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平王夫人张氏墓志》考释——兼论吴宽楷书书法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宣平王夫人张氏墓志发现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春光乡四方台村。

自《文物》1995年第6期刊登《河北宣化发现明吴宽书宣平王夫人张氏墓志》以来,引起了一些读者的关注。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再谈一谈对志石的认识,仅就阅读所及,写一点自己的看法,供大家研究参考。

一、朱永及其墓地等简介
朱永(1432—1496),字景昌,河南夏邑人[1]。

父朱谦,明朝军事将领[2]。

父子两人均曾任宣府总兵官,镇朔大将军。

成化十四年(1478),朱永加封太子太保,次年,拜靖虏将军东征,班师后进爵保国公。

弘治四年(1491),监修太庙,竣工后,升太师。

“永,伟躯貌,顾盼有威。

治军严肃,所至多奏功。

前后八佩将军印,内总十二团营兼掌都督府,列侯勋名无与比。

九年卒,追封宣平王,谥武毅,子晖嗣。

”[3]弘治九年(1496)卒,享年64岁。

夫人张氏,为其继室。

据明嘉靖《宣府镇志》、清乾隆《宣化府志》、民国《宣化县新志》记载:有“明保国公朱永墓”。

朱永墓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春光乡四方台村,当地人俗称朱家坟。

朱家坟地处柳川河东岸,地势开阔,山川明秀。

据村中年长者回忆:“文革”前,朱家坟占地广阔,地表有石牌坊、
几块石碑和碑座等。

1970年朱家坟被毁,在被毁的砖室墓中有铜器和瓷器等,当时即被毁坏,不知去向。

2002年,在四方台村征集到朱永之弟朱远墓志,即《大明故昭勇将军锦衣卫都指挥佥事朱君墓志铭》。

2014年,又发现了《明故太师兼太子太师保国公追封宣平王夫人孙氏墓志铭》拓片存世。

.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一墓志拓片
世家于汴至必设酒肴,夫人即诣庖厨,命藏获庖」丁品物,务令丰洁,故宾客多倾倒,竟日忘归。

其处妯娌以谦和,待婢妾以宽厚。

疑忌」不萌,人尤难之。

弘治丙辰,宣平卒,夫人悲痛成疾,卧床褥几十年,至是病势愈甚,知」不起,召诸子,语之曰:“尔父为时名将,功昭简册,尔等宜以忠孝自树立,毋坠先志,坏」我家法。

”语毕而卒,癸亥三月廿四日也。

讣闻」朝廷,命如例遣官谕祭,有司为营葬。

夫人生于宣德乙卯十一月十二日,享年六十有」九。

子男七,长晖,先夫人孙氏所生,嗣爵保国公、提督三千营、掌右军都督府事;次,」锦衣卫指挥使;次、、,俱锦衣卫,冠带总旗;曙、曦,俱义官。

女六,长适锦衣卫指挥」使罗珍,次适锦衣卫勋卫陈熊,次适锦衣卫指挥佥事贾杰,余在室。

夫人生男女各」一人,早卒。

孙男三,长麒,锦衣卫勋卫;次天麟,鸿胪寺署丞;次天
康侯徐,次,次岱女二。

启宣平王之君观所为事状来请铭墓主人张氏,为宣平王朱永继室。

生于宣德乙卯(1435)十一月十二日,卒于弘治癸亥(1503)三月廿四日。

张氏出生于名门望族,“生而柔淑端惠,精于女红,剪制、缕结之事,不学而能,稍长读书,识道理,尤长于记古今故事。

”21岁时嫁给宣平王朱永。

据志文记载,张氏家族“世家于汴”,汴即河南开封。

张氏的祖父张玉是荣国公,追封河间王。

父亲张辅是英国公,追封定兴王。

弟弟张懋是太师兼太子太师、英国公。

(二)张氏生活中的言与行张氏嫁到朱家后,“虽生贵族,能不自矜,克尽妇道”,没有因生在王侯之家而显出高贵与骄傲,而是表现了一位大家闺秀以贤德治家庭,以孝敬侍长者的优秀品德。

在侍奉宣平王朱永母亲时,作为儿媳“事姑太夫人孝敬,兼至四时”,心怀敬意;作为晚辈在祭祀祖先
闵张玉
朱朱朱朱朱曙
徐朱岳
四、对墓志内容的探讨
(一)宣平王夫人张氏是两个权利家族的维系者。

