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隧道消防技术措施及维护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公路隧道消防技术措施及维护管理
戎大亮
【摘要】结合隧道火灾的危险性及特点,分析了隧道建筑的防火设计要求,从火灾报警设施、水喷雾灭火设施、水泵接合器、给水管等方面,阐述了隧道消防系统的维护管理措施,有利于保证高速公路隧道的消防安全.%Combining with the hazards and features of fire accidents in tunnels,the paper analyzes the fire-fighting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unnel buildings,and illustrates the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from the fire alert system,water spray fire-fighting facilities,pump connec-tor,and water-supply pipe,so as to ensure the fire-fighting safety of expressway tunnels.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
【年(卷),期】2016(042)003
【总页数】2页(P180-181)
【关键词】隧道;火灾;消防系统;防火设计
【作者】戎大亮
【作者单位】山西省祁临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祁县 0309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57
近年来,高速公路隧道内时有火灾事故发生,2014年3月1日,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的晋济高速公路山西晋城段岩后隧道内,一辆山西铰接列车追尾一辆河南
铰接列车,造成前车装载的甲醇泄漏,后车发生电气短路,引燃周围可燃物,进而引燃泄漏的甲醇,并导致其他车辆被引燃引爆。

对此,如何在高速公路隧道内运用消防技术措施防止火灾发生、迅速扑灭已发生的隧道火灾,成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现行隧道养护技术规范及本人多年来对隧道养护管理的经验,结合目前隧道火灾事故的特点,阐述高速公路隧道消防技术措施及维护管理。

1.1火灾致灾因素
火灾致灾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种: 1)由车辆自身故障导致在行进过程中起火自燃或发
生车祸引起火灾; 2)由于运输易燃易爆危险品的车辆物料泄漏遇明火导致发生爆炸
或燃烧; 3)由于隧道内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发生故障引发火灾。

1.2 火灾危险性
隧道建筑空间特性、交通工具及其运输方式,不仅决定了隧道火灾危害后果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火灾之间存在的差别,也决定了不同隧道火灾之间的差异。

隧道火灾危害性后果除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外,其特有的次生灾害和间接损失,甚至比前者对社会、生活以及区域经济的影响更为严重。

1)人员伤亡众多。

长、特长公路隧道内一旦发生火灾,若不能及时发现、及时扑灭,火势就会沿隧道纵向快速蔓延,导致隧道内司乘和工作人员窒息、灼伤、中毒甚至死亡,隧道内火灾常常以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为结局。

2)经济损失巨大。

隧道火灾还会造成隧道设施的严重毁坏,引起短则数小时,长则数十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道路效能中断,隧道结构破坏、隧道设施设备损坏、交通工具及车载货物严重受损或者被烧毁,造成无法估计的经济损失。

3)次生灾害危害严重。

隧道火灾引发次生灾害是隧道火灾最为典型的灾害后果。

通常,隧道火灾发生后会引发交通事故、爆炸、人员中毒等次生灾害。

一方面会助长火灾的扩大蔓延,加重火灾危害性后果;另一方面,会打破原有安全疏散、灭火救
援和交通控制等秩序,增加安全疏散和灭火救援难度;第三方面,次生灾害的突发
性和随机性,会对隧道内的驾乘人员和救援人员构成潜在威胁和突如其来的伤害,可见隧道火灾的危害性十分严重。

1.3 火灾特点
隧道火灾是以交通工具及其车载货物燃烧、爆炸为特征的火灾,其火灾特点如下: 1)火灾多样性。

隧道火灾及其规律因交通工具、车载货物、隧道类型以及火灾时的交通状况等因素而复杂多变。

从国内外隧道火灾统计资料来看,隧道火灾中A类(固体)火灾发生频率较高,B类(液体)火灾、混合物品火灾造成重特大隧道火灾的
频率较高。

2)起火点的移动性。

隧道火灾时,驾乘人员因视觉受限和特殊视觉感应,不能对火灾作出快速反应,起火车辆会继续在隧道中正常运行,即便驾乘人员发现火灾,为了便于报警、处置,公路隧道中的机动车通常会运行到紧急停车带停下,列车会尽量保持牵引动力驶离隧道,到达开阔空间后进行处置。

交通工具的可移动性,决定了隧道火灾起火点会随车辆运行发生位置改变。

3)燃烧形式多样性。

隧道火灾的可燃物主要由交通工具及其车载货物提供,可能出现气相、液相、固相可燃物燃烧,当可燃气体、蒸气预混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还会发生爆炸,这是隧道火灾燃烧形式多元化的表现。

