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课标版学案:专题六+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知识积累6-3+Word版含答案.doc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考点8选用 、仿用、变换句式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考点8选用 、仿用、变换句式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考点8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教案[目标要求]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是重要的语言技能,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涉及语法知识、句意理解、语境把握、语言表述等几个方面。

为了提高语言表达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看也属修辞X围,因此高考中常常将其同修辞手法结合起来考查,比如同比喻、排比、反问等相结合。

这类题目也经常同连贯题结合起来考查。

这类测试题可以综合测试理解句意、分析句式与表达效果之间的关系的能力,所以难度往往不小。

选择句式的根据大体有三:〔1〕不同句式本身表意的鲜明程度。

〔2〕不同的语境,特别是上下文的需要。

〔3〕上下文句子主语的异同。

本考点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没有中断过。

[网络透视]什么是句式?句式就是句子表情达意所采用的形式,由于不同的句式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去表达,所以句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句式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一、句式的选用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和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句式来表达。

选用是要注意原材料的中心、内容和语境前后陈述的主体等特点,实现不同对象、场合或目的的情况下的预期表达效果。

例如:婵娟:“宋玉,我特别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诲,!〞A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B你是个没有骨气的文人C你这没骨气的文人 D这个没骨气的文人相比之下,C项合乎语境要求,“你〞“这〞复制之后充分表达出了婵娟气愤的心情。

二、句子的仿写句子的仿写实际上涉及到语法、逻辑和修辞等多方面的考查,所以句子仿写必须做到如下几点:语言形式必须一致,修辞辞格必须统一,逻辑顺序、主次、主客等必须完全照应,内容要连贯。

例如: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再写出两个前后句式分别相同的句子。

人们在关注自己是否衰老时常常忽略了自己的感官,不妨作自己诊断一下,你的鼻子是否嗅出四季的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皮肤是否感觉出海滩上粗粒的粗细和清风的徐疾?如果这些你都可以,那就不能以为自己衰老了。

2014年高考语文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06 选用仿用句式变换与修辞

2014年高考语文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06 选用仿用句式变换与修辞

专题六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修辞1.【2014·眉山一诊】请从杜甫、鲁迅以及文学形象爱斯梅拉达中任选一个作为对象,仿照下面的句子,以“我喜欢”为开头,另写一个含有“倒不是因为……也不是因为……实在是因为……”句式的句子。

(60—100字)(6分)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作用。

....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我喜欢1.答案示例1:我喜欢杜甫,倒不是因为他被誉为唐朝诗坛最伟大的诗人,也不是因为他是七言律诗写作的高手,实在是因为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对于青年确有启迪作用。

答案示例2:我喜欢这位诗人,倒不是因为他“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的铁血柔情,也不是因为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壮志,实在是因他“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家国情怀。

答案示例3:我喜欢鲁迅,倒不是他在那无比险恶的战场里建树了超人一等的殊勋,也不是因为他是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实在是因为他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热情,睿智而又平和。

答案示例4:我喜欢鲁迅,倒不是因为他是新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也不是因为他的作品有直逼国人灵魂的分量,实在是因为他拥有无情解剖自己的勇气和率直。

答案示例5:我喜欢爱斯梅拉达这个艺术形象,倒不是因为他的舞姿让人痴迷,也不是因为他的容貌让人神魂颠倒,实在是因为她有着感人肺腑的美好心灵。

答案示例6:我喜欢爱斯梅拉达这个艺术形象,倒不是因为他灿烂阳光一般的美貌,也不是她在善恶纠缠间对真善的坚守,实是因为她对爱情尽管略显肤浅便纯真美好的不懈追求。

(6分,符合人物特点,能表达也每个人物三个方面的特点。

句子符合要求。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

题目对句式作出了具体而明确的限定,即“我喜欢”为开头,句子中含有“倒不是因为……也不是因为……实在是因为……”。

内容上,要求从杜甫、鲁迅和爱斯梅拉达中任选一个,不能另起炉灶。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课件)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课件)

