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淄博市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由于浓硫酸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和还原性气体(如H2S、HI等),B项正确;
C.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与氯气的漂白原理不一样,二氧化硫漂白的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因此不能根据二氧化硫的漂白是可逆的这一点来判断二者的氧化性强弱,C项错误;
D. 中硫的化合价为-2价, 中硫的化合价也是-2价,则FeS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备H2S,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B。
3.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Fe3+有氧化性
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
B
SiO2有导电性
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C
SO2有漂白性
SO2可使溴水褪色
D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
A.AB.BC.CD.D
【答案】A
【详解】
A.由于Fe3+有氧化性,可以与铜反应,故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A正确;
故选D。
5.实验室制备SO2反应原理为:Na2SO3(固)+H2SO4(浓)=Na2SO4+SO2↑+H2O.选择装置制备并收集干燥SO2正确的连接顺序为( )
A.a f g d c eB.b g f d c eC.a f g c d eD.a f g d c h
【答案】A
【详解】
该实验的目的是制备并收集干燥SO2,根据题中的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发生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可选A装置),然后将气体经过E装置来干燥SO2,用C装置收集SO2,D装置作尾气处理装置;由于SO2的密度比空气大,需要用向上排气法收集,SO2应从d口进入C装置;D装置和F装置相比,D装置可以防止倒吸,更为安全;综上所述,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 f g d c e,故选A。
C.在酸性溶液中二氧化硫与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与钡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故C错误;
D.二氧化硫被高锰酸钾氧化,溶液褪色可知SO2具有还原性,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2.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不能干燥NH3、H2S等气体
B.从海水提取H2O、NaCl等物质,不通过化学反应就能实现,B错误;
C.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不能用于食品的漂白,C错误;
D. “玉不琢不成器”,玉的加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与化学性质无关,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7.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来自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A
向品红中通入SO2气体,溶液颜色褪去
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粉末变红
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B
将Na投入到CuSO4溶液中
生成气体,并有固体产生
气体是H2,固体是Cu
C
将SO2通入滴有酚酞的氨水中
溶液红色褪去
SO2是酸性氧化物
D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少量BaCl2溶液,再加入足量盐酸
SO2有强氧化性
B
将铜粉加入FeCl3溶液中,溶液变蓝
活泼性:Cu>Fe
C
向某溶液中加入C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中含CO32-
D
将硫的酒精溶液滴入一定量的热水中得微蓝色透明液体,用激光笔照射微蓝色透明液体,有光亮的通路
微蓝色透明液体为胶体
A.AB.BC.CD.D
【答案】D
【详解】
A. SO2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所以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与氧化性无关,故A错误;
B.二氧化硅没有导电性,其可作光导纤维是由于其对光的创导,B错误;
C. SO2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其还原性,C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D错误;
故答案选A。
4.金属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却能够与浓硫酸反应,是因为浓硫酸具有()
A.脱水性B.吸水性C.强酸性D.强氧化性
【答案】D
1淄博市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对试管①中的试剂及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AB.BC.CD.D
【答案】C
【详解】
A.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SO2具有漂白性,溶液褪色,故A正确;
B.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酸,使紫色石蕊变红,故B正确;
C.SO2和Cl2均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将溶有SO2的品红溶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说明SO2的氧化性没有Cl2强
D.以FeS和稀硫酸反应制H2S气体为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
【详解】
A.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炭被氧化成 ,浓硫酸被还原成SO2,体现了硫酸的强氧化性,但是反应产物中没有硫酸盐,因此无法体现硫酸的酸性,A项错误;
B.将铜粉加入FeCl3溶液中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说明氧化性:Fe3+>Cu2+,铁的活泼性大于铜,故B错误;
C.向某溶液中加入C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原溶液可能含有CO32-或HCO3-,故C错误;
D.用激光笔照射微蓝色透明液体,有光亮的通路,说明产生了丁达尔效应,所以微蓝色透明液体为胶体,故D正确。
【详解】
A.脱水性是浓硫酸脱去有机物分子相当于水组成的氢、氧元素,A不合题意;
B.吸水性是浓硫酸吸取气体中的水蒸气或晶体中的结晶水,B不合题意;
C.强酸性是硫酸与中等强度的弱酸盐反应生成中强酸表现的性质,C不合题意;
D.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Cu位于H之后,所以Cu不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但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Cu氧化为CuO,然后溶解为CuSO4。
产生白色沉淀
原溶液是硫酸溶液
A.AB.BC.CD.D
【答案】C
【详解】
A.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反应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说明铁在高温下和水反应,故A错误;
6.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B.从海水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C.二氧化硫可广泛用于食品的漂白
D.“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
【答案】A
【详解】