隧道越短,横断面尺寸越大,其火灾越接近地面建筑火灾;隧道越长,其火灾越近似于地下建筑火灾。

在没有强
制通风的情况下,受燃料控制燃烧的持续期间较短,整个燃烧过程主要是受通风条件控制的煅烧,燃烧产物中一氧化碳生成量较多,属于典型的缺氧煅烧。

4)火灾蔓延跳跃性。

隧道火灾扩大蔓延受通风条件、交通状况等因素影响,强制通风能改善隧道内的煅烧条件,交通堵塞为隧道火灾提供了更多类型、数量的可燃物。

隧道内可燃物的类型、数量、分布等,取决于卷入火灾的交通工具及其车载货物情况。

交通事故、列车颠覆或车辆停在隧道内,火场热量主要以热辐射和热对流进行
传递,当热量足以点燃相邻车辆或者车载可燃货物时,即使车辆之间有一段距离,火灾仍能够跳跃式蔓延。

此外,油罐车或者其他易燃物品运输车辆起火,可能发生爆炸,出现隧道火灾跳跃性蔓延的极端形式。

5)火灾烟气流动性。

6)安全疏散局限性。

7)灭火救援艰难性。

针对公路隧道火灾特点,设计人员对隧道工程采取主动防火和被动防火两种措施。

主动防火设计从防止火灾发生和对火灾采取及时扑救的角度出发,包括内部空间布局、照明系统、通风系统、消防设备布置、灭火发生前后的火灾探测、报警、灭火及疏散系统,以及隧道的运营管理和灾情发生时的应急方案等一系列设计;被动防火设计主要是通过采取提高衬砌混凝土材料的耐火性能、喷涂防火涂料、安装防火板材等防火保护措施来保证隧道结构安全,使灾后只需进行简单的修护而不影响隧道的正常使用。

根据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隧道消防设施应经常检修,并在检修期间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

1)火灾报警设施。

a.每季度对点型感烟、感温探测器、双/三波长火焰探测器、线型感温光纤火灾探测系统、视频型火灾报警装置、手动报警按钮、火灾报警控制器等设施进行表面清洁,同时检查防水性能和线缆连接是否正常。

b.每年应对以上设施各回路的报警随机抽检试验。

2)消火栓及灭火器。

a.每季度检查消火栓有无漏水、腐蚀,软管、水带有无损伤,同时对室外消火栓进行放水试验及水压试验。

b.每季度检查灭火器的数量及其有效性,检查灭火器的腐蚀情况,同时检查设备箱体及标识的完整情况,检查阀门有无漏水、腐蚀,操作试验是否正常,导通试验是否正常。

c.每年检查泡沫消火栓的使用与防渣情况,每年对消火栓进行放水试验及水压试验,寒冷地区消防管道的防冻
检修,检查阀门保温装置的状况。

3)水喷雾灭火设施。

a.每季度检查系统组件工作状态,检查设备外表,检查管路压力,检查报警装置,检查系统功能等是否正常。

b.每年检修清洗雨淋阀本体的密封圈,检查阀瓣断头和锁紧销,清洗控制阀和密封膜,进行管网耐压试验。

4)水泵接合器。

a.每季度清洁表面、内部,检查密封性。

b.每年检查送水加压功能是否正常。

5)水泵。

每季度检查水泵运转时有无异响、振动、过热,压力上升时闸阀的动作是否正常;检查外观有无污染与损伤;检查轴承部位加油与排气情况;启动试验与自动阀同时进行;紧固泵体各部连接螺栓;消除离心泵泵内垃圾。

6)电动机。

a.每季度检查电动机运转时有无异响、振动、过热,外观有无污染与损伤,电压、电流检测,启动试验。

b.每年检查各连接部位情况,绝缘试验。

7)给水管。

a.每季度检查给水管有无漏水,闸阀操作是否灵活。

b.每年检修管支架是否腐蚀、松动,洞外及隧道内水管的防冻、防烟雾腐蚀,管过滤器清洗。

8)气体灭火设施。

每年检查气溶胶,与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试验。

9)消防车。

每季度对消防车辆进行保养,检查灭火装备是否正常。

10)消防水池。

a.每季度检查水位是否正常及液位检测器是否完好;检查泄水孔是否通畅。

b.每年对水池进行清洁,寒冷地区进行保温防冻检查。

11)电光标志。

每季度检查、调节LED集束像素管的发光亮度,检查显示功能是否正常,检查电光标志外观有无污染、破损、锈蚀,字迹是否清晰。

消防设施的标志应始终保持完好、醒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