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目标决策和风险决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理选择风险对策,形成最佳风险对策组合 不同风险对策的适用对象各不相同。风险对策的适用
性需从效果和代价两个方面考虑。 风险对策的效果表现在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和降低损失
严重程度的幅度。 风险对策一般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如采取损失控制
时的措施费,投保工程险时的保险费等,这些代价一般 都可准确地量度。
风险损失的衡量 风险损失的衡量就是定量确定风险损失值的大小,建
(二)损失支付方式 计划性风险自留应预先制定损失支付计划,常见的损 失支付方式有以下几种: (1)从现金净收入中支出。采用这种方式时,在财务 上并不对自留风险作特别的安排,在损失发生后从现金 净收人中支出,或将损失费用记人当期成本。
(2)建立非基金储备。这种方式是设立了一定数量的 备用金,但其用途并不是专门针对自留的风险,其他原 因引起的额外费用也在其中支出。
风险调查、专家咨询以及实验论证等方式,在对建设工 程风险进行多维分解的过程中,认识工程风险,建立工 程风险清单。
风险管理
例如,根据建设工程的经验数据或统计资料 可以得知,减少投资风险的关键在设计阶段, 尤其是初步设计以前的阶段,因此,方案设计 和初步设计阶段的投资风险应当作为重点进行 详细的风险分析;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质量 风险最大,需要对这两个阶段的质量风险作进 一步的分析;施工阶段存在较大的进度风险, 需要作重点分析。
我国最优人口决策
一 问题 经过统计分析测算,我国人口发展周期应是人家寿命
70岁。制定人口控制目标,宜以100年为时间范围。 需要确定,在100年内,我国人口控制最合理的总 目标是多少。 二 方案 多我国总人口目标的14个方案进行决策分析。即总人 口分别控制为2亿、3亿、一直到15亿
我国最优人口决策
我国最优人口决策
分目标4:我国总人口增长要与世界各国人口增长相适应。一个 国家人口太多,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但人口毕 竟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资源,也不宜太少。一国人口与世界各 国人口对比,简称“各国对比”
风险决策
一项重大投资活动可能因决策错误或因遇到 不测事件而使投资者蒙受灾难性的损失; 但如果决策正确,经营有方,则有可能给 投资人带来巨额利润。
1. 多目标决策的目标系统
目标准则体系的意义
这些二级子目标均可以用单一准则进行比较和评价。 投资额、利税总额可用货币准则评价,投资回收期 可用时间准则评价,销售收入可用销售汽车的数量 准则评价等。
对于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均可以进行同样的分解。 这样,形成了一个层次结构复杂的目标准则体系。
1. 多目标决策的目标系统
设工程风险损失包括以下几方面: 1、投资风险 2、进度风险 3、质量风险 4、安全风险
风险概率的衡量 (一)相对比较法 (二)概率分布法
风险评价 在风险衡量过程中,需要对建设工程风险量作出相对 比较,以确定建设工程风险的相对严重性。 可以将风险发生概率(p)和潜在损失(q)分别分为L(小)、 M(中)、H(大)三个区间,从而将等风险量图分为LL、ML、 HL、LM、MM、HM、LH、MH、HH九个区域。在这九个不同 区域中,有些区域的风险量是大致相等的,如图所示, 可以将风险量的大小分成五个等级: (1)VL(很小);(2)L(小);(3)M(中等);(4)H(大); (5)VH(很大)。
(3)自我保险。这种方式是设立一项专项基金,专门 用于自留风险所造成的损失。该基金的设立不是一次性 的,而是每期支出,相当于定期支付保险费,因而称为 自我保险。
(4)母公司保险。这种方式只适用于存在总公司与子 公司关系的集团公司,往往是在难以投保或自保较为有 利的情况下运用。
(三)风险自留的适用条件 (1)别无选择。有些风险既不能回避,又不可能预防, 且没有转移的可能性,只能自留,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2)期望损失不严重。风险管理人员对期望损失的估计 低于保险公司的估计。 (3)损失可准确预测。 (4)企业有短期内承受最大潜在损失的能力。 (5)投资机会很好。
三、风险自留 (一)风险自留的类型 1.非计划性风险自留 导致非计划性风险自留的主要原因有: (1)缺乏风险意识。 (2)风险识别失误。 (3)风险评价失误。 (4)风险决策延误。 (5)风险决策实施延误。
