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专题二民事权利和义务第42课时民事权利和义务及人身权财产权讲义选修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 民事权利和义务
第42课时 民事权利和义务及人身权、财产权
[学考领航]
[识记·排查]
考点1 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1.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之中,并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民事主体是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

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它因具体的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

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两者通常是等价有偿和对等互利的。

王某与张某达成专利使用协议,王某一次性支付10万元获得张某某项专利2年的使用权。

上述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客体是( ) A .10万元专利使用费
B .该项专利成果
C .专利使用和给付费用行为
D .双方对对方人格的尊重
解析题意反映的是知识产权民事法律关系,其客体是智力成果,B项正确。

其余选项错误。

答案 B
考点2 民法对诉讼时效的规定
民法总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考点3 担保物权
1.含义:财产的所有人可以将其财产(如房屋、汽车、电脑、股票等)设定抵押或者质押,一旦债务不能得到清偿,债权人就可以将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这种以担保债权的实现为目的而产生的一类财产权,就是担保物权。

2.分类:根据我国物权法、担保法等法律的规定,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

甲在某服装店加工西装一套,去取时,因所带的钱不够支付加工费,服装店没有让其取回西装。

该服装店行使的权利属于( )
A.留置权B.抵押权
C.质权D.典权
解析该服装店因甲没有履约而成为债权人,作为债权人,服装店有权扣留该财产,这是债权人的留置权,选A,排除B、C、D。

答案 A
[理解·深化]
考点4 生命健康权
1.人身权可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

2.生命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身体和健康是每个人从事一切活动必不可缺的前提条件。

3.侵犯他人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考点5 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
1.姓名权
(1)姓名:姓名是表现自我、区别于他人的符号,姓名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个人在人格上的基本特征。

(2)姓名权:自然人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2.肖像权
(1)含义:人们对其外部形象所享有的人格利益。

(2)内容: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和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3)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其肖像。

3.名誉权
(1)名誉:法律上的名誉就是对于人格的社会评价。

(2)名誉权: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都依法享有名誉权,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法律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

4.隐私权
(1)隐私:指私人生活中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信息。

(2)隐私权:我国宪法关于通信自由、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权利的规定,体现了对公民隐私的保护。

某明星请某摄影爱好者为其拍摄个人写真,摄影爱好者未经该明星同意将其照片卖给崇拜该明星的广告商,广告商未经该明星、摄影爱好者同意将该明星照片刊印在广告单上。

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照片的著作权属于该明星,但由摄影爱好者行使
B.广告商侵犯了该明星的肖像权
C.广告商侵犯了该明星的名誉权
D.摄影爱好者卖照片给广告商,不构成侵权
解析A错误,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

照片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即该摄影爱好者,而不是该明星。

B正确,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其肖像,广告商未经该明星的同意将其照片刊登在广告上,属于对该明星肖像权的侵害。

C 错误,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享有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本题中,广告商并没有用侮辱、诽谤等方式对该明星进行损害,因此,没有侵犯该明星的名誉权。

D错误,摄影爱好者未经该明星的同意,为了营利的目的将该照片出卖,侵犯了明星的肖像权。

答案 B
考点6 用益物权
1.含义:用益物权就是以财产的使用收益为目的的物权。

2.分类:主要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等。

当前,我国农村农民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可获得相应的收益,这体现了财产权中的( ) A.所有权 B.用益物权 C.担保物权D.抵押权
解析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收益属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延伸,是用益物权的具体表现,B正确。

抵押权属于担保物权,材料不体现所有权关系和担保物权关系,A、C、D均不合题意。

答案 B
[应用·强化]
考点7 实现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
1.所有社会成员既要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

2.为了切实保障民事权利,法律对于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3.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这些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小王为结婚在商场买到了假冒的名牌家具,该商场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是( ) A.停止侵害、消除危险B.修理并支付违约金
C.更换并赔礼道歉D.排除妨碍、恢复名誉
解析从商场买到了假冒的名牌家具,该商场可行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就是更换并赔礼道歉,C项正确。

