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下学期语文3月网上模拟测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下学期语文3月网上模拟测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9高三上·威远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东坡之所以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除了他的盖世才华之外,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

他的性格色彩层次丰富,太具魅力,人们__________地为他倾倒。

他的人生经历也算是够坎坷的了,因为才华太过出众而一生受小人陷害:坐牢于京城,遭贬于黄州,浪迹于天涯,最后还上了个“元褚党人碎”,累及子女。

观其一生,其实他并没有过多少太平宁静的日子,然而他也并没有因此整日里__________哀哀切切,见人便“痛诉革命家史”。

困惑虽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到底也还是如同烟云从他悟性非凡的心里只作穿行而从不__________。

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热爱着生活,乐观着人生。

他的才华横溢一生:他一戏墨,就提出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古;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展”民间长存;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

倘若将苏东坡连根带枝蔓地从中国文化史中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而__________。

正是有了苏东坡的存在,有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精神的存在,()。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身不由己不修边幅停止失色
B . 不由自主蓬头垢面停滞失重
C . 不由自主蓬头垢面停滞失色
D . 身不由己不修边幅停止失重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天才诗人,什么叫做大家气度
B . 就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天才诗人,什么叫做大家气度
C . 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大家气度,什么叫做天才诗人
D . 就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大家气度,什么叫做天才诗人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面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还有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使然。

B . 还由于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

C . 还是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

D . 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 (2016高二上·市南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敬畏之心与文化自觉
古人对文化什么态度?用现代的话说是有点“文化至上论”的。

刘勰在《文心雕龙》开篇就写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意思是说文化、文章、文采太重要了,它是与“天地”一起诞生的啊。

而且他还洋洋洒洒地写道:日月星辰是上天之文。

山川草木是大地之文,它们与“肇自太极”的人之文,鼎立为三,合而为一。

它也就是“道”。

刘勰突出了“人文”、也就是文化的崇高性、永恒性,如江河行地,日月经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这种文化观念来自儒家,自从“独尊儒术”之后,它就占了主导地位。

自古以来,凡是与儒家经籍有关、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礼乐诗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甚至有点神圣化,如说“仓颉造字”后“天雨粟,鬼夜哭”之类。

古人不仅相信文化的崇高和永恒,而且把它视作民族凝聚纽带。

世界大多数地方依靠种族或宗教的认同作为民族凝聚纽带的,而我们则主要靠文化。

所谓“《春秋》之法,中国而夷礼则夷之;夷而中国则中国之”。

就是说按照《春秋》大义:哪怕你是“夷”人,一旦采用“中国(中原王朝)之礼”,就按国人对待;如果你是“中国”人,用了“夷礼”。

则按照“夷人”对待。

可见是否进入中国文化成为判别人群归属的决定因素。

在儒家看来,“礼”是文化的核心。

儒家的信徒以担荷道统自命,他们无论从政,还是“立言”,其终极目的就是“行道”,或者说是以“道”化众,使人人都受到文化的熏沐。

这样我们就懂得了为什么司马迁把自己坚持在屈辱下生存写作《史记》看得“重于泰山”,也就懂得了曹丕为什么说写作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这些士人都有充分的文化自觉,他们把创造文化和传播文化视作安身立命的基础。

他们相信自己的事业是上通于天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思飘云物动,律中鬼神惊”这些名句就是这种意识生动的概括。

然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农业文明为背景的,可以说在地球上所有的农业文明中它是发展得最精致、最详密、最完美的一个。

然而,近百年来我们又处在社会转型和革命振荡之中。

传统文化因为代表既往而失去了原有的光环,原有的敬畏心,自然会随之衰减。

上个世纪从60到70年代,极“左”思潮高涨,扫荡文化运动一浪高过一浪。

此时“文化”乃是一个负面词汇了,传统文化更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遑论敬畏!这时的传统文化成为妖魔。

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情况虽有根本改变,但并非“复旧”,而是被纳入孔方兄的营垒。

