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中数学总复习(几何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总复习(几何知识点整理)
(一):【知识梳理】
1.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区别:
联系: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

线段是
射线的一部分,也是直线的一部分.
2.直线和线段的性质:
(1)直线的性质:①经过两点
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②两条直线相交,有交点.
(2)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即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角的定义:有公共端点的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
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
(1)角的度量:把平角分成180份,每一份是1°的角,1°=6 0′,1′= 6 0″
(2)角的分类:
(3)相关的角及其性质:
①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
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②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③对顶角: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并且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
角.

④互为余角的有关性质:①∠1+∠2=90°∠1、∠2互余;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如果
∠l十∠2=90○,∠1+∠3= 90○,则∠2∠3.

⑤互为补角的有关性质:①若∠A+∠B=180○∠A、∠B互补;②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如
果∠A+∠C=180○,∠A+∠B=180°,则∠B∠C.
⑥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4)角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4.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或平行
5.“三线八角”的认识:三线八角指的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的八个角.正确认识这八
个角要抓住:同位角即位置相同的角;内错角要抓住“内部,两旁”;同旁内角要抓住“内部、同旁”.
6.平行线的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角相等,角相等,同旁内角互
补.(2)过直线外一点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3)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指
在一条直线上
7.任意找一点向另一条直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就是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8.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9.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10.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
两条直线平行;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这三个条件都是由角的数量关系
(相等或互补)来确定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的,因此能否找到两直线平行的条件,关键是
能否正确地找到或识别出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
11.常见的几种两条直线平行的结论:
(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组同位角的角平分线平行.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组内错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
(二):【练习】
1.如果线段AB=5cm ,BC= 3cm ,那么A 、C 两点间的距离是( )
A .8 cm
B 、2㎝
C .4 cm
D .不能确定
2.计算:⑴132°19′42″+ 2 6°3 0′28″=_____⑵34.51°= 度 分 秒.
⑶92 o 3″-5 5°2 0′4 4″=_______;⑷33 °15′16″×5=_____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线段AB 和线段BA 是同一条线段;②射角AB 和射线BA 是同一条射线;③直线AB 和直线
BA 是同一条直线;④射线AC 在直线AB 上;⑤线段AC
在射线AB 上.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 如图,直线a ∥b ,则∠A CB =________
5.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50○ ,那么这个角的余角是____________
三角形
(一):【知识梳理】
1.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
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三角形的中线:连结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或其延长线)引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
做三角形的高.
(4) 三角形的中位线:连接三角形两边的中点的线段。

2.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1)三角形边与边的关系: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中角与角的关系: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o .
3.三角形的分类
(1)按边分:⎧⎪⎧⎨⎨⎪⎩⎩
不等边三角形三角形底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2)按角分:⎧⎪⎧⎨⎨⎪⎩⎩
直角三角形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斜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4.特殊三角形
(1)直角三角形性质
①角的关系:∠A+∠B=900;②边的关系:222a b c
+= ③边角关系:;④00901230C BC AB A ⎫∠=⎪⇒=⎬∠=⎪⎭
9012C CE AB AE BE ⎫∠=⇒=⎬=⎭⑤;⑥2ch ab s ==2c
R =a+b-c 外接圆半径;内切圆半径
r =2 (2)等腰三角形性质
①角的关系:∠A=∠B;②边的关系:AC=BC ;③ AC BC AD BD CD AB ACD BCD
==⎫⎧⇒⎬⎨⊥∠=∠⎭⎩
④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

(3)等边三角形性质
①角的关系:∠A=∠B=∠C=600;②边的关系:AC=BC=AB ;

