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山中学高二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题纸
山东省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卷

山东省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在周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陈兵示威,并“问鼎(周王权力的象征—引者注)小大轻重”。
这反映了当时周朝的政治形势是A . 周王室衰微,王命不行B . 王权强大,分封制确立C . 诸侯国内乱,相互兼并D . 王权衰弱,分封制破坏2. (2分) (2017高二下·三明期中) 汉代地方政府直接管理的手工业作坊和商业机构称“市”或“亭”,而在汉代一些平民墓葬中出土的许多漆、陶器上,往往也有“市”、“亭”等戳记,并且离产地较远。
这说明汉代()A . 民间工商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B . 官营手工业从事一定的商品生产C . 墓葬中存在突破身份等级的趋象D . 官营手工业产品是皇帝私用和官府专用3. (2分)(2017·山东模拟) 《资治通鉴·唐纪》:“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
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
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
”这一制度()A . 使得官员之间相互倾轧B . 推动专制皇权走向顶峰C . 一定程度减少决策失误D . 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4. (2分)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救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其相似作用是()A . 大幅提高了行政效率B . 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 . 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 .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5. (2分) (2016高一上·赣州月考) 高一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
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A . 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B . 唐太宗:“我用三省分割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7

【2019最新】精选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7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分卷I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1.1924年1月,李大钊发表声明称:“因为第三国际是一个世界的组织,中国共产主义的团体是第三国际在中国的支部,所以我们只可以一个一个的加入本党(指国民党),不能把一个世界的组织纳入一个国民的组织。
中国国民党只能容纳我们这一班的个人,不能容纳我们所曾加入的国际的团体。
我们可以加入中国国民党去从事国民革命的运动,但我们不能因为加入中国国民党,便脱离了国际的组织。
”上述材料主要说明()A.中共代表共产国际与国民党合作 B.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C.中共服从共产国际的领导 D.国共合作的方式发生变化2.“1840年,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获取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而发动了鸦片战争。
1860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八国联军洗劫并火烧了圆明园。
1895年爆发甲午中日战争,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占领了中国的东北三省。
”这是某同学所整理的读书笔记,其中有误的有()A. 4处 B. 3处C. 2处 D. 1处3.巴黎公社最根本的经验是()A.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无产阶级政权B.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C.无产阶级掌握革命武装D.没收资本家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4.19世纪末,康有为上书清帝,请求变革服饰习俗:“皇上身先断发易服,诏天下同时断发,与民更始。
令百官易服而朝,其小民一听其便。
则举国尚武之风,跃跃欲振,更新之气,光彻大新。
”这则材料不能说明()A.变易服饰有利于消除封建因素,推动中国发展B.近代服饰随着政治、思想的变化而变化C.断发易服本质上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融合D.近代风俗演变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的过程5.“奏章票拟,主之内阁。
”这种情况开始出现于()A.明宣宗时 B.明英宗时C.顺治时期 D.康熙时期6.民国初年,建立了为数众多的政党,出现了“朝进党而暮脱党,暮进党又朝脱党,朝秦暮楚,一人一日数变,恬不为怪,党德政德荡然无存”现象,这些现象主要说明()A.政党政治确立 B.利益驱动下的政党乱象C.政党政治活跃 D.灵活机制下的党派合作7.《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记载“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
高二历史三月月考试卷

高二历史三月月考试卷高二历史三月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对孔子〝有教无类〞主张理解正确的是A.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勉强让别人去做B.对所有学生的教育,应该采取同样的方法C.认为不分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D.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有资格接受教育2.董仲舒的学说之所以受到汉武帝的推崇,主要是因为这一学说A.有利于加强民族经济文化交流B.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C.有利于儒家学派生存和发展D.有利于改变西汉时期土地兼并严重和人民生活艰难的状况3.明清之际,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批判,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思想家是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D.李贽4.被马克思称赞为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的中国古代科学成就是A.火药 B.地动仪C.十进位值制计数法 D.圆周率的精确计算5.历史上的李白.杜甫被称为〝大李杜〞,而〝小李杜〞则是指A.李商隐.杜甫 B.李白.杜牧 C.李贺.杜牧D.李商隐.杜牧6.下列各项属于洋务派主张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D.〝民主君仆.主权在民〞7.有关《新青年》的史实正确的是①1915年创办,标志新文化运动开始②后来《新青年》从上海迁到北京③刊登最早比较系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④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刊物A.