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人教版)总复习课件:第六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3 加强提升课(三)
(优质课)伴性遗传说课ppt课件

伴性遗传特点
交叉遗传
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 病
子病母必携带,父病女 必携带
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为XX。 假设致病基因为a,其等位基因为A, 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患病男 性的基因型必为XaY,男性的Y由父亲 提供,则其父必患病;男性的X来自 母亲,则母必携带致病基因XAXa, 因此患病男性患者的女性亲属中必有 患者。另外男性正常个体的基因型是 XAY,其X来自母亲,所以其母一定 是携带者XAXa。总结来说,男性患 者的X只传给女儿,Y传给儿子,男性 正常个体的X传给女儿,Y传给儿子,
目前对于跨物种间伴性遗传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其在不同物种间的普遍性和 规律。
研究伴性遗传与人类健康 的关系
伴性遗传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未来可以研 究如何利用伴性遗传规律来预防和治疗相关 疾病。
THANKS
感谢观看
(优质课)伴性遗传说课ppt 课件ຫໍສະໝຸດ contents目录
• 引言 • 伴性遗传基本概念 • 人类伴性遗传病实例分析 • 动物伴性遗传现象探讨 • 植物伴性遗传现象及其应用 • 伴性遗传规律总结与拓展思考
01 引言
说课目的和背景
让学生了解伴性遗传 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能力和实验技能,提 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鸟类伴性遗传研究意义
对于家禽养殖、观赏鸟培育以及濒危 鸟类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通过了解伴性遗传规律,可以实现优 良性状的选择和疾病防控。
哺乳动物中伴性遗传现象举例
01
哺乳动物性别决定机制
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机制与鸟类不同,大多数哺乳动物为XY型性别决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6单元: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教学课件 (人教课标版)

第6单元
第1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考考情情概概览览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4-
考纲解读
三、实 验:观察 蝗虫精 母细胞 减数分 裂固定 装片
1.实验 目的及 流程 2.实验 注意事 项
五年考 题 题统计 型
——
命题趋势
2.备考指南:(1)利用列表法比 较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 行为,染色体、DNA 的数量变 化规律。 (2)重点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 染色体、DNA 和染色单体数 量变化的曲线图、柱形图。 (3)利用表格比较减数分裂与 有丝分裂的异同点。注意有丝 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图像的 比较、识别与绘制。
第6单元
第1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考情概览
核核心心考考点点
学科素养
-12-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典例精析
1.精子和卵子的形成过程比较
第6单元
第1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考情概览
核核心心考考点点
学科素养
-13-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典例精析
2.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比较(设体细胞内染色体 数目为2n)
1.减数分裂与 有丝分裂对比 2.减数分裂与 有丝分裂图像 分析
2013 全 国课标 Ⅰ,2,6 分
选 考点是减数分裂与有 丝分裂过程的比较,染 色体与 DNA 等物质的 数量变化。高考趋向于 以细胞分裂图像、坐标 曲线等为知识载体考查 减数分裂的过程,DNA、 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第6单元
第1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考情概览
核核心心考考点点
学科素养
-6-
考点一
2019届高考生物(人教版)总复习课件:第六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5+第21讲 人类遗传病

