等问题,而过量的氮素则会造成作物体内氮代谢的紊乱,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导致土壤污染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二、氮素对作物养分吸收的影响氮素是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过程中的重要营养元素,它对作物的养分吸收和利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适当的氮素供应可以提高作物的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为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提供有力的支持。

氮素和磷素胁迫对番茄根系生长的影响及适应机制

氮素和磷素胁迫对番茄根系生长的影响及适应机制

氮素和磷素胁迫对番茄根系生长的影响及适应机制植物生长适应环境的能力和食品生产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被重视。

在植物生长中,其中两个最重要的营养元素是氮素和磷素。

氮素和磷素不仅对植物生长起重要作用,同时它们的用量和应用也直接关系到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氮素和磷素胁迫对番茄根系生长的影响以及植物如何应对这些负面影响的机制。

氮素对番茄根系生长的影响氮素是植物生长和产量提高的必需元素,但是过多或者过少的氮素供应都会对番茄的生长和发育产生影响。

过多的氮素供应可能导致植株茎秆变软,生长过于茂盛,叶片变大而叶色变浅,严重时产生氧化负荷,降低植株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影响植物叶绿素的合成。

相反,氮素缺乏则可能导致幼苗发育不良,生长缓慢,叶面变黄,整株萎蔫,产量大幅度下降。

研究表明,氮素不足的情况下,植物可以通过增加根系的生长来提高氮素吸收效率。

根系会发育较多的分叉根和细长的侧根,从而增加吸收面积,提高氮素的利用效率。

磷素对番茄根系生长的影响磷素是植物细胞核酸、ATP和DNA等生物学分子的组成元素。

磷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养分吸收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大量研究表明,过多的磷素不但会降低磷利用率,同时也可能给土壤和水源带来污染;磷素缺乏则可能导致植物发育不良,产量减少,品质下降等问题。

磷素缺乏的情况下,植物能够通过增加根系表面积和活性来提高磷素的吸收效率,同样,研究表明种植在富含磷素的土壤上的植物会发展较浅的根系,而种植在缺少磷素的土壤上的植物则会发展更深层的根系。

植物生长适应氮素和磷素胁迫的机制氮素和磷素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然而,植物有一系列复杂的生理适应机制,以对抗恶劣环境条件下的挑战。

其中,根系排出有机酸和氢离子促进对氮素和磷素的吸收是生长适应机制的重要方式之一。

另外,研究表明,根系表达吸收和转运相关的基因也是植物生长适应氮素和磷素胁迫的重要途径之一。

比如,在磷素缺乏的情况下,植物上调表达磷素转运基因,从而提高磷素的利用效率和吸收量。

氮素对甜菜代谢、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氮素对甜菜代谢、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1氮素对甜菜代谢产生的影响氮素是甜菜生育所必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在植物体内的含量一般占干物质中的1%~3%,但对甜菜的生命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氮素是构成活细胞原生质中的蛋白质、核酸和磷脂的主要成分,没有氮的存在就没有生命现象。

氮素同时也是甜菜新陈代谢过程中酶的不可缺少的成分和叶绿素组成之一。

氮素是构成甜菜的重要物质。

1.1氮素营养及氮素代谢规律甜菜的氮素营养及氮素代谢的规律和其他作物一样,植物氮素的营养主要来源是铵和硝酸盐,它们对于甜菜具有同等重要意义。

硝态氮被甜菜吸收后首先还原成氨。

氨和酸在相应酶的参与下形成氨基酸。

由直接氨基化和氨基转化作用及氨基酸互相变化中形成的氨基酸,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合成多肽和蛋白质。