2、计划性风险自留 计划性风险自留是主动的、有意识的、有计划的选择, 是风险管理人员在经过正确的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后作 出的风险对策决策。
采用风险回避对策时要注意以下二点: 1、回避一种风险可能产生另一种新的风险。 2、回避风险的同时也失去了从风险中获利的可能性。 总之,虽然风险回避是一种必要的、有时甚至是最佳 的风险对策,但应该承认这是一种消极的风险对策。如 果处处回避,事事回避,其结果只能是停止发展,直至 停止生存。因此,应当勇敢地面对风险。
一 多目标决策的目标系统
目标准则体系的意义 多目标决策的关键,也是合理的选择和构造目标准则
体系,从总体上对可行方案进行比较和优选。目标 准则体系的构建,是多目标决策的前提。 在多目标决策问题中,有的目标可以用一个或几个决 策准则直接进行评价和比较,有的目标难以直接评 价。需要将这些难以直接评价的目标分解成若干个 级别较低的子目标,直到可以直接用一个或几个准 则进行比较和评价为止。
p
MHVHL NhomakorabeaM
H
VL
L
M
q
图8-7 风险等级图
建设工程风险对策 风险对策也称为风险防范手段或风险管理技术。 一、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就是以一定的方式中断风险源,使其不发
生或不发展,从而避免可能产生的潜在损失。 例如,某建设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表明,虽然从净
现值、内部收益率指标看是可行的,但敏感性分析的结 论是对投资额、产品价格、经营成本均很敏感,这意味 着该建设工程的不确定性很大,亦即风险很大,因而决 定不投资建造该建设工程。
我国最优人口决策
当今世界,人类活动与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 关系,人口增长和生态环境是否想适应,人口增长和经济 发展是否想协调,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社会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战略认为。计 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总人口目 标问题,多年来一直总说纷纭,根据我国国情、经济实力、 环境资源和社会发展等诸因素、科学分析我国总人口目标, 关系到我国的国计民生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用多 维效用并合方法,成功地对这个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进行 研究,科学分析我国总人口目标方案,为我国人口政策制 订提供科学的依据。
风险因素、风险事件、损失与风险 之间的关系


险 产生或增加 险 引起





产生

实际结果 与预期结 果之间的
风险
=
风 险
风险因素、风险事件、损失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风险识别的过程 建设工程自身及其外部环境的复杂性,给人们全面、
系统地识别工程风险带来了许多具体的困难。 建设工程的风险识别往往是通过对经验数据的分析、
二、损失控制 (一)损失控制的概念 损失控制是一种主动、积极的风险对策。 损失控制可分为预防损失和减少损失两方面工作。 (二)制定损失控制措施的依据和代价 依据:定量风险评价的结果。
这样能确保损失控制措施具有针对性,取得预期的控 制效果。
代价:分为费用和时间两方面的代价。
(三)损失控制计划系统 在采用损失控制这一风险对策时,所制定的损失控制 措施应当形成一个周密的、完整的损失控制计划系统。 就施工阶段而言,该计划系统一般应由预防计划、灾难 计划和应急计划三部分组成。 1、预防计划 预防计划的目的在于有针对性地预防损失的发生,其 主要作用是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 预防计划的内容广泛,具体措施最多,包括组织措施、 管理措施、合同措施、技术措施。
3、应急计划 应急计划是在风险损失基本确定后的处理计划,其宗 旨是使因严重风险事件而中断的工程实施过程尽快全面 恢复,并减少进一步的损失,使其影响程度减至最小。 应急计划不仅要制定所要采取的相应措施,而且要规定 不同工作部门相应的职责。 三种损失控制计划之间的关系如图8-8所示。
图8-8 损失控制计划之间的关系
三 目标准则体系 目标准则体系为序列型多层次结构。
总目标 100年内我国最合理的人口目标 分目标 共设四个分目标