;④轴对称图形,有三条对称轴。

AB AC BD CD AD BC BAD CAD
==⎫⎧⇒⎬⎨⊥∠=∠⎭⎩ (4)三角形中位线:12AD BD DE BC AE BE DE BC ⎧==⎫⎪⇒⎬⎨=⎭⎪⎩∥ 5.两个重要定理:
(1)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
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内心)
(2)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到线段两端
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外
心)
(二):【练习】
1.以下列各组线段长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1cm ,2cm ,4 cm
B .8 crn ,6cm ,4cm
C .12 cm ,5 cm ,6 cm
D .2 cm ,3 cm ,6 cm
2.若线段AB=6,线段DC=2,线段AC= a ,则( )
A .a =8
B .a =4
C .a =4或8
D .4<a<8
3.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 cm 和10 cm ,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15cm
B .20cm
C .25 cm
D .20 cm 或25 cm
4.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之比为1:1:2,则这个三角形的三边比为_______.
5.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3,BC=6,
AD=2,∠D=90
○,
求CD 的长和四边形 ABCD
的面积.
三:【经典考题剖析】
1.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锐角,至少有_____个锐角,最多有______个钝角(或直角),三角形外角中,
最多有______个钝角,最多有______个锐角.
2.两根木棒的长分别为7cm 和10cm ,要选择第三根棒,将它钉成一个三角形框架,那么第三根木棒长
xcm 的范围是__________
3.已知D 、E 分别是ΔABC 的边AB 、BC 的中点,F 是BE 的中点.若面ΔDEF 的面积是10,则ΔADC 的
面积是多少?
4.正三角形的边长为a ,则它的面积为_____.
5.如图,DE 是△ABC 的中位线, F 是DE 的中点,BF 的延长线交AC 于点H ,则AH :HE 等于( )
A .l :1
B .2:1
C .1:2
D .3:2
6. 已知△ABC,
(1)如图1-1-27,若P 点是∠ABC 和∠ACB 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则 ∠P=;1902
A ︒+
∠(2)如图1-1-28,若P 点是∠ABC 和外角∠ACE 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则∠P=;
90A ︒-∠(3)如图1-1-29,若P 点是外角∠CBF 和∠BCE 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则∠P=。