其他选项均不适用该情形。

答案 C
考点8 所有权
1.财产权
广义的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狭义的财产权通常指物权。

2.所有权
(1)所有权是权利人可以支配其所有物,依照自己的意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并享有其利益的权利。

(2)我国的所有权按主体划分为三类:国家所有(全民所有)、集体所有、私人所有。

(3)取得方式:因财产属性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对于动产,一般是按照交付的方式取得所有权。

所有人按照转让其财产所有权的意图,直接
把财产交给对方占有,对方就取得了该财产的所有权。

对于不动产,则必须到相关部门办理产权登记,才能取得所有权。

3.共有
(1)在生活中,还可能由两个以上的人对同一财产享有所有权,从而形成共有关系。

(2)根据物权法的规定,财产共有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两种形式。

机动车、船舶的财产属性和产权取得方式是( ) A .动产,按交付方式取得 B .不动产,按交付方式取得 C .动产,办理产权登记取得 D .不动产,办理产权登记取得
解析 机动车、船舶等动产因价值重大,其产权的取得、变更,也需要依法办理产权登记,C 项正确。

其余选项错误。

答案
C
考向一 积极维护人身权
【例1】 (2017年4月新高考,35)张某通过其微博发文,毫无根据地质疑和否定某知名抗战烈士的英雄事迹,损害烈士形象,在社会上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为此,烈士子女向法院起诉。

张某的行为侵犯了( ) A .烈士和其子女的名誉权 B .烈士子女的隐私权 C .烈士的名誉权
D .烈士子女的名誉权
解析 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都依法享有名誉权,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

本案中张某毫无根据地否定烈士的英雄事迹,诋毁烈士,侵犯了烈士的名誉权。

他并没有诋毁烈士的子女,也没有泄露隐私,选C 。

答案 C
点拨:人身权的判断方法
(1)生命
健康权⎩⎨⎧受伤――→赔
偿医疗费、务工费、残废者生活补助死亡――→赔

丧葬费、生前扶养人的必要的生活费等
(4)名誉权――→禁
止侮辱、诽谤 (5)隐私权――→禁止书面、口头宣扬他人隐私
[训练1] (2015年10月新高考,37)李某常以未完成作业和撒谎为由殴打养子,致其体表挫伤并产生畏惧心理。

事件披露后,警方对李某实施刑拘,检察院提起公诉。

近日,法院一审宣判,李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在本案中,李某( )
①侵害了养子的人身权②侵犯了养子受教育的权利③侵犯了养子的身份权④侵害了养子的生命健康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本案中,李某常殴打养子,这是家庭暴力,侵害了养子的人身权中的生命健康权,①④当选;材料信息并没有说明李某侵犯其养子的受教育权利和身份权,②③不选。

答案 C
考向二依法行使财产权
【例2】 (2016年4月新高考,36)杨某结婚前,其父赠予他一套住房。

结婚后不久,杨某与张某签订合同,将该房卖给张某,但尚未办理房屋变更登记手续。

就在此时,其妻知道了此事,当即表示反对。

在这种情况下,该套住房所有权归( )
A.杨某所有B.杨某与其妻共有
C.张某所有D.杨某之父所有
解析材料中房产是杨父赠与确定只归杨某的,故该房产与杨妻无关,也不再属于杨父,B、D不选;杨某与张某签订房产买卖合同,但未过户,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房屋等不动产所有权的取得,必须到相关部门办理产权登记,材料中的房产买卖中还没有变更登记手续,故买家张某没有取得房产的所有权,C不选。

答案 A
【例3】 (2016年10月新高考,35)在一次聚会上,张某发现刘某的手机是自己不久前丢失的。

事实是,该手机是王某在公交车上捡到后卖给刘某的,交易时刘某对此并不知情。

据此,我们可判定( )
A.王某应承担道义责任,但不需承担法律责任
B.刘某属于善意第三人,已取得该手机所有权
C.张某是手机所有权人,可请求刘某归还手机
D.刘某应归还张某手机,张某须返还刘某购机款
解析我国《物权法》规定,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