氨基酸是氮素有机物质的主要运输形式。

它的合成不仅在叶子中进行,在甜菜的根中借助于吸收的氮和从叶子中运输来的碳水化合物,也能合成氨基酸。

在甜菜的叶子中无论是氨基酸的种类还是数量都多于甜菜块根含量。

1.2氮代谢与其他生理过程的联系氮素物质的代谢和其他生理过程也有密切的联系。

首先是受碳素代谢的影响。

当碳水化合物不足时,蛋白质的形成只停留在氨基酸的形成阶段上,或者是只形成酰胺的阶段上,甚至会导致硝酸盐还原,从而放出氨。

由于植物体内氨的积累,常常引起氨中毒,这时植株表现出叶色黄化缺绿,影响生长,而植株体内蛋白质的含量降低,胺和铵态氮的含量增加。

其次是受土壤酸碱度的影响。

钾对于各类状态氮的吸收影响也很大。

当甜菜利用铵态氮的营养时,钾能显著提高甜菜组织对所吸收的氨的利用能力。

这些都直接影响氮的代谢作用。

1.3氮素营养在甜菜中的积累过程氮的代谢,在甜菜生命活动中占重要地位。

甜菜体内氮的物质含量,因生育时期而异。

从7月中旬起,甜菜对氮的吸收急剧减弱。

块根对氮的需求主要靠中前期叶中的氮的再利用来源满足。

在头20个叶片的叶表面积和鲜重旺盛增长时,其中总氮和蛋白质合成也大量地增长。

以后随着这些叶表面积和鲜重的增长逐渐减缓,蛋白质合成和消耗间的比率向消耗占优势的方向发展,非蛋白质类型氮开始转移。

氮代谢与作物品质调控

氮代谢与作物品质调控

氮代谢与作物品质调控氮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元素,也是调控作物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氮,通过吸收、运输、合成、转化等多种生化反应,最终将氮转化成蛋白质、核酸等物质,从而支持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同时,氮代谢还影响着作物的品质特征,如口感、香味、色泽、营养成分等。

对氮代谢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有助于开发新型的农作物品种、改良现有品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氮代谢的基本过程氮代谢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过程之一,涉及到吸收、转运、合成、转化等多个环节。

在一般情况下,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到氨态氮、硝酸盐等化合物,通过根系转运进入植体内部。

随后,通过谷氨酰胺-酰基转移酶等酶的催化,氨基酸被合成成蛋白质、酶、激素等相关生物大分子,从而为植物提供能量和养分。

植物体内的氮代谢不仅影响着生长和发育,同时还与作物品质有着紧密的联系。

氮代谢的调节与作物品质调控氮代谢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着作物品质的调控。

其中,一个最直接的方式是通过调节氮素供应来影响作物的营养品质。

氮素供应的充足会促进植物合成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同时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而缺乏氮素供应则会导致植物的生长停滞和营养不良,从而影响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适当的氮素供应和控制,是保证作物品质的重要保障。

此外,氮代谢还可通过影响相应的代谢过程来调控作物品质。

例如,在植物组织中氨基酸的含量和组成,几乎决定了作物的蛋白质产量和品质。

植物体内的谷氨酰胺酉合酶等酶对氨基酸的合成、转移和利用也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此外,氮代谢还可以影响着作物的色泽、香味等特征,如花生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就与氮代谢密切相关。

结语氮代谢是影响作物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正确理解氮素的运输、合成和代谢过程,是开发新型作物品种、改良现有品种的重要前提。

通过深入研究氮代谢与作物品质的关系,探索氮素调控作用的分子机制,有助于提高作物品质和生产效率,为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氮素失调对品质的影响
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

由于农田大量施用单元素化肥,其养分不能被作物有效地吸收利用。

氮、磷、钾等一些化学物质易被土壤固结,使各种盐分在土壤中积累,造成土壤养分失调,部分地块的有害重金属含量和有害病菌量超标,导致土壤性状恶化,作物体内部分物质转化合成受阻,使农产品品质降低。

超量使用化肥使果蔬生长性状低劣,并且容易腐烂,不宜存放。

氮元素失调最终照成作物品质下降和减产,氮素失调对已种子为收获作物的品质影响不大,但严重影响已营养体为收获作物的作物品质,如蔬菜、水果、糖料作物和块根作物等。

氮素不足,蔬菜纤维素增加,口感不佳,水果体积变小,商品形状变差;氮素过多,蔬菜硝酸盐含量增加,水果和糖料作物含糖量下降,块根植物的淀粉含量和质量降低。

氮素失调症状往往在很严重时才表现出来。

所以,早期确诊十分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