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一写观察日记》说课稿(附板书)课件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集体交流,共同评议。 预设:
(1)观察要细致入微,准确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 (2)观察的时候不仅要用眼睛看,还可以用手摸,用耳听。 (3)不仅记录自己是怎么做的,看到了什么,还要写下自己当时的想法和心情。 (4)为了保证记录的准确性,还可以附上图片和照片。 设计意图:借助教材范例和教师泡豆实例,引导学生体会写观察日记的要点。
目录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作的内容是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个好地方。重点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写出自己 推荐的地方和推荐理由。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抓住写作题目,认真会议选取地点,让 学生深入了解题目,明确写作目的,在写作中抓住特点,仔细描写,并且运用写作方 法,语言生动,理由充分,融入情感,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4.补充观察时间,形成观察日记。 设计意图:充分借助课前的观察准备,把作文指导的重点落实在细致观察和准确表达上,提升作文指导力。
环节五、多元互动,互评互改
1.教师利用实物投影,展示有突出特点的观察日记,重点结合“细致观察”“准确表达”两个方面进行评议。 2.学生自己读习作,尝试修改,看看自己写的内容是否体现了事物的变化,表达是否准确。 3.回到家,再次观察自己选择的事物,根据新的变化和新的发现修改自己的观察日记。 设计意图:观察日记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一次观察日记的指导不是观察日记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后续的观察与记录中, 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力。
1.借助观察,记录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 2.流畅表达,清楚准确地写出事物的新奇之处和有变化之处,写出自己 观察时的真实想法。 3.让学生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让学生了解观察 日记的写法,也试着写观察日记。 4.在交流与表达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二、说学情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初步接触了写景的习作训练写作水平已有一定的基础。 但有一部分学生还没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再加上对习作的畏惧心理导致他们 在习作时经常错字连篇,语句不通,标点符号乱打,内容空洞,不能按照一 定的顺序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写清楚。因此,写好写景作文的难度还较大。
三、说教学目标
范文引路
总评:1.从种子种下到发芽长叶,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小作者将观察日记分成了“观察日记三则”,这样思路清晰,使读者一目了然。2.由于大蒜是小 作者亲自种下的,所以每一次观察、每一个变化小作者都是兴致勃勃的。3.日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使得大蒜的每个生长过程都显得非常可爱。
特点:形状、颜色、大小等。 重点:在诸多景物中最有特色的 (详写) 情感:真实的感受。 环节四、小试牛刀小结 实践出真知,那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老师的引导选取以下题目进行写作,或自拟,看看今天大家的收获如何 1、那真是一个好地方 2、一个——的地方3、——,我一定会回来的 提示: 开头:设问句、排比句或开门见山式开头。 中间:按一定顺序写;抓住景物特点;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环节四、落实方法,整理完善
1.完善记录:学生根据刚才总结的方法整理自己的课前观察记录,尝试着运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教师巡视,予以个别指导。 2.补充观察:学生可以拿出自己观察的事物或者事物的照片,再次观察,注意眼、耳、口、鼻、手等多感官的配合。一边观察,一边补充观察记录。 3.拟定题目:可以直接用《观察日记*则》为题,其中的*表示具体数量。如《养蚕日记二则》《水仙观察日记三则》等。每则日记还可单独拟一个小标题, 比如,对生活中常见的小蚂蚁进行仔细观察后写下《蚂蚁观察日记三则》,就可以依次给每则日记加上“筑巢”“搬家”“捕食”的小标题了。
【教学重点】 1.学会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 2.将观察中的发现有条理、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教学难点】 生动、具体地记录自己观察过程中的所得所感。
五、说教学法