2.根据材料仿写 材料仿写解答仿写题目五个注意点 (1)话题的规定性。仿写一般要求围绕某一个中心话题来进行。仿写话题分两类:指定性话题和提示性话题。 注意在材料和例句中找到话题。 (2)内容的限制性。仿写题虽然从内容上说有一定的自由思维空间,让考生有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余地,但仔 细揣摩试题提供的材料,它还是有一定限制性的。一是选择对象的限制性,二是阐发意旨的限制性。注意材料 的归类,分析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 (3)修辞的限制性。防写话题都有修辞方面的要求,这一要求有的是在试题中明确指出的,有的则是隐含在参 照的句子里面。考查频率比较高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排比、对偶、比拟、对比等五种,但不管运用哪中修辞方 法,都要遵循其语言特点和表达作用的要求。 (4)句式的相似性。仿写句子的句式要求都隐含在参照的句子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在仿写之前,仔细分析参照 句的特点,包括参照句的句式特点、结构特点,特别是分句间的关系。 (5)事理的逻辑性。仿写的句子必须遵循生活的逻辑,否则,即使虽然能依葫芦画瓢,拟写出“形似”的句子, 但从事理逻辑上却经不起推敲的,这种毛病在历年的高考中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二、仿用句式
答题时必须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仿用什么?用什么仿?是否连贯? 1.“仿用什么?” 这一步是前提。既然是模仿,就要先认真研究例句。 ①锁定仿用区域,不能多也不能少。②弄清话题范围,了解清楚是继续例句的原话题,还是要另设新的话题。③ 理清例句的结构形式。如是复句,仿句也应是复句,且假设、因果、递进.并列等复句关系也应一-致;如是单句, 仿句也应是单句,且主、谓、宾、定、状、补的位置相一致。④确定修辞要求。仿句必须严格遵守例句所运用的 修辞手法,或比喻,或比拟,或借代,或夸张。⑤明确例句的主旨要求,是依原主旨仿句,还是可以另立主旨。 这里说的主旨包括情和理在内。⑥弄清例句的色调。色调,即色彩和格调。 仿写的句子同例句要色彩和谐,包括语境色彩和感情色彩。 。

【精品教学课件】2020(新增5页)课标高考总复习·语文 专题6 第1节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

【精品教学课件】2020(新增5页)课标高考总复习·语文 专题6 第1节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

精品课件
2
• 1.考查重点明确
• (1)“选用句式”较少单独命题,多是和句子的衔接、连贯结合在一 起考,如果单独命题一般设成“复位填充题”(多和压缩语段一起 考查,相当于“定位选句”)。
• (2)“变换句式”要求考生针对给出的语句换一种句式表达,所换的 句式是命题者指定的。
• 从形式上看,变换句式一般采用文字表述题的方式进行考查,主动 句与被动句、长句与短句、常式句与变式句的变换,是高考考查的 热点。
精品课件
3
• (3)仿用句式是高考中热度较高的一个考点,一般与修辞结合在一起 考查,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分值在4分左右,修辞手法一般不会单 独设题,往往与诗歌鉴赏、文学作品阅读、语言运用等综合考查。 修辞手法的考查,不考名词术语,重点考查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 的能力和正确理解修辞手法在语段(或篇章)中的作用等等。
精品课件
5
聘用会计人员在工资之外要缴纳养老、失业、医疗、公积、生育、工伤等社会保险或综合保险,发生意外(如上下班途中受伤)还有劳保等一系列劳动用工方面的费用支出,有的企业还要考虑吃住、招 调和福利等。 会计服务作为正规的记账机构,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收费均公开透明、合理合法,没有任何隐性收费,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效的服务水平受到客户的一致赞誉。 一般单位会计纳税申报如发生误报、漏报、迟报,补缴税款、滞纳金、罚款等责任和经济损失仍主要由单位承担。 绝大多数公司因为人力和财力的限制,并不具备完备的财会能力,无法独立地完成本企业的财会工作。出于成本控制和工作效能优化角度,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选择财务外包,通过委托,将会计核算、 记账、报税等一系列的工作交给西安代理记账打理。西安代理记账 https:///xian/ 代理记账公司有专人审核报税,能有效避免因不熟悉税法,出现误报、漏报、迟报等差错和损失,还可在代理记账委托协议中约定相关责任。。,找财务公司代理记帐则不存在这些问题,无需社保、福 利和可能发生的补偿费用等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考点阐释《考试大纲》要求: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选用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对最恰当、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式的选择过程。