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

在本案中,手机的所有权从法律上讲仍归张某所有,当张某发现了刘某的手机是自己的手机,作为手机所有人从法律上讲可以请求刘某归还手机,C正确,B不选。

王某对自己的不当交易行为需承担法律责任,如刘某返还手机给张某,王某需返还刘某购机款,A、D错误。

答案 C
点拨:区分所有权和担保物权
[训练2] 从事运输的赵某与H二手车贸易公司签订了购车合同,约定以30万元的价格购买该公司一辆运输车,并按约定交纳了5万元定金。

赵某在约定期限的最后一天交款提车却遭拒绝。

原来,H公司已将该车以38万元卖给了周某,并帮助周某办理了过户手续。

赵某要求H公司继续履行合同,而该公司要求解除合同,并退还定金。

双方协商未果。

赵某因此受到较大损失,遂将H公司诉至法院。

运用《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的知识,结合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判断赵某能否获得该车的所有权,并说明理由。

解析汽车虽属于动产,但是价值较大,产权变更也需要办理登记手续;H公司已将该车以38万元卖给了周某,并帮助周某办理了过户手续,这就是法律依据和事实依据,法律类分析主要就是讲清法理依据和事实依据。

答案不能。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机动车属于动产,由于价值较大,其产权的取得、变更,需要依法办理产权登记。

本案中,H公司已将该车卖给周某,并帮助周某办理了过户手续,所有权应归周某。

[形式·考纲]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识记盘点]
1.某市出台了一部关于处理交通事故的法规,其中规定:凡非机动车不遵守交通规则,发生与机动车辆相撞的交通事故,在机动车驾驶员无过错的情况下,责任完全由非机动车来负。

这个地方行政法规的制定,是基于以下认识( )
①公民在法律上具有同等的权利,履行同等的义务②非机动车的驾驶员是具有完全民事权利能力的人③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双方驾驶员都是平等的主体④公民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也要尊重他人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公民行使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①错误;②不符合现实;在机动车驾驶员无过错的情况下,责任完全由非机动车来负,体现了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民事主体地位平等,③入选;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既是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公民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也要尊重他人合法权益,材料体现了对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的尊重,④正确。

答案 D
2.甲为某市市长,乙为甲的秘书。

某日,甲乙一起外出在商场购物。

甲的钱包丢失,就向乙借1 000元用于购物。

甲乙间的借钱关系( )
①是财产关系,受民法调整②是宪法规定的行政上下级关系③是人身关系,受民法调整④是平等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我国民法总则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本案中甲乙间的借钱关系属于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受民法调整,双方形成权利义务关系,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与题意不符。

答案 D
3.甲将自己的电动车交给李某修理,完成后甲不付钱要领取电动车,李某将车扣留。

根据我国法律,下列对此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某对甲的电动车享有抵押权
B.李某对甲的电动车可以享有留置权
C.甲不付修理费,李某无权扣留家的电动车
D.李某可以取得电动车的所有权
解析留置权是担保物权的一种。

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的,债权人有权扣留其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

材料中甲不付钱要领取电动车,李某有权将车扣留,有留置权。

B正确。

李某对甲的电动车不具有抵押权和所有权,A、C、D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4.乙以房屋一间作为抵押向甲借款2万元,抵押期间,知情人丙向甲表示愿以3万元购买甲的房屋。

甲可以把房屋卖给丙的情况是( )
A.在丙提出要求时乙不能清偿债务
B.抵押到期时乙不能清偿债务
C.抵押到期前乙无法清偿债务
D.在甲向乙征求意见时乙无力清偿债务
解析抵押权是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券人可以将财产折价或变卖。