②③④ 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8.______思想.______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哪些会议上( )A.七大.十五大.十六大B.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五大C.七届二中全会.十五大.十六大 D.八大.十三大.十四大9.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其最主要原因是A. 中国获得了真正独立B. 中国政府的重视C. 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D. 有利的国际环境10.袁隆平的科技成就产生的影响,最主要是A. 第一个选育出杂交水稻优质品种〝南优2号〞B. 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C. 他培育的杂交稻不仅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D. 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11.欧洲历史上的〝文艺复兴〞运动在思想上最重要的意义是A.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丑恶B.使古代希腊罗马的进步思想被当时的人们普遍接受C.使人们初步地摆脱了封建愚昧思想的束缚D.为后来的宗教改革奠定基础12.欧洲启蒙运动公认的领袖是A.孟德斯鸠B.伏尔泰 C.卢梭D.康德13.在近代科学发展历史上,为经典力学奠定基础的伟大科学家是A.达·芬奇B.爱因斯坦C.伽利略D.牛顿14.被称为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的科学成果是①细胞学说②进化论③量子论的提出④能量守恒定律A.①②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15.工业革命历史上英国瓦特的改良蒸汽机能够适应不同工厂的需要,因而被称为A.新型蒸汽机 B.〝蒸汽时代〞的蒸汽机C.最伟大的蒸汽机D.〝万能蒸汽机〞16.世界是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A.德国B.美国C.日本D.英国17.毕加索是最有影响的A.现代主义美术大师B.印象画派的主要代表C.浪漫主义的杰出大师D.现实主义的伟大代表18.在当代的各项艺术中,与人类生活联系最密切,对人们影响最大的是A.音乐艺术B.电影艺术C.电视艺术 D.美术作品19.秦朝皇帝制度的核心是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设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20.内阁制度的创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地方职能的健全B.思想控制的加强C.中国社会的进步D.君主专制的强化21.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最能概括这段历史全过程的是A.帝国的彷徨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D.王朝的振兴2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主要是为了A.开辟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B.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解体,推动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C.清朝推行闭关政策,统治走向衰落,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日益落后D.林则徐严厉禁烟,打击鸦片交易,严重损害了英国的合法权益23.东北民歌《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24.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 C.光复会 D.中国国民党25.〝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哪一次会议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遵义会议D.八七会议26.〝八一〞建军节是为了纪念A.秋收起义B.南昌起义C.百色起义D.井冈山会师2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逐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其核心是A.宪法B.民法C.刑法D.行政法28.〝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是针对哪两者的关系制定的?A.祖国大陆与台湾B.中共与各民主党派C.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自治区D.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29.7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是A.香港问题 B.台湾问题C.西藏问题 D.澳门问题30.20世纪70年代的一位美国总统表示:〝如果我有生之年有什么事要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不能去,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请问驱使他来中国的主要动力是A.对中国博大文化的敬仰B.急切打开中国的市场C.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D.美国民众的呼声二.判断题.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_.(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31.〝四书五经〞中的〝五经〞不包括《乐》.( )32.〝枯藤老树错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该作品的体裁是诗.( )33.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领导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 )34.新文化运动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袁世凯复辟帝制.( )35.〝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36.普罗泰戈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他的思想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本质. ( )37.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中外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缴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此条款侵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38.在中国有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南京.( )39.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亮相世界外交舞台是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40.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三.主观题(41题10分,42题9分,43题11分,共30分)41.