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 (2019八上·齐齐哈尔月考)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横渡铜陵签订锐不可挡
B . 授奖钞票自尊眼花嘹乱
C . 横亘旌旗犀利振耳欲聋
D . 缅怀巅峰磅礴一丝不苟
2. (2分) (2019九上·潮安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我们为人处世要光明磊落,敢于承担责任,不要总找借口,把失败原因都归咎于别人。

B . 他们的存粮已经告罄,然而他们还没有走出这沙漠。

C . 九年级开展了“爱我中华”活动,同学们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感动了老师。

D . 如果年轻人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不能持有理性的态度,就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3. (2分) (2019九下·西湖模拟)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学校教育要回归本位、回归初心,端正办学理念,紧紧围绕立徳树人为中心来组织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

B . 该公司计划今年将“中国速度”的成功经验大量复制到海外,通过増加包机、加开海外航线,服务遍布全球的广大消费者。

C . 高远路上的团雾具有突发性强、预测困难等特点,极易使驾驶人在行车时率骤然视线模糊、应对不及,从而导致交通事故。

D . 我们的民族历经挫折而奋起,历经苦难而辉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巨変,实现了从高起来到强起来、站超来的佛大飞跃。

4. (2分)下列各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真正的强者,如水般柔软,海纳百川,能坦然地面对苦涩,也能随时准备迎接生活中的甜。

在人生漫长的旅程中,唯有保持一颗柔软心,才能具有愈发坚韧、持久的生命力。

A . “如水般柔软,海纳百川”一句中的“,”应该改为“、”。

B . 文中“海纳百川”“愈发坚韧”分别是主谓短语和偏正短语。

C . 文中“强者”“苦涩”“坚韧”都是名词。

D . “真正的强者,如水般柔软,海纳百川,能坦然地面对苦涩,也能随时准备迎接生活中的甜”,这句话的主语是“强者”。

5. (2分) (2019九上·德惠月考) 对《我爱这土地》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 . 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 .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
6. (20分) (2019八上·铜仁期末) 说明文阅读
中国古代建筑的抗震智慧
①以柔克刚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

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抵抗地震冲击力时,采用的就是“以柔克刚”的思维,通过种种巧妙的措施,其目标是以最小的代价,将强大的自然破坏力消减到最低程度。

②中国古代建筑一般由台基、梁架、屋顶构成,高等级的建筑在屋顶和梁柱之间还有一个斗拱层。

中国古代建筑的台基用现代结构语言描述,堪称“整体浮筏式基础”,好比是一艘大船载着建筑物漂浮在地震形成的“惊涛骇浪”中,能够有效地避免建筑的基础被剪切破坏,减少地震波对上部建筑的冲击。

③中国传统建筑的梁架一般采用抬梁式构造,在构架的垂直方向上,形成下大上小的结构形状,实践证明这种构造方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优雅的大屋顶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最突出的形象特征之一,而且对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也做出过相当大的贡献。

④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抗震的又一位重要战士,在地震时它像汽车的减震器一样起着变形消能的作用。

同时被各种水平构件连接起来的斗拱群能够形成一个整体性很强的“刚盘”,按照“能者多劳”的原则把地震力传递给有抗震能力的柱子,这也大大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安全性。

⑤除了这些较显著的手法外,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还使用了大量其他的技术措施,这些措施都为古建筑抗震起到了关键作用。

比如榫卯的使用。

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这种不用钉子的构件连接方式,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诸如此类,举不胜举,处处都展示出古代工匠们在抗震设计方面的知识和匠心。

(1)结合全文,请从内容和结构上说说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

(2)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⑤段中两个划线词“一定”为什么不能删去?
(4)请你归纳一下,中国古建筑的抗震有哪些?
7. (30分) (2018七上·宽城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猫婆
冯骥才
我那小阁楼的后墙外,居高临下是条又长又深的胡同,我称它为猫胡同。