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读写氛围,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圆满的完成这次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谈话法。通过谈话给学生以亲切感,进一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来激发学生的创 造激情。 2、分组讨论法。把学生分成若干读写小组并让他们推 举一名组长。让学生围绕发的这则新闻材料从各个角度展开 热烈的讨论,各 抒己见、畅说欲言。 3、巡视指导点拨法。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遇到有 争议或写作疑难问题的时候,老师要适当点拨、诱导。给学 生指点迷津,让 学生茅塞顿开。 4、当堂评定法。学生写完作文,小组评改后,当堂进 行评定,选出几篇典型的文章集体点评,对他们的优点闪光 之处当众给予表 扬,尤其是有创意的地方给以热情的鼓励, 增强他们的成功欲。对于一般的文章,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以帮助其提高写作水平。 说学法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的完成这次写作任务,我将采用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讨论法。仔细阅读完新闻材料后,让学生参与到小 组中去,发表个人的看法,听取别人的见解,共同探究。 2、快速成文法。通过共同商讨,把自己想的结合在小 组中讨论的内容进行构思,倾注于笔端,变口头语言为书面 语言。进一步锤 炼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的写作表达技巧。
重点部分具体写;抒发游玩情感。 结尾:首尾呼应,抒发对这个地方的情感。
七、说板书设计
观察对象:动物、植物、风景、物品
全面
观察过程
细致
有序
八、说教学反思
没有观察就没有所得。课上,教师努力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去感悟,真真正正地投入到观察实践中。 一、以“绿豆”为媒,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泡过不同天数的绿豆”——是教者为学生选择的观察的事物。常常被学生 忽略掉的小事物恰恰是观察写作的最好“道具”,通过一系列的图片连续观察活动,通过几篇连续观察日记的写作,让学 生从小小的绿豆中体验到了生命成长的历程,使学生明白了只要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有文章,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 中捕捉写作素材,培养学生对事物、对生活的兴趣和对自然界的热爱之情。
二、以“训练”为核心,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观察是写作的基本功。如何让学生“会观察”,“能观察得全面具体”, 特别是把观察到的能有选择、有趣味、生动地写下来,绝非一日之功!教者在教学中采用“全方位感知训练”,让学生在 课堂上充分运用口、耳、眼、鼻、手这五种感官,分别从味觉、听觉、视觉、嗅觉、触觉这五个角度去补充对事物的观察, 使学生有章可循,有路可依,他们在老师的训练、指引下,学会了观察的方法,使自己的观察更趋于全面性、完整性,有 了充分的感知、全面的观察,写作已不再是难事。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名言引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茅盾的名言:“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学生自由诵读 并交流感受。) 2.过渡:观察是写作的基础!相信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最近你观察了哪些事物?在观察中你有什么新奇的发现呢? 设计意图:借助名言,激发学生主动观察的欲望,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观察生活的实践活动中。 环节二、互动交流,自由分享 1.小组内交流: (1)说清楚自己最近观察的事物和自己的发现。 (2)观察同一事物的同学,可以相互补充观察所得。 2.小组代表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交流,把学生带入观察的世界。在互动中,分享观察所得,交换观察感受。 环节三、明确要求,指导方法 1.过渡:叶圣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了爬山虎向上爬的秘密;法布尔观察了很久,终于看到了蟋蟀筑巢的全过程;比安基用 日记的形式,记下了燕子筑巢及孵蛋的情况。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用观察日记的形式整理并记录自己的收获呢? 2.教师利用课件呈现教材中比安基的观察日记,引导学生回忆并交流:比安基的观察日记有什么特点? 3.小结:这样,在一段时间内,围绕同一个写作内容,把观察到的事物发生的变化通过几则日记描写出来,叫作连续观察日记。 4.教师利用课件呈现绿豆浸泡不同天数后的照片(同时发给每个学生浸泡不同天数的绿豆的实物),以及对应的观察日记,引导学生读 一读,想一想怎样写好观察日记。
常常被学生忽略掉的小事物恰恰是观察写作的最好道具通过一系列的图片连续观察活动通过几篇连续观察日记的写作让学生从小小的绿豆中体验到了生命成长的历程使学生明白了只要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有文章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捕捉写作素材培养学生对事物对生活的兴趣和对自然界的热爱之情
《习作一写观察日记》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习作一写观察日记》。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 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板 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 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