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浅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浅议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国家也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分析当前的职业教育发展形势,目前我国缺少的不是大学生,而是高素质、高技能技术工人。
标签:职业教育;形势;重要性
“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
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超越普通教育,凸显出它的重要性。
笔者就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做以下浅析:
一、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形势
在2005年11月7日的全国职业教育会议上,温家宝总理讲了这样一段话: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迫切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就业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需要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因此,必须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放在同等重要位置。
同样在这个会议上,国务院决定,“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重点用于支持实训基地建设,充实教学设备,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
从这个会议结束以后,国务院连续下发了多个文件,把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到了重中之重,特别是国发〔2007〕13号文件—《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为全国1600万职教生提供了免费学习技能的机会。
二、中央为何要如此强调发展职业教育
那是因为,职业教育是把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是维持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纽带和催化剂。
就我国发展现状来看,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们现有企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各个行业的中初级技术人才,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现有的劳动力市场从质量到数量明显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二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是面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也是每一个人终身要面临的一类教育,“铁饭碗”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只要一个人接受了职业技术教育,那就等于端上了“金饭碗”,终身受用。
大家可以清楚看到,一面是大学生毕业后求职难,难于上青天,为了找到一
份合适的工作踏破铁鞋无觅处。
一面是大中型企业竞相招聘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工人。
有新闻报道,某大学给出年薪8万元招聘教授,前来应聘的挤破门;,深圳某企业给出年薪16万元的待遇招聘一位模具专业的高级工,符合条件的却寥寥无几。
这就是当今的现实!上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就业!如果寒窗苦读十余载,最终却不能就业,不能为社会为家庭做出贡献,那岂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和金钱!
三、职业技术究竟有多么重要
职业教育是把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只要哪个国家重视职业技术教育,这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就会突飞猛进。
在这方面,德国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国家。
德国素有“工匠王国”之称,许多德国公民认识到,职业资格不仅是谋生的重要基础,而且是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认可的重要前提。
在德国,文凭和工资不一定完全对等,一个有执业资格的泥水匠,他的工资可能超过一个教授。
德国每年约有56—60万名青年人,即三分之二以上的普通教育学校毕业生接受“双元制”培训。
“一元”为企业,“一元”为学校,其主要特点是将企业与学校,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动脑与动手、教育与就业、专业与职业紧密结合起来,并体现在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中,特别是定向专业技术工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大大缩短学生毕业进入企业的“适应期”,降低企业的培训和质量成本。
经验表明,这种“门对门”的教育模式还有利于教育资源优化利用,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产业升级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做的统计分析,1996年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生的比例发达国家为18.5%,发展中国家为10.6%,欠发达国家为5.1%。
据德国有关方面统计,目前,德国60%以上的青年在普通中学毕业后,都将直接走上接受职业教育的道路。
也许我们会说,那毕竟是在德国不是中国,可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德国汽车在国外销售量逐年递增,德国制造已经名列世界前茅,这难道不足以提醒大家改变现技术教育有前途的错误认识吗?
如果我们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了,还会出现进口机器零件运到国内后我国技术人员看着图纸却安装不上的困窘么?如果我们大家都争相学习技术了,还会出现因技术工短缺而生产滞后的景象么?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最急需的是什么教育?是职业教育;中国应该有大发展的是什么教育?是职业教育;中国目前最重视的是什么教育?还是职业教育。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浙江永康市有个企业以80万元的年薪聘请了两位上海的工程师和高级技师,设计并生产出1台电动工具样品,拿到广交会上,外商一看,这个样品与德国的同类产品在技术与性能上已经非常接近,然而价格却只有德国的一半。
这位外商很高兴,当即签订了10万台的定单。
可是在第一批2万台交货时,没有一台产品是合格的。
结果这个企业只能承担违约责任,损失了500
多万元。
其中的原因很明显,那一台样品是用高薪聘请的工程师和高级技师生产的,而那2万台是由普通工人生产的,是那些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农民工生产的。
这样的事例随手拈来,到处都是,面对职业教育如此重要的现状,难道你们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吗?难道我们的有志青年不想投身于学习技术的大军中去吗?国家需要你们,社会需要你们,企业需要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