每日夜半,这里是猫儿们无法无天的
世界。

它们戏耍、求偶、追逐、打架,吵得人无法入睡。

为了逃避这群讨厌的家伙,我真想换房子。

奇怪,哪来这么多猫,为什么偏偏都跑到这儿来聚会闹事?
一天,我到一位朋友家去。

他视猫如命。

我说:“我挺讨厌猫的。

”他将一个白色的东西放在我手上:一只毛绒球大小雪白的小猫缩成团儿,小耳朵紧紧贴在脑袋上,一双纯蓝色亮亮的圆眼睛柔和又胆怯地望着我。

我情不自禁地对朋友说:“太可爱了,把它送给我吧!”蓝眼睛一入我家,便成了全家人的情感中心。

每当它闯祸,只要一瞅它那纯净光澈的蓝眼睛,火气顿时全消,反而把它拥在怀里……我也是视猫如命了。

入秋后,天一黑,不断有大野猫从猫胡同爬上我家的房顶来。

我关紧通向晾台的门,蓝眼睛便发疯似的抓门。

我知道它在发狂地爱,便打开门不再阻拦。

一天夜里,它再没回来。

家中每个人全空了。

我房前房后去找。

一个孩子告诉我,猫胡同顶里边一座楼的后门里住着一个老婆子,养了一二十只猫,人称猫婆,蓝眼睛多半是叫她的猫勾去的。

当夜,我钻进猫胡同,在黑暗里寻到猫婆家的门。

我冒冒失失地拍门,非要进去看个究竟不可。

门打开,一个高高的老婆子出现--这就是猫婆了。

我说我找猫,她立刻请我进屋去,是间阴冷的地下室。

一股噎人的猫味扑鼻而来。

屋顶很低,正中吊下一个很脏的灯泡,把屋内照得昏黄。

一个柜子,一座生铁炉子,一张大床,地上几只放猫食的破瓷碗,再没别的。

猫婆问我猫的样儿,我描述一遍,她立即叫道:“见过见过,常找我们玩,多疼人的宝贝!丢几天了?”我盯住她脸看,只有焦急,却无半点装假的神气。

我说:“五六天了。

”她的脸顿时阴沉下来:“您甭找了,回不来了!”我很疑心她骗我,目光搜寻可能藏匿蓝眼睛的地方。

猫婆的手忽向横着的铁烟囱上一指:“这都是叫人打残、摔坏的猫!我把它们拾回来养活的。

您瞧那只小黄猫,孩子们想要烧死它,我一把抢出来的!您那宝贝丢了这么多天,哪还有好?现在乡下常来一伙人,下笼子逮猫吃,造孽呀!”
她说得脸抖,手也抖,点烟时,烟卷抖落在地。

烟囱上那小黄猫跳下来,叼起烟,仰起嘴递给她。

猫婆笑脸开花:“瞧,这小东西多懂事!”
面对这受难猫儿们的救护神,告别出来时,不觉带着点惭愧和狼狈的感觉。

从此不知不觉我竟开始关切所有猫儿的命运。

猫胡同再吵再闹也不再打扰我的睡眠,猫叫成了我的安眠曲……
转过一年,到了猫儿们求偶时节,猫胡同却忽然安静下来。

我妻子无意间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猫婆死了。

同时才知道关于她的一点经历。

她本是先前一个开米铺老板的小婆,被大婆赶出家门,住在那座楼第一层的两间房子里,后又被当做资本家老婆轰到地下室。

她孑然一身,拾纸为生,以猫为伴。

曾有人为她找了个卖肉的老汉作伴儿。

老汉受不了猫闹、猫叫、猫味儿,就搬出去住。

而她坚持与这些猫共享着无人能解的快乐。

前两个月,猫婆急病猝死,老汉搬回来,第一件事便是把这些猫统统轰走。

被赶跑的猫儿每每回来,必遭老汉一顿死打。

一种伤感与忧虑从我心里漫无边际地散开,散出去,随后留下的是一片沉重的空茫。

入冬后,我听到一个令人战栗的故事——
我家对面一座破楼修瓦顶。

白天换瓦时活没干完,留下个洞,一只猫钻进去御寒;第二天瓦盖上,这只猫无法出来,急得在里边叫。

住在这楼顶层的五六户人家谁也不肯将自家的顶棚捅坏,放它出来。

这猫叫了三整天,直至声音消失!
听到这故事,我彻夜难眠。

更深夜半,天降大雪,猫胡同里一片死寂。

忽然,后墙下传来一声猫叫,在胡同深处,猫婆故居墙头上,孤零零趴着一只猫影,蜷缩一团,凄婉哀叫。

不是那只小黄猫吗?忙叫声:“咪咪!”谁知将它惊动,起身慌张跑掉。

猫胡同里便空无一物。

只剩下一片夜的漆黑和雪的惨白,还有奇冷的风在这又长又深的空间里呼啸。

(选自《灵魂的巢》,有删改)
(1)文中哪些内容为下文写“我”见猫婆的情节做了铺垫?请概括回答。

(2)请具体说明第三段在文中的作用。

(3)请在文章前面找出与“猫胡同再吵再闹也不再打扰我的睡眠,猫叫成了我的安眠曲”相照应的句子,并工整的抄写在下面。

(4)文中两处写到小黄猫,有何用意?
(5)阅读猫婆的经历,她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6)仔细阅读文章结尾,你读出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
8. (16分)(2015·漳州)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各题。