______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______.______.〞(1)三次巨变形成了哪三大理论成果?三大理论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主要标志分别是什么?(4分)(2)三次巨变的作用是什么?(3分)(3)______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分)42.近代史上,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签条约,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阅读下列材料:图一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材料三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请回答:(1)图一是哪次战争后留下的战争残迹?制造悲剧的两个凶手是?这次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2) 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3分)(3)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3分)43.闻一多先生在上个世纪初以悲愤的心情写下了〝七子之歌〞,将澳门.香港.台湾等地比作流落在外的七个孩子,盼望他们回到祖国的怀抱.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香港和澳门在历史上曾经被哪两个国家侵占?(1分)我国解决港.澳问题的伟大构想是什么?(1分)(2)香港.澳门分别是什么时候回归的?(2分)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3)〝但悲不见九州同〞,统一台湾是党的四代领导人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标志是什么?(2分)(4)在党和政府及两岸人民的努力下,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我国政府仍然强调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主要是针对阻碍祖国统一的哪些势力?(2分)高二历史三月月考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ACDBCAA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 CBCADBACAD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AABABABBC二.判断题.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_.(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判断√_√_√__√√√三.非选择题(41题10分,42题9分,43题11分,共30分)41.(10分)(1)三民主义.______思想.______理论.(2分)民报的创刊.《新民主主义论》.南方谈话.(2分)(2)中国人民醒过来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富起来了(3分)(3)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分)42.(9分)(1)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3分)(2)1896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割占台湾(3分)(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贡献巨大.中国国际地位提高.(3分)43.(11分)(1)英国.葡萄牙(各1分)一国两制(1分,或答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也可)(2)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各1分)意义:洗雪了国耻;开始港.澳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统一大业的胜利推进;标志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2分,任答其中两点即可)(3)公开提出和平统一的方针(1分)《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或答全国人大的呼吁)(1分)(4)〝汪辜会谈〞(1分)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或台独势力).外国反华势力(答对一点就给1分)。
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某某省枣阳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清代小说《红楼梦》不但文学造诣高,同时也留下许多当时观察社会生活的材料。
书中写道:贾敬热衷追求神仙,却因误服丹砂丧命。
死时,独子贾珍出了远门,家人只好作主,先请人将遗体移往尼姑庵安置。
等贾珍回家后,再按服丧守孝之理办理后事。
根据这段故事呈现的现象推断,下列说明最恰当的是A.儒学的发展开始出现了危机 B.社会上儒释道文化兼容并存C.儒家礼教地位低于释道传统 D.明清时期出现早期启蒙思想【知识点】宋明理学【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贾敬热衷追求神仙,却因误服丹砂丧命”“先请人将遗体移往尼姑庵安置”“再按服丧守孝之理办理后事”分别体现了道家、佛教和儒家思想,故体现了儒释道文化兼容并存的思想,故B正确。
其它选项与题意不符,均排除。
【答案】B2.黄斡(1152-1221)曾说:自周以来,任传道之意。
得统之正者不过数人。
而能使斯道章章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
由孔子而后,曾子、子思日继其微,至盂子而始著。
由孟子而后,周、程、X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
材料中“先生”的著作是A.《四书章句集注》B.《阳明先生文录》C.《船山遗书》D.《明夷待访录》【知识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宋明理学【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由孟子而后,周、程、X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
”选于黄斡的《朱子行状》,材料指出朱熹是继孟子之后,在儒家传道系统中继承和发展道统学说的又一位杰出人物,高度评价了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南宋前中期是程朱理学臻于完善的时期,以朱熹为杰出代表的理学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朱熹的著作是《四书章句集注》,所以A正确;《阳明先生文录》是王阳明的著作;《船山遗书》是王夫之的著作;《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的著作;B、C、D项不符合史实。
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请将I卷(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非选择题)答案用黑色钢笔(作图除外)做在答题卡上,不得出框。
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总计60分)l.清代康熙皇帝有35个后妃和24个儿子,嫡长子胤礽被立为太子,后被废。
最终康照帝根据自己的标准秘密选择皇子做继承人,秘密建储制由此开始。
该现象在实质上()A.反映了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B.体现了一夫多妻制的弊端C.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削的合法性D.说明了宗法继承制度并非一成不变2.贞观四年,唐太宗问政于张玄素。
