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古义: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古义:颜色憔悴古义:
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古义: 害: 《屈原列传》知识点整理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

1. 离骚者,犹离忧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人穷则反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靡不毕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指出下列加点加点词语的古义。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古义: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平既绌7、齐与楚从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厚币委质事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无理狡辩,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一遍又一遍,颠来倒去;重复的情况
今义:物体光波通过视觉时所产生的印象
形容枯槁古义: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
今义:不慌不忙,不急迫,镇定自若的样子。

如成语"从容不迫”
三、指出下列加点加点词语的活用用类型,并解释其含义。

1. 厚币委质事.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其后楚日以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内惑于郑袖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___________
4. 短屈原于顷襄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明道德之广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8.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于是怀石投汨罗以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蝉蜕于浊秽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秦昭王与楚婚
13.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四、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1、博闻强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聊斋志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非有志者不能至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寻向所志
闻:
1、博闻强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忽闻门外虫鸣____________________
3、初闻涕泪满衣裳__________________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5、其志洁,其行廉__________
6、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7、一篇之中三致志焉_______
&项脊轩志 _________________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6、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_______
7、无何,宰以卓异闻 _______
8、以勇气闻于诸侯_________
1、争宠而心害其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邪曲之害公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疏:
1、王怒而疏屈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疏为美,密则无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伐:
1、每一令出,平伐其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后秦欲伐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父母者,人之本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背本而趋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
1、屈平属草稿未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亡国破家相随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情人终成眷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
1、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竟为秦所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而为鸟,其名为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庖丁为文惠君解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
1、竭忠尽智,以事其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一仪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___________________
3、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后楚日以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传以示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乃:
1、乃令张仪佯云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君乃亡赵走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焉:
1、愿得张仪而甘心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姜氏欲之,焉辟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惴惴焉摩玩不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谏太宗十思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________________
3、此五霸之伐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坎坎伐檀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之谓失其本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在冀州之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闻秦王善为秦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为赵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刎颈之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皆以美于徐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夫夷以近,则游者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以,则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舜无置锥之地,以有天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______________
6、家祭无忘告乃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之礼________________
4、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__________________
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离骚”者,犹离忧也。

2 遂绝齐
3.又因厚币用事者臣勒尚
4.以出号令
5.方正不容也
6.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7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而自令见放为
8.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9.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10.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11.明道德之广崇
12.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13.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14.蝉蜕于污秽,以浮游于尘埃之外15.楚人即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16.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屈原列传》(教师版)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

1. 离骚者,犹离忧也。

(离,通“罹” ,遭受。

) 2. 人穷则反本 (反,通“返” ,返回。

) 3. 靡不毕见 (见,通“现” ,显现。


4.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指,通“旨” ,旨趣。


5.
屈平既绌 (绌,通“黜” ,罢免。


6•亡走赵,赵不内(内,通“纳”,使…进。

) 7、齐与楚从亲。

(从,同“纵” ,合纵 ) 8、厚币委质事楚。

(质,通“贽” ,信物 )
二、指出下列加点加点词语的古义。

明年 ,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古义:此处指言语举动适度得体。

一说, “从容”为举止行动之义。

今义:不慌不忙 不急迫 , 镇定自若的样子。

如成语“从容不迫”
、指出下列加点加点词语的活用用类型,并解释其含义。

1•厚币委质事楚 名作动,事奉 2•其后楚日以削名作状,一天天 3•内惑于郑袖 名作状,在朝内 4.
短屈原于顷襄王 形作动,诋毁
5•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名作动,效法,模仿
6•明道德之广崇
形作动,阐明
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听,动作名,听觉,亦指人的聪明
智慧和判断力。

谗谄:动作名,中伤别人的小人。

邪曲:形作名,邪恶小人,邪恶不正之徒。

方正:形作名, 端方正直
之人。

8•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使动,使国兴
使动,使国亡,使家破
9.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10. 于是怀石投汨罗以死 名作动,怀抱 11. 蝉蜕于浊秽 名作状,像蝉那样…… 形作名,污浊环境。

12. 时秦昭王与楚婚 名作动,结为婚姻
13.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形作名,忠诚之士,贤能之士 四、解释下
列加点词的意义。

1、 博闻强志 记 2、 聊斋志异 记 3、 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志气
4、 寻向所志 标记
5、 其志洁,其行廉
志趣 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复的情况 •
古义:欺诈的言论 今义:无理狡辩 ,动词
古义:返回〈楚国〉恢复〈国家〉 •一说,反,覆转。