第六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必修 2 P96 思维拓展题改编)下图表示人体内,苯丙氨酸 的代谢途径。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就酶①~酶⑤而言,哪种酶的缺乏会导致人患白化病?
栏目 导引
第六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2)尿黑酸在人体内积累会使人的尿液中含有尿黑酸,这种尿 液暴露于氧气会变成黑色,这种症状称为尿黑酸症。请分析 缺乏哪种酶会使人患尿黑酸症? (3)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基因、营养物质的代谢途径和遗传病 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栏目 导引
第六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解析:选 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基因型 频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频率的平方,A 项错误;X 染色体显 性遗传病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致 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与显隐性基因频率之积的 2 倍的和, B、C 项错误;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致病基因在男性中只 位于 X 染色体上,故该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 因的基因频率,D 项正确。
栏目 导引
第六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1.实验原理
遗传物质 改变而引起的疾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人类遗传病是由___________ 社会 家系 (2)遗传病可以通过___________ 调查和___________ 调查的方
式了解其发病情况。
栏目 导引
第六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考向一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监测、预防和调查
1.(2017· 高考江苏卷)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 B.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 C.杂合子筛查对预防各类遗传病具有重要意义 D.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专题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考点整合一、遗传的基本定律1.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特别提醒①分离定律的实质为“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而不是指性状的分离;性状分离比是分离定律的检测指标。
②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而不能说成“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③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不是受精时精卵的自由组合。
2.利用分离定律中的典型数据判断亲代基因型3.子代中重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8和5/8。
子代中纯合子占1/4,重组纯合子占1/8。
4.利用典型数据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1)直接验证法若F1的花粉在显微镜下观察,呈现四种组合形态,且比例为1:1:1:1,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间接验证法①测交法——孟德尔杂交实验的验证测交时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1:1:1:1,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自交法——孟德尔杂交实验的重复杂种F1自交后代F2中出现了四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9:3:3:1,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二、伴性遗传与遗传基本规律的关系1.与分离定律的关系(1)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若就一对相对性状而言,则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正、反交结果有差异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正反交结果往往相同;而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正反交结果一般不同,且往往与性别相联系。
2.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控制另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解答这类题的原则如下:(1)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2)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分离定律处理,整体上则按自由组合定律处理。
3.伴性遗传的特殊性(1)有些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从而存在单个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也能表达的情况,如X b Y。
2019-2020学年高三生物总复习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教案.doc

教学过程二、复习预习答案:①假设②验证③同源染色体分离④减Ⅰ后期⑤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⑥萨顿⑦摩尔根⑧多基因⑨染色体异常⑩产前诊断三、知识讲解考点1 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巧辨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1)据子代性状判断⎩⎪⎨⎪⎧①不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 显性性状②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性 状→隐性性状(2)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①具一对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②具两对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 9:3:3:1→分离比为9的两性状为显性性状(3)遗传系谱图中显、隐性判断⎩⎪⎨⎪⎧①双亲正常→子代患病→隐性遗传病②双亲患病→子代正常→显性遗传病二、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比较三、遗传基本规律的验证1.基因分离定律的验证(1)直接验证——花药鉴定法。
纯种非糯性与纯种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杂种非糯性水稻的花粉是减数分裂的产物,遇碘液呈现两种不同颜色,且比例为1:1,直接证明了杂种非糯性水稻在产生花粉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是彼此分离的。
(2)间接验证:①测交法——孟德尔杂交实验的验证。
杂种F1与隐性类型杂交,后代出现显、隐两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1:1,间接证明了杂种F1产生了两种配子,即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②自交法——孟德尔杂交实验的重复。
杂种F1自交后代F2中出现了显、隐两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3:1,这也是F1产生了两种配子,即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结果。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1)直接验证——花粉鉴定法。
纯种非糯性与纯种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颜色,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且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花粉粒长形对圆形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纯种非糯性长形与纯种糯性圆形杂交,所得F1的花粉加碘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呈现四种状态,且比例为1:1:1:1,直接证明了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近年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六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第19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

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六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第19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六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第19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六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第19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9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2018·莱芜一中模拟)已知豌豆的两对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某次杂交产生的子代中,基因型及比例如下,则两亲本的基因型是( )子代基因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aaBb型所占比例1/81/41/81/81/41/8A.C.AABB×AaBB D.AABb×AaBB解析:选A。
将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拆分成两个一对相对性状来计算,由表可知,AA∶Aa∶aa=(1/8+1/8)∶(1/4+1/4)∶(1/8+1/8)=1∶2∶1,所以亲本组合为Aa×Aa;同样由表可知,BB∶Bb=1∶1,所以亲本组合为Bb×BB,再将两对相对性状组合起来。
2.(2018·北京师大附中模拟)已知玉米有色子粒对无色子粒是显性。
现将一有色子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确切的是()A.测交后代的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B.玉米的有、无色子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玉米的有、无色子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D.测交后代的无色子粒的基因型有三种解析:选C。
(全国通用)2019年高考生物复习课件 专题三 遗传 串讲二 遗传规律、伴性遗传 第3课时 大题增分课件