从形式上看,一般用定位选句的形式考查。

从所考句式看,主动句与被动句、肯定句与否定句、陈述句与疑问句的选用是考查的热点。

在近年高考中,“选用”出现的频率不是很高,但我们在复习时,仍然不可轻视,因为只要高考还在考,就说明它依然有存在的价值。

目前,该题型的考查已经和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联合考查,不单纯停留在对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语气不同的各种句式等的考查了。

仿用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本能力点主要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

其基本要求是:明确题目要求,服从表达需要,掌握句式特点,参照所仿句式,注意内容连贯,确保文面整洁。

句式仿用主要采取“依葫芦画瓢”的形式,从多侧面、多角度考查。

对联仿写,诗词仿写,运用比喻、排比和拟人等修辞的仿写等是近年考查的热点。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都是指操作,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技能。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包括三项内容:第一是了解各类不同的句式,学会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句式。

第二是仿造列举的一句或几句话,写出句式相同的句子。

这是近年来高考中出现的较新的题型。

同时,它又是难度较大的题。

这一类题从思维的角度看,是考查考生的联想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从语法的角度看,是考查学生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能力;从表达方面看,是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因此,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

第三是掌握不同句式的变换方法,能根据语境要求,灵活自如地变换句式。

知识点考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是有关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方面的内容,主要考查语言的运用。

从考题形式上看,现在主要以主观表达题——简答的形式在第Ⅱ卷中考查,2009年考试继续沿用了这一特点。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精讲课件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精讲课件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树叶掬起温润的阳光,向你展示森林的生机;
溪流吟唱欢快的歌曲,向你诉说春天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总复习•语文 解析:解答仿写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既
要考虑写作内容,又要考虑句式和修辞手法。本题例句写了
中国人对小说的欣赏习惯,讲究的是无巧不成书, ______
B.爱看新鲜的事情,而不爱看已经清楚知道了的事情
C.不爱看已经清楚知道的事,而爱看不知道的事 D.不爱看陈旧的事,而爱看新鲜的事
高考总复习•语文 解析:本题是从排序照应的角度来考查选用句式的。上文 突出“巧”字,下文突出“不喜欢一般化,而喜欢特殊化”。 A 、 B 两 项 均 为 “ 爱 看 …… 而 不 爱 看 ……” 与 原 文 的 “ 不 喜 欢……喜欢……”照应错位。D项的“陈旧”、“新鲜”也不能 与原文的“一般化”、“特殊化”相照应。故选C项。 答案:C
高考总复习•语文
◎借题发挥:选用句式的关键在于“用”,而不是简单地 区别几个不同的句子类型,所以选用句式题一定要考虑语境,
根据语境来选择恰当的句式。
高考总复习•语文
【例2】
(2013· 辽宁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
写三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小草伸出稚嫩的纤手,向你描绘原野的新绿;
表达的需要,将句子由一种句式变成另一种句式的过程。进行
句式变换时应注意:句子内容不能省略,句意不能改变,可以 调整语序,增删个别词语,不能有语病。
高考总复习•语文
一、语言表达准确
“准确”指在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的基础上,把握句段的 关键信息、内容要点、中心句式,通常指的是句子的结构形式。

2021年高考新课标语文专题复习 专题六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试题部分)