玄素曰:“臣观自古以来,未有如隋室丧乱之甚,岂非其君自专,其法日乱。
向使君虚受于上,臣弼违于下,岂至於此……如其广任贤良,高居深视,百司奉职,谁敢犯之。
”材料表明,张玄素()A揭示隋王朝亡于暴政 B反对君主独断专行C主张加强控制地方 D建议扩大选官范围3.《史记·秦始皇本纪》:“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
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
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
”据材料可推断,郡县制()A. 由秦王赢政创立B. 春秋战国已出现C. 全面取代分封制D. 加强了君主专制4.枢密使一职在五代被武臣所掌握,为适应连年战争的局面,枢密使把军政大权握于一已之手以便宜从事,职掌范围达到极限;但到了宋代,枢密使制又发生了变化,其任职者由武将渐转为文官,职权范围逐步缩小。
材料反映了宋代君主()A.防止武将专权B.重视分宰相之权C.强调监察地方D.掌握国家经济命脉5.在明成祖朱棣武力夺取建文帝的帝位后,朱允炆后来被追谥为“惠宗让皇帝”,意即他把帝位让给了明成祖朱棣;朱祁钰在被其兄明英宗赶下台后,其庙号后来被追谥为“代宗”,表示他只是个代理皇帝罢了。
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习题1

河北省广平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1. 《荀子》:“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
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
”由此可见,荀子主张( )A.施行仁政B.礼法并施C.君民共治D.民贵君轻2.中国古代某一学派“强调个人的各种奇念怪想和顺从大自然”,他们以为理想的统治者是“清心寡欲地治理人民”。
以下主张属于该学派的是 ( )A.“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B.“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C.“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D.“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3. 古代儒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赞夏、商、周“三代之美”,乃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
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4.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常常出此刻古代皇帝的诏书中,这一现象最先出现应该是在( )A.战国时期B.秦朝C.西汉D.唐朝5.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尊儒兴学,制度教化,将教育、考试和选官三者结合……自此以后作为正式文官制度确立起来。
”这种现象最先是在 ( )A.春秋战国B.汉代C.隋朝D.唐朝6.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擅长先生。
”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超级典型的双关联。
下列对“朱子高于孔子”寓意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科学B.朱熹成立了系统的理学理论C.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D.朱熹对儒学的贡献比孔子大7. 台湾作家柏杨以为:中国文化似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可是到了14世纪(宋明时期)“它终于淤塞成一个酱缸,组成一个庞大而可哀的时期。
”形成“酱缸”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宗法制度B.“免除百家”C.“三教合一”D.程朱理学8.明正德十三年正月,王阳明领兵进入广东龙川,剿除山中之贼后,告谕百姓:嫁娶之家,丰俭称赀,不得计论聘财妆奁,不得大会宾客,酒食连朝……街市村坊,不得迎神赛会,百千成群。
2021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之所以说梭伦改革是雅典历史发展的必然,原因是A.贵族政治已成为雅典政治发展和政治进步的障碍B.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渐趋激烈C.雅典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D.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并提出分享权利的要求2.恩格斯说:“在梭伦所进行的革命中,应当是损害债权人的财产以保护债务人的财产。
”这针对的是梭伦A.实行按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规定相应的政治权利的制度B.颁布“解负令”,解除债务和废除债务奴隶制C.创立了一个新的机构——四百人会议D.创立了陶片放逐法3.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艾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穷,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资格,当时他要想获得政治权利,下列哪种途径可行A.参军,争取立下战功B.经商致富C.收买人心,多拉选票D.接受教育,提高自身文化素质4. 商鞅变法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这表明商鞅实行A.农商皆本政策B.奖励耕战政策C.重农抑商政策D.中央集权政策5.商鞅变法是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它产生的历史影响包括①进一步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②促进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的产生③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④使法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6. 变法中,有人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
”其中主要的体现是①“为井田开阡陌封疆”②重农抑商③法律严酷④在一定程度上剥削严重A.①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②③④7.北魏孝文帝改革直接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改革措施是①俸禄制②均田制③三长制④租调制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8.北魏孝文帝改革政策之所以能够实施,是因为①它适应了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力②得到鲜卑贵族的广泛支持③孝文帝个人改革的态度坚决④广大北方人民支持政府改革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9.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为改革的深入进行提供条件的是A.整顿吏治B.推行均田制C.迁都洛阳D.提倡与汉族通婚10.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显著,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有利于封建化B.有利于民族融合C.有利于统一黄河流域D.有利于对外贸易发展11. 北宋初的政治改革最终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这从反面证明了A.分权、强兵弊端无穷B.政治改革要注意精兵简政C.加强中央集权弊大于利D.机构改革要量财力而行12.王安石设想其变法的理财方针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①清查逃避土地税的“隐田”②向享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免役钱③农户按户等的高下出资兴修水利④向农民贷款,收取较低的利息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3.王安石在讲学时,曾经给学生出了一道问题:“异时多兵矣,而不以兵多故费财;今民之壮者多去而为兵,而租赋尽于粮饷,然亦不足于兵。