1902A ︒-∠
7.已知:如图,正△ABC的边长为a,D为AC边上的一个动点,延长 AB至 E,使 BE=CD,连结DE,交
BC于点P.
(1)求证:PD=PE;
(2)若D为AC的中点,求BP的长.
全等三角形
(一):【知识梳理】
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2)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二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4)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5)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过直角边定理”或“HL”.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3.注意事项:
(1)说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应注意紧扣判定的方法,找出相应的条件,同时要从实际图形出发,弄清对应关系,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2)注意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另外已知两个三角形的两边
与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也不一定全等.
(二):【练习】
1.如图,若△ABC≌△DEF,∠E等于()
A.30°B.50°C.60°D、100°
2.如图,在△ABC中,AD⊥BC于D,再添加一个条件____,就可确定△ABD≌△ACD
3.在下列各组几何图形中,一定全等的是()
A.各有一个角是45°的两个等腰三角形;B.两个等边三角形
C.腰长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D.各有一个角是40°腰长都是5cm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有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D.面积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5.在△ABC中,∠B=∠C,与△ABC全等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100°,那么在△ABC中与这个
100°角对应的角是()
A.∠A B.∠B C.∠C或∠C
三:【经典考题剖析】
1.如图,CB=CD,∠ABC=∠ADC=90°,∠BAC=35°,
则∠BCD的度数为()
A.145°B.130°C、110° D.70°
2.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一锐角对应相等B.两锐角对应相等
C.一条边对应相等D.两条边对应相等
3.如图,点D、E、F分别为△ABC三边的中点,且S△DEF=2,
则△ABC的面积为()
A.4 B.6 C.8 D.12
4.如图,已知AB=CD,AE⊥ BD于E,CF⊥ BD于F,
AE=CF,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A.1对B.2对C.3对D.4对
5.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E、F分别是线
段AB、DC、CA上的点,
(1)若AD=BE=CF,问△DEF是等边三角形吗?试证明你的结论;
(2)若△DEF是等边三角形,问AD=BE=CF成立吗?试证明你的结论.
平行四边形及密铺
(一):【知识梳理】
1.平行四边形是四边形中应用广泛的一种图形,它是研究特殊四边形的基础,是研究线段相等、角
相等和直线平行的根据之一.
2.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定义要抓住两点,
即“四边形”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四边形的边角按位置关系可分为两类:
对边(没有公共端点的两条边);邻边(有一个公共端点的两条边)
对角(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邻角(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
对角线:不相邻的两个顶点连成的线段
3.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两条平行
线间的距离.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是一个定值,不随垂线段位置改变而改变,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4.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符号语言表达:
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符号语言表达:
AB∥CD.BC∥A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BC=A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平行且相等CD或BC平行且相等A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A=OC,OB=O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ADC,∠DAB=∠DCB⇒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6.平面的密铺定义:把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一种或几种平面图形拼接在一起,使得平面上不留空
隙,不重叠,这就是平面图形的密铺,也叫平面图形的镶嵌.
7.对于限于用一种图形密铺的问题,有三角形、四边形和正六边形,如果能实现平面图形的密铺,
密铺图的每个顶点都必须集中在几个多边形的顶角,于是在每个顶点集中的顶角刚好拼成一个周角.
(二):【练习】
1.四边形任意两个相邻的角都互补,那么这个四边形是________.
2.在四边形ABCD中,给出下列条件:
①AB∥CD,②AD=BC,③∠A=∠C,④AD∥BC.能判断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组合是_______
3.当围绕一点拼接在一起的几个多边形的内角加在一起恰好组成__________时,多边形可以密铺.
4.请在能够进行平面图形的密铺的图形后打“√”若不能打“ ×”
(1)正方形();(2)正七边形();(3)正六边形();(4)正三角形与正十边形();
(5)正方形与正八边形();(6)正三角形、正方形与正六边形();(7)任意四边形();(8)任意三角形().
5.n边形的每个内角等都等于120○,则n等于_____.
三:【经典考题剖析】
1.下面给出四边形ABCD中∠A、∠B、∠C、∠D的度数之比,其中能判别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
是()
A.l:2:3:4 B.2:3:2:3 C.2:3:3:2 D.1:2:2:3
2.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则可作出平行四边形()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如图,□ABCD中,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如果AC=12,BD=10,AB=m,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A.1<m<11;B.2<m<22;C.10<m<12;D.5<m<6
4.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是36○,则这个多边形是_________边形.
5.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它的外角和的3倍,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__.
矩形、菱形、正方形
(一):【知识梳理】
1.性质:
(1)矩形:①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②矩形的对角线相等.③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2)菱形:①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②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③具有平行四边形所有性质.
(3)正方形:①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②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2.判定:
(1)矩形: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③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2)菱形:①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③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正方形: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柳是正方形.②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③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④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3.面积计算:
(1)矩形:S=长×宽;(2)菱形:(是对角线)1212
S l l =⋅12l l 、 (3)正方形:S=边长2
4.平行四边形与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二):【练习】
1.下列四个命题中,假命题是( )
A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B .菱形的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C .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2.将矩形ABCD 沿AE 折叠,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形,已知∠CED '=60°,则∠AED 的大小是( )
A .60°.
B .50°.
C .75°.
D .55°
3.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a ,则它的对角线的交点到各边的距离为( )
A 、 a
B 、 a
C 、
D 、2a
2224a
224.如图,是根据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制作的边长均为15㎝的可活动菱
形衣架.若墙上钉子间的距离AB =BC =15㎝,则∠1=_____度
5.师傅做铝合金窗框,分下面三个步骤进行
(1)如图,先裁出两对符合规格的铝合金
窗料(如图①),使AB=CD ,EF= GH ;
(2)摆放成如图②的四边形,则这时窗框
的形状是 ,根据的数学道理是____.
(3)将直角尺靠紧窗框的一个角(如图③)调整窗框的边框,当直角尺的两条直角边与窗框无缝隙
时(如图④)说明窗框合格,这时窗框是_________,根据的数学道理是______________
三:【经典考题剖析】 1.下列四边形中,两条对角线一定不相等的是( )
A .正方形
B .矩形
C .等腰梯形
D .直角梯形
2.周长为68的矩形ABCD 被分成7个全等的矩形,则矩形ABCD 的面积为( )
A .98
B . 96
C .280
D .284
3.如图,在菱形ABCD 中,∠BAD=80 ,AB 的垂直平分线EF 交
对角线A C 于点F 、E 为垂足,连结DF ,则∠CDF 等于( )
A .80°
B .70°
C .65°
D .60°
4.如图,小明想把平面镜MN 挂在墙上,要使小明能从镜子里看
见自己的脚?问平面镜至多离地面多高?(已知小明身高1.60米)
5.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边AB 、BC 、CD 、
DA 的中点,请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EFGH 为菱形,并说明理由,
添加的条件__________,理由:
梯形及多边形
(一):【知识梳理】
1.多边形:
(1)多边形的定义:在平面内,由若干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封闭图
形叫做多边形,在多边形中,组成多边形的各条线段叫做多边形的边,每相邻两条边的公共点
叫做多边形的顶点,连接不相邻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2)多边形的内角和:n 边形的内角和=(n -2)180°
(3)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内角都相等,边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4)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内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
角.在多边形的每个顶点处取这个多边形的一个外角,它们 的和叫做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
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
(5)过n 边形的一个顶点共有(n -3)条对角线,n 边形共有条对角线.(3)2
n n (6)过n 边形的一个顶点将n 边形分成(n -2)个三角形.
2.梯形:
(1)定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进不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一
腰和底垂直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2)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3)等腰梯形的判定:①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②对角线相邻的梯形是等腰
梯形.
(4)等腰梯形常见的作辅助线的方法.
①作等腰梯形的
两条高,将等
腰梯形分成一
个矩形和两个
全等直角三角
形,
如图l -4-26
②平移一腰,将等腰梯形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等腰三角形.
如图l -4-27.
③平移对角线,将等腰梯形转化为等腰三角形,如图l -4-28.
④如果题中有一腰的中点,则可连结上底的一个顶点和一腰的中点并延长交下底一点,如图
1-4-29.
(二):【练习】
1.四边形的内角和 ;外角和 。