因此“渎经热”、“古董热”、“收藏热”,乃至种种弘扬“国粹”热都不免与“赚钱热”有或明或暗的瓜葛,与文化关系不大。

看到一幅字画,一款文玩,第一判断都是“值多少钱”?过去被“政治的正确”打压扫荡,进而妖魔化;现在是被金钱任意驱使,日益庸俗化。

两者虽不同,对文化的蔑视则是一样的。

因此,现在人们干的许多事关文化的事,让旁观者看来最没文化。

大约都是金钱在当家作主的缘故。

朱熹在《中庸注》中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

他指的是上面所说永恒不变、天人合一的道或文化,正是这种兢兢业业的态度,肇自孔孟的“道统”延续至今。

现在我们努力建设法治社会,这也包含着文化重建。

对“道”、“文化”的理解和定位,我们自然会与朱子有很大差别,但文化重建不能完全脱离本土资源也是不争事实,特别是传统的文人士大夫那种质朴的精神、敬畏的态度是我们重建文化、进而形成文化自觉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1)
下列说法不属于“文化至上”的一项是()
A . 凡是与儒家经籍有关、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礼乐诗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

B . 儒家的信徒无论从政,还是“立言”,其终极目的就是“行道”。

C . 司马迁、曹丕等把创造文化和传播文化视作安身立命的基础。

D . 现在,我们正在努力建设的法治社会,这也包含着文化重建。

(2)
下列说法或行为,不属于文化自觉行为的是()
A . 司马迁把自己坚持在屈辱下生存写作《史记》看得“重于泰山”。

B . 曹丕说写作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C . 李白写文章追求的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D . 朱熹认为对文化要有“君子之心,常存敬畏”的态度。

(3)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刘勰把人文、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三者合而为一,突出了人文的重要性。

B . “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判别人群归属的唯一标准。

C . 上世纪将文化妖魔化和庸俗化都是对文化的蔑视,谈不上对文化的敬畏。

D . 当下,我们应该学习传统的文人士大夫的质朴精神和敬畏态度,进行文化重建。

3. (9分) (2019高二上·揭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为了庆祝第35个教师节,教育部近日印发了《关于做好庆祝2019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

笔者对照了最近几年教育部庆祝教师节的通知,发现今年的通知跟以往有五处不同的地方。

一,落实教师待遇。

今年的提法是“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二,依法维护教师权益。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文中从立法的角度保障教师的权益。

三,减轻教师负担。

让老师安安静静教书,做好教书育人主业,才是教育的正道。

四,关心教师健康。

教师工作既是脑力劳动,也是体力劳动,强度很大。

除了业务工作外,学生管理更是要很多精力。

还有很多份外工作,更是让老师身心疲惫。

五,因地制宜依法安排教师休养,必须保证教师寒暑假的休假权。

(来源:中国教育网)
材料二: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快报》显示,2018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46135亿元,比上年增长8.39%。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超90万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约为并已连续7年保持在4%以上。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材料三:今年教师节,教育部将推出八大重点活动:
①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表彰全国模范教师720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80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600个,以及全国优秀教师1440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60名。

②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

今年产生的10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涵盖高教、职教、基教、幼教、特教等各级各类教育,其中男教师4人、女教师6人,年龄最大69岁、最小33岁,乡村教师2人、少数民族3人。

③找最美教师大型公益活动。

④代教师形象在线宣传。

⑤村特岗教师巡回报告活动,带动吸引高校毕业生和广大教师投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

⑥题材优秀影片展播活动。

⑦代教师好故事征集活动。

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向全社会征集反映教师高尚师德和教书育人的好故事。

⑧教师志愿服务品牌活动。

(来源:新浪网2019年9月7日)
材料四:9月9日,湖北省庆祝第35个教师节大会召开。

省委书记蒋超良出席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晓东主持大会,省政协主席徐立全等领导出席了大会。

会上宣读了楚天园丁奖、湖北省农村先进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表彰决定并颁奖。

蒋超良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受表彰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表示祝贺,向全省76万多名扎根基层一线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和崇高敬意。