高二历史下册3月月考测试题3

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7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3分,共72分。
在每小题判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希特勒打出民族主义旗号而获得群众广泛的支持,主要原因是()A.人民渴望德意志统一 B.德国经济十分困难C.人民痛恨《凡尔赛和约》 D.德国日益走向强大2.在世界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过程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是()A.受到经济危机严重冲击 B.法西斯势力的与日俱增C.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D.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3.法西斯势力上台后,英国面对挑战一心推行绥靖政策。
其主要目的是()A.争取时间以壮大军事力量 B.挑动法西斯进攻苏联C.稳定局势维护既得利益 D.缓和与法西斯的矛盾4.下列事件与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发生于同一年的是()A.德国宣布退出国联 B.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C.希特勒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 D.共产国际召开“七大”调整政策5.以下有关《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英法绥靖政策相同点的说法,不恰当的是()A.都损害了弱小国家的利益 B.都具有中立自保的性质C.其结果都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D.都具有对外扩张的特点6.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主要取决于()A.国家统一的需要B.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C.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D.政令统一的需要7.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突出反映在()①中央决策的民主化②任人唯贤的原则得以贯彻③三省六部既有分工又相互制约,提高了行政效率④使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
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9.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体。
河北省盐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3月周测试卷历史试卷 Word版缺答案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编制人:张敏审核人:王玉翠班级姓名小组分数(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美国在建国初,由于国力弱小,加之受华盛顿“中立政策”的影响,没有制定任何针对拉美地区的政策。
19世纪后,美国开始加强对这一地区的关注,并进行了长期渗透及武力干涉。
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正式宣布美国对邻国奉行“睦邻政策”,表示不干涉拉美国家的内部事务。
随后罗斯福又呼吁美洲各国互相理解,消除一切阻碍正常贸易发展的人为障碍。
1934年,德国在经济和政治上成功地渗入拉美。
对此,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废除与古巴的不平等条约,从海地撤军等,只以政治、经济手段维护和扩大其在拉美的利益。
到1939年欧战爆发前,美国已和11个拉美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双方贸易迅速发展。
——摘编自刘绪贻等主编《美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中立政策”和罗斯福“睦邻政策”基本特征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睦邻政策”的作用及其实质。
(2018—2019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十校高三上学期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544条:所有权是无限地利用并支配物品的权力,但利用以不受法律禁止为限……第545条:除非供公用并公正地赔偿,不得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财产。
——《拿破仑法典》材料二拿破仑回顾自己曾走的道路时,直言不讳地承认:“我曾希望法国统治全世界。
”拿破仑知道必须摧毁法国的劲敌英国,他先后实施过三个计划。
第一个计划的目的是切断英国通往印度的通道,扼杀英国对东方的贸易。
第二个计划是入侵英国本土。
第三个计划是企图通过严禁英国商品进入欧洲,窒息英国经济。
但相反,对法国却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拿破仑宣称“我就是大革命”,曾对意大利人民说:“法国军队是来为你们打破锁链的”,对远征俄国,他说:“想使俄国摆脱自身的那些缺点”。
——摘编自塔尔列《拿破仑传》(1)根据材料一,分析拿破仑的《民法典》体现了什么原则?《民法典》被誉为“法国第二宪法”、“世界法律文化的一个里程碑”,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这些称誉。
山东省高二下学期历史3月份月考试卷

山东省高二下学期历史3月份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
(共12题;共60分)1. (5分)关于图2漫画所反映的雅典民主政治状况表述正确的是()A . 众多的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B . 雅典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之上C . 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D . 体现小国寡民、轮番而治的特点2. (5分) (2019高三上·浙江模拟) 下图史某同学在学习一场改革时整理的学习笔记。
下列选项对这场改革的解读正确的是()A . 彻底化解了雅典的社会矛盾B . 促进了雅典商品经济的发展C . 雅典奴隶都获得了人身自由D . 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3. (5分) (2020高二下·宁夏月考) 在古代雅典,主持审判的庭审官依据成文法律的字面含义向人民陪审团作解释,陪审团则根据这些解释及其理解进行判断投票,庭审官最终根据对投票的统计结果作出判决。
据此可知在古代雅典()A . 司法制度融合了民主制度B . 法律是正义与理性的体现C . 注重对事实和法律的分析D . 形成严谨完备的司法程序4. (5分) (2019高二下·洪泽期中) 公元前413年。
雅典远征西里失败,很多雅典人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而忘记自己那一票的神圣责任和义务,其出尔反尔的手法几近无赖。