【甲】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乙】
平原君欲封①鲁仲连,鲁仲连辞让再三,终不肯受。

平原君乃置酒。

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

鲁连笑曰:“所贵②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即③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

”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选自《史记》)
【注释】封:封赏。

②贵:认为可贵。

即:如果。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或谓惠子曰________②非梧桐不止________
③是商贾之人也________④递辞平原君而去________
(2)下面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非练实不食食之不能尽其材
B .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去国怀乡
C . 为人排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 . 仰而视之曰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3)翻译下面句子。

①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②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

(4)回答下面问题。

①【甲】文庄子和【乙】文鲁仲连有什么相同的志趣?
②庄子和鲁仲连各用什么方法表明自己的意趣?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

9. (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诸葛亮《出师表》)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①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臣敢②竭股肱③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永安]即白帝城。

②[敢]谦词。

有冒昧的意思。

③[股肱]比喻辅佐之臣。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________
②若嗣子可辅辅:________
(2)指出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以”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先帝不以臣卑鄙
B .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 . 以伤先帝之明
D .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4)诸葛亮为什么在【甲】文中追述自身经历并追忆【乙】文中提到的“白帝托孤”一事呢?
(5)你从【甲】【乙】两段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怎样一个人?
四、默写 (共1题;共8分)
10. (8分) (2017八上·黄石期中) 课文原文默写。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

(《野望》)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

(《黄鹤楼》)
(3) ________,路远莫致之。

(《古诗十九首》)
(4) ________,松柏有本性。

(《赠从弟》)
(5)《与朱元思书》中作者对富春江沿途风景的高度概括与赞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渡荆门送别》中想像瑰丽、最见李白浪漫主义风格的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8七下·金华月考) 著名心理学家艾利克森博士为了辨别出优秀的表演者和杰出的表演者的区别,在柏林艺术大学的小提琴学生中进行了研究。

研究发现,优秀、优异和杰出三组学生中,只有一个最重要的差别——他们专心致志地进行独奏练习所花的时间总和。

优秀组平均练了3420个小时,优异组5301个小时,杰出组7401个小时。

由此艾利克森博士提出学习的黄金法则——刻意练习。

艾利克森博士的这项研究一定让你的心灵受到了较大的震撼了吧!还等什么呢,赶快动笔吧,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写下你此刻的感悟。

六、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
12. (2分) (2016七上·滦南期中) 参照例句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要求:语意连贯,具体形象。

一位诗人曾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一滴水珠里有浪花的影子,一个眼神里有思念的影子;________,________;一块岩石里有群山的影子,一声细语里有关爱的影子。

的确,任何小事物都藏有大世界,任何细微处都含有真感情。

七、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
13. (5分)(2019·舟山) 徐志摩“完全诗意的信仰”,让他终于等到了彩虹;保尔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的信仰,使他成为了钢铁战士。

信仰,是人永恒的精神支柱。

小舟组织大家在南湖红船边重读经典《艾青诗选》《红星照耀中国》和《西游记》,开展关于“信仰”的专题阅读。

请任选其中一部,谈谈你是如何结合名著特点和阅读主题,采用什么阅读方法(策略)来重读的;再概括说说
你读出了作家或人物怎样的信仰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4. (5分) (2020七上·嘉陵期末) 作文。

升入中学以来,你一定遇到了更多的老师或同学,他(她)的真诚、他(她)的开朗、他(她)的才华、他(她)的乐于助人……可能对你产生了积极影响。

请以“他(她)的▲影响了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②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③有真情实感,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不得套写抄袭;④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
6-1、
6-2、
6-3、
6-4、
7-1、
7-2、
7-3、
7-4、
7-5、
7-6、
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
8-1、
8-2、
8-3、
8-4、
9-1、
9-2、
9-3、
9-4、
9-5、
四、默写 (共1题;共8分)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
11-1、
六、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
12-1、
七、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
13-1、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4-1、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