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鼓盆而歌,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鼓盆而歌,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悦读中华五千年,诉说历史趣闻事。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下庄子鼓盆而歌的故事。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战国中期的哲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他曾在周朝担任漆园吏。
传说,庄子一生娶过三个妻子。
第一妻,得疾夭亡;第二妻,有过被出;今天说说他的第三个妻子田氏。
庄子在齐国游历时,田宗看中了他的人品,便把女儿嫁给了他。
他的这个妻子田氏,肌肤若冰雪,绰约似神仙。
庄子虽然不是好色之徒,见到这位美女也是十分喜欢的。
有一天,他的妻子死了,庄子把瓦盆翻过来当作乐器,敲击起来、并唱着歌,他唱到:
大块无心兮,生我与伊。
我非伊夫兮,伊非我妻。
偶然邂逅兮,一室同居。
大限既终兮,有合有离。
人生之无良兮,生死情移。
真情既见兮,不死何为!伊生兮拣择去取,伊死兮还返空虚。
伊吊我兮,赠我以巨斧;我吊伊兮,慰伊以歌词。
斧声起兮我复活,歌声发兮伊可知!嘻嘻,敲碎瓦盆不再鼓,伊是何人我是谁!(来源于《警世通言》)
唱完歌,庄子大笑一声,把瓦盆打碎、遨游四方,终身不娶。
庄子如此乐观的对待生死,这是我们常人所不能及的。
在庄子的哲理思想中,他认为生和死都是自然现象,就像一年四季运行一样,生是从无到有,死是回归自然。
人的出生没有什么值得喜悦的,死也没有必要太过于悲伤,这都是自然规律。
庄子的观点认为,有生就有死,宇宙间只不过是一口气,气聚则生,气散则死,但聚与散,只是现象,气的本体则没有所谓的聚散,无聚散之气,是生命的本原,从现象看来,有生灭之相,但灭而不灭。
他认为人生在世上只不过是一场梦而已。
既然生就要乐生,快乐的生活,没有遗憾的生活,庄子的思想境界我们达不到,但是我们可以学着正确对待生活,遇到琐碎的事情时,
坦然去面对,不要被挫折打败而一蹶不振。
庄子的人生是平淡的、寂寞的、理智的、安详的,他一再提及“形如枯槁,心如死灰”视生若死,视死如生。
变化是必然的,死亡只是人生戏剧中的最后一幕。
那是从某一种存在转化为另一种存在,来自无,复归于无,这就是他的生死观。
庄子的话看起来比较荒唐,很难被人理解。
但是,将他的思想与我们生活联系起来,就会发现庄子的悲天悯人在于它的每个故事都贴近人心。
看见自己内心生与死的较量,看见我们可以活下去的那个希望。
其实我们可以做到乐生,做到让亲人幸福快乐,活好每分每秒。
真正到生死大限来临的时候,有一份微笑的坦然,可以面对死亡说:“我此生无憾”。
庄子为什么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呢?因为他参透了生死,明白了自然规律,真正达到了乐生的境界,达到了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