2021年高考新课标语文专题复习  专题六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试题部分)

专题六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探考情悟真题【考情探究】考点内容要求考题示例常考题型预测热度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选用句式:能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句式来更好地表情达意E级2018课标全国Ⅱ,212017浙江,52016山东,172015浙江,5选择题主观题★★★☆☆仿用句式:给定仿用“母句”,规定话题或情境,涉及修辞、句式、表达、照应等内容变换句式:能根据一定要求将所提供的句子准确变换为适应语境要求的句子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主要考查修辞特点、修辞效果分析解读 1.选用句式指按照题干的要求结合具体语境选用最恰当的句式来表情达意,除对句式有要求外,还要求语意准确,与语境协调。

2.仿用句式指给出一定的语境,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相似)、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或者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与例句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表达技巧、写作风格与例句一致,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3.变换句式是一种考查语言表达应用能力的常用题型,这种题型要求在保持句子原意的前提下,根据题干要求进行句式的变换。

4.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指积极地、随情应景地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极尽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使所说所写呈现出形象性、具体性和生动性。

做好修辞题的前提是熟悉常见的修辞手法。

虽然近五年课标卷考查很少,但高考题型无论怎样变化,不变的是对考生基本语言素养、基本表达能力的考查。

以考纲为纲、以语基为本扎扎实实地做好考点复习,这样就能以不变(考点)应万变(题型),也就不会因题型的调整而让我们顾此失彼、舍本逐末地打乱复习计划。

【真题探秘】破考点练考向【考点集训】1.(2019宁夏大学附属中学一模,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6分)示例:一枝一叶总关情,利民之事、兴民之业,以民为本是伟大复兴的康庄道。

高考语文复习选用、变换、仿用句式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选用、变换、仿用句式教案

高考复习选用、变换、仿用句式教案【教学目标】1熟悉各种句式。

2掌握几种重要句式的变换技巧。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式】析练结合【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新课导入】平时作文,不时出现语言不通顺,行文不流畅的毛病。

为什么会这样?关键在于没有掌握句式变换。

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这种语言运用方法。

【解读考纲】《考纲》说明:“‘选用、仿用、变换’都是指操作,是重要的语言表达技能。

”变换句式是根据既定的表达目的而变换表述形式。

句式,通常指的是句子的结构方式。

现代汉语的句式十分丰富。

常见的句式有:长句和短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陈述句和反问句、单句和复句、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常式句和变式句、整句和散句。

变换句式,属于广义修辞的范畴,即为适应题旨和特定的情境,运用恰当的表达手段,以求把话说得准确、鲜明、生动、有力。

变换句式有两大原则:一是必须服从表达效果的需要,二是不可改变句子的原意。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句式变换主要应注意三种形式:长句短句变换;整句散句变换;句子重组等【认识句式】下列句子各属于什么句式,请填在括号内。

⑴寒风吹落了树叶。

(主动句)寒风把树叶吹落了。

(把字句)树叶被寒风吹落了。

(被字句)⑵人人都称赞姚明篮球打得好。

(肯定句)没有一个人不称赞姚明篮球打得好。

(否定句)⑶既有自然野趣的山光水色,又有瑰丽精致的楼阁亭台,集我国南北园林建筑艺术之精华,被康熙誉为“自由山川开北极,天然风景胜西湖”的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在前年度过肇建300周年之后,如今更加扬名海内。

(长句)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历史借鉴是二十四史的编撰目的。

封建统治者称二十四史为“正史”。

纪传体是二十四史采用的体例。

对我国四千年来的历史,二十四史所作的记录是比较系统的。

(短句)(4)明媚的山和秀丽的流水本无知,天空中飞翔的大雁、鲜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也没有什么感情可言。