蒋超良在会上指出,从政治和全局高度抓好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工作,确保党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落
实落地。

同时他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健全和完善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体制机制,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上体现教育优先原则,要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社会、职业地位。

会上,湖北省优秀教师代表韩伟、吴又存、何成才、刘经南作了发言。

(来源:2019年10月10日荆楚网,有删节)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庆祝2019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有五处跟以往不同的地方,都是对教师的权益保障。

B . 材料二中的两幅图显示,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数和教育经费在国内生产总之中的比例逐年上升,2018年分别46135亿元、4.11%。

C . 教育部在2019年教师节推出的八大重点活动,类型众多、覆盖面广,以全面展现模范优秀教师形象为主题,值得称颂。

D . 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强调要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体现了教育对湖北地区发展起主要作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教育部《关于做好庆祝2019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中“因地制宜依法安排教师休养”的提法体现了一种实事求是的灵活性。

B . “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的提法,体现了教师待遇落实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需要建立有效机制进行督促。

C . 蒋超良在湖北庆祝第35个教师节大会上的讲话,强调政府对教育的优先原则,体现了湖北省政府对教育的重视。

D . 选文四则材料分别从政策、资金、具体举措等方面列述教育部为教育保驾护航的做法,利国利民。

(3)请结合材料,归纳我国重视教育的具体做法,并根据你的理解,提出合理化建议。

4. (12分)(2017·张家口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跛哥
李世袭
跛哥的大号叫郭苇。

我想,应该是那种有思想的芦苇。

因为脚跛,他上学没少受人欺负。

跛哥上初二的时候,新任的语文老师上第一次课时,让学生解释“蹒跚”的意思。

这个调皮的学生却说:“让郭苇给我们表演一下吧。

”学生们一阵哄笑,老师也笑了,说:“郭苇,既然大家都同意,你就上来学一学吧。

”跛哥听了,脸红得像灌了半斤老白干。

他拿起语文书朝说话的那个学生砸过去,然后背起书包往外走。

跛哥走的时候,一拐一拐地,正是“蹒跚”的“生动解释”。

可学生们却不再笑了,老师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后来老师来到跛哥家,道了歉,希望郭苇能回去接着上学。

跛哥说:“我早该不上了,家里没钱供我了。

老师您不用过意不去。

”说来说去,说去说来,老师还是没有劝动跛哥。

跛哥退学以后,就去大城市当了几年维修钟表的学徒。

回来后到镇上开了个修钟表的小店,店名就叫“跛哥钟表维修店”。

跛哥想开了,跛就是跛,为什么不让人家说?
一开始,跛哥的生意只是勉强有些进项,但他能钻研,肯努力,生意很快就火了。

周边的人们都知道,没有跛哥修不好的钟表。

几年过去,跛哥的店名换成了“跛哥钟表家电维修部”,生意多得忙不过来。

但跛哥娘也开始发愁了:儿子老大不小了,上哪儿找个媳妇呀!跛哥却说:“急什么急,您儿子心眼好,脑子灵,挣钱多,咋都不愁个媳妇。

说不定还会有人送上门来呢。

”跛哥娘便勉强笑笑,
一天,跛哥店前来了个讨饭的孩子,脚也一拐一拐的。

跛哥很是可怜他,给他了些钱,孩子便哭了。

他告诉跛哥,他是出来找活干的,活没找着钱却花光了,又没脸回家,只好一边讨饭一边找活干。

他还说跛哥对他最好,希望能收他做学徒。

跛哥犹豫了一下答应了。

这孩子心眼灵,又勤快,很快就能独当一面。

跛哥把活儿干完,不等顾客来取,他就主动给人送去。

维修部的生意更火了。

时针一圈又一圈地跑个不停,转眼间,孩子在跛哥这儿待了多半年了。

这天,跛哥拿出一沓钱对孩子说:“这是你的工钱。

你也该回家了。

你手艺学得也差不多了,回去后自己开个店,只要勤埃及,好好干,日子肯定错不了。

”孩子接过钱,对跛哥谢了又谢,依依不舍地走了。

半年时间又在“嘀嗒嘀嗒”声音中过去了,跛哥娘的叹息越发重了。

春节快到的时候,跛哥家来了两位客人,一位就是那孩子,另一位是那孩子的姐姐,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