A.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称为焰色反应,“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A正确;
C.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与氯气的漂白原理不一样,二氧化硫漂白的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因此不能根据二氧化硫的漂白是可逆的这一点来判断二者的氧化性强弱,C项错误;
D. 中硫的化合价为-2价, 中硫的化合价也是-2价,则FeS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备H2S,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B。
3.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Fe3+有氧化性
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
B
SiO2有导电性
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C
SO2有漂白性
SO2可使溴水褪色
D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
A.AB.BC.CD.D
【答案】A
【详解】
A.由于Fe3+有氧化性,可以与铜反应,故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A正确;
故选D。
5.实验室制备SO2反应原理为:Na2SO3(固)+H2SO4(浓)=Na2SO4+SO2↑+H2O.选择装置制备并收集干燥SO2正确的连接顺序为( )
A.a f g d c eB.b g f d c eC.a f g c d eD.a f g d c h
【答案】A
【详解】
该实验的目的是制备并收集干燥SO2,根据题中的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发生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可选A装置),然后将气体经过E装置来干燥SO2,用C装置收集SO2,D装置作尾气处理装置;由于SO2的密度比空气大,需要用向上排气法收集,SO2应从d口进入C装置;D装置和F装置相比,D装置可以防止倒吸,更为安全;综上所述,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 f g d c e,故选A。
C.在酸性溶液中二氧化硫与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与钡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故C错误;
D.二氧化硫被高锰酸钾氧化,溶液褪色可知SO2具有还原性,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2.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不能干燥NH3、H2S等气体
B.从海水提取H2O、NaCl等物质,不通过化学反应就能实现,B错误;
C.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不能用于食品的漂白,C错误;
D. “玉不琢不成器”,玉的加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与化学性质无关,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7.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来自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A
向品红中通入SO2气体,溶液颜色褪去
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粉末变红
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B
将Na投入到CuSO4溶液中
生成气体,并有固体产生
气体是H2,固体是Cu
C
将SO2通入滴有酚酞的氨水中
溶液红色褪去
SO2是酸性氧化物
D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少量BaCl2溶液,再加入足量盐酸
SO2有强氧化性
B
将铜粉加入FeCl3溶液中,溶液变蓝
活泼性:Cu>Fe
C
向某溶液中加入C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中含CO32-
D
将硫的酒精溶液滴入一定量的热水中得微蓝色透明液体,用激光笔照射微蓝色透明液体,有光亮的通路
微蓝色透明液体为胶体
A.AB.BC.CD.D
【答案】D
【详解】
A. SO2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所以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与氧化性无关,故A错误;
B.二氧化硅没有导电性,其可作光导纤维是由于其对光的创导,B错误;
C. SO2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其还原性,C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D错误;
故答案选A。
4.金属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却能够与浓硫酸反应,是因为浓硫酸具有()
A.脱水性B.吸水性C.强酸性D.强氧化性
【答案】D
1淄博市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对试管①中的试剂及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AB.BC.CD.D
【答案】C
【详解】
A.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SO2具有漂白性,溶液褪色,故A正确;
B.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酸,使紫色石蕊变红,故B正确;
C.SO2和Cl2均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将溶有SO2的品红溶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说明SO2的氧化性没有Cl2强
D.以FeS和稀硫酸反应制H2S气体为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
【详解】
A.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炭被氧化成 ,浓硫酸被还原成SO2,体现了硫酸的强氧化性,但是反应产物中没有硫酸盐,因此无法体现硫酸的酸性,A项错误;
B.将铜粉加入FeCl3溶液中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说明氧化性:Fe3+>Cu2+,铁的活泼性大于铜,故B错误;
C.向某溶液中加入C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原溶液可能含有CO32-或HCO3-,故C错误;
D.用激光笔照射微蓝色透明液体,有光亮的通路,说明产生了丁达尔效应,所以微蓝色透明液体为胶体,故D正确。
【详解】
A.脱水性是浓硫酸脱去有机物分子相当于水组成的氢、氧元素,A不合题意;
B.吸水性是浓硫酸吸取气体中的水蒸气或晶体中的结晶水,B不合题意;
C.强酸性是硫酸与中等强度的弱酸盐反应生成中强酸表现的性质,C不合题意;
D.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Cu位于H之后,所以Cu不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但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Cu氧化为CuO,然后溶解为CuSO4。
产生白色沉淀
原溶液是硫酸溶液
A.AB.BC.CD.D
【答案】C
【详解】
A.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反应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说明铁在高温下和水反应,故A错误;
6.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B.从海水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C.二氧化硫可广泛用于食品的漂白
D.“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
【答案】A
【详解】
A.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称为焰色反应,“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A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