(散句)明山丽水本无知,翔雁舞蝶亦无情。

(整句)(5)我匆匆地逃回四叔家中。

高考语文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专题复习教案

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备考必读[考点明示]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D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能力层级:D[考点解读]“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这一考点在一定程度上与“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是综合考查的,所以这里我们把两个考点合在一起进行复习。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是《考试大纲》中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要求,它包含了三点:①“选用句式〞,即根据特定语言环境的要求选用恰当的句式;②“仿用句式〞,即能根据提供的语句句式特点,仿写一个或几个内容相关句式相同的句子,这种考查还往往同对修辞手法的考查结合在一起;③“变换句式〞,即根据一定的要求将所提供句子改写以适应特定语境的要求。

总之,这三点表达了高考对考生在句式的运用能力方面的要求。

纵观高考题目,考查修辞方法辨析的不免主要考查对其理解与运用,要能分析、体味其表达效果,根据要求恰当的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今后高考将更加突出语言操作的实用性,扩充语言运用的考核项目,有关修辞的考查,将会更加突出这方面的特点。

考查方式:现代文阅读中可能随机出一些对修辞作用把握的题目,语言运用中可能有按要求运用某种修辞方法造句仿写的题目。

2007年新课程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八种常见修辞格为:比喻、比拟、借代、夸X、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考情分析]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这两个考点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几率逐渐减小,而其中出现频率相对高一些的就是综合考查句子的仿写与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

[复习指津]一、选用句式题的解法1.审清题目要求,要弄清题目要求的是保持上下文的连贯,还是为了突出强调某个意思,以便思考时更有针对性。

2.根据题目要求认真分析所供材料,如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那么要注意分析话题、句式,如要求强调某一意思,就要从句首句末及分句在句中的位置上去分析。

3.选择适合要求的选项(这种题一般为选择题)。

二、仿用句式题的解法1.弄清题目要求,掌握思考的方向。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六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 打印带解析版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六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 打印带解析版

专题六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挖命题【考情探究】分析解读1.选用句式指按照题干的要求结合具体语境选用最恰当的句式来表情达意,除对句式有要求外,还要求语意准确,与语境协调。

2.仿用句式指给出一定的语境,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相似)、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或者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与例句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表达技巧、写作风格与例句一致,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3.变换句式是一种考查语言表达应用能力的常用题型,这种题型要求在保持句子原意的前提下,根据题干要求进行句式的变换。

4.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指积极地、随情应景地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极尽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使所说所写呈现出形象性、具体性和生动性。

做好修辞题的前提是熟悉常见的修辞手法。

【真题典例】破考点【考点集训】1.(2015天津,20)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许多汉字如山、日、水、火、土、木……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

请参照例句,任选一个字写一段话。

要求100字以内。

(7分)例:“月”字形如弯弯的月牙,“月”加“日”是“明媚”的“明”。

“月”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清纯、静谧、乡情相联系,“朗月清风”让人神清气爽,“月是故乡明”则勾起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答:答案(示例)“日”字形如中天的太阳,“日”加“一”是“元旦”的“旦”。

“日”在中华文化中总与温暖、光明、正气相联系,“如日中天”让人感受到发展的迅猛与蓬勃,“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则再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豪情。

2.(2018湖北荆州中学模拟,21)示例中的画外音对画面进行了解读,请运用修辞手法补写另外两个画外音。

(5分)示例:画面:一个女孩在“有需要可自取”的零钱箱前驻足,把自己手中的硬币放了进去。

画外音:你相信良善,提供便利;我心怀感恩,传递爱心。

画面一:17:35,天色昏暗,秋风瑟瑟,秋雨潇潇,校门口栅栏外站满了等待孩子的家长。

画外音一:画面二:四川九寨沟地震中,前方落石滚滚,一个身着迷彩服的士兵与人们逆向奔跑,跑向救灾前线。

语文复习方案作业手册:06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修辞手法含答案

语文复习方案作业手册:06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修辞手法含答案

课时作业(六)[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修辞手法]1.有些高中生上学、放学仍由家长接送。