第Ⅲ课时 大题增分——问题为主轴·找到失分点,才是增分点
[真题尝试](2017·全国卷Ⅰ,T32,12 分)
某种羊的性别决定为 XY 型。已知其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
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N/n)控制;黑毛和白毛由等位基因(M/m)
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回答下列问题:
(1)公羊中基因型为 NN 或 Nn 的表现为有角,nn 无角;母 羊中基因型为 NN 的表现为有角,nn 或 Nn 无角。若多对杂合 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则理论上,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
现型及其比例为
;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2)某同学为了确定 M/m 是位于 X 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
体上,让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子二代中黑毛∶
白毛=3∶1,我们认为根据这一实验数据,不能确定 M/m 是位于 X
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需要补充数据,如统计子二代
中白毛个体的性别比例,若
中血友病患者的比例为 1%,则该男性群体中血友病致病基因频率
为 ;在女性群体中携带者的比例为
。
第三步:细审题目深挖信息,集中精力拿下拉分题 解答本小题的关键,是对题中“男性群体中血友病患者的比例为 1%”这一信息的理解。据已有知识,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XY, 只有一条 X 染色体,因此男性群体中血友病患者的比例就是血 友病基因的基因频率,再由“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的该病致病基 因频率相等”这一信息可知,在女性群体中致病基因的频率也是 1%,则正常基因的频率是 99%,因此在女性群体中携带者的比 例是 2×1%×99%=1.98%。
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本小题可用“假设法”进行解答。即
让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 先假设 M/m 位于常染色体上,据基因
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六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第19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新人教版

(4)测交结果与结论 ①测交结果图解
②结论:实验结果与演绎结果相符,假说成立。
4.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得出结论 (1)实质:__非__同__源_____染色体上的__非__等__位_____基因自由组合 (如图)。
(2)时间:_减__数__第__一__次__分__裂__后__期___。 (3) 范 围 : ___有__性______ 生 殖 的 生 物 , 真 核 细 胞 的 核 内 ___染__色__体____上的基因。无性生殖和细胞质基因遗传时不遵 循。
1.(2016·高考全国卷Ⅱ)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 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 D、 d 表示,后者用 F、f 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 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 A、无毛黄肉 B、无毛黄肉 C) 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有毛白肉 A× 无毛黄肉 B× 有毛白肉 A×
解析:(1)实验 1 中亲本有毛×无毛,子代全为有毛,所以有 毛对无毛为显性,且 A、B 的相应基因型分别为 DD 和 dd。 实验 3 中亲本白肉×黄肉,子代全为黄肉,所以黄肉对白肉 为显性,且 C 的相应基因型为 FF,A 的相应基因型为 ff。(2) 实验 1 中白肉 A(ff)×黄肉 B→黄肉∶白肉=1∶1,说明 B 的 相应基因型为 Ff,B、C 均无毛,相应基因型均为 dd,所以 A、B、C 的基因型依次为:DDff、ddFf、ddFF。(3)若 B(ddFf) 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 (4)实验 3 中:DDff(A)×ddFF(C)→F1:DdFf;F1 自交,则 F2: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 1。(5)实验 2 中:ddFf(B)×ddFF(C)→ddFF、ddFf。
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六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第18讲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新人教版

(必修 2 P8 基础题 T3 改编)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
将纯合子糯性品种与纯合子非糯性品种杂交得到 F1,让 F1 自交得到 F2。取 F2 植株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已知非糯性花粉 遇碘呈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呈橙红色。在显微镜下统计这
两种花粉,非糯性花粉与糯性花粉的比应是( )
A.1∶1
B.1∶2
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 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解析:选 A。用于杂交的两个个体如果都是纯合子,验证孟 德尔分离定律的方法是先杂交再测交或先杂交再自交,子二 代出现 1∶1 或 3∶1 的性状分离比;如果不都是或者都不是 纯合子,则可以用自交或者测交的方法来验证,A 项符合题 意。显隐性不容易区分容易导致统计错误,影响实验结果,B 项不符合题意。所选相对性状必须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 果受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上)控 制,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 项不符合题意。如果不遵守实 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就不能得到 保证,D 项不符合题意。
C.2∶1 答案:A
D.3∶1
(必修 2 P3 图 1-2 改编)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 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如图是植物杂交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 列问题:
(1)图中①、②操作具体内容及目的是什么?①②是否同时进 行?
(2)图示杂交是以________(填“高茎”或“矮茎”)作母本, 若进行反交实验,则 F1 应表现为________(填“高茎”或“矮 茎”),应如何统计 F1 性状?能否通过直接统计图示豆荚中种 子获得数据?(可就子叶、胚乳、茎高矮、花色及花着生位置 等分别说明)
高中生物人教版《伴性遗传》PPT上课课件