这反映了雅典()A . 直接民主存在决策风险B . 公民道德素质严重缺失C . 演说术有助于民主决策D . 集体决策成为战败根源5. (5分) (2020高二上·黑龙江开学考) “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所体现的经济政策是()A . 工商皆本B . 男耕女织C . 重农抑商D . 闭关锁国6. (5分) (2018高二上·双鸭山期末) 有学者认为,墨子的爱比孔子的爱更为现代人所需要。
据此可以推断()A . 墨子的爱具有阶级属性B . 墨子的爱不利于兼并战争C . 墨子的爱没有等级差别D . 墨子的爱可消除社会矛盾7. (5分) (2017高二下·临夏期中)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甘龙曰:‘圣人不易名而教,知(智)者不变法而治。
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盐山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盐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计50分)1 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
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改变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2 “教民敬爱,莫擅长孝;教民礼顺,莫擅长悌:移风易俗,莫擅长乐;安上治民,莫擅长礼。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3 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
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意生态环境爱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 推动了文化的沟通与文化认同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干脆限制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5 钱穆认为:“西周封建,····实是当时以军事和政治相协作,而又能不断地动进的一种建国规模。
····由一个中心向外扩展,由上层的政治势力来限制各地的社会形态。
”据此可知,西周封建( )A以政治和军事为纽带 B有利于中心限制地方C带有侵略性和扩张性 D 有利于奠定中国版图6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宗法的历史叙述。
据此可知,宗法制及宗法观念()C . 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D . 成为传统史学的主要内容和载体7 西汉时期出现缿筒,缿筒就是朝廷接受各种投诉与检举信件的竹筒,《汉书》载:“教吏作缿筒,及得投书。
”这说明西汉王朝A.强化对王国的监管 B.重视官吏道德建设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D.激励民众参与反腐8 元代行省辖区包括今日的两到三个省的范围远超过了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划。
河北省沧州盐山中学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

河北省沧州盐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
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
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
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
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A. 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 B. 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C. 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D. 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2.据《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因“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而被废黜。
但在海昏侯墓(即刘贺之墓)的考古发掘中,却出土了大量包括《论语》《礼记》等内容的竹简木牍,在主椁室还发掘出了一扇绘有孔子像的屏风。
这说明A. 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有价值B. 历史事实需要不同史料互证C. 文献资料不能还原历史事实D. 实物史料可弥补文献史料的局限性3.西周时,公、卿、大夫、士等爵号,是贵族权势的等级符号,拥有爵级者,构成了一个高贵的阶层。
秦汉时期,平民能够以军功得爵,军功爵在秦与汉初造就了一个军功地主阶层。
这一变化反映了A. 秦汉爵号等级的开放性B. 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C. 血缘世袭制走向终结D. 社会制度转型对阶层流动的影响4.秦朝中央政府中的九卿,其中的“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戶”“卫尉,掌宫门卫屯兵”“宗正,掌彔属”“太仆,掌典马”“将作少府,掌治宫室”而隋唐中央政府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官员考核任免,财政、札仅祭祀教育科举等、军政、司法和工程建设。
材料表明A. 中国古代家国—体政治特色消失B. 皇权旁落,相权加强C. 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的逐步分离D. 机构精简,职能专一5.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问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这表明A. 清朝内阁权利得到加强 B. 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C. 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D. 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6.下表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下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C.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D.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7.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到行省制,体现了地方削权、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河北省沧州盐山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周测试题(3.25_3.31,无答案)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共26 题,每题 3 分,共 78 分)1.《祭祀打猎涂朱牛骨刻辞》出土于河南安阳, 骨版巨大且完好 , 反面字内填朱 , 色彩炫丽 , 可见是祥瑞卜。
内容波及商王武丁进行的祭祀活动, 商王室成员的伤、病、死以及当时的天象。
据此可知()A. 商朝君主权利实现高度集中B.殷商时神权与王权亲密有关C. 甲骨文是五种主要字体之一D.该文物是研究殷商独一史料2.周灭商后 , 推行分封制 , 如封神农以后于焦 ( 今河南陕县 ), 封黄帝以后于祝 ( 今江苏丹阳 ), 封帝尧以后于蓟 ( 今天津蓟县 ), 封帝舜以后于陈( 今河南淮阳 ), 封大禹以后于杞( 今河南杞县 ) 。