针对这种现象,请拟写赞成者与质疑者的不同看法。

要求:赞成者需说出两点理由,使用陈述句;质疑者要针对赞成者的话表述,使用反问句.(6分)赞成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不超过30个字)质疑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不超过30个字)2.依据下面材料,从“国家"的角度,给“收税”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

(6分)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它是纳税人遵照国家相关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自己合法、真实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的一种行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3.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6分)多媒体技术是能够对信息进行多通道统一获取、存储、组织与合成的,以计算机为中心,综合处理和控制多媒体信息,并按人的要求以多种媒体形式表现出来的,同时作用于人的多种感官的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的技术.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4.把下面的长句变成三个短句,不改变原意。

湖南省新田一中高考语文复习 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 教案

湖南省新田一中高考语文复习 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 教案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掌握不同句式间的变换要求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课时安排:6课时(含优化方案练习)一、复习定向“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是最新《考试大纲》中要求的语言表达应用方面的一项能力,能力层级为D 级。

本考点的考查实际包含选用句式、仿用句式和变换句式三个要点。

选用句式是指选择使用适合语境的句子。

选用句式的目的就在于能在阅读时辨识文章中句式的表达效果以及能在写作时使用最佳表达效果的句子。

仿用句式是指按照要求,在造句形式上使用题目给出的句子,而改换原句的内容。

仿用句式考查仿写的句式主要有比喻句、排比句、对比句、对偶句、拟人句等。

变换句式与仿用句式相反,它是指按照要求,在基本内容上保持题目给出的原意,而改换原句的形式,决不能改变句意。

二、知识讲解1、选用句式句式的选用是为了使表达更加规范、准确和生动,因此,就必须结合具体的语意环境,并尽力使选用的句式与原句保持一致。

从汉语的表达上来说,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内容,但不同的句式之间往往又会有一些细微的区别,如上下文的连贯性,内容的准确性,表达的清晰性,文章的感染力等。

句式的选用往往就是针对这些细微区别的。

1从句式选用看,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d )我走进这座商城,边走边看,______,真舍不得离去。

A各种各样的春秋服装使我眼花缭乱B使我眼花缭乱的是各种各样的春秋服装C各种各样的春秋服装把我弄得眼花缭乱D被各种各样的春秋服装弄得眼花缭乱(2008·安徽卷)下列各句中,语气最委婉的一句是( a )A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呢?B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吗?C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无疑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的。

D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恐怕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思考了。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应用专题六低频考查、视情复习的6个考点四仿用句式掌握5大题型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应用专题六低频考查、视情复习的6个考点四仿用句式掌握5大题型
12/10/2021
2.仿照下面的示例为你所居住的省份“画像”,从我国的其他省 份中(或直辖市、自治区)任选一个写几句话。(不要求句数和字 数完全相等) 山东 五岳独尊 黄河滋养 还有孔夫子诗书礼仪传 成就齐鲁大地山灵水秀圣人魂 答:
12/10/2021
解析:这是一道有一定高度和难度的命题式仿写题,它一方面考 查了考生的仿句能力,另一方面也考查了考生自然和人文地理方 面的常识。考生在解题时,首先对所选省份的地理人文景观必须 熟悉,另外要仔细分析例句的特点,那就是前三句分别写了山东 省的地理名胜和名人,最后一句是对前面三句的总结。 答案:河 南 六朝古都 龙门石窟 还有杜甫韩愈诗文万古传 成就了中原大地政治宗教文化的厚重与浩瀚