以基因为主导的遗传变异系统
专题八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伴性遗传
1 构建网络·串联知识 2 要点整合·自测排查 3 研究专题·解难培优 4 核心素养·强化训练 5 高考模拟·探视考向
返回导航
构建网络·串联知识
高考二轮总复习 • 生物
返回导航
【 名 校 课 堂 】获奖 PPT-高 中生物 人教版 《伴性 遗传》 PPT上课 课件( 最新版 本)推 荐
【 名 校 课 堂 】获奖 PPT-高 中生物 人教版 《伴性 遗传》 PPT上课 课件( 最新版 本)推 荐
高考二轮总复习 • 生物
【 名 校 课 堂 】获奖 PPT-高 中生物 人教版 《伴性 遗传》 PPT上课 课件( 最新版 本)推 荐
返回导航
3.X、Y同源区段遗传特点 (1) 涉 及 同 源 区 段 的 基 因 型 女 性 为 XAXA 、 XAXa 、 XaXa , 男 性 为 XAYA、XAYa、XaYA、XaYa。 (2)遗传仍与性别有关 ①如XaXa(♀)×XaYA( ♂)→子代(♀)全为隐性性状,( ♂)全为显性 性状; ②如XaXa(♀)×XAYa( ♂)→子代(♀)全为显性性状,( ♂)全为隐性 性状。
异常情况下: 9︰3︰4⇒aa或bb成对存在时表现出同一种性状 9︰6︰1⇒单显性表现出同一种性状 12︰3︰1⇒双显性和一种单显性表现出同一种性状 9︰7⇒双隐性和单显性表现出同一种性状 15︰1⇒有显性基因就表现出同种性状
【 名 校 课 堂 】获奖 PPT-高 中生物 人教版 《伴性 遗传》 PPT上课 课件( 最新版 本)推 荐
返回导航
【 名 校 课 堂 】获奖 PPT-高 中生物 人教版 《伴性 遗传》 PPT上课 课件( 最新版 本)推 荐
近年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六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第18讲基因的分离定律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

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六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第18讲基因的分离定律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六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第18讲基因的分离定律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六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第18讲基因的分离定律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8讲基因的分离定律1.(2018·广东江门华侨中学模拟)有些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即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有些植物的花为单性花(即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
下列有关植物杂交育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需要对父本进行去雄B.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去雄→套袋→授粉→套袋C.无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D.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母本解析:选C。
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套袋→授粉→套袋;无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其目的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父本,接受花粉的植株称为母本。
2.(2018·山东潍坊模拟)某常染色体遗传病,基因型为AA的人都患病,Aa 的人有50%患病,aa的人都正常。
一对新婚夫妇中女性正常,她的母亲是Aa 患者,她的父亲和丈夫的家族中均无该病患者,请推测这对夫妇的子女中患病的概率为( )A.1/8 B.1/6C.1/3 D.1/2解析:选A。
高考生物(人教版)总复习课件:第六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4 第20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