分封制()A. 改变了中原地域的落伍相貌B.有益于建立周王的英明形象C. 使最高统治者权利高度集中D.确定了王室贵族的特权政治3.[ 2018·江西新余检测 ] 周朝分封制是“本大而末小”, “故天子建国 , 诸侯立家 , 卿置侧室 , 医生有贰宗 , 士有隶子弟 , 庶人工商 , 各有分亲 , 皆有等衰” , 以构成“王臣公 , 公臣医生 , 医生臣士” 等隶属关系。
据资料可知 ()4.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建国” , 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医生“立家” , 对士、庶而言 , 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 , 而不知效忠于“国”。
资料说明()A. 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B. 家国同构有益于凝集宗族、增强王权C.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盘据的要素D. 周朝血缘政治弱化了贵族特权地位5. [ 2018·安徽合肥质检 ] 《礼记》记录 ,“支子不祭 , 祭必告于宗子”“庶子不祭祖者 , 明其宗也”。
据此可知 ( )A. 小宗不可以进行祭祀B. 祭祀制度开始形成C. 王室贵族间关系和睦D. 大宗拥有祭祀特权6. “家国同构”是我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特点。
某位学者绘制了以下图所示构造图, 对此解读正确的选项是( )A. 血缘关系是古代政治制度的中心纽带B. 小农经济是封建政府财政的主要本源C. 儒家思想是宗法观点产生的思想基础D. 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扩展延长7.[2018 ·山西太原期中 ] 礼乐源自氏族社会的民俗习惯, 被加进等级制度的内容而制度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山中学高二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贵族掌握了大部分财富,他们盘剥平民的主要方式不包括A.放高利贷B.土地兼并C.收取地租D.经营工商业2.梭伦改革前的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相比,牟利的不同手段是A.放高利贷B.收取地租C.奴役债务奴隶D.关注发展海外贸易,掠夺外邦奴隶3.下列事件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现象相关的是①井田制的确立②铁农具和牛耕出现③新兴地主的出现④百家争鸣⑤频繁的争霸战争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4.商鞅变法中提到“战斩一首者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一措施的实质是A.宣传法家思想B.以法治国C.提高军队战斗力D.思想文化上的专制5.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看法不一。
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的文弱之风。
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什么措施A.均田制B.实行科举制C.整顿吏治D.汉化政策6.梭伦的诗歌中写道:“你们这些财物积山、丰衣足食而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这主要是针对哪些人而言的A.雅典的自由民B.雅典平民C.雅典的执政官D.雅典贵族7.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
这是因为他A.推行均田制B.实行俸禄制度,整顿吏治C.实行三长制D.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8.秦国商鞅变法有其历史局限性,下列不是其局限性的是A.轻罪重罚B.户赋、劳役沉重C.国情依然如旧D.燔诗书9.下列属于英国宗教改革独特之处的是A.反对罗马天主教会B.确定“教随国定”的原则C.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发动D.颁布《九十五条论纲》10.下列情景不可能发生在路德身上的是A.正在兜售“赎罪券”B.正伏案把《圣经》翻译成德文C.正与一修女举行结婚仪式D.在演讲中呼吁“信仰即可得救”11.宣布与罗马教皇断绝关系并剥夺罗马教皇土地和财产的是A.亨利八世B.马丁·路德C.卡尔文D.闵采尔12.欧洲宗教改革最大的历史作用是A.天主教会的财产被没收B.宗教自由开始盛行C.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得到发展D.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西欧宗教改革作用的一项是A.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B.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C.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D.天主教会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14.右图(图略)是1572年8月天主教徒武装分子屠杀新教教徒,从中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①宗教改革后,天主教各教派之间发生战争②天主教与新教各派之间发生了长期的争论和战争③信仰问题不能靠诉诸武力解决④世界和平需要宗教宽容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5.穆罕默德·阿里消除马木鲁克对政权的威胁,巩固统治基础是在A.穆罕默德·阿里刚刚上台时B.开始取消包税制C.确立土地私有制后D.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后1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最大的不同是A.背景不同B.领导力量不同C.性质不同D.结果不同17.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
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A.明治维新后,日本通过殖产兴业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B.明治维新后日本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统一民族国家,推动了改革的实施C.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沦为西方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独立富强道路D.明治维新的局限性导致日本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之一18.下列表述不属于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似之处的是A.改革的目的都在于发展资本主义B.改革都打破了旧的生产关系,但不彻底C.改革的主持者都是最高封建统治者D.都是在民族危机或统治危机、国家落后的情况下进行的19.维新变法运动触犯了很多人的利益,使大批读书人升官发财梦想破灭的改革措施是A.废除八股文B.裁汰冗员C.令旗人自谋生计D.鼓励发展工商业20.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主要客观原因是A.帝国主义列强的干涉B.封建势力十分强大C.资产阶级的软弱性D.维新派脱离群众21.梭伦的演说词“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雅典),竟至陷入绝境”,我们可以通过这件事看到①梭伦忧国忧民的思想②雅典的阶级矛盾相当尖锐③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绝望④雅典的社会危机相当严重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22.