,希

;回忆
,希


12/10/2021
解析:题干明确要求使用比喻和对比的修辞手法,要精心选择可以 对比的意象,做到句式协调,语意连贯。 答案:(回忆)毕竟是秋日的缤纷落叶 (希望)才是枝头的盎然春意 (回忆)毕竟是扬尘远去的背影 (希望)才是迎面而来的微笑
12/10/2021
8.仿照示例,在下面的横线处,续写一句话。 帆因船只而存在,而船也因有了帆的扬起,才多了动力,
12/10/2021
4.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 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坚韧是大伞,助你抵挡挫折的风雨;坚韧是暖阳,助你融化困难 的寒冰;坚韧是云梯,助你攻破失败的堡垒。 答:
解 析 : 先 审 清 例 句 的 句 式 特 点 , 要 注 意 使 仿 写 句 与 例 句 “…… 是……,助你……;……是……,助你……;……是……,助你……” 句式保持一致。确定的陈述对象应该是某种美好品德,并注意语句 的顺畅、优美。仿写句所用的修辞手法要与例句所用比喻修辞一致。 答案:勤奋是甘霖,助你浇出丰收的硕果;勤奋是阶梯,助你步入 智慧的殿堂;勤奋是基石,助你垒就成功的大厦。

2025届高中语文统编版高考学案考点:句式变换、仿用

2025届高中语文统编版高考学案考点:句式变换、仿用

句式变换、仿用(答案在最后)变换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将句子由一种句式变成另一种句式。

仿用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仿用、变换句式属于语言的应用,有较强的灵活性和答案不唯一性。

【知识图解】,【备考建议】1.掌握仿写的要求及题型要领。

2.掌握变换句式的要领。

一、变换句式——逻辑清晰保原意“句式的变换”是指为了增强和优化语句的表达效果,把给定的语句变换成另一种表达句式。

变换句式有两个原则:一是必须服从表达的需要,二是不可改变句子的原意。

它考查的类型较多,主要包括疑问句与陈述句的变换、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口语句与书面语句的变换、整句与散句的变换、长句与短句的变换等。

综观历年高考题,经常考查的有长短句的变换、整散句的变换、句子的重组、语体的变换等4大题型。

【解题方法指导】(一)长句变短句“三步走”【典例精析】[例1]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4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微博是一种篇幅限制在140字以内,主要靠网民主动访问传播,作者所发的每条信息都能即时送到用户的首页,无须对方主动访问,且与QQ有明显不同——QQ的信息只能个人查看,微博上的信息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属于典型的一对多传播的信息发布平台。

(二)短句变长句“三步走”[例2]把下面几个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不超过60个字)①短信文学是一种文学新门类。

②短信文学的传播媒介是手机。

③短信文学的特点是以短信为存在方式。

④短信文学具有文学性、娱乐性、互动性、时效性等特点。

⑤短信文学具有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特征。

短信文学是(三)句式的变式考查[例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那时候,在南京,刚刚开始记得一些零碎的事,画面里常常出现一片美丽的郊野,我悄悄地从大人身边走开,独自坐在草地上,梧桐叶子开始簌簌地落着,簌簌地落着,把许多神秘的美感一起落进我的心里来了。

(课标)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六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知识积累6.3学案不分版本

(课标)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六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知识积累6.3学案不分版本

(课标)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六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知识积累6.3学案不分版本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一、比喻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个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分类(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连接,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

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一样。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有时暗喻不用喻词。

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表达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

例如: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4)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碧天里的星星,又如3.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4)化冗长为简洁。

二、比较1.概念比较是把甲事物模拟成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格。

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

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那么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2.分类(1)拟人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例如: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2)拟物把人当物来写,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

例如:(1)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2)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3.作用(1)色彩鲜明;(2)描绘形象;(3)表意丰富。

比喻与比较的区别(1)比较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知识学习】XX年高考安徽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知识学习】XX年高考安徽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XX年高考安徽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一、考试说明: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D级二、知识要点分析:目标重点:、掌握一些常见句式概念、特点及其在表达中的作用。

2、掌握各种句式变换的要领。

3、注意句式变换的难点。

4、注意仿用句式的隐含要求。

目标难点:仿写中的联想、想象、创新。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选用句式导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是近年高考中常见的考题形式。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包括三项内容:①了解各类不同的句式,学会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句式;②仿造给定的一句或几句话,写出句式相同的句子;③掌握不同句式的变换方法,能根据语境,灵活自如的变换句式,一增强表达效果。