分目标1:根据我国资源和环境条件,在决策分析的时间范围 内,能承受的供全国人民吃和用的能力。——吃用
分目标2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与总人口目标相适应的 经济实力—实力
分目标3 根据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人民群众所能承受的最低总 和生育率,大约等于一对夫妇一生中平均生育孩子数,简记 为
(6)内部服务优良。
四、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建设工程风险管理中非常重要而且广泛应 用的一项对策,分为非保险转移和保险转移两种形式。 (一)非保险转移 非保险转移又称为合同转移,这种风险转移一般是通 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将工程风险转移给对方当事人。建设 工程风险最常见的非保险转移有以下三种情况: (1)业主将合同责任和风险转移给对方当事人。
得到倒数第三层各子目标的并合效用值。如此逐层进行,经过 多级并合,得到第二层各目标的并合效用值。最后将第二层目 标效用值按某种规则合并,得到可行方案对整个多层次结构目 标准则体系的总效用值。总效用值体现了可行方案关于目标准 则体系的整体特征以及对于决策主体的总体偏好,称为可行方 案的满意度。
3.层次分析法-
不能用同一标准评价; 目标间的矛盾性:某可行方案提高了这个目
标值,可能会损害另一个目标值。 多维效用并合方法对于解决目标间的不可公
度性和矛盾性。
多维效用并合方法
2.多维效用并合方法
效用合并规则和程序是由下而上、分类逐层进行。 首先,将最低一层各准则的效用值,分类按某种规则并合,得到
倒数第二层各子目标的并合效用值,称为初级并合。 其次,对初级并合的效用值,分类按某种规则进行第二次并合,
构建多目标决策问题的目标准则体系,是多目标决策分析的前 提。构造目标准则体系应注意的原则:
一是系统性原则,各子目标要反映所有因素对社会经济活动的 整体影响,重视决策问题各环境因素的层次性和相关性,反 映社会经济系统主体骨架的内涵特性。
二是可比性原则,各子目标的分解和设计既要注意不同社会经 济系统的横向比较,又要注意同一系统的纵向动态分析。
1. 多目标决策的目标系统
目标准则体系的意义 例如,某经济特区计划兴建一个大型汽车厂,厂址的
选择就是多目标决策问题。经济、技术、社会和环 境四个目标。 例如,经济目标可以分解成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 效益两个一级子目标。 直接经济效益又可以继续分解为投资额、投资回收期 和利税总额等三个二级子目标;间接经济效益也可 以继续分解为汽车销售收入,地区贸易收益和国内 贸易收益等三个二级子目标。
三是可操作性原则。各评价子目标设计要含义明确,计算简便, 与现行统计指标口径一致,便于采集数据。在决策信息量充 分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子目标的个数,决策分析方法思路清 晰,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目标准则体系的结构
序列型多层次目标准则体系
2.多维效用并合方法
多目标问题起目标属性有两个显著特点: 目标间的不可公度性:目标没有统一量纲,
2、灾难计划 灾难计划是一组事先编制好的、目的明确的工作程序 和具体措施,为现场人员提供明确的行动指南,使其在 各种严重的、恶性的紧急事件发生后,不至于惊慌失措, 可以做到从容不迫、及时、妥善地处理,从而减少人员 伤亡以及财产和经济损失。 灾难计划的内容应满足以下要求: (1)安全撤离现场人员; (2)援救及处理伤亡人员; (3)控制事故的进一步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资产和 环境损害; (4)保证受影响区域的安全尽快恢复正常。
采用风险回避这一对策时,有时需要作出一些牺牲, 但较之承担风险,这些牺牲比风险真正发生时可能造成 的损失要小得多。
例如,某投资人因选址不慎原决定在河谷建造某工厂, 当投资人意识到在河谷建厂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洪水威胁, 且又别无防范措施时,只好决定放弃该计划。
又如,某承包商参与某建设工程的投标,开标后发现自 己的报价远远低于其他承包商的报价,经仔细分析发现, 自己的报价存在严重的误算和漏算,因而拒绝与业主签 订施工合同。虽然这样做将被没收投标保证金或投标保 函,但比承包后严重亏损的损失要小得多。从以上分析 可知,在某些情况下,风险回避是最佳对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