今义:一遍又一遍 ,颠来倒去;重 颜色憔悴古义:脸色。

颜 ,颜面 今义:物体光波通过视觉时所产生的印象 形容枯槁 古义:形 ,形体。

容 ,容貌。

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
6、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理想
7、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意愿
8、项脊轩志名词,一种记事的文体
今背本而趋末 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在冀州之南 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嘱咐 博闻强志 名词,学识,见闻 忽闻门外虫鸣 动词,听见 初闻涕泪满衣裳 动词,听说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使……听到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懂得,明白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名词,声望,声名 无何,宰以卓异闻 动词,闻名 以勇气闻于诸侯 动词,闻名,出名 争宠而心害其能 嫉妒
邪曲之害公也 使动用法,使…损害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名词,祸害
王怒而疏屈平 动词,疏远 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形容词,稀疏 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动词,陈述 谏太宗十思疏 名词,奏章,古代大臣向君主上书言事的文体 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写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夸耀 其后秦欲伐齐 进攻,征伐 此五霸之伐也 功绩,战功 坎坎伐檀兮 砍,砍伐
父母者,人之本也 来源
根本 原来的,固有的 本来,原来 屈平属草稿未定 写作,撰著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连接 有情人终成眷属 亲属
举酒属客 劝请,邀请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语气词,表反问 竟为秦所灭 介词,被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变为,变作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介词,替,给 闻秦王善为秦声 弹奏 我为赵将 表判断 为刎颈之交 成为 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连词,来 以一仪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介词,拿,凭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 因为
其后楚日以削 连词,状中之间,表修饰 传以示美人 介词,把
皆以美于徐公 动词,认为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连词,表并列 无以,则王乎 通“已”,停止
闻: 1、
2、 3、 4、 5、
6、
7、
8、 害:
1、
2、 3、

1、 2、
3、 4、 5、 伐 1、 2、
3、 4、

1、 2、 3、 4、 属 1、 2、 3、 4、 5、 为: 1、 2、 3、 4、 5、 6、 7、 以: 1、 2、 3、 4、 5、 6、 7、 8、
1、 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2、 姜氏欲之,焉辟害
3、 而惴惴焉摩玩不已
9、 舜无置锥之地,以有天下 连词,表转折
乃:
1、 乃令张仪佯云秦 于是
2、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才
3、 今君乃亡赵走燕 却,反而,竟然
4、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副词,表肯定,就是
5、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这样,如此
6、 家祭无忘告乃翁 你的
7 、 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之礼 初,始
语气词 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4、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什么 5、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兼词,于此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成现代
汉语 1.判断句
2.省略句。

遂绝 ( 于 ) 齐 ( 省略介词 )
3.省略句。

又因厚币 ( 赂 ) 用事者臣勒尚 ( 省谓语 ) 4.省略句。

以 ( 之 ) 出号令 ( 省介词宾语 ) 5.被动句 6.被动句 7.被动句
8.倒装句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 介宾短语后置 ) 9.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 介宾短语后置 )
10.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 介宾短语后置 )
11.明道德之广崇 ( 定语后置,一说,非定语后置 ) 12.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 定语后置 )
13.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 介宾短语后置 ) 14.蝉蜕于污秽,以浮游于尘埃之外 ( 同上 )
15.楚人即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 同上 )
16•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否定句中代词 自”做宾语,前置, 自为(wei )与下文的 自佐”相对)
屈原列传》练习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1 • C 2. B 3• B 4• A 5. D 6• C 7. D 8. A 二、拓展练习
1、C
2、A
三、 1. A 2. C 3. B 4. D
5 • ( 1)屈平 (2)屈平 (3)宪令草稿
(4)屈平
(5)齐威王
6. ( 1)屈平担任楚怀王的左徒。

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应对辞令。

( 2 )这只鸟不飞就罢了,一飞就会冲天;不叫就罢了,一叫就会惊人。

7. C
四、 1 . A 2. D 3.①A ②B ③C ④B
4 .①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原,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 候,没有不叫父母的。

②文章说到的事物虽然细小,但意义却非常重大;列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含义却十 分深远。

5. D
五、 1. A .焉 B .乃 C .竟 D .既
2. B 3. D 4.(他)又用丰厚的礼品贿赂当权的大臣靳尚,通过他在怀王宠姬郑袖面前编造了一套谎话。

六、 1. C 2. A 3.C 4.D
5.( 1)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

脸色憔悴,身体干瘦。

( 2)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

( 3)宁可跳进江水,葬身鱼腹之中,又怎能拿高洁的品德,受浊世的污垢呢
?
6.A B D
七、C
八、1①其:他,指屈原②之:他,指屈原③是:指“见放”,被流放。

2•①适:到②涕:泪③吊:吊念,蛋念④而:却
3.C
九、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