孩子和跛哥叙旧,姑娘和跛哥娘边唠嗑儿边准备饭菜。

这天晚上,姐弟两人住了下来。

晚上,孩子对跛哥说,他想把姐姐介绍给跛哥。

跛哥听了问:“你不是说梦话吧?”孩子说:“不是,你心眼好,又有本事,将来肯定会成大事,我们家里人都说,我姐跟了你肯定能享福。

”跛哥不说话了,跛哥不是不想媳妇,有时想得还挺厉害。

但跛哥想:找媳妇,得找一个志同道合的呀。

跛哥想好了,
就说:“我怕委屈了你姐。

”……
第二天,姐弟俩走了。

后来孩子的姐姐嫁了人,日子过得挺不错。

孩子每次来看跛哥,总免不了说上一句“你当初不该回绝这门婚事”的话。

跛哥总是笑笑,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们,说:“我的爱情,总会来的。


(有删改)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小说开头一段寥寥数语,在交代跛哥名字的基础上,写了“我”对名字的理解,为的是突出小说主人公身体残疾,像芦苇一样柔弱。

B . 调皮的学生说让郭苇通过表演解释“蹒跚”的意思,同学们一阵哄笑,老师就让郭苇上台表演,跛哥看到大家都歧视他,生气地走了。

C . “跛哥娘的叹息越发重了”这一段的交代既符合跛哥的职业特点,也说明跋哥岁数一天天增大,跛哥娘为给跛哥找媳妇越来越发愁了。

D . 受过跛哥照顾的“孩子”,要把自己的姐姐介绍给跛哥,但是跛哥拒绝了,他看出了姐弟俩的思想有些庸俗,和他的爱情观不相符。

(2)
小说中的跛哥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
有人认为应把标题“跛哥”改为“有思想的芦苇”,你认为哪个标题更合适?请谈谈你的看法。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 (11分) (2019高二上·深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杨绘,字元素,绵竹人。