2.等腰梯形上底与高相等,下底是高的3倍,则底角为( )
A .30o
B .45 o
C .60 o
D .75 o
3.顺次连结梯形四边中点,所成的四边形是( )
A .梯形
B .矩形
C .平行四边形
D .菱形
4.在学校的大操场,小明从A 点出发向前直走50m ,向左转18°继续向前走50m ,再左转18°他以
同样走法回到A 点时,共走了________m .
5.如图,已知等腰梯形ABCD 中,AD∥BC,
(1)若AD=5,BC=11,梯形的高是4,求梯形的周长;
(2)若AD=a ,BC=b ,梯形的高是 h ,梯形的周长为C ,
则C=___________(请用含a 、b 、c 的代数式表示,答案直接填在空格上,不要求证明)
(3)若AD=3,BC=7,BD=5 ,求证:AC⊥BD.5
三:【经典考题剖析】
1.当多边形的边数由n增加到n+1时,它的内角和增加()
A.180○B.270○C.360○D.120○
2.下面角度中,不能成为多边形内角和的只有()
A.540○B.280○ C.1800○D.900○
3.若等腰梯形两底之差等于一腰的长,则腰与下底的夹角为()
A.60 o B.30 o C.45 o D.15 o
4.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的3倍少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5 B.6 C.7 D.8
5.某中学新科技馆铺设地面,已有正三角形形状的地砖,现打算购买另一种不同形状的正多边形地砖,
与正三角形地砖在同一顶点处作平面镶嵌,则该学校不应该购买的地砖形状是()
A.正方形B.正六边形C.正八边形 D.正十二边形
6.如图,矩形ABCD中,AB=3,BC=4,如果将该矩形沿对角线BD折叠,
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
7. 如图,求∠A+∠B+∠C+∠D+∠E+∠F+∠G的和.
8.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90○
,AD=24cm,AB=8cm,BC=26cm,动点P从A点开始沿边AD向D以1cm/秒
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C点开始沿CB边向B以3cm/秒的速度运动,P、Q
分别从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
设运动时间为t秒,t分别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是平行四边形、等腰梯
形?
9.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是AC上一点,过点A作AG⊥EB,垂足为
G,AG交BD于F,则OE=OF.
证明:因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所以∠BOE=∠AOF=90o,BO=AO,又因为AG⊥EB,所以∠l+∠3 =90°=∠2+∠3,所以∠l=∠2,所以Rt△BOE≌Rt△AOF,所以OE=OF.
解答此题后,某同学产生了如下猜测:对上述命题,若点E在AC的延长线上,AG⊥EB,AG交EB的延长线于G,AG的延长线交DB的延长线于点F,其他条件不变,则仍有OE=OF.问:猜测所得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相似图形
一:【课前预习】
(一):【知识梳理】
1.比例基本性质及运用
(1)线段比的含义:如果选用同一长度单位得两条线段a 、b 的长度分别为m 、n ,那么就说这两条
线段的比是a :b=m :n ,或写成,和数的一样,两条线段的比a 、b 中,a 叫做比的前项 a m =b n b 叫做比的后项.
注意:①针对两条线段;②两条线段的长度单位相同,但与所采用的单位无关;
③其比值为一个不带单位的正数.
(2)线段成比例及有关概念的意义:在四条线段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
比,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1)相似三角形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相似比为1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①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②相似三角
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③相似三角
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④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①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②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
两个三角形相似.③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④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
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
似.
注意:①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②在运用三角形相似的性
质和判定时,要找对对应角、对应边,相等的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
(二):【课前练习】
1.已知=3,那么的值是____________x y x y y
2. 下列各组线段中.能成比例的是( )
A .3,6,7,9
B .2,5,6,8
C .3,6,9,18
D .1,2,3,4
3.已知三个数1,2,,请你再添上一个(只填一个)数,使它们能构成一个比例式,则这个数是 3。

