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中医药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用语文
佛教思想与中医药
佛教对中医药的影响
主讲: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刘雨婷
佛教对中医药的影响
医学理论 医术 方药 医德
佛教对中医药的影响
医学理论
佛教对中医药的影响
医学理论
中国佛教医学的“四大”学说和“百一”理论,与中医五行学说相似,都承 认物质是第一性的朴素唯物论思想。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都不是永恒的, 是生死变幻。
《理伤续断方》,是唐朝僧医蔺道人拟定撰写的,对后世骨伤科发展影 响甚大,至今仍有临床指导意义。
佛教对中医药的影响
(3)妇科 晋僧医于法开曾治妇人难产。后从事妇科的僧医增多,并出现了
寺院办女科,以浙江萧山竹林寺最为著名,有《竹林女科秘方》等近40 种医籍,在中医界产生较大影响。
佛教对中医药的影响
医方
主要是提出了十三经脉学说,对中医经络学有借鉴作用。
佛教对中医药的影响
4、促进了中医治疗学的发展 《佛说医喻经》对医者水平作了明确划分:“如世良医,知病识药。
有其四种,若具足者,得名医王。何以为四?一者识其某病,应用某 药;二者知病所起,随起用药;三者已生诸病,治令病出;四者断病 源,令后不出。”与中医“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之说有异曲同工之 妙。
佛教精神卫生思想极为丰富,甚至可以说它自成一套体系,通过参禅打 坐,内省静虑,努力摆脱世俗杂念的束缚、名色的诱惑等诸多烦恼,以达到 清静自然、调养心神的境界,
佛教对中医药的影响
这与《黄帝内经素问》“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的养生宗旨颇为接近。
另外佛家修性还强调“自渡渡人”乃至“普渡众生”,乐施行善,众 善奉行,并且行善不望回报,不求名利。因为能做到真诚行善,由此便得 到心理上的快乐和满足。
晋陶弘景首先援佛入医(见《肘后方》自序)。后世医家如王焘、巢元方、孙 思邈、喻嘉言等均试图用此理论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虽然与中医“五行说” 结合并未成功,但为中医学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佛教对中医药的影响
2、对中医病因学产生影响 佛教提出了诸多病因说,如《佛说佛医经》还指出患病的十种原因,
即十因缘为“一者久坐不饭,二者食无贷,三者忧愁,四者疲极,五者 淫佚,六者嗔恚,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九者制上风,十者制下 风。”对中医学的病因学说有参考价值。 3、对中医经络学的启迪
南北朝时两次译入的《大般涅磐经》卷8记载有目盲者求医,“良 医即以金篦决其眼…… (盲者)乃言少见”。可知印度当时已有金针拔障 术。
佛教对中医药的影响
2.佛医的专科特长 (1)眼科:如金针拨眼治白内障的“金篦术“及其它手术和药物方法
(如用夜明砂和羊肝等明目等)。 (2)伤科: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又名
佛教对中医药的影响
方药
中国佛教医学的“天下物类,皆是灵药 ”的思想,开拓了中医药学的 视野.丰富了药物学知识和治疗手段。
佛典中载论草类、木类、动物类等生物达数千种,其中常用药物约320 种,这些缘于印度、东南亚和西域等地的外来药物,如术香、丁香、龙脑、 豆蔻、乳香、郁金、阿魏等2O多种,伴随佛经传入我国,成为中药的重要 组成部分。
……又云:‘凡四气合德,四神安和,一气不调,百一病生;四神动 作,四百四病,同时俱发’。”
佛教对中医药的影响
佛教医理对中医学的促进作用
1、渗入了中医基础理论 佛教认为,人身由四大构成。《佛说五王经》说:“人由四大和合而成其身,
何谓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一大不调,百一病生。四大不调,四百 四病同时俱作。”这一思想很快影响到中医理论。
与此同时,我国许多药物亦传入印度,如人参、茯苓、当归、远志、 麻黄、细辛等
佛教对中医药的影响
医德
佛教对中医药的影响
医德
佛教“慈悲”、“平等”、“爱人”、“行善积德”等观点, 经历代消化吸收,已经成为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是传统医德的重要依据
佛教思想与中医药
谢 谢 !
佛教对中医药的影响
《大藏经》中记录了佛教医学治疗法则“八术总摄医方”:“一疗被刺 针法;二疗破伤法;三疗身疾;四鬼损;五中毒药;六疗孩童;七延年;八 养生。”
除了汗、吐、下等常见治法之外,佛家尚有香囊、灌肠、烟薰、灌鼻、 药浴、服水、咒禁等独特疗法,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学的治疗方法。 5、深化了中医养生学与心理学
患病有二因缘:兵刃刀杖、坠落推压、寒热饮渴为外缘,饮食不节、卧起无 常为内缘。同时指出七情五志亦可致病,与中医学的外因、内因基本一致。
佛教对中医药的影响
医学理论
唐·孙思邈《千金方》序例中云 :“经说‘地水火风,和合成人。凡 火气不调,举身蒸热;风气不调,全身强直,诸毛孔闭塞;水气不调,身 体浮肿,气满喘粗;土气不调,四肢不举,言无音声。火去则身冷,风止 则气绝,水竭则无血,土散则身裂’。
例如:我们在名山寺院里,常可见到笑口弥勒的塑像,他笑容可掬的 神态,十分逗人喜爱;他坦腹跌坐,腰肢粗大,令人忍俊不禁。
佛教对中医药的影响
医术
佛教对中医药的影响
医术
1.外科手术与金针拔障术 例如,汉安息僧人安世高译的《女祗域因缘经》记载了印度王祗
域(耆域)的神奇医术,其中开颅、剖腹、神膏之类与《后汉书》记载的 我国神医华佗事迹相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