生殖过程中
独立性 整性和___________
成对 成单
形态结构 相 程中,___________
对稳定 成对 成单
存 在
体细胞 配子
栏目 导引
第六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内容 在体细胞 中的来源 形成配 子时
基因 成对基因一个来自
染色体 一对同源染色体,一条
父方 ___________ , 一个来自 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 母方 ___________ 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 ___________
栏目 导引
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所使
第六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A.①假说—演绎法 B.①假说—演绎法 C.①假说—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②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Nhomakorabea类比推理
③类比推理
③类比推理 ③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栏目 导引
第六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2)类比推理和假说—演绎法的比较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 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并不是以实验为基础,推理 与事实之间不具有必然性,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 假说—演绎法是在观察基础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 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结论的得出以实验检验为依据, 结果具有可靠性。
②假说—演绎法
解析:选 C。孟德尔提出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控制和摩尔 根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运用的都是假说 —演绎法。 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运用的是类比推理。
栏目 导引
第六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2.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 说,下列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的是( 只含有成对中的一个 B. 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 分裂过程中也自由组合 C.作为遗传物质的 DNA 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 链盘绕形成的 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 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019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课件:第6单元 伴性遗传 人类遗传病 6.1

解析 答案
第6单元
第1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 伴性遗传
首页
考点
易错易混
-26-
考点1
考点2
核心梳理 提能探究 考向感悟 归纳总结
2.下列有关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株豌豆的雌蕊和雄蕊性状不同是由于性染色体组成不同 B.X、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故其形状、大小相同 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和性别有关
一组是( )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关闭
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杂交,子代雄果蝇全为白眼,雌果蝇全为红眼,因
此通过眼色可直接判断性别。
关闭
B
解析 答案
第6单元
第1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 伴性遗传
首页
考点Βιβλιοθήκη 易错易混-13-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下列不属于他
所依据的“平行”关系的是( )
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都只含有 关闭
成对中的一个 基因B.与非染同色源体染的色平体行上关的系非表等现在位:基基因因、在染形色成体配在子杂时交自过由程组中合都保,非持同完源整 染性、色独体立在性减;基数因分、裂染过色程体中在也体自细胞由中组都合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成单存在;
2.若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在X、Y染色体上有等位基因,则雄性个 体中显性个体的基因型有哪几种?(用A、a表示相关基因)
提示:XAYa、XAYA、XaYA ,共3种。
第6单元
第1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 伴性遗传
2019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课件:第6单元 伴性遗传 人类遗传病 6.2