本节课,我们首先谈谈选用句式。

重难点学习及知识达标过程:一选用句式:句式,指的是句子的结构方式,如陈述句和反问句、陈述句和感叹句、祈使句和疑问句、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常式句和变式句、口语句式与书面语句式、约定俗成的正反句式等。

汉语的句式灵活多变,丰富多彩。

同一个意思,可以用多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而不同的句式表达效果也各有差异。

高考时常采用连贯衔接题的形式来考查考生选用句式的能力,即根据语意的需要、根据感情的需要、根据语气连贯的需要来选用相应的句式,二选用句式的依据:文句表达的目的与环境、文体特征、题目要求、上下文的语境制约、表达者与被表达者的身份等。

总之,要使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生动、有变化。

具体在解题时,要能把握语言材料本身的特点和题目的具体要求。

选用连贯句式的规则:用作衔接的语句,不论是冠于句首、嵌于句中,还是缀于句末,它都不是“天外来客”,而是整个长句或句群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必然存在某种对应关系。

解语句衔接题,关键是要抓住对应关系,抓住能体现这种对应关系的语境中的关键词与选项中的关键词。

抓住了这个关系,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

.话题保持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积累】
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一、比喻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个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分类
(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连接,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

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
乙一样。

例如: 叶子出水很高,像.
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有时暗喻不用喻词。

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
乙。

例如: 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
水墨山水。

(3)借喻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

例如: 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了。

(4)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
刚出
浴的美人。

3.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4)化冗长为简洁。

二、比拟
1.概念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成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格。

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

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2.分类
(1)拟人
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例如:
而波浪一边歌唱
,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
(2)拟物
把人当物来写,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

例如:。

(1)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
(2)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
3.作用
(1)色彩鲜明;(2)描绘形象;(3)表意丰富。

比喻与比拟的区别
(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三、借代
1.概念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

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2.分类
(1)特征代本体。

例如:
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向外走去。

圆规
..
(2)具体代抽象。

例如:
里面出政权。

枪杆子
...
(3)部分代整体。

例如: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专名代泛称。

例如:
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
3.作用
(1)突出事物特征;(2)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生动形象;(3)引人
联想。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1)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

(2)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

(3)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四、夸张
1.概念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一种修辞格。

2.分类
(1)扩大夸张
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

例如: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
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

例如: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3)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例如: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3.作用
(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3)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五、对偶
1.概念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一种修辞格。

2.分类
(1)正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
上下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如: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3.作用
(1)整齐匀称,表意凝炼;(2)节奏感强,有音乐美;(3)高度概括,
易于记忆。

对偶与对比的区别
(1)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

(2)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六、排比
1.概念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一种修辞格。

2.分类
(1)句子排比。

例如: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2)成分排比。

例如: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3.作用
(1)增强气势,加强节奏感;(2)条理清楚,利于抒情。

对偶与排比的区别
(1)对称性与平列式。

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以上语言单位。

对偶中必须对称;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比互相衔接,给人们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不重字。

(3)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

七、设问
1.概念
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或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的一种修辞格。

即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例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2.作用
(1)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2)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
(3)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八、反问
1.概念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2.分类
(1)用肯定句表达否定的内容。

例如:
太阳难道会从西边出来吗?
(2)用否定句表达肯定的内容。

例如:
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3.作用
(1)加强语气,发人深思;(2)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3)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而反问则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

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而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

情感语录
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
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
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
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
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
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
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
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
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
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
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
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
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
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
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

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16.有一种缘分叫钟情,有一种感觉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结局叫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
17.冷战也好,委屈也罢,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一句软话,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我都能笑着原谅
18.不要等到秋天,才说春风曾经吹过;不要等到分别,才说彼此曾经爱过
19.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爱的这么卑微,卑微的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欣喜不已
20.当我为你掉眼泪时,你有没有心疼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