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检查基本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
包括:
视、
触、
叩、
听和嗅五个方面,操作时可相互配合,按 一定顺序进行,所以我们先从:
第一节、视诊
即医生用视觉观察病人全身和局部 表现的一种方法,实际上与人一接触 视诊就已开始。视诊内容即全身视诊 和局部视诊。 全身视诊应注意病人全身的一般情 况,例如病人精神状况、面容、意识、 营养、发育、体型、姿势、步态等。

触诊是腹部检查的一个主要方法.欲获得可 靠结果,在触诊腹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医生应站在病人右侧,手要温暖。 (2)由浅入深,由轻变重,由健侧开始移 向患侧且用力要适中。 (3)边触边注意手下感觉,并观察病人面 部表情有无痛苦,设法引开病人注意力。

(4)触诊的部位肌肉要松弛。 (5)下腹部触诊要让病人排空膀胱。因膀 胱充盈上移腹腔易误诊腹腔包块。 (6)一定询问大便习惯,因粪便堆积肠管 易误般情况, 包括; 发育与体型、 营养状态、 面容表情、 体位、姿势和步态、意识状态。然后 检查头、颈、胸、腹、脊柱四肢及神经系 统。养成系统、全面地检查方法习惯,以 免遗漏和不必要重复。


5、复诊和巡诊病房时都要作必要的复查。 因反复检查可及时发现新的体征和原体征 的改变。以便判断病情的演变和不断的补 充或纠正诊断。

第二节、触诊

是医生通过手的触觉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 适用范围很广,可遍及全身,尤以腹部更 为重要。手的感觉以指腹和掌指关节部掌 面的皮肤最敏感,因此触诊时多用这两个 部位。
触诊其意义是; 可以进一步确定视诊所发现的体征,并补 充视诊所不能观察到的情况。如体表温度、 湿度、震颤、波动、摩檫感以及肿块的位 置,大小,硬度等。方法有两种:

一、浅部触诊法: 就是用右手平放在被检查的部位,利用掌 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调动作,由远至近柔 和地进行滑动触摸。此法适用于体表浅在 病变的检查;例如浅表淋巴结检查、皮肤 包块的检查、阴囊和精索的检查等。均需 进行浅部触诊。


此法因其不引起病人的疼苦,也不引起肌 紧张,故更有利于检查腹部有无压痛、抵 抗感、搏动、包块和某些大脏器等。而且 浅部触诊包括触感法(是将指腹、手掌的 掌面或尺侧轻贴于被检查的部位,以感知 震动、搏动和温度等)常用于检查震颤、 摩檫感、心尖搏动和皮肤温度。

第三节 叩诊
是用手指叩击身体某处,使之产生震动和 音响。根据音响的特性来判断该部位的脏 器有无异常。叩诊法有两种: 一、直接叩诊法;就是用中间三指掌面, 直接拍击被检查部位,借叩击的反响和指 下震动感判断病变情况。此法用于检查广 泛性病变,如大片肺实变或胸腔积液及腹 水等。但不能反映精确病变部位及范围, 少用。
检体诊断(简称查体)
定义: 是医生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于 简单的检查工具来了解身体健康状况的一 种方法。 那么检查,所获得的临床现象即叫体征。 多数疾病通过系统可靠的体检,再结合详 尽而真实的病史,常可做出临床诊断。


这是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但要想熟 练运用这些方法并使自己检查结果精 确可靠。那就必须认真学习医学理论 知识,并反复地进行临床实践才能做 到。
且体格检查应注意以下5点: 1、对患者应关心体贴、举止制端庄、态度 和蔼以取得病人信任和配合。 2、进行体格检查时必须细致、轻柔、避免 草率粗鲁、克服主观片面,检查者应站在 病人右侧,必要时应有第三者在场。


3、环境要安静、室温要适宜、光线要充足、 被检部位暴露充分、力求系统全面。若病 情危重,不允许作详细检查时,则应根据 主诉和临床表现,做重点检查,积极抢救, 病情好转后,再进行补充检查。

二、间接叩诊法: 为临床常用的方法,要求每一个人一定掌 握。 叩诊时将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叩诊部 位,其他手指稍微抬起。然后用右手中指 自然弯曲,指端垂直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 骨的前端。叩诊时应以腕关节活动为主, 避免肘关节及肩关节活动。动作要灵活迅 速而富有弹性。


叩击后右手中指迅速抬起,以免影响音响 的振幅及频率。一般在同一部位以同样力 量和相同的间隔时间叩诊2—3下,同时仔 细分辨叩诊音的变化。至于叩诊力量的轻 重应以被检部位病变大小,位置和检查的 目的而有所不同。


局部视诊是对病人身体的某一局部进 行更为细致和深入的观察,以补充一般全 身视诊的不足。例如;观察病人眼球有否 震颤、巩膜有否黄染、颈静脉有否怒张等。 一般情况下视诊常可获得较多的诊断资料, 但是临床征象很多,所以视诊应注意2点:
1、局部视诊时被检查的部位应充分暴露。 2、视诊最好在自然光线下进行。 因光线昏暗或带有颜色的灯光都会影响 望诊结果,比如在黄色灯下进行就很容易 造成病人黄疸的错觉。 由此看来视诊十分重要,通过视诊才能获 得重要线索和启示,是医生诊断疾病的第 一手资料。
二、深部触诊法:用一手或两手重叠,由 浅入深,逐渐加压达深部,是了解腹腔病 变和脏器情况的常用方法,根据检查目的 和手法的不同又将分为以下4种: 《1》、深部滑行法—为检查腹部深部包块 常用。

《2》、冲击触诊法—适用于大量腹水肝脾 包块难以触及时。 《3》、深压触诊法—以明确脏器及组织的 压疼点,如阑尾、胆囊压疼点 《4》、双手触诊法—用来检查肝、脾、肾、 子宫和腹腔肿物的检查。

《一》清音 是一种音调低,音响较大、振动持续时间 较长的清脆声音,为正常肺部的叩诊音。 提示肺组织弹性、含气量、致密度正常。 《二》鼓音 即;音空而长、似击鼓音,正常情况下, 叩击胃肠可出现鼓音,病理情况下可见于 肺空洞、气胸、气腹症等。

因此有重叩及轻叩两种方法。重叩所需力 量稍大,用以了解病变部位较广泛或病变 位置较深者,轻叩用力较轻,用于了解部 位较浅,范围较小或距含气组织较近的病 变或器官。如心脏的叩诊易用。
叩诊时注意事项: (1)环境安静温暖适中,叩诊部位要充分 暴露。 (2)叩诊力量要均等,并以对称的部位或 健康部位进行反复对比。 其叩诊音,因人体各部组织密度不同或含 气量的差异,可出现不同的叩诊音,根据 音响的强弱、长短、高低不同,叩诊音正 常有五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