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知识点的系统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生物知识点的系统归纳
高考生物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涵盖了细胞生物学、遗传学、
生态学、生理学等多个领域。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高考
生物知识,以下是对高考生物知识点的一个系统归纳。
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
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
胞间信息交流等功能。
细胞质中含有细胞器,如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将有机
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细胞可利用的能量;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起来;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
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
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核糖体是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
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二、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又分为自
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它们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消耗能量。
主动运输则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蛋白。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与渗透作用有关。
当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
度时,细胞吸水;当细胞液浓度低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三、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
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少量H,释放少量
能量;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为二氧化
碳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H与氧结合
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
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另一种产生乳酸。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起来的过程。
光合
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反应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将
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将活跃的化
学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
四、细胞的生命历程
细胞的生命历程包括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
细胞增殖的方式主要是有丝分裂,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分裂间期进行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
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实质
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细胞衰老的特征包括细胞内水分减少、酶活性降低、细胞呼吸减慢、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等。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对于多细胞生
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
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五、遗传的细胞基础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
减半的细胞分裂。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
分裂两次,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使受
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同时也使子代具备了双亲
的遗传物质。
六、遗传的分子基础
DNA 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包括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
染细菌实验。
DNA 分子的结构是双螺旋结构,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
核苷酸。
DNA 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
遗传信息的转录是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场所主要在细胞核;翻译是以 mRNA 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场所是核
糖体。
七、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分离定律是指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
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
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
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
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伴性遗传是指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八、生物的变异
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
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基因突变是指 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
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
根本来源。
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
因的重新组合。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九、人类遗传病
人类遗传病通常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
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由染色体异常引起,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和染色体数目异常。
十、生物的进化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
十一、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号的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体液调节是指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具有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等特点。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十二、植物的激素调节
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
生长素具有促进生长、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等作用,其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其他植物激素也各自具有特定的生理作用,它们共同调节着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十三、种群和群落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
种群的数量变化包括“J”型增长和“S”型增长。
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群落的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十四、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十五、环境保护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加强法制教育和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