当抵押到期时乙不能清偿债务,甲可以把房屋卖给丙,B正确。

A、C、D不符合条件。

答案 B
[理解到位]
5.王某经常以学习成绩差为由,对养子非打即骂,不让他吃饱穿暖,甚至关禁闭,导致其养子身体挫伤并引发心理疾病。

王某的这一行为属于________,侵犯了其养子的________。

( )
A.虐待人格权B.虐待受教育权
C.家庭暴力生命健康权D.家庭暴力身份权
解析虐待行为具有连续性、经常性的特点,而家庭暴力可以只是一次,如一次性殴打或一次性暴打,材料中王某对养子“经常”非打即骂,不让吃饱穿暖,关禁闭,说明王某属于虐待,不是家庭暴力,排除C、D;王某导致其养子身体挫伤并引发心理疾病,侵犯了养子的生命健康权,属于人格权,材料不涉及受教育权,A正确,B排除。

答案 A
6.张某在某整形医院做了隆鼻手术,效果很好。

该医院为了宣传,分别在美容前后对张某的鼻子进行拍照(仅见鼻子和嘴部),未经张某同意将照片发布到一网站的广告中,介绍该照片时使用张某的真实姓名。

在这里( )
A.该医院侵犯了张某的隐私权
B.该网站侵犯了张某的肖像权
C.该医院侵犯了张某的姓名权
D.该网站侵犯了张某的名誉权
解析自然人享有姓名权,禁止他人盗用和假冒。

整形医院未经张某同意将照片发布到一网站的广告中,介绍该照片时使用张某的真实姓名,该医院侵犯了张某的姓名权,C正确。

因为该医院仅对张某的鼻子进行拍照(仅见鼻子和嘴部),不符合肖像权,名誉权和隐私权,A、B、D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7.某高校女生王某因嫉妒同寝室的另一名女同学张某,用手机偷拍了张某在寝室内各种生活场景。

王某将这些照片转发给同学,并散布一些诋毁性的语言。

王某的行为侵犯了张某的( )
①生命健康权②姓名权③肖像权④名誉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手机偷拍并转发侵犯了张某的肖像权,散布一些诋毁性的语言侵犯了张某的名誉权。

③④正确。

答案 B
8.某杂志社未征得艾滋病患者甲的同意,发表了一篇关于甲的长篇报道,将甲的真实姓名、照片和患病经历公之于众,报道发表后隐去姓名生活的甲再次受到歧视和排斥。

某杂志社的行为( )
A.不构成侵权B.侵犯了甲的健康权
C.侵犯了甲的姓名权D.侵犯了甲的隐私权
解析该杂志社未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将患者信息公布于众,是侵犯了甲的隐私权,D符合题意,这已经构成侵权,是违法行为,A错误;健康权是指生命健康不得侵犯的权利,B不符合题意;姓名权是自然人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变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种人格权利,C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9.某微博大V为了“吸粉”,偷拍了某明星夫妻照片,并精心炮制了一段即将离婚开撕的新闻,对该明星夫妻带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和负面影响。

夫妻俩将其告到法院,要求( ) ①赔礼道歉②返还财产③消除危险④恢复名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炮制假新闻,属于侵犯了该明星夫妇的名誉权,带来精神压力和负面影响,不存在危险和财产占有问题,可以要求赔礼道歉和消除影响、恢复名誉,①④正确,选B。

答案 B
10.甲、乙、丙、丁各出资500万元共同成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甲以一块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500万元出资,甲将该土地交付给公司,但一直未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公司成立后,甲又以该地设定抵押,向某银行借款500万元,双方办理了抵押登记。

甲将该笔借款投入股市,不久即血本无归。

因甲无力还款,银行欲行使抵押权,与乙、丙、丁等发生纠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将该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于银行的行为无效
B.银行可以取得该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抵押权
C.股份公司有权拒绝银行行使抵押权
D.乙、丙、丁有权拒绝银行行使抵押权
解析甲将建设用地使用权用于出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才能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由于甲未办理变更手续,故该建设用地使用权仍归属于甲,而未转为公司财产,因此,甲将该建设用地使用权设定抵押权的行为有效,且银行根据抵押合同和抵押权登记取得抵押权A、C、D错误,B正确。

答案 B
[应用提能]
11.(2017·杭州模拟)甲、乙、丙按份共有一个水库的所有权,并按份共有份额获得用水量。

现甲决定将当年的用水量的三分之一卖给丁。

你认为此时甲的行为( )
①须征得乙和丙的同意②符合所有权处分的规定
③无须征得乙和丙的同意④无权处分三人共有的财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我国法律规定,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利,共有分为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按份共有人有权自由处理自己因共有份额而获得的收益。