4.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3和4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斜边上的高的比为( )
A .5:3
B .5:4
C .5:12
D .25:12
5. 如图,各组图形中相似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三:【经典考题剖析】
1.雨后初晴,一学生在运动场上玩耍,从他前面2m 远一块小积水处,他看到旗杆顶端的倒影,如果旗
杆底端到积水处的距离为40m ,该生的眼部高度是1.5m ,那么旗杆的高度是___________m.
2.在比例尺为1:8000的南京市城区地图上,太平南路的长度约为25 cm ,它的实际长度约为( )
A .320cm
B .320m
C .2000cm
D .2000m
3.如图,D 、E 两点分别在△CAB 上,且 DE 与BC 不平行,
请填上一个你认为适合的条件_________,使得△ADE∽△ABC.4.如图,AD⊥BC 于D ,CE⊥AB 于E ,交 AD 于F ,图中相似三角形的对数是( ) A .3 B .4 C .5 D .65.创新实验学校设计的矩形花坛的平面图,这个花坛的长为10m ,宽为6m .⑴ 在比例尺为1:50的平面图上,这个矩形花坛的长和宽各是多少cm ?⑵ 在平面图上,这个花坛的长和宽的比是多少?⑶ 花坛的长和宽的比为多少?⑷ 你发现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
6.如图,在△ABC 中,BA=BC=20cm ,AC=30cm ,点P 从A 点出发,沿AB 以每秒4cm 的速度向B 点运动,同
时点Q 从C 点出发,沿CA 以每秒3㎝的速度向A 点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x.
⑴当x 为何值时,PQ∥BC?⑵当 P 13BCQ B Q ABC ABC
S S S S ∆∆∆∆=时,求的值。

⑶ΔAPQ 能否与ΔCQB 相似?若能,求出AP 的长,若不能,请说明理
由.相似三角形应用
(一):【知识梳理】
1.相似多边及位似图形
(1) 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
(2)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1)相似多边形的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2)相似多边形的对应对角线
的比等于相似比;(3)相似多边形的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4)相似多边形的对应对
角线相似,相似比等于相似多边形的相似比.
(3) 位似图形的定义: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点,
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叫做位似比.
2.相似的应用: 相似形的性质与识别在日常生活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如可应用其对应边成比例来
求一些线段的长;可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来进行测量等
(二):【课前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矩形都是相似形
B .所有的正方形都是相似形
C .对应角相等的两个多边形相似
D .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相似
2.用作位似图形的方法,可以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位似中心的位置可选在( )
A .原图形的外部
B .原图形的内部 C
.原图形的边上 D .任意位置
3.如图是小明做的一个风筝的支架,AB=40cm ,BP=60cm ,
△ABC∽△APQ 的相似比是( )
A .3:2
B .2:3
C .2:5
D .3:5
4.如图,正方形的网格中,∠1+∠2+∠3+∠4+∠5
等于( )
A.175° B .180° C .210 ° D .225°
5.如图,Rt△ABC 中,有三个内接正方形,DF=9cm ,
GK=6cm ,求第三个正方形的边长PQ .
三:【经典考题剖析】
1.小华同学自制了一个简易的幻灯机,其工作情况如图所示,
幻灯片与屏幕平行,光源到幻灯片的距离是30cm ,幻灯片
到屏幕的距离是30㎝,幻灯片上小树的高度是10cm ,则屏幕上小
树的高度是( )
A .50cm
B .500cm
C .60cm
D 、600cm
2.如图是跷跷板的示意图.支柱OC 与地面垂直,点O 是横板AB 的中点 ,AB 可以绕着点O 上下转动,当A 端落地时,∠OAC=20°,横板上下可转动的最大角度(即∠A′OA)是( )
A .80°
B .60°
C .40°
D .20°
3.一条河的两岸是平行的,在河的这一岸每隔5m 有一棵树,在河的对岸每隔50m 有一根电线杆,在这岸离开岸边25m 处看对岸,看到对岸相邻的两根电线杆恰好被这岸的两棵树遮住,并且在这两棵树之间还有两棵树,求河的宽度.
4.如图,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ACB=∠ADC=90°,AC=,AD=2,
6那么当AB 的长等于 时,使得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点A (0,6)、点B (8,0),动点P 从点A 开始在线段AO 上以每秒
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O 移动,同时动点Q 从点B 开始在线段BA 上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 移动,设点P 、Q 移动的时间为t 秒.
(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
(2)当t 为何值时,△APQ 与△AOB 相似?
(3)当t 为何值时,△APQ 的面积为个平方单位?245
圆的有关概念和性质
(一):【知识梳理】
1.圆的有关概念和性质
(1) 圆的有关概念
①圆: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其中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