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措施是A.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C.废除“世卿世禄制”D.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23.北魏孝文帝确立先进生产关系的关键措施是A.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B.迁都洛阳C.采取汉族地主阶级的政治制度D.改革鲜卑旧俗24.造成“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主要原因是A.官员数量增加B.北宋统治者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C.豪强地主大量兼并的结果D.政府赏赐大量田地给朝中大将25.关于中世纪天主教会经济方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控制三分之一的欧洲土地B.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C.采取新的剥削方式,榨取剩余价值D.年收入是欧洲各国王年收入的总和26.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力突飞猛进的时候,埃及的社会状况是①内战频繁,社会动荡不安②经济上实行包税制度,税收繁多、沉重③闭关自守,科学技术、文化落后④灾荒严重,经济凋敝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7.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的影响不包括A.国际地位下降B.国内阶级矛盾激化C.扩大了俄国在地中海的势力D.加快了改革步伐28.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没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是建立了近代天皇制,最主要的原因是A.明治政府的领导者与封建制度联系密切B.资产阶级还没有克服封建专制主义C.倒幕运动中日本人民没有受到民主思想的熏陶D.1889年的日本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29.短暂的戊戌变法悲壮地失败了,但是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戊戌变法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A.挽救民族危亡B.促进思想启蒙C.发展社会经济D.推动政治改革30.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B.迅速发展资本主义C.维护沙皇专制统治D.增强实力,对外扩张31.下列有关“二一九法令”局限性的表述,正确的是A.没有使农奴的人身得到解放B.没有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C.没有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D.没有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资金32.明治政府建立的新式军队,主要“新”在A.实行义务兵役制B.仿照欧美建立近代化常备军C.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D.所有的军人都接受武士道教育33.日本明治维新政府承认土地私有,保护了新兴地主的所有权,其后果是A.发展了农业资本主义B.造成了大量雇佣农民C.导致农业长期落后D.限制了小农经济的发展34.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是由于①中国的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②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从旧的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③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配合④中国的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进行的,未发生权力中心的转移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5.对戊戌变法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B.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C.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政的可能性D.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秩序36.(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北魏孝文帝改革开始实行均田制,唐朝前期仍然继续推行。
在此基础上,进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
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
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
“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
公元780年,唐期推行两税法:以国寒时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
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时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畜为差”。
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斌不加欲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
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
”每户负担并未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摘编自白寿弃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报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
(6分)(2)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
(9分)37.(15分)材料土地兼并是历朝历代存在的现象,不可遏制。
西汉后期,大商人、大地主兼并土地,占有奴婢,社会矛盾加剧,“改制”呼声高涨。
以改革家形象出现的的王莽代汉创立“新”朝,以《周礼》为依据进行改革。
“新”政权建立前后七八年间,推行了四次币制改革。
公元7年,铸错刀、契刀、大钱,与五铢钱并行。
三种新铸钱币的含铜量与五铢钱差别不大,但兑换价分别为一比五千、一比五百、一比五十。
公元9年,废除五铢钱、错刀、契刀,另铸造小钱,与大钱并行。
公元10年,推行总名为“宝货”的钱币,分金货、银货、龟货、贝货、钱货、布货等质地、形制各不相同的六大类,共计28个品种,相互间兑换标准复杂。
公元14年,废止大、小钱,发行重二十五铢的“货布”与重五铢的“货泉”。
“每一易钱,民用(因此)破业,而陷大刑”。
币制改革与王莽的其他改革,均告失败。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王莽改革的目的。
(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莽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
(10分)盐山中学高二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答题纸Array 36、37、。