这两个权利家族一是以朱谦、朱永父子为代表的朱氏家族,他们镇守边关,握有重兵。

一是以张辅、张懋父子为代表的张氏家族,他们出入内廷,位高权重。

在《明史》中朱氏家族和张氏家族分别都有记载,但是并未说明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明人传记
图二墓志拓片(局部)
中虽偶有提及,却语意未详[6]。

张氏墓志的发
现,揭示了两个家族存在姻亲关系的历史事
实。

朱永作为一员边将,“前后八佩将军印,
内总十二团营兼掌都督府,列侯勋名无与
比。

”[7]而妻弟张懋在朝中官至太师,“嗣(英
国公)凡六十六年,握兵柄者四十四年,尊宠
为勋臣冠”[8]。

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在孙辈中用联姻的方式传递和延续
朱氏家族的荣耀。

墓志中朱氏家族的第二代
成员人丁兴旺、门庭显赫,共有七男六女。


子朱晖已嗣爵保国公,并且作为朝中大将,手
握重兵[9],次子朱任锦衣卫指挥使,其余也
多在锦衣卫系统内任职,可见朱氏家族的权
威在此时已非常牢固。

朱氏家族的第三代成
员共有三男四女,或许张氏在世时已经考虑
到了家族荣耀的传递和延续,“(孙)女四,长
适永康侯徐,早卒;次继室”。

张氏把两个
孙女先后嫁给了永康侯徐,从此,永康侯徐
氏家族与朱氏家族结成了姻亲,家族荣耀在
彼此的门第中接续、传递。

(三)张氏的尊贵与显赫,缘自有皇亲的
家族背景。

在古代社会,“母以子贵、妻以夫
荣”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的评判标准,但是张氏
的尊贵与显赫却并非如此。

据墓志载:“夫人
生男女各一人,早卒。

”朱晖是先夫人孙氏所
博,号匏庵,直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明成
化八年(1472)状元。

据《明史》记载:“宽行履
高洁,不为激矫,而自守以正。

于书无不读,诗
文有典则,兼工书法。

”[14]
明代书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明代初
期,以“三宋二沈”[15]为代表,其中宋克成就最
高。

在这一时期,平正、规矩的书写风格被广
泛应用于科举考试之中,于是书坛“一字万
同”的台阁体盛行。

明代中期,以文征明、王
宠等为代表的吴门书派崛起,他们广泛取法
魏晋唐宋名家,书法艺术开始迈入个性化的
新境域。

明代晚期的书法更为多样化,既有董
其昌的恬淡优雅,又有徐渭、黄道周、张瑞图、
倪元璐、王铎等人的雄强恣肆。

明代早期台阁体盛行,多规矩而少格调,
面对这种危机,有不少书法家钟情于宋人的
意趣,并且自觉地取法宋人。

这一时期,涌现
. All Rights Reserved.
风向中期书风的变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六、结语
宣平王夫人张氏墓志的发现,从史学价
值上看,墓志内容证实了朱氏家族和张氏家
族存在姻亲关系,使对这两个在明代具有影
响力家族的研究不再单独和孤立地去进行,
而是建立了一种紧密的联系,在明史研究中
具有现实意义。

从文物价值看,明代王侯一
级的墓志发现比较少,此墓志的规格、形制、
材质等为研究王侯一级的明代墓志增添了新
的资料。

从书法艺术角度看,这件吴宽的作品
为我们提供了明代书法由早期台阁体向中期
吴门书派过渡转变的实物资料。

:“
礼,岁时迭为班首,时人荣之已久。


[8]同[3]卷154,《张辅、张懋列传》,第4224页。

[9]同[1]a,卷6记载:“出师总兵官,朱晖保国公,挂征
虏大将军印,弘治十四年,十八年复任。


[10]河间忠武王,即张玉。

[11]《明太宗实录》卷88,(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
研究所校印,第1169页。

[12]《明仁宗实录》卷8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
所校印,第251页。

[13]同[8]第4219、4223页。

[14]同[3],卷184《吴宽列传》,第4884页。

[15]三宋二沈:指宋克、宋广、宋、沈度、沈粲。

[16]沃兴华:《插图本中国书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第410页,。

[17]语出明·王鏊《震泽集》。

〔责任编辑:张金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