第6单元
考点1
考点2
第2讲 人类遗传病
首页
考点
易错易混
-9-
核心梳理 提能探究 考向感悟 归纳总结
(1)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 ) (2)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 × ) (3)单基因突变可能导致遗传病。( √ ) (4)哮喘病、青少年型糖尿病都属于多基因遗传病。 ( √ ) (5)禁止近亲结婚能降低各种遗传病的发病率。( × ) (6)通过遗传咨询可推算某些遗传病的发病率。( √ ) (7)人类基因组计划检测对象是一个基因组中24条DNA分子的 “全部”碱基对,包括基因片段和非基因片段序列,不是只检测“基因” 序列。( √ )
考点1 人类常见的遗传病类型、监测与预防 1.人类遗传病 (1)概念:由于 遗传物质 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2)人类遗传病的特点、类型及实例(连线)
第6单元
考点1
考点2
第2讲 人类遗传病
首页
考点
易错易混
-4-
核心梳理 提能探究 考向感悟 归纳总结
教材深挖遗传病患者一定携带致病基因吗? 提示:遗传病患者不一定携带致病基因。如21三体综合征患者, 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不携带致病基因。
(2)遗传病类型的选择: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 单基因 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等。 多基因 遗传病容易 受环境因素影响,不宜作为调查对象。
(3)基数足够大:调查人类遗传病发病率时,调查的群体要足够大, 可以将小组获得的数据在班级或年级中进行汇总。
第6单元
第2讲 人类遗传病
首页
考点
第6单元
第2讲 人类遗传病
首页
考点
易错易混
-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以下关于甲、乙、丙、丁四个亲本的基 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
第六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加强提升课(三)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拓展 题型突破
第六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考向一 基因自由组合现象的特殊分离比 突破点 1 “和”为 16 的特殊分离比 (1)成因 ①基因互作 序号 条件 存在一种显性基因时表现 1 为同一性状,其余正常表 现
栏目 导引
F1(AaBb)自交 后代比例
栏目 导引
第六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角度 1
基因互作类
1. (2016· 高考全国卷Ⅲ)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 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 全部表现为红花。若 F1 自交,得到 的 F2 植株中,红花为 272 株,白花为 212 株;若用纯合白花 植株的花粉给 F1 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 101 株,白花为 302 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A.F2 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 B.F2 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2 种 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F2 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
栏目 导引
第六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解析:选 B。由题干分析知,当个体中出现 YY 或 DD 时会 导致胚胎死亡,因此黄色短尾个体的基因型为 YyDd,能产 生 4 种正常配子;F1 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共有 5 种;表现型 为黄色短尾的小鼠的基因型只有 YyDd 1 种;若让 F1 中的灰 色短尾(yyDd)雌雄鼠自由交配,则 F2 中灰色短尾鼠占 2/3。
栏目 导引
第六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性状分离比 9∶3∶3∶1 的变式题解题步骤
栏目 导引
第六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角度 2
基因累加类
3. (2016· 高考上海卷)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 A/a、 B/b、C/c 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已知基因型为 aabbcc 的棉纤维长度为 6 厘米, 每个显性基因 增加纤维长度 2 厘米。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 交,则 F1 的棉纤维长度范围是( A.6~14 厘米 C.8~14 厘米 ) B.6~16 厘米 D.8~16 厘米
栏目 导引
第六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突破点 2 “和”小于 16 的特殊分离比 (1)成因 序号 原因 自交子代 显性纯合致 1 死(AA、BB 致死) 隐性纯合致 死(自交情况) AaBb∶Aabb∶ aaBb∶aabb= 因型个体致死 2 后代比例 测交子代 AaBb∶ Aabb∶ =1∶1∶1∶1
栏目 导引
第六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2. 来航鸡羽毛的颜色由 A、 a 和 B、 b 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 其中 B、b 分别控制黑色和白色,A 能抑制 B 的表达,A 存在 时表现为白色。某人做了如下杂交实验: 代别 表现型 亲本(P)组合 白色(♀)×白色 (♂ ) 子一代(F1) 白色 子二代(F2) 白色∶黑色= 13∶3
栏目 导引
第六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解析:选 C。AABbcc 和 aaBbCc 杂交得到的 F1 中,显性基 因 最 少 的 基 因 型 为 Aabbcc , 显 性 基 因 最 多 的 基 因 型 为 AaBBCc,由于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 2 厘米,所以 F1 的棉纤维长度范围是(6+2)~(6+8)厘米。
4∶2∶2∶1, 其余基 aaBb∶aabb 自交子代出现 9∶3∶3(双隐性致死); 自交子代出现 9∶1(单隐性致死)
栏目 导引