少而奇警,读书五行俱下,未及冠,名闻西州。

进士上第,通判荆南。

为开封推官,遇事迎刃而解,诸吏惟日不足,绘未午率沛然。

仁宗爱其才,欲超置侍从,执政见其年少,不用。

以母老,请知眉州,徙兴元府。

吏请摄穿窬盗库缣者,绘就视之,踪迹不类人所出入,则曰:“我知之矣。

”呼戏沐猴者诘于庭,一讯具伏,府中服其明。

神宗立,召修起居注、知制诰、知谏院。

诏遣内侍王中正、李舜举等使陕西,绘言:“陛下新即位天下拭目以观初政馆阁台省之士朝廷所素养者不之遣顾独遣中人乎”曾公亮请以其子判登闻鼓院,用所厚
曾巩为史官。

绘争曰:“公亮持国,名器视如己物。

向者公亮官越,占民田,为郡守绳治。

时巩父易占亦官越,深庇之。

用巩,私也。

”帝为寝其命。

绘亦解谏职,改侍读,绘固辞,滕甫言于帝。

帝诏甫曰:“绘抗迹孤远,立朝寡援,不畏强御,知无不为。

朕一见许其忠荩,擢置言职,信之亦笃矣。

今日之除,盖难与宰相并立于轻重之间,姑令少避尔,卿其谕朕意。

”绘曰:“谏官不得其言则去,经筵非姑息之地。

”卒不拜。

未阅月,复知谏院,为御史中丞。

时安石用事,贤士多谢去。

绘言:“老成之人,不可不惜。

当今旧臣多引疾求去,范镇年六十有三、吕诲五十有八、欧阳修六十有五而致仕,陛下可不思其故乎?”免役法行,绘陈十害。

安石使曾布疏其说。

诏绘分析,固执前议,遂罢,知亳州。

元祐初,复天章阁待制。

卒,年六十二。

(选编自《宋史•杨绘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陛下新即位/天下拭目以观/初政馆阁/台省之士/朝廷所素养者/不之遣顾独遣中人乎
B . 陛下新即位/天下拭目以观初政/馆阁/台省之士/朝廷所素养者不之遣/顾独遣中人乎
C . 陛下新即位/天下拭目以观/初政馆阁/台省之士/朝廷所素养者不之遣顾/独遣中人乎
D . 陛下新即位/天下拭目以观初政/馆阁/台省之士/朝廷所素养者/不之遣顾独遣中人乎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及冠,也称加冠、弱冠,男子满十八岁时,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是成年人了。

B . 卿,在古代可以用来代表“你”,但只用于君称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

C . 经筵,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专门设立的御前讲席,宋代开始称为“经筵”。

D . 致仕,指官员退休或辞职归家。

致仕约起源于周代,西汉以后逐渐形成制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杨绘聪明能干。

少年杨绘以爱读书名闻西州,为官后表现出极强的办事能力,如为开封推官时,他的办事效率比其他官员都高。

B . 杨绘很有个性。

与宰相曾公亮产生矛盾之后,皇帝解除了他的谏官职务,对他失去信任,贬他为侍读,杨绘拒绝了这一任命。

C . 杨绘坚持己见。

杨绘认为王安石实施的“免役法”有十大危害,他顶住压力坚持自己的反对意见,却因此被降职。

D . 杨绘仕途坎坷。

虽然才华出众,却因年少而不被当权者重用;后来又分别因为反对曾公亮和王安石而被罢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呼戏沐猴者诘于庭,一讯具伏,府中服其明。

②朕一见许其忠荩,擢置言职,信之亦笃矣。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 (7分)(2018·江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寄和州刘使君①
张籍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

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注]①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

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1)根据前两联,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

(2)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7. (3分)(2017·荣县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屈原在《离骚》中以方和圆作比,表明自己绝不肯跟误国害民的坏人同流合污的两句是:“________ ,________”。

②“月有阴晴圆缺”是一种变化,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则天地时时刻刻都在变化。

苏轼在《赤壁赋》中这样认为:“________ , ________。


③《观刈麦》一诗中白居易表示“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的“悲”之缘由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
8. (5分) (2020高三上·西安期末)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日晷由晷盘、晷针组成。

带有刻度和文字的圆盘,称为晷盘。

以晷盘中心为基点,均匀的分出刻度,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地支”来表示________,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小时。

穿过晷盘中心,与晷盘保持垂直角度的铜针,称为晷针。

晷针与地轴平行,起着“立竿”的作用,而当太阳光照到晷针上时,会在晷盘表面上“________”,根据针影位置所在的晷度,就能知道现在是什么时辰。

日晷计时简单可靠,却存在连个缺陷:一是日晷依赖阳光,________,日晷就失去了计时作用;二是春分和秋分时节,太阳运行轨道与赤道和晷盘平行,日晷上没有影子,也就无法标示时间。

9. (1分)下面是一位高三学生毕业时写给自己老师的一封信。

其中用词、句式、表达等方面有四处不当,请写出不当处所在句子的序号并加以修改。

敬爱的老师:
您好!①您渊博的知识启示我的智慧,②您关怀的目光滋润我的心田,③我的行为一直受到您亲切的话语的激励,④您无微不至的悉心教导伴随着我的成长。

……⑤虽然我毕业了,⑥但您永远是我的老师,⑦您的培育之情将永远铭记在我的心里。

⑧我会经常光临寒舍看望您的。

祝您工作顺利,桃李满天下!
学生:XXX
X 月X日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 (2019高三上·长春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个好故事往往会设置起伏的情节,塑造动人的形象,反映深刻的主题。

请选择一个你听到、看到或读到的故事,论述这个故事好在哪里。

要求: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