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国著名关隘概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中国著名关隘概览
●雁门关
雁门关又名西兴关,位于山西省岱县西北20公里的雁门山山坡上。
它是长城的重要
入口之一,守卫着山西的南北交通枢纽。
它从东到西陡峭,中间道路蜿蜒起伏,附近的山
峰交错而巍峨。
这是非常危险的。
这是一个由历代王朝把守的战略要地。
自春秋时期起,
自唐代起被称为菊竹塞和雁门关。
明朝洪武七年(1374年),吉安侯爵陆恒将雁门关遗址北移数英里,修建了一处新址。
现存3座闭门寺,包括明朝修建的靖边寺,供奉战国时期
守卫雄关的李木、赵国梁将军。
除雁门关城外,还有3道大石墙、25道小石墙和18道关隘,形成了极其严密的防御体系。
雁门关是“外三关”中最大的一个。
●宁武关
宁武关位于宁武县现城区。
建于明朝成华三年(1467年)。
它是长城上的一个重要关口,地形险恶。
在梅洪志十一年(1498年),这座城市扩展了七英里。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长城用砖砌成,周长3567米。
城市鼓楼是宁武关的代表性建筑。
周围的烽
火台巍峨雄伟。
宁武关是山西历史上著名的“三关”(偏关、雁门、宁武关)之一。
●偏头关
片头关位于黄河流入山西南部的转折点。
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三关”。
它因地势东、西而得名片头关。
秦汉时期,偏关属于燕门,隋朝属于玛依,唐代属于唐龙镇,著名
将领尉迟敬德在关东修建了九龙寺。
宋朝时,杨燕昭威曾在该镇的三关(包括偏关)作战,这是众所周知的。
现在官城是在明朝洪武年间重建的。
清朝改为县,隶属于宁武郡,辖四
面城墙。
●平型关
平兴关位于山西省繁峙县东北部与灵丘县交界处的雁门关东侧,平兴岭下。
它在古代
被称为瓶形村庄,因周围地形像瓶子而得名。
金朝时为瓶形镇,明清时称为平兴陵关,后
更名为平兴陵关。
它在历史上一直是驻军。
明朝是通往长城的重要门户。
陵口城堡建于正
德六年(1511年),嘉靖二十四年、万历九年增建。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在平型关附近对日作战,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猖獗的气焰,取得了第一次胜利,鼓舞了全国军
民对抗日战争的信心。
●玉门关
玉门关俗称小广场城。
据说和田玉是从中原进口的。
玉门关位于敦煌市西北约90公
里处,由汉武帝建立。
魏晋以来,由于连接安西和新疆东部重要城镇哈密的道路越来越重要,关口已移至安西双塔堡附近的东部。
宋代以后,中西陆路交通逐渐衰落,海关被废除。
玉门关遗址仍保留着这座方形城堡,它是用黄土夯实并完全修复的。
它东西长24米,南
北宽26米,高9.7米。
城堡西侧有一座大门,北侧有一座大门,总面积超过630平方米。
玉门关是汉朝西边的两个关口之一。
它是古代丝绸之路从敦煌向西通往西域北部和中部道路的必经之路。
自古以来就是中原通往西部的门户。
唐代诗人王志寰在凉州词中的名句“羌笛为何怨柳,春风不过玉门关”,使玉门关闻名数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