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联盟下的定价行为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航空联盟;Bertrand 价格竞争;定价行为;收益共享
一、引言 航空联盟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航空公司为共同提高相对于 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共享包括品牌资产和市场扩展能力在内的稀 缺资源,以建立全球航线体系,形成市场一体化为目标,通过代码 共享等形式为纽带,联合经营航空运输市场。 在航空联盟中,主要有两种形式的联盟,互补性联盟和并行 性联盟,其中互补的联盟是指两家航空公司不仅在新的联合运输网络, 为他们的乘客服务,而并行联盟情况下两家公司在相同的路线中 合作竞争。 二、文献综述 在当前相关文献研究中,Alberto 和 David(2011) 探讨了航空联 盟的决策问题,认为航空公司的旅客运输量越大,竞争对手有打算 进入联盟的航空公司更有加入联盟的动机。Park 等 (2001) 分析了航 空联盟对旅客运输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平行型联盟减少总的旅客 运输量,而互补型联盟能够增加总的旅客运输量。其次,基于消费 者的航空联盟研究则关注航空联盟对旅客、价格的影响。Dresner 和 Windle(1996) 认为航空联盟通过提高旅客旅行的便利,为旅客带来增 值;但也有可能由于票价提高、服务减少,这些都对旅客不利;负 向影响有:结盟可能形成相互串谋,减少竞争,提高价格;另外, 航空联盟还有可能由于机场容量的限制问题,使潜在的进入者很难 进入,就会降低竞争程度。 本文的研究是从生产者的角度出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 过博弈论的相关理论来分析平行联盟下的航空公司是否联盟对其自 身的收益影响,从而分析航空联盟背后的经济动因。 三、模型的建立 3.1 市场结构 国内的航空运输市场倾向于寡头垄断的局面,运用博弈论的相 关理论来进行定价行为分析较为合理。本文建立的模型为有 A、B、 C 三个城市,AB 为航段 1,由航空公司 1 运营,BC 为航段 2,此航 段中存在两家航空公司 2、3,假定航空公司 2、3 的产品同质,现分 析在 AC 航段中,此 3 家航空公司的定价行为。上述航空运输市场结 构尽管比较简单,却是研究航空运输相关文献中所经常使用的,主 要用于分析目前各大航空企业所普遍采用的 hub-spoke network 结构。 其中,假定 AB 段为航空运输的支线,BC 段为航空运输的干线,AB 段通常为一家航空公司所垄断,或是有较高的市场集中度。 3.2 需求函数 我们假设城市 A、B、C 之间的航空运输需求呈线性,当航空公 司 2、3 不结盟时,2 的需求函数如下:,3 的需求函数以此类推。 此时 AB 航段的需求函数为:
当航空公司 2、3 选择不结盟时,对于 AC 航段而言,旅客就有 两种选择,选择航空公司 1 和 3 或者选择航空公司 1 和 2。
这里的 Q 代表着 BC 段两个航空公司各自的旅客运输量,d 的取 值范围在 0 和 1 之间,代表产品差异化的程度,当产品完全不相关 时,d 取值为 0,当产品均匀同质时,d 取值为 1。它还反映了一个 事实,复合产品的可替代性是在某一范围内的。
环球市场 / 金融观察
航空联盟下的定价行为研究
桂承宇
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基于博弈论的定价行为理论来分析一个 hub-spoke network 模型中三家航空公司的行为,计算不同定价行为下各自的利润水平, 进而分析影响该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当产品差异性较低或 存在密度经济性时,航空联盟较容易出现。
当航空公司 2 和 3 选择联盟时,联盟价格为 P,则此时的市场 中,AC 航段的旅客仅有一种选择,BC 段的需求函数为:Q= AB 段 的需求函数为:
四、各种联盟形式下的竞争结果 4.1 不结盟 当航空公司 1、2、3 选择不结盟时,则 2 和 3 处于竞争状态, 由于其二者产品同质,因此进行 Bertrand 价格竞争,同时选择运价作 为其博弈策略展开竞争,根据理论能得出相应的利润函数。 4.2 结盟 当航空公司 2 和 3 结盟时,航段 BC 相当于仅有一家运营,属于 完全垄断状态,航空公司 2 和 3 均分联盟利润,即,此时,当航空 公司 1 不与该联盟结盟时,各自进行定价。航段 AC 是由 AB 和 BC 连成的,因此 AC 的需求量是由 AB 和 BC 的定价共同决定的。 利润函数得 当航空公司 1、2、3 均结盟时,则三家均分联盟利润,可得 =, 利润函数得 五、分析与结论 基于上文的模型,对三种情况下的各个航空公司的利润函数进 行对比。对于航空公司而言,进入联盟的动机必然是结盟后所得到 的利润大于结盟前的状况。如果结盟后,该航空公司的利润函数低 于结盟前的状况,则其必然会退出联盟。由于航空公司 2、3 属于在 同一市场中的竞争者,当二者的产品同质程度较高时,即时,结盟 属于最优选择,不论航空公司 1 是否参与结盟,航空公司 2、3 结盟 后的利润均大于结盟前的利润。 如果处于一个产品差异化较大的运输市场,不结盟就是最优的 选择。如果该市场存在密度经济性,则结盟有利于市场中的航空公 司获利。但是,当产品差异性和密度经济弹性都非常低的时候,市 场达到均衡状态时,不会有联盟的出现。然而,如果产品差异性增 加,市场竞争性放缓,航空公司在联运市场是可以获利的,因此, 联盟就有利可图。 参考文献: [1]Alberto A. Gaggero,David Bartolini. The determinants of airline alliances[J]. JEL,2011,23:10-17 [2]James,Paul.Strategic alliances as a competitive strateg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erce and Management ,2009,19: 93-114 [3]Park J H,Zhang A.Airline alliances and Partner firms Output [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1998,34:245-255. 作者简介: 桂承宇 (1991—) 女,汉,湖北黄冈人,研究生在读,单位:中国民航大 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航空金融。
一、引言 航空联盟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航空公司为共同提高相对于 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共享包括品牌资产和市场扩展能力在内的稀 缺资源,以建立全球航线体系,形成市场一体化为目标,通过代码 共享等形式为纽带,联合经营航空运输市场。 在航空联盟中,主要有两种形式的联盟,互补性联盟和并行 性联盟,其中互补的联盟是指两家航空公司不仅在新的联合运输网络, 为他们的乘客服务,而并行联盟情况下两家公司在相同的路线中 合作竞争。 二、文献综述 在当前相关文献研究中,Alberto 和 David(2011) 探讨了航空联 盟的决策问题,认为航空公司的旅客运输量越大,竞争对手有打算 进入联盟的航空公司更有加入联盟的动机。Park 等 (2001) 分析了航 空联盟对旅客运输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平行型联盟减少总的旅客 运输量,而互补型联盟能够增加总的旅客运输量。其次,基于消费 者的航空联盟研究则关注航空联盟对旅客、价格的影响。Dresner 和 Windle(1996) 认为航空联盟通过提高旅客旅行的便利,为旅客带来增 值;但也有可能由于票价提高、服务减少,这些都对旅客不利;负 向影响有:结盟可能形成相互串谋,减少竞争,提高价格;另外, 航空联盟还有可能由于机场容量的限制问题,使潜在的进入者很难 进入,就会降低竞争程度。 本文的研究是从生产者的角度出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 过博弈论的相关理论来分析平行联盟下的航空公司是否联盟对其自 身的收益影响,从而分析航空联盟背后的经济动因。 三、模型的建立 3.1 市场结构 国内的航空运输市场倾向于寡头垄断的局面,运用博弈论的相 关理论来进行定价行为分析较为合理。本文建立的模型为有 A、B、 C 三个城市,AB 为航段 1,由航空公司 1 运营,BC 为航段 2,此航 段中存在两家航空公司 2、3,假定航空公司 2、3 的产品同质,现分 析在 AC 航段中,此 3 家航空公司的定价行为。上述航空运输市场结 构尽管比较简单,却是研究航空运输相关文献中所经常使用的,主 要用于分析目前各大航空企业所普遍采用的 hub-spoke network 结构。 其中,假定 AB 段为航空运输的支线,BC 段为航空运输的干线,AB 段通常为一家航空公司所垄断,或是有较高的市场集中度。 3.2 需求函数 我们假设城市 A、B、C 之间的航空运输需求呈线性,当航空公 司 2、3 不结盟时,2 的需求函数如下:,3 的需求函数以此类推。 此时 AB 航段的需求函数为:
当航空公司 2、3 选择不结盟时,对于 AC 航段而言,旅客就有 两种选择,选择航空公司 1 和 3 或者选择航空公司 1 和 2。
这里的 Q 代表着 BC 段两个航空公司各自的旅客运输量,d 的取 值范围在 0 和 1 之间,代表产品差异化的程度,当产品完全不相关 时,d 取值为 0,当产品均匀同质时,d 取值为 1。它还反映了一个 事实,复合产品的可替代性是在某一范围内的。
环球市场 / 金融观察
航空联盟下的定价行为研究
桂承宇
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基于博弈论的定价行为理论来分析一个 hub-spoke network 模型中三家航空公司的行为,计算不同定价行为下各自的利润水平, 进而分析影响该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当产品差异性较低或 存在密度经济性时,航空联盟较容易出现。
当航空公司 2 和 3 选择联盟时,联盟价格为 P,则此时的市场 中,AC 航段的旅客仅有一种选择,BC 段的需求函数为:Q= AB 段 的需求函数为:
四、各种联盟形式下的竞争结果 4.1 不结盟 当航空公司 1、2、3 选择不结盟时,则 2 和 3 处于竞争状态, 由于其二者产品同质,因此进行 Bertrand 价格竞争,同时选择运价作 为其博弈策略展开竞争,根据理论能得出相应的利润函数。 4.2 结盟 当航空公司 2 和 3 结盟时,航段 BC 相当于仅有一家运营,属于 完全垄断状态,航空公司 2 和 3 均分联盟利润,即,此时,当航空 公司 1 不与该联盟结盟时,各自进行定价。航段 AC 是由 AB 和 BC 连成的,因此 AC 的需求量是由 AB 和 BC 的定价共同决定的。 利润函数得 当航空公司 1、2、3 均结盟时,则三家均分联盟利润,可得 =, 利润函数得 五、分析与结论 基于上文的模型,对三种情况下的各个航空公司的利润函数进 行对比。对于航空公司而言,进入联盟的动机必然是结盟后所得到 的利润大于结盟前的状况。如果结盟后,该航空公司的利润函数低 于结盟前的状况,则其必然会退出联盟。由于航空公司 2、3 属于在 同一市场中的竞争者,当二者的产品同质程度较高时,即时,结盟 属于最优选择,不论航空公司 1 是否参与结盟,航空公司 2、3 结盟 后的利润均大于结盟前的利润。 如果处于一个产品差异化较大的运输市场,不结盟就是最优的 选择。如果该市场存在密度经济性,则结盟有利于市场中的航空公 司获利。但是,当产品差异性和密度经济弹性都非常低的时候,市 场达到均衡状态时,不会有联盟的出现。然而,如果产品差异性增 加,市场竞争性放缓,航空公司在联运市场是可以获利的,因此, 联盟就有利可图。 参考文献: [1]Alberto A. Gaggero,David Bartolini. The determinants of airline alliances[J]. JEL,2011,23:10-17 [2]James,Paul.Strategic alliances as a competitive strateg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erce and Management ,2009,19: 93-114 [3]Park J H,Zhang A.Airline alliances and Partner firms Output [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1998,34:245-255. 作者简介: 桂承宇 (1991—) 女,汉,湖北黄冈人,研究生在读,单位:中国民航大 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航空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