第六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2)解答致死类问题的方法技巧 若存在“致死”现象,则可导致子代比例偏离“16”的“失真” 现象,如 A 基因中两显性基因纯合致死时可导致子代基因型 为 AA_ _的个体致死,此比例占 1/4,从而导致子代成活个体 组合方式由 “16” 变成 “12” 。同理,因其他致死类型的存在, “16”也可能变身为“15”“14”等,但解题时仍需按“16”模式 推导,找出后代的组合比“16”少了哪种特定的类型,再舍弃 “致死”类型。
若 F2 中黑色羽毛来航鸡的雌雄个数相同,F2 黑色羽毛来航鸡 自由交配得 F3,则 F3 中( A.杂合子占 5/9 C.杂合子多于纯合子 ) B.黑色占 8/9 D.黑色个体都是纯合子
栏目 导引
第六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解析:选 B。从 F2 出现的 13∶3(13+3=16)来看,该性状受 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由自由组合定律可知,F2 中 双 显 性 ∶ 单 显 性 ∶ 另 一 单 显 性 ∶ 双 隐 性 = A_B_∶A_bb∶aaB_∶aabb=9∶3∶3∶1。根据题意:B、b 分别控制黑色和白色,A 存在时表现为白色,F2 中白色∶黑 色=13∶3,可知白色个体基因型有:A_B_、A_bb、aabb, 黑色个体基因型有:aaB_(1/3aaBB,2/3aaBb),由此可推出 F2 黑色羽毛来航鸡中 B 基因频率=2/3, b 基因频率=1/3, 则 F2 黑色羽毛来航鸡(aaB_)自由交配后代 F3 中,基因型频率分 别为 aaBB=4/9,aaBb=4/9,aabb=1/9。由以上分析可知, F3 中杂合子占 4/9, A 错误; 黑色占(4/9)+(4/9)=8/9, B 正确; 纯合子占(4/9)+(1/9)=5/9,纯合子多于杂合子,C 错误;有 的黑色个体为杂合子(aaBb),D 错误。
栏目 导引
第六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解析:选 D。由 F2 中红花∶白花=272∶212≈9∶7,F1 测交 子代中红花∶白花≈1∶3,可以推测出红花与白花这对相对 性状受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 假设为 A、a 和 B、b),C 项错误。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基因型 A_B_ 表现为红花,其他基因型表现为白花。亲本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F1 基因型为 AaBb,F2 中红花基因型为 AABB、 AaBB、AABb、AaBb,B 项错误。F2 中白花基因型为 AAbb、 Aabb、aaBB、aaBb、aabb,A 项错误、D 项正确。
栏目 导引
第六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6.(2018· 安徽黄山一模)现用山核桃的甲(AABB)、乙(aabb)两 品种做亲本杂交得 F1,F1 测交结果如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 确的是( ) 测交类型 父本 F1 乙 母本 乙 F1 1 1 测交后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 AaBb Aabb 2 1 aaBb 2 1 aabb 2 1
栏目 导引
第六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②将异常分离比与正常分离比 9∶3∶3∶1 进行对比, 根据题 意将具有相同表现型的个体进行“合并同类项”,如比值为 9∶3∶4, 则为 9∶3∶(3+1), 即 4 为后两种性状的合并结果。 再如 12∶3∶1 即(9+3)∶3∶1, 12 出现的原因是前两种性状 表现一致的结果。
F1 测交后 代比例
9∶6∶1
1∶2∶1
第六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序号
条件 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
F1(AaBb)自 交后代比例
F1 测交后 代比例
2
表现为一种性状, 否则表现 为另一种性状 当某一对隐性基因成对存
9∶7
1∶3
3
在时表现为双隐性状, 其余 正常表现 只要存在显性基因就表现
9∶3∶4
A. F1 产生的 AB 花粉 50%不能萌发,不能实现受精 B.F1 自交得 F2,F2 的基因型有 9 种 C.F1 花粉离体培养,将得到四种表现型不同的植株 D.正反交结果不同,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 定律
栏目 导引
第六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解析:选 D。正常情况下,双杂合子测交后代四种表现型的 比 例 应 该 是 1∶1∶1∶1 , 而 作 为 父 本 的 F1 测 交 结 果 为 AaBb∶Aabb∶aaBb∶aabb=1∶2∶2∶2, 说明父本 F1 产生 的 AB 花粉有 50%不能完成受精作用,故 A 正确;F1 自交后 代中有 9 种基因型,比例为 A_B_∶A_bb∶aaB_∶aabb= 14∶6∶6∶2,故 B 正确;F1 花粉离体培养,将得到四种表 现型不同的单倍体植株,故 C 正确;根据题意可知,正反交 均有四种表现型说明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故 D 错。
1∶1∶2
4
为一种性状, 其余正常表现
15∶1
3∶1
栏目 导引
第六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②显基因累加效应 a.表现
b.原因:A 与 B 的作用效果相同,但显性基因越多,其效 果越强。 (2)解题技巧 ①看 F2 的表现型比例, 若表现型比例之和是 16, 不管以什么 样的比例呈现,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栏目 导引
第六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5. (2018· 临沂模拟)在小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 体色有黄色(Y) 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任取一对黄色短尾个体经多次交 配,F1 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 尾=4∶2∶2∶1。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型有致死现象(胚胎致 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黄色短尾亲本能产生 4 种正常配子 B.F1 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共有 4 种 C.表现型为黄色短尾的小鼠的基因型只有 1 种 D.若让 F1 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则 F2 中灰色短尾 鼠占 2/3
栏目 导引
第六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