本案中甲决定将当年的用水量的三分之一卖给丁的行为符合法律关于所有权处分的规定,无须征得乙和丙的同意,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12.2016年7月7日,西湖龙井协会在玮恺茶行经营的店铺购买了一份礼盒茶叶,礼盒外部纸质包装袋、礼盒及茶叶罐中央位置均印有“西湖龙井”字样,在茶叶罐内的塑料包装上亦有斜排的“西湖龙井”字样,茶叶包装上无任何生产厂商、生产日期、生产批次等信息。

西湖龙井协会认为玮恺茶行侵犯了西湖龙井协会的注册商标专用权,故诉至法院。

玮恺茶行承担的民事责任包括( )
①消除危险,停止侵害②恢复原状,支付违约金③消除影响,赔礼道歉、④恢复名誉,赔偿损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玮恺茶行经营的店铺在茶叶罐内的塑料包装上印有斜排的“西湖龙井”字样,侵犯了西湖龙井协会的注册商标专用权;茶叶包装上无任何生产厂商、生产日期、生产批次等信息,三无产品影响西湖龙井的名誉,选③④。

答案 C
13.“狼牙山五壮士”中的两位英雄葛振林、宋学义的后人起诉洪某发表的两篇文章引导读者质疑“狼牙山五壮士”事迹,影响英雄的英勇形象。

法院宣判原告胜诉。

本案中洪某( ) ①应当承担侵权责任②应当向原告赔礼道歉③侵犯了英雄的名誉权④侵犯了原告的隐私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民事权利和义务。

④中的“隐私权”与材料无关,①②③符合题意。

答案 A
14.2016年12月1日,宁波神秘人“顺其自然”通过邮局的挂号信又寄出了91万元善款,18年中,“顺其自然”共捐款859万。

捐款是神秘好人“顺其自然”依法对自己的财产行
使( )
A.占有权B.使用权C.收益权D.处分权
解析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受益和处分的权利。

处分权是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最终处理的权利,即决定财产在事实上或法律上命运的权利。

包括资产的转让、消费、出售、封存处理等方面的权利。

“顺其自然”捐款859万,是财产的转让,是依法对自己财产行使处分权,D正确。

答案 D
15.张某与赵某经人介绍相识后,张某给付赵某现金40 000元及首饰4件作为订婚彩礼。

但最终两人并没有登记结婚,赵某未将上述财礼退还张某。

为此,张某将赵某诉至法院。

该案件中( )
①赵某已取得现金与首饰的所有权②赵某未取得现金与首饰的所有权③彩礼属于赠与,张某无权要求赵某返还④赵某未登记而取得彩礼属不当得利,应返还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解析从法律角度讲,赠送彩礼确是一种赠与行为,但这种赠与行为并非是无偿转移财产权,而是附条件的赠与,只有在赠与所附条件生效时才成就。

张某与赵某两人并没有登记结婚,赠与的条件不符合,所以赠与行为不能生效,赵某未取得现金与首饰的所有权,应返还,A 正确。

答案 A
二、综合题
[理解到位]
16.张三有一套红木家具,欲转让,以6万元的价格与王五签订合同,王五当即支付了80%的价款,约好3天后交货;第3天,张三又与赵六订立合同,以7万元的价格将该家具卖给赵六,并当场交付,但赵六仅支付了30%的价款。

后王五要求张三履行合同,未果,诉至法院。

谁可以取得该套家具的所有权?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考查所有权的相关知识。

所有权的取得方式有两种:对于动产,按照交付的方式取得所有权。

对于房屋等不动产,必须到相关部门办理产权登记。

红木家具属于动产,张三将家具卖给赵六,交付方式是“当场交付”,所以所有权归赵六。

答案赵六可以取得该家具的所有权。

因为该家具属于动产,按照交付的方式取得所有权。

[应用提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